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金生楊:論魏了翁的易學思想

摘要:魏了翁繼承朱熹,兼重象數(shù)義理,以辭、變、象、占為《易》之綱領,力圖融會程、邵易學。他深研邵雍易學,提出“性善之義具于《易》”,并對河圖洛書、先后天易學源流及有關分歧作了進一步考證,得出圖書相通的結論。魏了翁重世教,學術以濟世為旨。

魏了翁(1178-1237),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人。慶元五年(1199)進士,官至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卒謚文靖。魏了翁是繼“東南三賢”之后,南宋最為重要的理學派人物。黃百家稱:“鶴山識力橫絕,真所謂卓犖觀群書者?!保?](卷81)他私淑朱熹、張栻,又與陸九淵之子陸持之成為益友,吸取了心學以心為萬事萬化本原的思想,同時又“兼有永嘉經(jīng)制之粹而去其駁”[1](卷首《序錄》)。他兼融眾家,促進不同思想的融會與發(fā)展,洛蜀之爭“遂合其統(tǒng)”[1](卷71)。魏了翁在易學上同樣如此。

一、承朱熹之緒余,象數(shù)與義理并重

魏了翁私淑朱熹,早年又受程頤《易傳》熏陶,主張自得之余,亦承朱熹融會眾家之法,力圖集成出新。他認為:“辭、變、象、占,《易》之綱領,而繇、彖、象、爻之辭;畫、爻、位、虛之別;互、反、飛、伏之說;乘、承、比、應之例,有不知則義理闕焉。”[2](《中篇》)[3](卷33)《周易·系辭》說:“《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彼裕o、變、象、占為易道根本,舍其一即有闕失?!啊兑住窌鴱V大包天地,辭、變、象、占都一致。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為功?!保郏矗荩ň?《四川茶馬牛寶章大季修楊子墨池以書索題詠》)繇辭即卦辭,與彖傳、象傳、爻辭一樣是認識、了解《易》的基礎,舍其一不得《易經(jīng)》之全;卦畫、爻畫、畫位及爻之變是認識卦爻象、理解卦爻義的橋梁(按“畫爻位虛”,魏了翁于《廣平李氏觀畫所見序》中解釋說:“《易》言六畫、六爻、六位、六虛,是四者相近而不同。蓋爻者動也,專指九六,則父母之策也。畫者卦也,兼七八九六,則包男女之策也??偠灾?,畫即為爻;析而言之,爻與畫異。畫之見者又為位,爻之變者又為虛,故曰‘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位從爻而為虛也。曰六畫成卦,六位成章,虛從畫而為位也。然其實皆自奇偶之畫始,奇偶則太極之分者也?!陛d《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卷54),舍其一而《易》畫不全,《易》象難明。互體、反對、現(xiàn)于外之飛與藏于內之伏是漢人常用的解《易》方法,不明其義,漢代象數(shù)易學不可通曉;陽乘陰、柔承剛、相近兩爻相比、內外卦相對之爻相應,是王弼等解《易》的基本條例,不知其理,魏晉隋唐義理易學難明。正因為這樣,魏了翁審查《周易》經(jīng)傳及前人解《易》之法,得出象數(shù)義理必須并重的結論,并將之作為理解研究《周易》的一條基本原則。四庫館臣據(jù)此說:“蓋其大旨主于以象數(shù)求義理,折衷漢學、宋學之間。”[5](卷3《周易要義提要》)

將這一原則比況于本朝的情況,魏了翁又得出:“易學則義理、象數(shù)俱當留意,合程、邵而貫之,乃為盡善。”[4](卷36《答楊次房少張》)程頤著《伊川易傳》,以理學解《易》,為當代義理易學典范?!俺獭兑住访靼渍?,切于治身,切于用世?!保郏矗荩ň?6《答丁大監(jiān)黼》)邵雍發(fā)伏羲之秘,提出先天后天之說,著《皇極經(jīng)世》等書,為當代象數(shù)易學的榜樣?!跋忍熘畬W,秦漢而后惟魏伯陽窺見此意,至華山陳處士圖南始發(fā)其秘。一再傳而為邵子,建圖著書以示人曰:‘先天學,心法也,故圖皆自中起,萬化萬事皆生于心?!瘑韬?!眾人以《易》觀《易》而滯于《易》,邵子以《易》觀心而得乎心。滯于《易》則象數(shù)、文字然耳,得乎心則天地萬物與我一本也?!保郏矗荩ň?2《書潼川柳彥養(yǎng)墓碑陰》)合二者而一,則融象數(shù)義理于一,當代易學亦可得而一之。

正因為如此,魏了翁認為程、邵,乃至朱熹均有所偏,指出:

程《易》明白正大,切于治身,切于用世,未易輕議。第其間有當用象數(shù)、變、互,不容脫略者。如《履》之眇、跛,《屯》之馬,《大壯》之羊,此類分明是互體;如三年、十年、三百戶之類分明有數(shù),只作義理說固可,若更推明變、互,尤為詳密。想老先生非不知此,特欲以遏其流弊耳。朱氏《易》則大概本諸邵子,《啟蒙》明述先天圖,而贊《易》之詞謂“邵明羲《易》,程演周經(jīng)”,此意可見。曾親聞輔漢卿廣之說,《易》須是識得辭、變、象、占四字,如“初九潛龍”云云,此辭也;有九則有六,此變也;“潛龍”即象;“勿用”即占。人謂《本義》專主占筮者,此未識先生之意。某每以此看《本義》,誠是精密。邵子無《易》解,不過《觀物》、《經(jīng)世》、《先天圖》諸書,《擊壤》詩中亦多有發(fā)明先天處。參以漢上《易》,則程、邵之說尤明。第漢上太煩,人多倦看,卻是不可廢耳。[4](卷36《答丁大監(jiān)黼》)

魏了翁對《系辭》之說作了進一步的解釋,以明確《易》之綱領的辭、變、象、占的涵義。他對象數(shù)易學的弊端十分清楚,認為程頤不談象數(shù),就是為了“遏其流弊”。朱震著《漢上易傳》,進一步發(fā)揮漢代象數(shù)易學,又兼邵《易》而有之,頗具影響,但其內容繁雜,穿鑿附會,人多倦看。魏了翁承認這一事實,但仍肯定其價值,再次顯示出他對象數(shù)學的偏愛。

為胡謙牧之《易說》作序時,魏了翁將自己的思想與之作比較,指出:

牧之謂文王重卦,雖不為無據(jù),而余以為是自伏羲;以卦變皆自《乾》《坤》,雖本諸先儒,余謂其于六畫卦之義有所未盡。牧之于先天之《易》咸無取焉,而余謂《系辭》之說為先天而發(fā)者非一。牧之于中爻、互體、象數(shù)、占筮說或未有取,余謂此惡可盡廢。不然,則《易》中如觀山、困紱、壯羊、屯馬,此類甚廣,皆無所取象。[4](卷53《四明胡謙易說序》)[3](卷34)

除了在義理學上有分歧外,魏了翁認為邵雍先天易學本于《周易·系辭》,不可廢棄。他特別強調漢代象數(shù)學如中爻、互體、象數(shù)、占筮諸說均不可廢,并以《易》中諸例為證,以為非此不可說明。所有這些均反映出他兼象數(shù)義理而一之的思想。

魏了翁力圖兼融程《傳》、邵《易》,他就必須回答為什么要象數(shù)義理并重?這樣做有何依據(jù)?魏了翁從《周易》經(jīng)傳本身作了回答。他說:“三《易》所以明三代正朔之殊,上下經(jīng)所以言天道人事之異。義理、象數(shù)則學者之自異也,剛柔往來則卦之涉于變者也?!保?](卷102《問六經(jīng)疑》)據(jù)孔穎達《周易正義》卷首《論三代易名》,“《連山》、《歸藏》代號,《周易》亦取岐陽名”[6](卷首《序》),這就是三代正朔之殊。而孔穎達稱:“先儒皆以上經(jīng)明天道,下經(jīng)明人事?!保?](卷4《咸卦》)(按:《周易要義》卷4上有《上經(jīng)天道下經(jīng)人道恐不可分》,又《上下經(jīng)序卦系辭已分》、《天地各卦夫婦共卦明人物始于相感》均采自《正義》,卷10《易備三才謂上下經(jīng)分天道人事者非》采自王弼《略例》。結合該文,魏了翁意當仍以上經(jīng)明天道,下經(jīng)明人事,不贊同韓康伯上下經(jīng)均言天道人事之說。)既然《周易》本身如此,則義理象數(shù)本非經(jīng)典所限,而是后代學者的分屬判定。所謂“剛柔往來則卦之涉于變者也”,是說《周易》中所言“剛柔往來”就是談論卦變的,亦即象數(shù)本含于《周易》本身。另一方面,《周易》“人更三圣,世歷三古”[8](第1704頁),既有伏羲《易》,又有文王、周公之《易》,還有孔子之《易》,魏了翁稱朱熹言“邵明羲畫,程演周經(jīng)”(按:此語源出朱熹《易五贊·原象》,贊文中歷述伏羲畫卦,文王系《彖》,周公系《爻》,孔子傳《十翼》。其后稱:“遭秦弗燼,及宋而明。邵傳羲畫,程演周經(jīng)。象陳數(shù)列,言盡理得。”郭齊、尹波點?!吨祆浼肪?5,頁4379-4380,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既然他們各得其一,理解《周易》就當合伏羲《易》與文王、周公、孔子之《易》為一體。他特別強調不明邵《易》,就不可理解《易學啟蒙》與《周易本義》之作,其用意正在于此。魏了翁還專門就《系辭》、《彖傳》本身為程、邵之《易》找根據(jù)。他說:

《乾》是四德,諸卦大亨而利于正,此非伊川臆說也,《彖辭》固已如此?!蹲髠鳌芬浴峨S》為四德者,蓋占筮者釋辭類如此,《彖》固云大亨貞云云。先天之卦,《系辭》固有之,《參同》亦有此象。自希夷、康節(jié)始盡發(fā)其秘,必潛心玩索之久,乃可得之,非信筆脫口數(shù)可言也。伊川與濂溪指意元不同,濂溪蓋通字對文耳。[4](卷35《答周晦叔應辰》)

如此,合程、邵而一,其實就是就《周易》本身作解釋,并非外加于經(jīng)典。

魏了翁又從理、氣、象數(shù)的關系論證象數(shù)義理并重的易學觀,并將其作為判定論《易》者是否可取的標準。他說:“陰陽五行有是理而后有是氣,及其生物,氣聚而有形,則象與數(shù)所由出。先賢謂理者太虛之實義,數(shù)者太虛之定分,然則治亂安能逃乎數(shù)?予所取于張君者,正以其論數(shù)而不遺理耳?!保郏矗荩ň?6《故知辰州大夫張君墓志銘》)魏了翁堅持理先氣后,象數(shù)由氣而出,在數(shù)、理上雖偏愛象數(shù),但絕不遺棄義理。

在具體操作上,魏了翁主張做扎實的工夫,即認真疏理、尋繹諸家易學著作,從中得出自己的結論,義理、象數(shù)乃至名物度數(shù)一一都不放過,字字均須鉆求。他指導士子讀易學諸書說:“每卦分作兩三日看,先從王《注》、程《傳》讀起,且令文義分明,如游、楊、呂、謝諸儒所以輔程者,固不可廢,而橫渠之奧澀、康節(jié)之圖數(shù)、漢上之伏互、晦翁之兼論象占,皆字字鉆求?!保郏矗荩ň?6《答真侍郎》)魏了翁曾在謫居靖州期間編纂《周易要義》、《周易集義》兩書。前者摘錄孔穎達《周易正義》,王弼、韓康伯《周易注》,王弼《周易略例》及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而成,每卦注以八宮世數(shù),流傳至今。后者摘錄宋代十七家《易》著而成。這十七家包括:“周子、邵子、二程子、橫渠張子,程門諸大儒呂藍田、謝上蔡、楊龜山、尹和靖、胡五峰、游廣平、朱漢上、劉屏山,至朱子、張宣公、呂成公,凡十七家。內一家少李隆山子秀巖心傳?!保郏玻荩ā吨衅罚吨芤准x》一書現(xiàn)已罕見,北京圖書館藏有《大易集義》宋刻清抄配本六十四卷,即此本(《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經(jīng)部易類:“《大易集義》六十四卷,宋魏了翁輯。宋刻本(卷六至十、二十四至三十六配清抄本),三十二冊。十行三十字。白口,左右雙邊?!表摚玻玻瑫课墨I出版社,1987年。《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經(jīng)部)》易類還著有:“《周易集義》六十四卷,宋魏了翁輯,明刻本,存三十六卷(十至二十八,三十一至五十,六十四)。”藏于中共北京市委圖書館。頁5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吨袊鴧矔C錄》未收錄《周易集義》一書。〖ZW)〗??梢钥闯?,《周易要義》、《周易集義》兩書真實地反映出魏了翁象數(shù)義理兼重的治《易》特色。

二、性善之義具于《易》

魏了翁認為:“大抵性善之義具于《易》?!保郏矗荩ň?3《答滕景重處厚》)周敦頤在《通書》中首先認識到這一點,略啟其端,邵雍先后天易說又進一步“發(fā)明事心踐形之義”。魏了翁潛心研究先天圖說,于此亦有所發(fā)明。他謙虛地對真德秀說:“先天圖說,舊雖留意,……所謂長子代父,長女代母,有邵氏、張氏行成、朱氏諸儒之說,縱某言之,亦不過剿說,未敢容易言之。少頃自見得一二,方以稟布。比趙立夫來求《率性堂記》,亦以《易》為性善之證,謾錄呈?!保郏矗荩ň?6《答真侍郎德秀》)無所發(fā)明者,魏了翁自以先儒之說為是,不加剿說,而于己所發(fā)明者錄呈以供探討。他對袁申儒也如是說:“惟明有內外之說,即是先儒舊傳,特少有人拈出?!保郏矗荩ň?5《答袁提刑申儒》)

《率性堂記》即魏氏所作《全州清湘書院率性堂記》[4](卷48)。在該文中,魏了翁詳細論述了“性善之義具于《易》”這一觀點。首先,大本要道以性為先。魏了翁考察《尚書》,發(fā)現(xiàn)成湯告民于亳稱民有常性(《尚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保?,周武王在孟津誓師,稱人為萬物之靈(《尚書·泰誓上》:“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保?,二者都是講人性的,而講述時間均在立國之初,自然是“群言之首”,最為緊要,所以大本要道再沒有比性更為重要的。其次,《周易》為圣人開物濟民之書,其間反復闡發(fā)性命之理,則《易》之大本要道尤以性為先?!肚浴贩Q“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坤卦》說“至哉坤元,萬物資生”,萬事萬物“各正性命”都取資于“元”。《乾·文言》言“元者善之長也”,在“元亨利貞”四德之中,“元”居其首,為四德之宗。所以,《周易》于開卷之初,在《乾》《坤》中就發(fā)明了性善之義。除此之外,《系辭》也反復申述性善之理。如“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此“猶曰是理也,行乎氣之先,而人得之以為性云耳”[4](卷48《全州清湘書院率性堂記》)。又有“成性存存,道義之門”,此“又示人以知禮成性,道義皆由此出也”[4](卷48《全州清湘書院率性堂記》)。而終篇則稱“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綜合《周易》言性命的情況,魏了翁得出《易》之為書,其大本要道無先于性善之義者的結論。他認為子思作《中庸》,其開篇所言性道教就是撮《易》、《書》之要而言之者,其旨即《易》、《湯誥》、《泰誓》之旨。

魏了翁又從先后天易說中為性命之教、性善之義找到了修身立命、行以為功的方案。他認為《周易·系辭》為先天易而發(fā)者非一。先天易為性之體。在先天易中,乾、兌、離、震居左,巽、坎、艮、坤居右。乾南坤北的位置就確定了上下之分,而離東坎西分列左右,“此天地陰陽之定位,而人物之生必得是理,必稟是氣,是所謂性之體也”[4](卷33《答滕景重處厚》)。后天易為性之用。文王后天八卦以乾、坎、艮、震、巽、離、坤、兌次序排列。此時坎、離居南北之正位,而“位天地而命萬物者莫不本諸此”[4]( 卷33《答滕景重處厚》),所以為性之用。乾坤為父母卦,坎離為中男中女,為子女卦?!墩f卦》稱:“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笨搽x由乾坤而來,陽代表剛明,據(jù)此魏了翁指出:“坤之正位變乾為離,明見乎外者也,而曰‘畜牝牛吉’,則順以養(yǎng)之;乾之正位變坤為坎,明根乎中者也,而曰‘有孚維心亨’,則剛以行之?!保郏矗?卷48《全州清湘書院率性堂記》)乾中爻變?yōu)槔り?,是為離,離中一陰為坤之正位。此時,陽爻在外,故明見乎外,亦即“坤道之光而為離,故離火外明,以明來自外也”[4](卷33《答滕景重處厚》)?!峨x》卦辭稱“畜牝牛吉”,牝牛即母牛,以順為義,所以要順以養(yǎng)之。坤中爻變?yōu)榍枺菫榭?,坎中一陽為乾之正位。此時,陽爻在中,故明根乎中,亦即“乾元之精而為坎,故坎水內明,以明根乎中也”[4](卷33《答滕景重處厚》)。《坎》卦辭稱“有孚維心亨”,《彖傳》即說“維心亨,乃以剛中也”,所以要剛以行之。綜此,魏了翁得出結論:“夫惟位在德元,而養(yǎng)之以順,行之以剛,清明在躬,不役于物。此盡心知性之極功也?!保郏矗荩ň?8《全州清湘書院率性堂記》)

后天易出于先天,坎離子女卦由乾坤父母卦變化而來,由此又出現(xiàn)了明有內外之辨,明晦之說??菜魂柧又?,是為內明;離火兩陽在外,是為外明。魏了翁又引《洪范傳》“水為內明,故聽為水;火外為光,故視屬火”、邵雍“天地間有溫泉而無寒火”為據(jù),以明內外之辨[4](卷35《答知常德袁提刑申儒》)按:《尚書·洪范》稱“視曰明,聽曰聰”,孔疏引伏生《五行傳》“視屬火,聽屬水”,又疏曰:“火外光,故視屬火。水內明,故聽屬水。……南方離為目,目視物也。北方坎為耳,耳聽聲也?!?。明有內外之說,于是有若明而實晦、若晦而實明之分。魏了翁說:“水為內明,明乎中,故正位居體,照知萬物,明而常若晦也,知而常若愚也。明乎外,故矜巧炫知,麗物而忘返,若明而實晦也,若知而實愚也。是故離用坤以畜其明,而坎伏坤以晦其明。剛毅木訥者,求仁最近,而巧言令色則去道甚遠。此蓋內外賓主之辯,吾圣賢所以求端用力莫要焉?!保郏矗荩ň?7《拙齋記》)坎一陽居中,二陰居外,內實明而外若晦;離一陰居中,二陽在外,內實晦而外若明。魏了翁由此推及人事,《論語·子路》載孔子稱“剛、毅、木、訥近仁”,此即屬于坎水明在內,內實明而外若晦之人;《論語·陽貨》載孔子言“巧言令色,鮮矣仁”,此則屬于離火明在外,外若明而內實晦之人。他為廣漢張行父作《拙齋記》就是勸導對方作一個明而若晦、智而若愚、若拙不拙之人。

三、圖可為書,書可為圖

魏了翁認為“河圖與洛書,發(fā)揮道數(shù)無遺余”[4](卷6《四川茶馬牛寶章大季修楊子墨池以書索題詠》)。他肯定河圖洛書的存在,堅信先天圖古已有之,絕非邵雍私意,說:“先天一圖亭亭當當,愈玩愈有味,此決是古來曾有此說,特不知何為漢、唐千余年間更無一人說有。《參同》中雖略有此意,而方圓圖之妙,則未知古人曾見之否?”[4](卷36《答真侍郎》)“竊意先天一圖自古有之?!保郏矗荩ň?5《題馮仰之因重論后》)

魏了翁曾在上封事書中以邵雍說為基礎,詳細論述了先后天圖及其體與用:

臣嘗讀《易》,至“天地定位”,則乾與坤對;“山澤通氣”,則艮與兌對;“雷風相薄”,則震與巽對;“水火不相射”,則離與坎對。此為先天八卦之序也。然而語其用,則地天而為《泰》,澤山而為《咸》,風雷而為《益》,水火而為《既濟》。蓋天道不下濟,則地氣不上躋;山體不內虛,則澤氣不上通;雷不倡則風不和也;火不降則水不升也。于是而為《否》為《損》,為《恒》為《未濟》。又即其大體而言,則水雷山皆乾也,火風澤皆坤也,其要則乾坤坎離。故先天之卦乾南坤北,而其用則乾上而坤下也。后天之卦離南坎北,而其用則離降而坎升也。大率居上者必以下濟為用,在下者必以上躋為功。天地萬物之理,凡莫不然,況乾天也,離日也,皆為君之象。坤地也,坎月也,皆為臣之象。其理顧不曉,然未有乾坤不交而能位天地,坎離不交而能育萬物,君臣不交而能躋斯世于泰和也。[4](卷17《封事奏體八卦往來之用玩上下交濟之理以盡下情七月二日》)

先天八卦乾坤、艮兌、震巽、離坎相對,其用正則《泰》、《咸》、《益》、《既濟》,反則《否》、《損》、《恒》、《未濟》。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為體,乾上坤下為用;后天八卦離南坎北為體,離降坎升為用。魏了翁還運用這一原則說明人倫世教,除了君尊臣卑是必然的之外,君臣相交也是效法自然,躋斯世于泰和的必要條件。

魏了翁又考察河圖、洛書之數(shù)的源流,對此不無疑問。

河圖、洛書之數(shù)古無明文,漢儒以后始謂羲卦本之圖,禹疇本之書。本朝諸儒始有九為圖,十為書;九為書,十為圖之說。二者并行,莫之能正。至朱文公始以九圖十書為劉長民托之陳圖南,辭而辟之,而引邵子為證。然邵子不過曰:圓者河圖之數(shù),方者洛書之文,第言圓方,不言九十。[4](卷33《答蔣得之山》)

河圖、洛書之數(shù)的來源并不明確,直到漢儒以后才有伏羲八卦本之河圖,大禹九疇本之洛書之說,而宋朝更出現(xiàn)九圖十書和十圖九書兩種說法。朱熹以十圖九書為是,并以邵雍之說為據(jù),在《易學啟蒙》中反復辨析。不過,在魏了翁看來,此說也并不可靠。其最大的弱點就在于邵雍本身的說法并不明確,朱熹的證據(jù)不可靠。邵雍說:“蓋圓者河圖之數(shù),方者洛書之文,故羲、文因之而造《易》,禹、箕敘之而作《范》也。”[9](第207頁)邵雍只言方圓,不言九十之數(shù),這不能說明河圖洛書孰九孰十。從二圖表象來看,“戴九履一之圖其象圓,五行生成之圖其象方,是九圓而十方也,安知邵子不以九為圖,十為書乎”[4](卷63《跋司馬子巳先后天諸圖》)?不但如此,朱熹本人也頗有疑問。他說:“《易》、《范》之數(shù),誠相表里,為可疑耳。”又說:“安知圖之不為書,書之不為圖?”[4](卷63《跋司馬子巳先后天諸圖》)而近世大儒朱震、張行成都以九為圖十為書。朱震以《列子》作證據(jù),張行成則據(jù)依邵子之說為主。二者實難定取舍。

為定其是非,魏了翁又從頭作了一些考察:

〖ZK(〗〖HTK〗〓〓予嘗以《乾鑿度》及《張平子傳》所載太一下行九宮法考之,即所謂戴九履一者,則是圖相傳已久,安知非河圖也?[4](卷63《跋司馬子巳先后天諸圖》)

仆嘗觀魏伯陽《參同》所載月法,乾、坤,坎、離,震、巽,艮、兌二位相對,即非所謂先天圖也?又云“土王四季,羅絡始終,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稟中宮,戊己之功”,又云“太一乃君,移居中州”,則又似九宮圖矣。又云“長子繼父體,因母立兆基”,又云“上弦兌數(shù)八,下弦亦如之”,則不惟九宮圖,亦是后天圖也。伯陽所取蓋非一圖,故其后又云“上察河圖文,下察地形流,中稽于人情,《參同》考三才”,則《參同》者雖云參合三才,而其意若取河圖數(shù)為天(《書》又嘗以河圖為天圖),五行數(shù)為地,后天卦為人。雖不明言,而一書之中,八卦與甲乙兼舉錯用。雖然《參同》之末云“履行步斗宿,六甲以日辰”,則道家步斗法也;“九還七反,八歸六居”,則論道家還丹法也;“步斗與還丹”,則亦太一下行九宮法也。乃知古來不特九一圖與生成數(shù)元有之,雖天圖亦有之,終不知邵子以前何為更無人明辯,是致有許紛紛耳。大抵三圖二法起數(shù)雖異,其論則一,故朱子謂安知圖不為書,書不為圖。[4](卷33《答蔣得之山》)〖ZK)〗〖HT〗

《參同契》所載月法中乾與坤對,坎與離對,震與巽對,艮與兌對,與先天圖相通。其中太一之君下行九宮,其法正似河圖。此外還有類似后天圖的敘述,甚至有道家步斗法、還丹法等等。于是,魏了翁認為戴九履一圖與生成數(shù)乃至天圖古已有之,只是邵雍以前無人明辯而已。他更進一步認為三圖二法其實是一致的,圖與書相通,無須強行分辨??梢哉f,這就是魏了翁自己考察所得出的新結論。

〖BT2〗

四、小 〓結

魏了翁在易學上繼承朱熹推陳出新的思想,力圖在朱熹的道路上更向前邁進一步。他一直致力于融會程《傳》、邵《易》,力圖著成合二為一的一部易學新著,但終未完成。魏了翁兼重象數(shù)、義理,以辭、變、象、占為《易》之綱領,既不廢棄漢儒解《易》體例,也重視王弼等人的解《易》方法。他尤其重視對邵雍易學的研究,探賾索隱,頗有心得,提出了“性善之義具于《易》”,進一步從先后天易說論證性善之義。

魏了翁對河圖、洛書、先后天易說深信不疑,但又頗富獨立思考的精神,在考察其源流、辨析諸儒異同中用功較深,得出圖書相通,以圖消除九圖十書與十圖九書兩派的爭論,成為學術合流的主謀人。

參考文獻:

[1]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M].萬有文庫[Z].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2]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M].文淵閣四庫全書[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朱彝尊.經(jīng)義考[M].北京:中華書局,1998.

[4]魏了翁.鶴山先生大全文集[M].四部叢刊初編[Z].上海:上海書店,1985.

[5]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

[6]魏了翁.周易要義[M].四部叢刊續(xù)編[Z].上海:上海書店,1984.

[7]孔穎達.周易正義[M].十三經(jīng)注疏[Z].北京:中華書局,1980.

[8]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9]朱熹.周易本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蘇勇校注本.

邵雍學術淵源略論

金生楊

〔摘要〕邵雍位于“北宋五子”之列,為宋代象數(shù)說《易》之大宗。其學以自得為主,但也有深厚的學術淵源。首先,邵氏家學崇儒重道,對邵雍影響很大,尤其是在易學、聲音文字學上,表現(xiàn)突出。其次,邵雍學術多得于陳摶一系圖書派的學術傳承,在內容上有物理、義理、性命之學,而尤以易學、《春秋》學為重。此外,邵雍精通《太玄》,著有《太玄準易圖》、《正玄》兩書,其學術在易圖、易數(shù)等方面深受《太玄》等先賢遺學的影響。邵雍游歷各地,交游甚廣,也成為其《春秋》史學、性命之學的重要來源之一。

〔關鍵詞〕 邵雍;學術;淵源

邵雍作為“北宋五子”之一,是理學史中極其重要的人物。邵雍“研精極思三十年”[1],其學術以“自得”為主[2]。朱熹甚至還推測了邵雍自得之法,以為“康節(jié)其初想只是看得‘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心只管在那上面轉,久之理透,想得一舉便成四片”而得[3]。清陸世儀又以為邵雍“將歲月日辰推而上之,得元會運世;推而下之,得分厘絲毫”,乃是“通乎晝夜之道而知”的“一貫”之道[4]。不過,邵雍確實是在大量繼承前輩學術成就基礎上推闡發(fā)揮而成就其學術的。大體而言,邵雍學術有家學、師學、先賢遺學、交游等淵源。學術界對邵雍學術淵源,尤其是其師學淵源有較為深入的討論,但考索不詳,遺漏不少,有必要對此作進一步全面深入的探討。

一、家學淵源

邵雍學術與其家學有著密切關系,美國學者Anne D. Birdwhistell[5]、大陸學者王鐵[6]初步注意到了這一點,但分析不夠深入全面。

首先,邵氏家族使邵雍思想打上了深深的道家烙印。邵雍曾祖邵令進事宋太祖,得軍校尉職,后歸老范陽,避難遷至衡漳。祖邵德新讀書業(yè)儒,早卒。父邵古(986-1064)亦未出仕,家境貧寒。邵氏家庭生活與道家思想天然契合。邵古明顯好道,曾對邵雍說:“若聞孫登之為人乎?吾所尚也?!盵7]他還身體力行,隱居于蘇門山下,以自然山水為樂,字天叟,自號伊川丈人。其死,告誡家人“惟擇高塏地藏焉,幸速朽爾”[8]。邵雍選擇隱居不仕,崇尚老莊,顯然與其家族,尤其是其父邵古的思想有密切關系。

邵氏家族的儒學思想對邵雍的影響更大。祖父邵德新讀書業(yè)儒。父邵古“事母孝”,“長益好學,必求義理之盡”[9],而“以明經(jīng)教授鄉(xiāng)里”[10]。邵伯溫更說:“伯溫上世范陽,以中直篤實、讀書謹禮為家法。大父伊川丈人尤質直,平生不妄笑語?!盵11]邵古彌留之際,謂家人“勿用佛事亂吾教”[12],顯示出儒家的反佛之意。邵古著有《周易解》五卷[13],邵雍易學顯然有家學的淵源。

邵古精通聲音文字之學,邵雍的聲音唱和之學即源于邵古。邵古“獨喜文字,學用聲律韻類、古今切正,為之解曰《正聲》、《正字》、《正音》者,合三一篇”[14]。今惟見張行成《易通變》所引《正音敘錄》一文。邵古特別強調聲音文字的重要性,稱:“學經(jīng)不先正其音與文,猶命物不以名。若名不先正,其何由適于用哉?”[15]為此,他“觀天地消長,察日月盈縮,考陰陽度數(shù),賾剛柔形體,目爛心醉五十年,始得造于無間矣。因定正律、正呂、正聲、正音,以正天下音及古今文”[16],用五十年時間完成了聲音文字之學的建構。邵古以為“萬物之音,各得其一焉。唯人也,獨能兼于萬物”[17],所以可以文字音節(jié)的總量來窮究人之音,從而窮究萬物之音。邵雍《皇極經(jīng)世·聲音唱和篇》正是利用聲母和韻母,依據(jù)等韻圖聲韻相切原理,以窮究人之音而盡萬物之音。因此,邵雍聲音之學乃北宋等韻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它所反映的是北宋汴洛方言的語音系統(tǒng)罷了[18]。邵古稱:“天有陰陽,地有柔剛,律有辟翕,呂有唱和。一陰一陽交而春夏秋冬備焉,一剛一柔交而東南西北備焉,一辟一翕交而平上去入備焉,一唱一和交而開發(fā)收閉備焉?!盵19]這與邵雍《觀物篇》所言極為相近,所以王應麟說:“《觀物》之書本于此?!盵20]張行成更明確指出:“聲律之學本出于伊川丈人,康節(jié)祖述之,小有不同,要之,理則皆通?!盵21]此外,宋末鮑云龍說:“又有所謂音聲之學,乃自其家傳,伊川丈人得之?!盵22]元袁桷謂:“邵子聲音之學出于其父,名古,號伊川丈人,有《圖譜》行于世。溫公《切韻》皆源于此?!f子謂樂出虛,乃邵子心法,但得伊川丈人圖子一觀,亦得髣髴?!盵23]明章潢區(qū)別家傳與師傳,同時又作了聯(lián)系,稱:“邵子聲音之學乃自其家傳,得之伊川丈人者,不盡于李挺之也。然其數(shù)由先天而起,無二道也?!盵24]清四庫館臣也明確指出:“聲音律呂之學,邵子得之其父古。古書備見《正音敘錄》,軌轍可尋?!盵25]

二、師學淵源

邵雍學術師承有自,最受世人關注。概括而言,邵雍的師承關系大體有三種說法:

其一,張崏、程顥之說。邵雍弟子張崏說:“先生少事北海李之才挺之,挺之聞道于汶陽穆修伯長。伯長以上雖有其傳,未之詳也?!盵26]程顥也說:“獨先生之學為有傳也。先生得之于李挺之,挺之得之于穆伯長,推其源流,遠有端緒?!盵27]這是說邵雍師承李之才,之才師承穆修。至于穆修學術所自,二說均未詳究。

其二,邵伯溫、郭雍、王稱、趙秉文之說。邵雍長子伯溫對張崏、程顥有關邵雍師學淵源之說作了補充,指出:“先君受《易》于青社李之才字挺之,為人倜儻不群。師事汶陽穆修伯長,性嚴急,少不如意,或至呵叱?!薄巴χ畮熂茨滦抟?。修字伯長,汶陽人,后居蔡州,遂葬于蔡。師事華山處士陳摶圖南而傳其學?!盵28]“至康節(jié)先生,實傳其道于先生(陳摶)?!盵29]郭雍(1103-1187)[30]、王稱[31]、趙秉文(1159-1232)[32]也有相關記載,而與邵伯溫說吻合。

其三,晁說之、朱震、《宋史》之說。晁說之《傳易堂記》較詳細地記載了自子夏以來的易學傳承情況,袁桷以為“晁以道紀傳《易》統(tǒng)緒,截立疆理,俾后無以偽”[33]。晁說之稱:“至有宋,華山希夷先生陳摶圖南以《易》授終南種征君放明逸,明逸授汶陽穆參軍修伯長,而武功蘇舜欽子美亦嘗從伯長學。伯長授青州李之才挺之,挺之授河南邵康節(jié)先生雍堯夫。”[34]與邵伯溫所言相較,晁說之在陳摶、穆修間加入了種放?!端问贰だ钪艂鳌匪d與此大體相同。朱震稱:“國家龍興,異人間出,濮上陳摶以《先天圖》傳種放,放傳穆修,修傳李之才,之才傳邵雍?!盵35]此說與晁氏說也相同?!端问贰ぶ煺饌鳌芬詾橹煺稹罢搱D書授受源委如此,蓋莫知其所自云”[36]。事實上,朱震“頃者游宦西洛,獲觀遺書,問疑請益,遍訪師門而后粗窺一二”[37],其說有一定依據(jù)。晁說之從邵雍門人楊賢寶問學,又“入洛,與先生之子伯溫游,得先生之遺編殘稿,寶而藏之,服勤不知晝夜”[38],其說也比較可靠。

綜合比較三種說法,晁說之、朱震的記載最經(jīng)得起檢驗。從生卒年來看,陳摶(872-989)去逝時,穆修(979-1032)才11歲,陳摶將其學傳給穆修基本上不可能,而種放(955-1015)傳穆修就比較合理[1]。王梓材以為:“邵伯溫,親康節(jié)子,其為《易學辨惑》第言李氏師事伯長、伯長師事圖南,而不言種、穆之相傳,豈以種氏晚年易節(jié)而諱之耶?!盵39]錢穆則說:“考穆修成進士在大中祥符二年,種放以是年四月歸終南,明年正月復召赴闕,四年又來朝,并從祠汾陰,則穆之得傳于種,事亦可有。似諸家言穆修得易學于陳摶者,乃略去種放言之?;蛴煞旁诋敃r頗滋誹議,故談者不欲稱引?!盵40]

在陳摶一系的師承中,邵雍所學的內容也有明確的記載,而學界討論較少。邵伯溫記載:“挺之聞先君好學苦心志,自造其廬,問先君曰:‘子何所學?’先君曰:‘為科舉進取之學耳?!χ唬骸婆e之外,有義理之學,子知之乎?’先君曰:‘未也,愿受教?!χ唬骸x理之外,有物理之學,子知之乎?’先君曰:‘未也,愿受教?!锢碇猓行悦畬W,子知之乎?’先君曰:‘未也,愿受教。’于是先君傳其學。挺之簽書澤州判官廳公事,澤州人劉羲叟晚出其門,受歷法,亦為知名士,易學則唯先君得之也。”[41]《宋史》說:“(邵雍)事之才,受《河圖》、《洛書》、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圖像?!盵42]可以看出,義理之學、物理之學、性命之學、易學、歷法為邵雍師從李之才時所學的主要內容。此外,邵伯溫又說:“李之子挺之,東方大儒也,權共城縣令,一見康節(jié),心相契,授以《大學》?!盵43]《宋史》又載:“(李之才)先示之(邵雍)以陸淳《春秋》,意欲以《春秋》表儀《五經(jīng)》。既可語《五經(jīng)》大旨,則授《易》而終焉?!盵44]《大學》、《春秋》等五經(jīng)之學也是邵雍所學的內容。學者們關注邵雍師授的易學,而于《春秋》諸學視而不見,顯然有失偏頗。

從穆修來看,邵雍間接傳受之學包括古文、《春秋》、《易》。尹源、尹洙、蘇舜欽、祖無擇從穆修學,長于古文,其中尹源、尹洙還傳穆氏《春秋》學?!端问贰だ钪艂鳌贩Q:“時蘇舜欽輩亦從修學《易》。其專授者,惟之才爾。”[45]蘇舜欽有《復辨》一文,專論《易》理[46]。王湜稱:“自希夷先生陳公而下,如穆伯長、李挺之,以至劉長民《鉤隱圖》之類,兼而思之,罔或遺佚,亦不敢以私知去取,但重別推衍,使明白易見?!盵47]王湜似曾考察過穆修易學。

邵雍的學術師承中還有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任氏。邵伯溫稱邵雍從李之才學時,“聞汾州任先生者有易學,又往質之”[48]。不過,這只是邵雍師事李之才過程中的一段小插曲,不為世人看重。

對于邵雍學術淵源,史書還有另外兩種說法。其一,鶴林寺僧壽涯傳邵古而后傳予邵雍。王應麟記載為謝良佐所言[49],而晁公武以為晁說之所言[50]。謝氏為二程弟子,接聞程、邵之學,而晁氏亦曾問學程頤,又私淑邵雍,從其弟子楊賢寶、長子邵伯溫問學。度正則以或者之說論之[51]。這樣的論述,直以邵雍學術傳自浮屠,清黃宗炎仍主此說[52]。其二,邵雍母自江休復家得書數(shù)編來嫁邵古,邵雍取讀而得其學。張耒《續(xù)明道雜志》[53]、章淵《槁簡贅筆·康節(jié)易數(shù)》[54]均載此說。江休復有《嘉祐雜志》一卷傳于今,而歐陽修《文忠集》卷33有《江鄰幾墓志銘》,但并未見江休復通曉易學。邵雍母李氏,繼母楊氏,未見有相關記載。

對于這兩種說法,元劉因稱之“同為浮薄不根之說”[55],明李日華也說是“宋時浮薄不根之談”[56]。清初王夫之評品邵學淵源,對其學術不以為然,稱:“或曰:邵堯夫得之江休復之家。休復好奇之文士,歐陽永叔嘗稱其人,要亦小智而有所窺者爾。或曰:陳摶以授穆修,修以授李之才,之才以授堯夫。則為摶取魏伯陽《參同契》之說,附會其還丹之術也亡疑。所云先天者,鐘離權、呂巖之說也?!盵57]

三、先賢遺學淵源

邵雍好讀書,而且閱讀廣泛,其學頗有得于先賢遺學。邵伯溫稱:“康節(jié)先公于書無所不讀,獨以六經(jīng)為本,蓋得圣人之深意?!盵58]張崏也說:“其于書無所不讀,諸子百家之學,皆究其本原,而釋、老技術之說,一無所惑?!盵59]邵雍曾評品過不少與其學術相關的古書,稱:“《素問》、《密語》之類,于術之理可謂至也?!端貑枴贰ⅰ蛾幏?,七國時書也?!盵60]可見,邵雍對《素問》、《密語》之類的醫(yī)書和《陰符經(jīng)》等道家著作做過一定的研究。張行成說:“《素問注》、《天元玉策》、《截法》、《玄珠密語》皆王砯所作。五運六氣,八司九室,律呂用十六,運氣起甲子己卯,其數(shù)與先天合?!盵61]這顯然是說邵雍的先天學借鑒了《素問》等醫(yī)書。五代彭曉《紅鉛火龍訣》利用時、日、月、年的相似性,從而以小代大,以1時當360年,以1日當4320年,以此作為煉丹可得壽限無量的正氣年壽之數(shù),可以長生不老的理據(jù)[62]。邵雍的元會運世之學,以一歲當一元,以一月當一會,以一日當一運,以一辰當一世,其手法正與彭曉道教煉丹理論相同。可見,邵雍確實又借鑒了道家、道教的某些理論。

在先賢遺學中,對邵雍影響最大的是《太玄》學。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察:

(一)邵雍對《太玄》有過深入研究,并著有《太玄準易圖》、《正玄》兩部書。

邵雍《太玄準易圖》已佚,有序文留存至今。朱彝尊說:“是序載元吳草廬《支言》,然晁以道《嵩山集》即載之,當屬康節(jié)之作?!盵63]今晁說之《嵩山文集》卷10所載題為《康節(jié)先生太玄準易圖序》,而王應麟、魏了翁均著引為邵雍之作[64][65]。吳澄《支言》收錄該文,實為其孫吳當編選時“過于求備,片言只字,無不收拾,有不必存而存者,未免病于稍濫”[66]的表現(xiàn)之一。

邵雍在《太玄準易圖序》文中分析了《太玄》準《易》而作的情況。他認為《易》主天,本太極而作,《玄》主地,本元氣而作。從卦首生成、節(jié)度氣候等方面看,《易》、《玄》均是相應的。邵雍還以歷法之意,闡述《易》、《玄》“體用雖殊,其歸一而已矣”。晁說之《易玄星紀譜后序》指出:“康節(jié)先生《玄圖》,布星辰,辨氣候,分晝夜,而《易》、《玄》相參于中,為極悉矣。”[67]張行成亦稱:“康節(jié)《準易圖》,則依舊圖而作者,以日行星度為本。”[68]晁氏《易玄星紀譜》以司馬光《太玄歷》、邵雍《太玄準易圖》合而譜之,而《嵩山文集》卷10載有司馬光《太玄歷》。因此,就《易玄星紀譜》與《太玄歷》二書,觀其差異,可以考究邵雍《太玄準易圖》的大體內容。魏了翁感慨道:“謂《玄》于《易》地承天,就中邵子尤知《玄》?!盵69]

邵雍《正玄》一書不見于目錄諸書的著錄,但《山堂考索》、《永樂大典》、《圖書編》俱有線索可尋。前二書所載相同,其中有云:“孰知陸績之后而有我朝邵先生之《正玄》乎?夫所謂正者,則正救之謂也。以揚子云之《太玄》而邵先生正之,固非短于雄而詡己之長也,實欲以正《太玄》之所未正者也。愚嘗三復《正玄》而知邵先生有功于《太玄》也深矣。且方、州、部、家名曰四重,《玄》何義也?《正玄》則以方、州、部、家而為爻之形象,而以上下命名,真足以正《太玄》之四重,亦猶《易》卦之有上下爻也。由初至上分為九贊,《玄》何拘也?《正玄》則自一至五,而以五行次之,真足以正《太玄》之九贊,亦猶《洪范》之序五行也。《玄》有十二卷,《正玄》則以九天分為九卷?!缎酚邪耸皇?,《正玄》則以九首各為九卷?!缎肪攀變H以配土,《正玄》則以水、火、木、金、土隨次序而品第之,至于象工、象兀、象示、象正、象器、象亦、象坐、象光、象幽之類,無非正救《太玄》而為子云鉆皮出羽也。不然,蓍何以用三十三?首何以依八十一乎?信乎先生之有功于《太玄》也深矣哉!”[70][71]章潢則說:“近世邵堯夫作《正元》,改四重為上下,減九贊為五贊,而蓍之三十三,首之八十一不易焉?!盵72]可以看出,邵雍精通《太玄》,同時將之改作為《正玄》一書,其間的差異,尤可玩味。

(二)邵雍精通《太玄》,后人則多以為邵雍學術源于《太玄》。

二程已將邵雍之學與《太玄》相比附,以為“堯夫之學大抵似揚雄,然亦不盡如之”[73]。熱衷邵學的朱熹也說:“康節(jié)之學似揚子云?!盵74]雖然他們并未明言邵學有《太玄》學淵源,但言外多少有這層意思。另外一些學者則將這種關系明確地表述出來。張行成說:“先儒謂康節(jié)之數(shù)即《太元》數(shù)也?!盵75]林希逸明確說:“康節(jié)用其數(shù)”,并說“《太玄》有古意”[76]。韓淲《澗泉日記》也說:“《太玄》,溫公得其數(shù),康節(jié)得其學,又推之世變,而數(shù)則密矣?!盵77]方回得鮑云龍指點,以為:“京房卦氣,揚子因之為《太玄》;揚子《太玄》,邵子因之為《經(jīng)世》。《經(jīng)世》精于《太玄》,《太玄》精于卦氣,執(zhí)事之言是矣?!盵78]鮑云龍以為“其于揚子之書,有以發(fā)邵子之獨智而充廣之矣”,邵雍于《太玄》“默會處尤多,未易枚舉。是《經(jīng)世》之作,于《太玄》不無所助也,而謂其學盡出于《玄》則不可”[79]。鮑寧更指出邵雍與司馬光在《太玄》學上的默契,認為邵雍《皇極經(jīng)世書》“豈無自而作,蓋亦祖于《玄》耳”[80]。當然,鮑氏仍將《太玄》與《皇極經(jīng)世書》相區(qū)別,以為邵雍非揚雄所能及。此說正是對邵雍學術自得為多的肯定。清王植比較《太玄》與《皇極經(jīng)世書》,以為“康節(jié)深服《太玄》,以為見天地之心,蓋其學所啟發(fā)得力處也”[81]。不過,王植也認為《太玄》“與邵書迥乎如蒼、素之不相侔矣”[82]。李光地以為邵雍得于《太玄》為多,“邵《易》似從《太元》悟出,故甚重其書”,“先天生卦造圖法全用《元》,卻是出藍之青”[83]。

(三)邵雍之學與《太玄》有淵源關系,在多個方面均有所表現(xiàn)。

1.邵雍按二進制數(shù)序安排《周易》64卦次序與《太玄》以三進制數(shù)序安排81首,原理是相通的。

2.邵雍“天根月窟”之說,與揚雄《太玄·玄圖》“終哉《減》、《沈》、《成》,天根還向,成氣收精”,《長楊賦》“西厭月,東震日域”緊密相關。

3.揚雄《太玄·玄圖》以81首分作“九行”而“羅重”之,排列組合成九九見方的方圖,與邵雍八八見方的方圖正相契合。邵雍《正玄》“以九首各為九卷”,蓋有此意。

4.《太玄》依準《太初歷》而作,有元、統(tǒng)、會、章之分;邵雍則仿歲、月、日、辰,成元、會、運、世。從取名上來看,二者已有相近之處。從內涵上講,揚雄以一元三統(tǒng)、一統(tǒng)三會、一會二十七章,一章十九歲,所以一元共四千六百十七歲;邵雍則以一元十二會,一會三十運,一運十二世,一世三十歲,所以一元共十二萬九千六百歲。邵雍稱贊“子云既知歷法,又知歷理”,不是空穴來風。黃宗炎則以為邵雍元會運世源于揚雄方州部家之說:“其所稱元會運世,實效揚雄之方州部家也。揚以地言,邵以時言也。其所稱元數(shù)一,會數(shù)十二,運數(shù)三百六十,世數(shù)四千三百二十,亦準《太玄》之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也?!盵84]

5.揚雄《太玄》重三分,司馬光擬《太玄》作《潛虛》而重五分,邵雍則以二分,或以四分。南宋蔡沈繼邵雍之法作《洪范皇極內篇》,探討《洪范》九疇,以九分法建構其體系。可以看出,邵雍之學確實與《太玄》有淵源關系。

四、交游淵源

邵雍學術與其交友、游歷也有密切關系。邵雍本有意于游歷四方,曾說:“昔人尚友于古,而吾未嘗及四方,遽可已乎?”[85]歐陽棐則稱:“君少篤學有大志,久而后知道德之歸,且以為學者之患在于好惡先成乎心,而挾其私智以求于道,則蔽于所好而不得其真,故求之至于四方萬里之遠,天地陰陽屈伸消長之變,無所不可,而必折衷于圣人?!盵86]可以看出,邵雍之所以立志游歷四方,還在于他以圣人之道為旨歸,交友天下,轉益多師,以除卻學者之患,從而學有所成。張崏稱:“先生既受其(李之才)學,則又游于河汾之曲,以至淮海之濱,涉于濟汶,達于梁宋,茍有達者,必訪以道,無常師焉”,而“四方之學者與士大夫之過洛者,莫不慕其風而造其廬”[87]。由此而言,邵雍是在師從李之才之后才游歷四方的,他并不以李之才之學為滿足,更顯示出其學問還有交游方面的淵源。

從《皇極經(jīng)世》、《擊壤集》來看,邵雍縱論古今歷史、天下形勢,形成著名的“皇帝王霸”之學。顯然,這與邵雍游歷各地,了解各地的地理形勢有密切的關系。

邵雍的學術還在交游中得到體現(xiàn)乃至發(fā)展,尤其是《擊壤集》中多為唱和之作,更使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其學術與其交游的密切關系。在交游中,與邵雍有密切學術討論者以張載、二程、司馬光、呂公著為主。尤其是張載、二程、司馬光除了在政治觀念上均傾于保守外,他們不僅有突出的易學成就,而且與邵雍在性理學上也多有契合之處。邵雍曾以富弼、呂公著、司馬光、程顥為“四賢”,以為“四賢洛陽之望,是以在人之上;有宋熙寧之間,大為一時之壯”[88]。邵雍的交游使其學術的性命義理學成份愈加濃厚,并得到了當時學界、政界名流的普遍認可。邵雍之所以位列“北宋五子”之中,成為對理學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之一,與他的學術交游唱和顯然是分不開的。

綜合考察邵雍的學術淵源,我們可明確地感受到,邵雍既有自然而然地接受來自家學方面的崇儒重道、深于文字聲音之學,以及師學方面的易學、《春秋》學及性命義理等學的影響,同時也有他“堅苦刻厲”,主動求學,“于書無所不讀”,在精研《太玄》等先賢遺學中深有所得,以及立志游歷四方,在與張載、二程、司馬光等政界、學界名流交游中轉益多師,成就學問的內涵。偏重于前者而忽略后者,不但不能全面把握邵雍學術的淵源,也不利于正確地理解邵雍學術以自得為主,以及他為理學所作出的重要的奠基與拓展之功。

[參考文獻]

[1][10][26][59][87]張崏.行狀略[A].朱熹.伊洛淵源錄[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5.

[2][27][85]程顥.邵堯夫先生墓志銘[A].程顥,程頤.河南程氏文集[M].卷4.二程集[Z].北京:中華書局,2004.503.

[3][74]黎靖德.朱子語類[M].北京:中華書局,1994.卷100.2546,卷100.2545.

[4]陸世儀.思辨錄輯要[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24.

[5]Anne D. Birdwhistell.Transition to Neo-Confucianism—Shao Yung on Knowledge and Symbols of Reality[M].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21~28.

[6]王鐵.宋代易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1.

[7][8][9][14]陳繹.邵古墓志銘[A].呂祖謙.宋文鑒[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143.

[11] [12][29][43][48][58]邵伯溫.邵氏聞見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3.卷20.220,卷20.221,卷7.69,卷18.194,卷18.194,卷19.215.

[13][50]晁公武著,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卷1.30,卷1.40.

[15][16][17][19][21][75]張行成.易通變.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19.卷19.卷19.卷19.卷19.卷23.

[18]周祖謨.宋代汴洛語音考[A].周祖謨.問學集[C].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66.581~655.

[20][49]王應麟.困學紀聞[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卷8.184,卷1.18.

[22][78][79][80]鮑寧.天原發(fā)微問答節(jié)要[M].文淵閣四庫全書[Z].

[23][33]袁桷.清容居士集[M].四部叢刊初編[Z].卷42問邵子聲音之學及字母淵源,卷21易三圖序.

[24]章潢.圖書編[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8經(jīng)世聲音律呂圖總論.

[25][66]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卷108.917,卷166.1428.

[28][41]邵伯溫.易學辨惑[M].文淵閣四庫全書[Z].

[30]林至.易裨傳[M].文淵閣四庫全書[Z].外篇.

[31]王稱.東都事略[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113李之才傳.

[32]趙秉文.滏水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13希夷先生祠堂記.

[34][38][67]晁說之.嵩山文集[M].四部叢刊續(xù)編[Z].卷16傳易堂記.卷17太極傳后序.卷10易玄星紀譜后序.

[35][37]朱震.漢上易傳[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首漢上易傳表.卷首漢上易傳表.

[36][42][44][45]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卷435朱震傳.12908,卷427邵雍傳.12726,卷431李之才傳.12824,卷431李之才傳.12823.

[39]王梓材、馮云濠.宋元學案補遺[M].卷9百源學案補遺上.叢書集成續(xù)編[Z].

[40]錢穆.論太極圖與先天圖之傳授[A].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C].卷5.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70.

[46]蘇舜欽.蘇學士集[M].卷13.文淵閣四庫全書[Z].

[47]王湜.易學[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首易學序.

[51]周敦頤.周子全書[M].國學基本叢書[Z].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卷11.219~220.

[52][84]黃宗炎.周易尋門余論[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下.卷上.

[53]陶宗儀.宛委山堂本說郛[M].43.說郛三種.5冊[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004.

[54]陶宗儀.涵汾樓本說郛[M].卷44.說郛三種.2冊[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720.

[55]劉因.靜修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7太極圖后記.

[56]李日華.六研齋筆記[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2.

[57]王夫之.周易內傳[M].卷末發(fā)例.楊世文,李勇先,吳雨時.易學集成[Z].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

[60]邵雍.皇極經(jīng)世書[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13觀物外篇上.

[61]張行成.皇極經(jīng)世觀物外篇衍義[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9.

[62]張君房.云汲七籖[M].中華書局,2003.卷70.151~152.

[63]朱彝尊.經(jīng)義考.北京:中華書局,1998.卷269.1364.

[64]王應麟.玉海[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36.

[65][69]魏了翁.鶴山先生大全文集[M].卷6四川茶馬牛寶章(大季)修揚子墨池以書索題詠.四部叢刊初編[Z].

[68]張行成.翼玄[M].叢書集成初編[Z].卷1.

[70]章如愚.群書考索別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3.

[71][77]解縉,等.永樂大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6.卷4939,8326,卷4940.8337.

[72]章潢.圖書編[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8.

[73]程顥,程頤.河南程氏遺書[M].卷15.程灝,程頤.二程集[Z].北京:中華書局,2004.

[76]林希逸.竹溪鬳齋十一稿續(xù)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25太玄精語.

[81][82]王植.皇極經(jīng)世書解[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12觀物外篇之7.

[83]李光地.榕村語錄[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19宋六子二.

[86]歐陽棐[A].謚議[M].朱熹.三朝名臣言行錄[M].四部叢刊初編[Z].卷14之1康節(jié)邵先生.

[88]邵雍.擊壤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Z].卷19四賢吟.

--------------------------------------------------------------------------------

〔作者簡介〕金生楊(1974-),男,重慶萬州人,四川大學古籍所博士生,四川 成都 610064;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四川 南充 637002。

[1] 陳摶生卒據(jù)張方平《樂全集》卷33《華山重修云臺觀記》端拱二年卒,“委化之年,蓋百一十有八歲”,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種放生卒據(jù)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上“是歲遂亡,祥符八年也”,“壽六十一”,中華書局1984年,第7頁;穆修生卒據(jù)《東都事略》卷113《穆修傳》“明道初修卒,年五十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鶴山耆儒 魏了翁

(1178—1237

作者:李剛興

魏了翁是南宋后期著名的理學家和進步的思想家,他一生的主要貢獻,是經(jīng)過他的努力倡導,使理學在遭受“偽學之禁”以后,取得了正統(tǒng)地位,成為在封建社會中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學術思想。作為進步的思想家,他具有重民思想,關心民眾的疾苦。他批評了當時的弊政,提出了社會改良的方案,是一位熱情實踐儒家政治理想的思想家和社會改良主義者。

一、神童早登金榜 終生服膺程朱

魏了翁字華父,鄧州蒲江(今四川蒲江縣)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卒于宋理宗嘉熙六年(1237年),自稱出生于一個“貧賤”的家庭。他的曾祖父魏大昕,祖父魏蘋,父親魏士行都未作過官。魏了翁原不姓魏,其生父為高孝(王壽),與魏士行是親兄弟,因魏了翁的祖母高氏之兄無后,乃將孝(王壽)過繼高家,孝(王壽)生有六子,了翁排行第五。后又因魏士行無子,再將了翁過繼給魏士行為子,又改姓魏。

了翁自幼聰明端重,“年數(shù)歲從諸兄入學,伊如成人。少長,英悟絕出,日誦千余言。過目不再覽。鄉(xiāng)里稱為神童?!保ā端问贰繁緜鳎?5歲時,他就寫出了很有見解的《韓愈論》,其文“抑揚頓挫,有作者風”(同上)。由于他學有造就,才華出眾,21歲應省試,就在《易經(jīng)》科中居經(jīng)生之冠。慶元五年(1199年),22歲的魏了翁又中了進士,并且名列第三,授簽書劍南西川節(jié)度判官之職。

自青少時期開始,魏了翁就接受了理學思想,他17歲拜章寅臣為師,學習義理之學。當其成年入仕的時候,正是理學遭受打擊,被定為“偽學”,嚴令禁止的時期。朱熹等59人被判為“逆黨”,受到嚴重打擊。26歲擔任學官的時候,他“獲接四方之士而取師友”,就在這時,魏了翁在臨安結識了朱熹的門人輔廣、李燔等著名學者,與之結為學友,經(jīng)常和他們共同探討學問。自此以后,魏了翁便逐步加深了對程朱理學的了解。他從輔廣和李燔那里受贈了一些朱烹的著作,開始系統(tǒng)研究朱熹的思想。魏了翁非常崇拜朱熹,稱其為“集濂、洛之大成”的學者,并頌稱“朱子之功不在孟子下”。(《鶴山先生大全文集·朱文公年譜序》,以下簡稱《文集》)

公元1207—1210年間,魏了翁回到故鄉(xiāng),其間三次辭去朝廷之聘召,筑室于白鶴山下,與諸友研習經(jīng)書。宋寧宗嘉定三年(1210年),在家鄉(xiāng)蒲江創(chuàng)建了著名的鶴山書院,開門授徒,傳授程朱理學。在這時,四川的讀書人“爭負笈從之。由是蜀人盡知義理之學。”(《宋史》)與此同時,他又將輔廣所贈之朱熹著作大量地加以刊印,使其廣泛地流行于四川各地。經(jīng)過魏了翁的講學授徒活動,理學就在四川各地傳播開來。加之他于較長時期在四川一些地方作官,所到之處積極從事講學活動,對理學在四川的振興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年),魏了翁因上疏言事得罪了權貴,遭受貶謫。在他謫居靖州(今湖南靖縣)期間,又在當?shù)剞k了一所鶴山書院。由于他的名聲很大,一時各地學者云集,“湖南江浙之士,不遠千里負書從學?!保ㄍ希┲喚泳钢萜陂g,他還撰寫了《九經(jīng)要義》100卷。從公元1225年到公元1231年,達6年之久的謫居時期,他幾乎將全部精力投入了授徒講學與著述活動。紹定六年(1233年),來理宗親政,56歲的魏了翁才被召回朝廷,擔任了中央政府的要職,這段時期,宋理宗對于他的理學治國主張和政治改良意見表示欣賞,并被進爵為臨邛郡開國侯,又面賜御書“鶴山書院”四個大字,用以表彰他的講學活動。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逝世,終年60歲。卒后十日*詔以資政殿大學士,通奉大夫致仕?!保ㄍ希┻@個職稱,在宋代只授給罷政之宰相或其他地位顯要的大臣,是從政官員的最高虛銜。后來,魏了翁再“詔贈太師,謚文靖,賜第宅蘇州,累贈秦國公?!?/p>

魏了翁一生的著作很多,其大部分被后人匯編為《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共110卷。另外,他還著有《九經(jīng)要義》多卷,《古今考》1卷,《正朔考》1卷。

二、適應政治需要 樹立理學權威

產(chǎn)生于北宋時期的理學思潮,在其初步發(fā)展時期,雖然對社會有重大影響,但并未受到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特別重視。理學的基本思想是以儒家的經(jīng)典為依據(jù),又以其精巧的哲學思辨來論證“三綱”“五?!钡闹粮邿o上性,竭力為中國后期封建社會的中央集權政治服務。然而,它又繼承了儒家的“王道”政治思想,主張對大地主、大官僚的過分驕奢淫逸和無限制的橫征暴斂、腐敗貪殘等傷天害理行為進行適當?shù)南拗?。基于這個原因,它必然要受到特權階層的限制和壓抑,雖然有一些崇尚或支持理學的官僚士大夫竭力為之提倡和爭取,但仍得不到順利的發(fā)展,乃至在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斗爭中受到牽連或壓抑,其倡導者甚至遭到打擊排斥。南宋前期出現(xiàn)的“慶元黨禁”,曾使理學遭受厄運。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年),理學勢力相當可觀,當時有朱熹、張栻、呂祖謙和陸九淵等著名理學家聚徒講學,其影響很大,理學發(fā)展十分迅速。朱熹等人還借助于給皇帝講書的機會來干預朝政,因而引起了一些官員的敵視和反對,如鄭丙、陳賈、林栗等人就十分敵視理學人士,先后奏請禁止理學。到來寧宗慶元年間(1195一1200年),在統(tǒng)治集團內部,發(fā)生了以趙汝愚同韓囗胄為代表的兩派政治勢力的權力之爭。當時身居相位的趙汝愚,引用了朱熹等理學家擔任要職,而韓囗胄則在朝中一批反理學官員支持下,與趙汝愚爭奪權力。結果是韓囗胄得勢,趙汝愚被迫下臺。這就使理學勢力在政治上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理學被定為“偽學”而被嚴令禁止,又將朱熹等59人列為“過黨”加以打擊排斥。此后,理學便開始處于低潮時期。

魏了翁在上述情況下,于1199年考中進士。到了慶元年間(1205—1207年),韓囗胄為了提高自己的聲望以鞏固自己的權勢,冒然發(fā)動了對金戰(zhàn)爭,結果失敗被誅。嘉定改元(1208年),史彌遠為相,以韓囗胄為代表的主戰(zhàn)派勢力受到挫敗。在這種政治氣氛中,理學又重新抬頭。魏了翁和真德秀就是在理學處于低潮時期從事學術和政治活動的。他們二人“志同氣合”,共同為“嗣往圣,開來哲”——為接承“道統(tǒng)”,振興和發(fā)揚理學而共同奮斗。

嘉定九年(1216年),當時正在四川做官的魏了翁開始上疏宋寧宗,請求表彰理學開山周敦頤,請為之賜封謚號。其奏疏說:

蓋自周衰孔孟氏沒,更秦漢魏晉隋唐,學者無所宗主,支離泮渙,莫這其歸?!仡U獨奮乎百世之下,乃始探造化之至賾,建圖著書,闡發(fā)幽秘,而示人以日用常行之要。使誦其遺文者,始得曉然于誅泅之正傳。……又有河南程顥、程頤親得其傳,其學益以大振。雖三人皆不及大用于時,而其嗣往圣,開來哲,發(fā)天理,正人心,其于一代之治亂、萬世之明暗所關,蓋甚不淺。(《文集》卷15,《奏乞為周濂溪賜謚》)

對理學家的褒贈,在當時已有先例,如嘉定二年(1209年),宋寧宗曾下詔,賜朱熹為“文公”,嘉定八年,又謚張栻為“宣公”,嘉定九年,再謚呂祖謙為“成公”。然而,請為周敦頤和二程賜謚號,則是一樁不尋常的事件。按照歷史慣例,死后有資格受封謚號者,都是在生前地位特高、受到皇帝敬重的人,周敦頤和二程,生前并未顯耀于朝廷,社會地位不高。再則,史彌遠之表彰朱熹等人,實出于政治需要。因此,朝廷對魏了翁請給周、程賜封謚號和定理學為正宗的建議,一時難于作出決定,因而遲遲不能表示可否,更未得到施行。

嘉定十年(1217年),魏了翁再次上疏申言前奏,請為周敦頤和二程賜封謚號。在此次上書中,他把這件事看做是關系“學術之標準,風俗之樞機”的大事,要求把他們的思想學說定為指導思想,“以風勵四方,示學士趨向之級,則其于崇化善俗之道,無以急于此者?!保ㄍ?,《奏乞早定周程三先生謚議》經(jīng)過魏了翁的一再奏請和強調,加之一些朝臣如真德秀等人的有力支持,到了嘉定十三年(122。年),宋寧宗終于決定下了詔書,謚周敦頤為元公,程顥為純公,程頤為正公,并向全國褒揚了周、程開創(chuàng)理學的功績。以此為契機,崇尚理學之風很快就在國內各地興起。各州郡紛紛為周程等理學家建立祠堂。魏了翁也應各州郡之請,為各處的周、程祠堂作記,表彰宏揚,大張理學旗幟,如他在《長寧軍六先生祠堂記》中說:“不有周程諸學為圖為書,振聾發(fā)瞽,如是而為極、為儀、為性命,為仁義禮智、為陰陽鬼神,即躬行日用之常,示窮理致知之要,則人將泯泯憒憒,無所于聞?!保ā度肪?8)這些話,將周敦頤和二程同他們開創(chuàng)的理學推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在魏了翁看來,有了周、程三人的出現(xiàn),世人才得以從“泯泯憒憒”中清醒過來,否則文明將會趨于紙滅,人們只能懵懵懂懂地處于野蠻狀態(tài)之中。這種看法未免夸張過分。

周、程等理學家及其所開創(chuàng)的理學受到朝廷的公開褒揚,這是中國儒學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自此以后,以理學形態(tài)出現(xiàn)的新儒學,不僅成為南宋后期在意識形態(tài)中居于支配地位的官方哲學,并且一直為后世的統(tǒng)治階級所尊崇,成了長時期居于支配地位的思想理論基礎。由此可見,在使理學從“偽學”變?yōu)楣俜秸y(tǒng)學說的過程中,魏了翁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魏了翁當時竭力倡導理學,雖然是為了幫助南宋王朝維護其封建的中央集權制度,但也是為了解決當時的社會危機。那時的南宋小朝廷茍安東南一隅,統(tǒng)治集團中的權貴們,甘心忍辱事敵謀和,不思進取復仇,恢復失地。他們之中的多數(shù)人,只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鞏固既得利益,以維持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他們?yōu)榱藵M足自己貪得無厭的欲求,不斷加深了對人民的壓迫和剝削。魏了翁曾對當時的社會狀態(tài)有所揭露,他指出:“富者連阡陌,貧者厭糟糠”(《文集》卷43,《譚州惠民倉記》),“俗流世壞,士大夫以官為市,與民為仇。”(《文集》卷37,《江陵別安撫》)“以漁獵為學問,以輟輯為文章,以操功為實才,以貪刻為奉公”(《文集》卷16;《論敷求碩儒開闡正學》)。他揭發(fā)上述士人將“六經(jīng)之書僅為記覽辭辯之資,而鮮有以施諸政。”(《文集》卷43,《譚州惠民合記》)正是由于上述腐敗之風,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加深了統(tǒng)治危機,使南宋王朝處于岌岌可危之中。作為地主階級中有識之士魏了翁,清醒地看到了這種危機,他企圖以理學為國號,使之作為指導思想,用以整治人心,扭轉政風和士風’達到挽救危機之目的。這就是他和真德秀等人要極力為理學爭取地位的目的。

三、政治思想開明 積極倡言改良

在南宋時期的理學家之中,魏了翁的政治思想是傾向于進步的。作為一個封建社會中的進步思想家,其主要標志是看他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能否關心人民疾苦,是否能大膽地揭露剝削制度下的不合理現(xiàn)象,并提出有利于社會進步的社會改革方案。在這幾個方面,魏了貧都有一定程度的表現(xiàn)。作為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他算是一位頭腦比較清醒的。魏了翁在政治思想上的進步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觀民以察我道”的重民思想。

在儒家經(jīng)典之中,很早就提出了“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的“敬德保民”主張,特別是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可算是儒家學說中的進步思想成分。魏了翁出身于平民家庭,他對這些優(yōu)良的思想成分自然容易有所繼承,“觀民以察我道”的重民思想就表明了這一點。他說:“抑不知民與天一也,安有欺民之事而可以應天?亦安有為欺天之事而可以助民?”(《文集·特班奏事》)這個說法雖然帶有濃厚的天命論色彩,然而結合當時流行的思想意識來看,這個“天”無疑是指天理。在魏了翁看來,天意與民意是一致的,欺民就是欺天,欺天就是欺民,這種行為是天理所不能容的。他警告統(tǒng)治者不可作欺民之事。因此,他強調:“為政不害于民”。他說:“為政不害于民,得使盡力耕耘,自事生產(chǎn),故百姓和而年歲豐也。”(《春秋左傳要義》卷7)這種把民和天看得同等重要的觀點,在當時的封建士大夫中,確實是難能可貴的。雖然其出發(fā)點是為了鞏固封建政權,但他畢竟認識到,首先必須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需要,才能達到使國家鞏固,只有不害于民,才可能使勞動人民得以積極從事生產(chǎn)活動,從而做到民和歲豐。為此,他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在上位,思利于民,欲民之安飽,是其忠也”(《春秋左傳要義》卷7)。這就為“忠”的內容賦予了新的含義,他不認為僅僅把對君主的愚忠看做是“忠”的全部內容,而把關心民眾疾苦,改善他們的生活,使之得到安定和溫飽也看做是“忠”的一個重要標志。當然,這也是與忠君有著直接聯(lián)系的。

從上述觀點出發(fā),魏了翁大膽而深刻地揭露了南宋王朝的“欺民之事”,他說:“今錢荒、物貴、賦重,斂煩,獨仰歲以為生,將救民于垂死?!保ā段募肪?9,《天慶節(jié)祈雨醮詞》)他對當時社會上的貧富兩極分化之原因也進行了揭露,魏了前指出:“富者彌富,驕奢而難治;貧者益貧,饑寒而犯法。且貧者資富而至貧,富者削貧而為富。惡民之富乃是愍民之貧?!保ā洞呵镒髠饕x》卷27)。他提出消除這一惡果的辦法是“使貧富均而勞逸等”(同上)。這種“均貧富,等勞逸”的說法,竟然出自一位封建地位階級思想家魏了翁之口,其與當時農(nóng)民起義軍“均貧富,等貴賤”的革命口號幾乎同出一轍,確實值得加以玩味,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更可以了解到魏了翁重民思想的可貴之處。對于當時農(nóng)民群眾反抗地主階級的斗爭,魏了翁同樣是站在地主階級統(tǒng)治者的立場上加以反對,他也把起義的農(nóng)民稱之為“盜”,然而,他又認為,農(nóng)民之所以為“盜”,是因為那些貪官污吏用暴力逼迫所至。他說:“民非自暴,吏誨之盜。”(《文集》卷20,《處士高君墓志銘》)所謂“吏誨之盜”,意思是認為那些貪官暴吏本身就是殘害人民的盜賊,他們就是強盜們的老師,老百姓之所以為“盜”,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罷了。他又說:“使民無所蓖,是為盜而寇民者,吏也。而民貧賊興,則善良受其害,此千載一律?!保ㄍ希┒潭痰膬删湓?,對封建剝削階級統(tǒng)治下“官逼民反”的根源揭露得十分深刻。從歷史經(jīng)驗上講,“民貧賊興”,歷來如此,民為什么貧?歸根結底是剝削和壓迫造成的。上述言論反映了魏了翁敢于面對現(xiàn)實,不回避矛盾,能夠仗義直言,大膽地批判封建制度下的主要弊端,表現(xiàn)了他的重民思想的可貴之處。

(二)針對南宋弊政的社會改良思想。

為了挽救社會危機,魏了翁提出了他的社會改革方案。他針對當時南宋政權的弊政,提出了以下的意見和建議:

第一,實行裕民政策。他建議“先修裕民之政,請薄斂、省債、振荒、救饑?!保ā段募罚秵柋褙斃糁捉袢蘸我詾楦镏健罚┪毫宋惕b于當時由于政府和大小地主對農(nóng)民的沉重剝削造成的嚴重的社會問題,已經(jīng)威脅著政治統(tǒng)治的穩(wěn)定,他認為,解決危機的首要任務應該是穩(wěn)定人心,爭取人民的支持。而要得到人民的支持,就應做到孔子提出的“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如果能使這一“圣人之言字字服行,未有不明效大驗者,特患不能實下功夫而徒假外飾?!保ā段募肪?4,《答曾參政》)他向皇帝上書,要求實行履畝之令以寬民力。具體辦法是“督上戶(大地主)貴近之家(享有免稅特權的權貴之家)”入稅,“借上戶氣勢以振作椿幣(紙幣),或可望其指日增價”(《文集》卷20,《奏乞審度履畝利害以寬中下戶》),期望用這一措施來解決貨幣危機。對“下戶(自耕農(nóng))或可略與蠲減或又全免“其應納之賦稅”。他認為,這樣就可以“讓中下戶寬得一分,則受一分之賜,人心不搖,弊事可革,天下幸甚?!保ㄍ希┻@一改良措施完全是針對當時大地主逃避賦稅,農(nóng)民承受不起過重負擔而造成的財政空虛而提出來的。魏了翁的裕民薄斂主張,雖然是為了鞏固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但在客觀上也是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的。

第二,針對當時的政治危機,魏了翁提出了“治國之本始于正君”的主張。

這條主張是根據(jù)朱熹“正君心是大本”之說而來。它包含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權的思想。如何正君心?就是要求皇帝做到“正心誠意”,不能以一人之好惡為用舍。(《文集》卷42,《安少保果州生祠記》)他認為這是管理好國家的根本。而要達到這一要求,就必須廣開言路以通下情。他對皇帝說:“豈有言脫諸口,必使心同聲并談而莫予違也,此風一成而依阿者得志,正直者屏遠,尤非國家之福。唯陛下亟圖之?!保ā段募肪?9,《奏議第四扎》)他甚至要求最高統(tǒng)治者“親賢而遠色,清心而寡欲”(《文集》卷19,《奏事第三札》),更要做到“舍己以從眾,舉賢而遜能”(《文集》卷18,《應詔封事》)。這些言論,表現(xiàn)了魏了翁敢于“犯顏直諫”,不同于那些處處投人君之好惡,一味阿諛逢迎以求得志的鮮廉寡恥之徒,表明了他的正直無私的性格。這種提出限制皇權的大膽言論,在歷史上曾有董仲舒提出過,他企圖用“天人感應”的神權說教來限制皇權,結果是差一點丟掉腦袋。朱熹和魏了翁企圖用“正君心”的辦法限制皇權,其目的也是為了維護封建政權的長治久安。然而這個主張同那個至高無上的皇帝是相抵觸的,對他來說,無非是緣木求魚,不可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

第三,針對南宋政權的機構癰腫、官俸開支龐大,提出了裁減冗員的方案,同時還提出省用、理財,講求實功的建議。在理財?shù)膯栴}上,魏了翁不象其他理學家那樣,把義理同功利對立起來,相反,他主張把義理和功利統(tǒng)一起來。如他說:“眾寡強弱可不計,然本諸義理之是非,則事功之利害從之?!保ā段募肪?7,《黔陽縣學記》)只要是從義理出發(fā),凡符合義理之是非標準的事功,其所產(chǎn)生的利害關系,就應該予以計較。

此外,他還提出了解決兵制腐敗、軍隊龐大而缺乏戰(zhàn)斗力的一些建議,如要求令軍隊屯墾戍邊以開發(fā)邊疆農(nóng)業(yè)、增加軍糧儲備、加強邊境防衛(wèi)力等等。

四、兼收各家之長 創(chuàng)立一家學說

魏了翁的理學思想雖然是從程朱那里繼承下來的,但由于他具有求是治學的態(tài)度和比較開放的治學方法,所以能夠擴展視野、廣覽博收眾家之長,使之為己所用。前文述及了翁服膺程朱,早年從朱熹弟子輔廣、李燔處接受了朱熹的學說,并稱朱熹“集濂洛之大成”,又說“朱子之功不在孟子下”,他用了大量的精力學習、研究和傳播程朱理學。然而,在他的學術活動中,并未以此為滿足。魏了翁的學問,強調“道貴自得”,他在《答周監(jiān)酒》中說:“本書乃謂只須祖述朱文公諸書”,文公諸書讀之久矣。正欲不愿于賣花擔上看桃李,須樹頭技底見活精神也?!保ā段募肪?6)他不固守門戶,其治學途徑是以研習朱熹之學開其大端,繼而獨以窮經(jīng)學古,自為一家。此外,他還善于采納各家之長,使之為我所用。魏了翁于公元1225年謫居靖州后,在那里主辦了鶴山書院,各地來此求學之人很多,在此期間他結識了陸九淵之子陸持之的門人葉元老,并留葉在靖州客居數(shù)月。共同讀書論學,他還和陸九淵的后學如陳和仲,以及袁廣微兄弟等人結為密友,從他們那里得到了陸九淵的大弟子楊簡的《慈湖問答》,在這些活動中,受到了陸九淵思想的影響。此后,魏了翁便開始把理學和心學融為一體,構建了一個具有自己特色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

在魏了翁的學術思想中,同時還接受了浙東事功學派的一些影響。在當時,除朱陸的學說在社會上具有較大影響力之外,浙東事功學派著名學者陳亮、葉適的功利主義學說也比較流行。魏了翁主張把事功同義理統(tǒng)一起來,如在理、欲關系上,他不象程朱那樣,把二者視為水火之不相容,他認為只要是合理的欲望,就是不可“滅”的,如“飲食男女”之欲、即人們求生的欲望,是無可非議的。這就說明,他在理欲關系上也有事功主義的傾向。

下面介紹魏了翁的學術思想。

(一)由“理學”轉向“心學”。

魏了翁的學術思想發(fā)展經(jīng)過了三個階段:最初是篤信朱熹的客觀唯心主義理學。他于公元1205年在臨安結識了朱熹門人輔廣、李燔之后,常常同他們在一起“同看朱子諸書,只數(shù)月間”,便從過去“只喜記問詞章,所以無所不記”,轉而認為這種方法“不足以為學”。乃取朱注《論語》、《孟子》等書,“字字細讀”(《文集》卷35,《答朱擇善》)由此便服膺了朱熹的客觀唯心主義理學。在宇宙觀上,他斷言“理”是“參天地、宰萬物”的最高本原。魏了翁說:“自有乾坤,即具此理……是乃天地自然之則,古今至實之理,帝王所以扶世立極,圣賢所以明德、新民,未有不由此者。”(《文集》卷42,《簡州四先生祠堂記》)因此他又說:“此理”乃是“天下萬物之學”。這就是說,作為世界本原的理,是“參天地、宰萬物”,決定社會變化發(fā)展的唯一根源,是整個“天地自然之則”,因而是“萬世之學”。由此可知,在其理學活動的第一階段,他是一個客觀唯心主義者。

隨著時間的向前推移,善于獨立思考的注重實際的魏了翁,發(fā)現(xiàn)了程朱理學的一些弊病,如它的煩瑣、迂闊和空洞不實,不但使學者難于掌握,而且它被一些人用作“藻飾詞辯之資”和“給取生利之計”。這些人標榜理學,講論理學,實際上是把理學作為沽名求利的一種工具和手段。因此,魏了翁便逐漸拋棄了朱熹理學中的那些煩瑣,迂闊和空洞的東西,著手重起爐灶,將理學與心學融為一本。企圖用陸九淵“切己反省”、“發(fā)明本心”的易簡功夫來整治人心,以克服朱學的弊病,以期達到挽救統(tǒng)治危機之目的。為此,他發(fā)展朱熹理學中的心學成分,以其同陸學接軌。朱熹說過:“心者,人之所以主乎身者也,一而不二者也,為主而不為客者也,命物而不命于物者也。”(《朱文公集》卷67)又說:“心者人之神明,所以聚眾理而應萬事者也。”(《四書集注·孟子·盡心上》)以此為中介,魏了翁把朱熹理學中的客觀唯心論轉化成為主觀唯心主義的心學,把心、理融為一體,提出了“義理之說”是“千百載而一目,千萬人而一心”(《文集》卷65,《題周子靖理齋銘后》),“民心之所同則天理也”(《文集》卷52,《達賢錄序》)等等,強調心、理融合的說法。這個思路,就是把程朱所講的理或天理加以主觀化,斷言理只存在于千萬人的心中,只要他們能夠“推是心也,見善而遷,有過而改”,天下國家“必將如風厲雷迅,不晷刻安也”(《文集》卷50,《邛州白鶴山營造記》)。魏了翁發(fā)現(xiàn)了理學對維護和鞏固封建秩序的不足之處,發(fā)現(xiàn)了它難以真正奏效,所以他才轉而企圖用心學去整治人心,以達到挽救危機的目的,這就是他從理學轉變到心學的主要原因。

然而,魏了翁所講的“心”同陸九淵又有不同之處。其不同點之一就是他強調心理合一。即所謂“民心之所同,則天理也”?!懊裥乃瑒t天理”之說同他的“民與天一”之說是一致的。不同之二表現(xiàn)于他講的“心”是超脫個人主觀意識的“千百載而一日,千萬人而一心”的心,是一切人的共同之心,它超越了個人的主觀意識,是具有客觀性的“心”。

不過,從實質上講,魏了翁的世界觀仍然屬于主觀唯心論,這是因為,他是把“心”作為其哲學最高范疇來使用的。他說:

心者,人之大極,而人心又為天地之大極,以主兩儀,以命萬物,不越諸此?!痔斓厣衩?,不越此心也。(《文集》卷16,《論人主之心義理所安是謂天》)

大哉心乎,所以主天地而命萬物也。(《文集》卷15,《論人心不能與天地相似者》)

心焉者,理之會而氣之帥,貫通古今,錯綜人物莫不由之。(《文集·楊純公楊忠襄公祠堂記》)

此心之神明則天也,此心之所不安,則天理之所不可。人心之外又所謂天乎?(《天集》卷56,《跋師原卿遇致仕十詩》)

上面的引文,充分說明魏了翁是把“心”作為他的哲學的最高范疇,在他那里,“心”是宇宙的本原,也是產(chǎn)生天地萬物的最終極之根源?!靶摹笔抢砼c氣的統(tǒng)率者,它貫穿于歷史發(fā)展的全過程??傊?,心外無天,心外無理。作為宇宙本原的“心”,不僅是天地萬物的總根源,是支配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本,而且具有超時空的特性。他說:“心”昭昭者,固不與氣形俱為斯盡也?!保ā段募肪?4,《知威州陸君堅復墓志銘》)。雖然魏了翁講的心不僅指個人主觀的“心”,但從他把“理”融于“心”,以此為宇宙本原來看,應該屬于主觀唯心論,因為主觀與客觀畢竟是不可等同的,況且,這個“心”的內涵,主要是指綱常倫理一類的東西,這些東西歸根結底仍是主觀意識的產(chǎn)物。只是他自己將其加上了一層薄薄的客觀外形而已。因此,魏了翁的哲學是以“心理合一”的特殊形式出現(xiàn)的主觀唯心論。

(二)“致其知而明其明”的認識論

在認識論上,魏了翁提出了“致其知而明其明”的方法。他和朱陸一樣,認為“心”既是宇宙的來原,又是認識的對象和主體。在魏了翁看來,做學問不需認識外物,主要是向內用功,以發(fā)掘自己心中固有的“知”和“明”。他說:“人之一心,廣大而精微,學問之道,所以致其知而明其明也?!保ā段募肪?7,《張行父忠恕拙齋記》)既然“心”能“主天地”,“命萬物”,能“貫通古今”和“錯綜人物”,是宇宙萬物之本原,所以認識的對象就是主體的“心”?!爸缕渲髌涿鳌钡囊馑?,就是通過對內心固有的“知”加以發(fā)掘光大,以達到通曉一切之目的。怎樣達到這一目的呢?魏了翁提出了一個“以敬為主”的方法。他說:“以敬為主,則圣門傳心之要也。是故敬焉者,所以此心而根萬善者也。”“主靜”是二程和張栻的修養(yǎng)方法。所謂“主敬”,是通過自我修養(yǎng)和抑制,使自己固有的善良之心保持專一不二、不為外物所動的修養(yǎng)方法,它類似于佛家的“定功”。所謂“致其知而明其明”的方法,實際上是陸九洲“發(fā)明本心”的修養(yǎng)方法和認識方法。魏了請也主張“先應乎其大者”,他說:“大者立,則小者達焉”(《文集》卷49,《均州尹公亭記》)。不過,他講“先立乎其大者”主要目的是為了克服朱熹學說的煩瑣、迂闊之病。其實,魏了翁在治學方法上并不贊成陸九淵不讀書、不窮理,靜坐而論道的治學方法。他主張“循環(huán)讀經(jīng),亦以此明此心”,這是要求把朱熹的“格物致知”同陸九淵的“自存本心”結合起來,主張通過“致知”的途徑去“發(fā)明本心”。他既主張以明本心為根本,又要求熟讀經(jīng)書,既拋棄了朱熹“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支離無所歸宿的方法,又否定了陸九洲“六經(jīng)注我,我注六經(jīng)”的態(tài)度。這就是魏了翁“致其知明其明”的認識論之基本特點。

(三)“欲有善不善存”的“理”“欲”關系論。

同其他理學家一樣,魏了翁也重視對人欲問題的研究。他認為,人欲產(chǎn)生于外物對人心的影響,如他認為,心體本靜,“感于物而心遂動,是性之所貪欲也?!保ā抖Y記要義》卷19)但他又認為,不是人的一切欲望皆惡,他說:“人之有欲,即從心出,……欲雖人之所有,然欲有善不善存焉。”(《文集》卷32,《答虞永康》)把人欲分為善與不善,是魏了翁不同于程朱和陸九淵之處。從這一區(qū)分出發(fā),他肯定了飲食男女是人心之最大欲求,他說:“飲食男女是人心之大端緒也;死亡、貧苦是人心所惡之大端緒也?!保ā抖Y記要義》卷9)這就是說,他肯定了人們維持自身生存欲望的合理性。因此,他不像其他一些理學家那樣籠統(tǒng)地反對人欲,對于人民正當?shù)挠蟪挚隙☉B(tài)度。所以他主張“為政不害于民”,在其改革方案中還提出了“先修裕民之政”的要求。對于不合于義理的“人欲”,魏了贛也不主張“滅”,而是進行“節(jié)制”,他說:“物俗強時心節(jié)制”(《文集》卷96《即齋次的權縣約客》)。這就是說,他不主張一概地滅人欲,而是先把人欲分為“善”與“不善”兩種,對于前者,如飲食男女之類的人類基本欲求,他不但不主張“滅”,反而認為這是合理的、應該予以承認和適當滿足的要求,對于不善的欲望,要用“心”去加以節(jié)制,不使其惡性發(fā)展就可以了。魏了翁贊成其老師胡宏的看法,他說:“五峰謂天理人欲同體異用,同行異情,此語最完備?!保ā段募肪?09,師友雅言》)胡宏認為,天理和人欲同出于一個本體“天性”,只是各自所發(fā)生的作用不同。胡宏不籠統(tǒng)地排除人欲,他主張“欲而不淫”,只反對“飲而不止”(《知言》卷3,《紛華》)。魏了翁進一步把人欲分為善與不善的思想,是受胡宏之啟發(fā)提出來的,他還從孟子那里找到根據(jù)說:“圣賢言寡欲矣,未嘗無欲也。”(《宋元學案·鶴山學案》)考《孟子》七篇,確實只講“寡欲”,不曾要求“無欲”。

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人欲之合理性的前提下,魏了翁不贊成程頤反對寡婦再嫁而提出的“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的極端主義思想,他說:“先儒有言:‘婦適不再,婦適而饑寒之害,然饑寒之事小而失節(jié)事大。’此豈婦之責也,亦為士也之誠?!保ā段募肪?3,《顧夫人墓志銘》)在魏了翁看來,處于饑寒交迫的寡婦如果改嫁,這種“失節(jié)”的罪名不該由再嫁的婦女來承擔,這倒是那些作為“士”的男人應該引以為戒的。在這個問題上,表現(xiàn)了魏了翁對深受封建壓迫之苦的婦女的同情,對不合理和道德說教的批判,這說明他比同時代的其他理學家的思想開明和進步。

五、倡導理學功過 應有公正評說

作為中國后期封建社會中居統(tǒng)治地位的理學思潮,在其形成和發(fā)展的初期,并不像后來那樣備受封建統(tǒng)治的重視,其創(chuàng)始人如周敦頤等,在其生前也并不像后來那樣名聲顯赫,南宋前期集理學之大成的朱熹也不像后來那樣走紅,在當時地主階級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權力斗爭中,朱熹等人甚至遭受過沉重的打擊,理學曾一度被定為“偽學”而加以禁止。魏了翁作為一位具有卓識遠見的地主階級代表人物,就是在理學遭受厄運而處于低潮時期,站出來奮力為之恢復名譽、爭取地位的關鍵人物。經(jīng)過他同真德秀等人的積極努力,終于使理學恢復了名譽,并且取得了官方哲學的崇高地位,勿庸置疑,他在理學發(fā)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魏了翁倡導理學并使之取得顯赫地位,并不只是靠給皇帝上疏,請求褒揚理學先賢、宣揚理學之如何高明那樣簡單的事,他之所以能夠使理學在中國學術思想領域中占居正統(tǒng)地位,成為官方哲學,主要是適應了當時統(tǒng)治者階級在政治上的需要,還在于他同真德秀等人對理學進行了苦心孤詣地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特別是魏了翁對理學的創(chuàng)造性貢獻。他的創(chuàng)造性研究,主要表現(xiàn)于他不死守陳說,不依傍門戶,能夠兼取各家之長。他能夠擺脫程朱學說脫離現(xiàn)實生活和煩瑣支離的弊病,對儒家思想的精華部分,如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和“天民一體”的重民思想,在他的思想中體現(xiàn)得十分明顯,對這些東西,他不但有所發(fā)揮,而且還竭力爭取付諸實行。魏了翁和那些常常被人嘲笑的道學先生不同,他不遷不腐,沒有過多的書呆子氣,而是一位學識淵博、思想比較開明的進步思想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提倡和宣揚理學的主觀愿望,雖然是為了維系人心和挽救封建統(tǒng)治危機,但也包含了符合于大多數(shù)人民安定生活與救國救民的善良愿望。至于理學在客觀上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不良影響,是魏了翁本人始料不及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易經(jīng)的淵源和流派(下)
道教篇 中國術數(shù)學2
北宋五子:周敦頤、程顥、程頤、邵雍、張載
中國易學歷代圣賢(宋代)
中華學《易》哪家強?王弼鄭玄諸葛亮,還是朱熹程頤司馬光
郭彧:為什么提醒初學者不宜先讀朱熹的易學著作?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