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三類:《攻下》
?。?味/大黃、芒硝、玄明粉)
…………………………………………………………………………………………………………………………
《大黃》
(資料來源——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全國中草藥匯編)
別名——南大黃、牛舌大黃、黃良、膚如、火參、川軍、將軍、錦紋大黃、峻。
藥科——蓼科植物掌葉大、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干燥根和根莖。
產(chǎn)地——分布于四川、云南、貴州、湖北等地。
藥類——攻下。
藥性——寒。
藥味——苦。
入經(jīng)——肝、心包、脾、胃、大腸。
功效——瀉熱通便,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腸脹氣。
主治——血熱,吐衄,瘀血,上消化道出血,濕熱,積滯,經(jīng)閉,目赤,咽腫,腹痛,腸癰,黃疸,瀉痢不爽,實熱便秘,跌打損傷,疔瘡,水火燙傷。
現(xiàn)治——急性結(jié)膜炎,口腔炎,口唇潰瘍,急性傳染性肝炎,十二指腸潰瘍,急性闌尾炎,小兒蛔蟲性腸梗阻,毛囊炎,血小板減少癥。
參治——吐血,衄血,腸風(fēng)下血,腹中血塊,血閉,諸老血留結(jié),瘀血滾注,瘀血凝積,癥瘕腹痛,熱病,壯熱,發(fā)熱,氣絕欲死,狂語,譫語,傷寒陽明腑證,身黃如橘子色,五勞七傷,骨蒸潮熱,自汗出,手足濈然汗出,四肢冷熱不調(diào),時行頭痛,眼暴熱痛,眥頭腫起,頭暈口干,鼻中生瘡,口瘡糜爛,牙痛,胸脘脹痛,飲食停滯,脾癖,腸脹氣,腸中有燥屎,胎衣不下,產(chǎn)后惡血沖心,經(jīng)血不通,崩漏不止,五淋,諸黃,赤白帶下,小便淋瀝,二便秘結(jié),里急后重,下肢潰瘍,水腫,癰腫,凍瘡皮膚破產(chǎn)后積血,臁瘡,火丹赤腫遍身,湯火灼傷,跌打墜傷。
藥理——通宣一切氣。調(diào)中,止血,下氣,瀉下,平胃,消食,保肝,利膽,煉五臟,調(diào)血脈,利關(guān)節(jié),推陳致新,蕩滌腸胃,通利水谷,利大小腸,利大小便,通女子經(jīng)候,抑菌,降壓,降脂,抗腫瘤,抗胃潰瘍,導(dǎo)瀉消化系統(tǒng),促進(jìn)膽汁分泌,興奮腸管平滑肌。
用法——水煎(不宜久煎),丸劑,散劑,外用(煮水擦抹,研粉加雞蛋或米醋調(diào)敷敷——敷-切瘡癤癰毒,水火湯燒燙傷,化膿性皮膚病,癰腫瘡瘍)。
用量——水煎(常量3~12克),外用(適量)。
禁忌——忌冷水。惡干漆。脾胃虛寒者慎服,胎前忌用,產(chǎn)后慎服,久病年高者慎服,血虛氣弱者慎服,積滯者忌用,瘀結(jié)者慎服,無實熱者忌用,表證未罷者慎服。
…………………………………………………………………………………………………………………………
《芒硝》
?。ㄙY料來源——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全國中草藥匯編)
別名——樸硝、皮硝、英消、盆消、風(fēng)化硝、馬牙消。
藥科——硫酸鹽類礦物芒硝族芒硝,經(jīng)加工精制而成的結(jié)晶體。
產(chǎn)地——分布于河北、天津、河南、山西、陜西、山東、內(nèi)蒙古、江蘇、安徽、福建、湖北、四川、云南、貴州、青海、新疆等地。以河北、天津、山東、河南、江蘇、安徽、山西等地產(chǎn)量較大。
藥類——攻下。
藥性——寒。
藥味——苦、咸。
入經(jīng)——胃、大腸。
功效——瀉熱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
主治——乳癰,腸癰腫痛,積滯腹痛,實熱便秘,大便燥結(jié),痔瘡腫痛。
現(xiàn)治——靜脈炎,小兒鵝口,乳腺炎,大骨節(jié)病,漆性皮炎。
參治——陽明病,傷寒,潮熱,手足濈然汗出,癥瘕,留血,惡血,眼翳,眼淚澀痛,齒痛,小兒重舌,喉痹腫痛,瘰疬,乳蛾,回乳,三焦腸胃濕熱,心下痛,停痰積聚,腸內(nèi)宿垢,閉經(jīng),傷寒疫痢,小便不通,黃疸,五淋,淋閉,皮下瘀血腫,瘡腫,火丹毒,漆瘡。
藥理——通經(jīng),墮胎,通經(jīng)脈,利月經(jīng),滌腸胃,推陳致新,清心肝明目,抗菌,抗炎,止疼,溶解膽結(jié)石,促使腸道蠕動而致瀉。
用法——不用水煎,待湯劑煎好后,溶入湯劑中服用,丸劑,散劑,外用(研細(xì)點眼或水化涂洗)。
用量——用量(常量6~12克),外用(適量)。
禁忌——不宜與三棱同用。畏麥句姜。孕婦禁用,脾胃虛寒者忌服。
…………………………………………………………………………………………………………………………
《玄明粉》
?。ㄙY料來源——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全國中草藥匯編)
別名——元明粉、白龍粉、風(fēng)化消。
藥科——為硫酸鹽類芒硝族礦物無水芒硝或芒硝經(jīng)風(fēng)化的干燥品。
產(chǎn)地——主產(chǎn)于河北、天津、山東、河南、江蘇、安徽、山西等海邊地或鹽場附近。
藥類——攻下。
藥性——寒。
藥味——辛、咸。
入經(jīng)——胃、大腸。
功效——瀉熱通便,潤燥軟堅,消腫散結(jié)。
主治——實熱積滯,熱結(jié)旁流,口瘡咽腫,目赤腫痛,脘腹脹痛,大便秘結(jié),癰疽腫毒。
現(xiàn)治——小兒驚熱,驚悸,發(fā)狂,實熱狂躁,背膊拘急,宿滯癥瘕,久視無力。
參治——一切熱毒風(fēng),一切痰火,五臟宿滯癥結(jié),五臟秘澀,血癖不調(diào),榮衛(wèi)不調(diào),表里疫癘,傷寒,久冷久熱,臟腑積熱,三焦熱淋,骨蒸傳尸,上焦風(fēng)熱,實熱,煩熱,五勞七傷,頭面暴熱腫痛(煎黃連點亦目),頭痛,眼昏目眩,鼻衄不止,口齒腫痛,口苦干澀,咽喉閉塞,痰涎,咳嗽,嘔逆,飲食過度,小兒疳氣,大小腸不通,腸風(fēng)痔病,臂痛不能舉,腰膝冷痛,手腳酸痛,四肢壅塞。藥理——解暑,清肺,明目,抑菌,抗癌。
用法——不用水煎,待湯劑煎好后,溶入湯劑中服用。丸劑,散劑,外用(化水涂洗或研細(xì)吹喉)。
用量——用量(常量9~15克),外用(適量)。
禁忌——忌食苦參。孕婦禁服,脾胃虛寒者忌服,虛火動者忌服。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