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炎炎夏日
最宜相約三五好友
汲泉烹茶話家常,推杯換盞談人生
▲蘇軾: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
古往今來
飲茶便是東方人最愛的閑余消遣
上至帝王將相諸子百家
下至走卒販夫平頭百姓
無不以茶為好
此風氣興于趙宋時期
飲茶的習慣在百姓中逐漸風靡
當時更流行著一種比試沏茶方式
和茶葉味道的小游戲
名為“斗茶”
▲南宋劉松年《斗茶圖》
斗茶
一斗湯色,二斗水痕
品評分高下
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文人雅士斗得不亦樂乎
街坊鄰里圍觀津津樂道
其熱鬧程度絲毫不亞于今天的奧運會
▲范仲淹《和章岷從事斗茶歌》詩曰: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雪濤起。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
喝茶豈能無盞?
斗茶講究湯色潔白如雪
而與之最相襯的自然就是黑釉碗
為茶而生的建盞應運而盛
▲蔡襄《茶錄》曰: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
建盞
宋代八大名瓷之一
器形簡約質(zhì)樸最適品茗
且釉料中含鐵量高可防貧血之癥
盞器壁孔又有活水軟水之效
茶遇盞生香,甘潤順滑
韻深味濃
不久,宋人們就從斗茶衍生到
對茶盞也開始爭相斗艷
▲《大觀茶論》云: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然須度茶之多少。
建盞是黑瓷代表
底色暗如靜默幽然的黑夜
釉色則有炫彩點綴
或有如星辰流霞、有或如鷓鴣動兔
窯變而生的斑紋不盡相同
非人力得以掌控
每只盞都是舉世無雙的孤品
散發(fā)著獨特而又神秘的光芒
▲宋 建窯黑釉兔毫盞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釉面呈條狀結晶紋
斑紋細如兔毫者,為兔毫斑
其深受宋徽宗喜愛,他在大觀茶論中言
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上
其玉毫即是兔毫斑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曰:
“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上,取其燠發(fā)茶采色也?!?/span>
兔毫連盞烹云液,能解紅顏入醉鄉(xiāng)
在諸多史料和傳世詩作中
兔毫斑的出場頻率最高
亦足見在當時的受歡迎程度
油滴盞顧名思義
釉面呈錯落有致的圓斑紋
形如油滴沸騰,又如星辰散落
有明顯的金屬光澤
盞盞黑釉中
大珠小珠落玉盤
斑駁點點,光影柔和
藏于深處的美直抵人心
▲毛滂《送茶宋大監(jiān)》:玉兔甌中霜月色,照公問路廣寒宮。
釉面亦呈油滴狀
重重疊疊,金曜明滅
猶如鷓鴣鳥胸前的羽毛斑點
故稱其為鷓鴣斑
▲《清異錄》云:“閩人造盞,花紋鷓鴣斑點,試茶家珍之”
鷓鴣斑建盞
工藝復雜,不易燒成
顏色或金、或銀、或彩變化萬千
被譽為建窯珍品
亦是皇室貴胄們的掌中寵器
▲福建博物院收藏的鷓鴣斑盞殘片
底足印刻供御二字
可見鷓鴣斑盞的皇家屬性
另有稀品名為天目釉
當年宋僧東渡,廣弘佛法
亦將宋朝的飲茶之俗、建盞珍品
等諸多宋朝文化帶入日本
日本現(xiàn)存曜變天目盞三件
分別藏于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藤田美術館及大德寺塔頭龍光院
皆被奉為日本國寶
天目盞中如藏浩瀚宇宙
斑點周圍泛著藍色幽光
隨角度、光線的變化而變幻光芒
流動成彩、詭異綺麗
見者無不驚嘆
嗚呼哀哉!
這些街頭茗戰(zhàn)逗趣賞玩的絕美器物
卻隨著斗茶風潮的消退而隱退
建窯自元末湮滅以來
工藝失傳一度成謎
幸而
我們有著一批又一批
純粹而又可敬的匠人們
1981年春
在建盞的故鄉(xiāng)福建南平建陽
一批由建陽瓷廠技術人員、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省輕工研究所
省博物館等組成的專家團隊
立志再現(xiàn)宋盞之輝煌
他們艱苦奮斗
經(jīng)過成百上千次試驗
終于成功燒制出兔毫斑仿古建盞
而當時有個建陽少年
被這種精妙絕倫的器物所深深吸引
如建盞般絢麗璀璨的夢
開始生根發(fā)芽
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
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建窯建盞燒制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其作品工藝精湛,釉色豐富,以柴燒為主,更具宋代建盞的韻味,屢次獲得金獎、銀獎,受廣大建盞愛好者追捧,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1966年出生的孫福昆
是個土生土長的水吉人
當時建陽瓷廠位于水吉鎮(zhèn)池中村
附近就是蘆花坪建盞古窯址
小時候的孫福昆
母親在建陽瓷廠描青花
他就在邊上遞料
父親燒窯時
他就去幫忙添柴加火
在瓷廠長大的孫福昆
經(jīng)常看著師傅們練泥拉坯
一團團泥土在他們手中
如魔術般地變幻成各種器型
而師傅們的燒制
更將窯變藝術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孫福昆常望著浴火中涅槃的建盞
有如鳳凰于飛,有如星辰寰宇
眼里充滿崇敬和羨慕
孫福昆“我父母也都是從事陶瓷行業(yè)的,都是建陽瓷廠的老技術工人。我一直都有陶瓷情節(jié),好像就是順理成章的?!?/span>
14歲的孫福昆
初中一畢業(yè)就到瓷廠做工
取土、練泥、拉胚……
他樣樣精通
后來瓷廠倒閉
他也輾轉做過各種生意
然幼時的夢想一直蟄伏心底
2007年
孫福昆遇到了許家有、鄭興梨
他們?nèi)?strong>志同道合
憑借對建盞的癡迷和滿腔熱血
一同創(chuàng)立了建陽市蘆花坪陶瓷工藝廠
開始建窯建盞的復興創(chuàng)業(yè)之路
萬事開頭難
創(chuàng)業(yè)之初一窯接一窯的失敗
深深地打擊著這些有志青年
可孫福昆并沒有放棄
2008年
孫福昆專程往外外地
拜訪原福建省陶瓷研究所鄒應林
在鄒先生的指導幫助下
他堅持不懈、反復試驗
終于燒制出了一批精美的兔毫盞
然孫福昆的建盞夢遠不止于此
他有個更大的夢想
重燃龍窯之火
再現(xiàn)千年前宋盞的古風雅韻
建龍窯絕非一時之功
就算在建陽擁有龍窯的大師
也寥寥無幾
面對不解和質(zhì)疑
孫福昆卻是癡了心腸
不惜財力物力人力
竭盡全力也要興建龍窯
在這赤誠匠心的支撐下
一座仿宋龍窯在蘆花坪依山而起
全窯長36米形似臥龍
被譽為八閩名窯
陶瓷是火的藝術
建盞尤是
想燒制出精品建盞并非易事
何況是難度最大的古法柴燒技藝
即使有著多年燒制經(jīng)驗的孫福昆
也不敢有絲毫大意
每次燒窯都要耗費數(shù)十噸干柴
最后幻化成絢麗奪目的美器
成品卻是萬分中之幾
其余次品只能盡數(shù)打碎銷毀
盡管消耗大精品稀缺
可孫福昆大師卻堅持古法柴燒
因為龍窯燒制出的建盞
更為古樸、溫潤、脫俗,韻味十足
孫福昆說:“雖然龍窯整窯可燒上萬只盞,但選段燒制的話,每次實際數(shù)量只有4000只盞左右。僅這個數(shù)目的盞,裝窯都需要6天?!?/span>
正如盞在窯火中重生
孫福昆也迎來了建盞夢的鳳凰涅槃
2013年,孫福昆創(chuàng)辦的
蘆花坪建盞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被建陽區(qū)列為文化產(chǎn)業(yè)示范基地
是集研發(fā)、推廣、生產(chǎn)為一體的龍頭企業(yè)
孫福昆的作品多為仿宋黑瓷
選用水吉后井建窯原地的陶土
依循古代制藝流程燒制
極具宋盞韻味
他不拘泥傳統(tǒng)大膽創(chuàng)新
先后研制出了藍油滴、蛇皮紋油滴
黃鷓鴣、孔雀蘭油滴等等絢彩各異的釉色
及盞杯、薰爐、梅瓶、酒盅等不同器形
在全國各大展賽中頻頻獲獎
深受收藏家們的喜愛
2013年10月,《兔毫盞》獲第六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chǎn)業(yè)博覽會中華工藝優(yōu)秀作品獎銀獎;
2014年10月,《油滴盞(鷓鴣斑)》獲第七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chǎn)業(yè)博覽會中華工藝優(yōu)秀作品獎金獎;
2015年3月,《柴燒柿紅兔毫盞》《柴燒兔毫盞》分別獲北京第三十一屆國際禮品及工藝品展覽會工藝美術金獎和銀獎;
2016年3月,《玫瑰金油滴》獲第十四屆全國工藝品、旅游品、禮品博覽會暨國際珠寶、古玩、書畫藝術品博覽會優(yōu)秀工藝美術作品評比金獎;
2016年“金鳳凰”創(chuàng)新產(chǎn)品設計大獎賽銀獎;
2016年5月,《油滴敞口盞》在第十一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上奪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一花一世界,一盞一桃源
千年建盞向我們展現(xiàn)了
宋代追求質(zhì)樸歸真的閑情雅致
以及天人合一的審美情趣
兼具較高藝術性和人文性價值
亦是眾多瓷類收藏品中最具實用性的
簡素的器形與絢麗的斑紋完美融合
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亦如孫福昆大師最純粹的匠心
凝萃出五彩斑斕的建盞夢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千年龍窯之火
燃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