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作者:蔡維民
在生活中,人們很少愿意談?wù)撍劳?,更很少會去考慮對于死亡這件事需要的了解與準備。很多人會覺得既然死亡終究要發(fā)生,何不留到死亡那一刻到來時再來面對,提早考慮,不是破壞好心情嗎?“死亡”是每個人必須面臨的生命終點,而對生命有自覺的人,必然會因時間的消逝而產(chǎn)生焦慮。而這樣的焦慮感,往往促使人更加深層地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事實上這種焦慮感也是直面死亡,超越自我限制的契機。
王陽明的一生,很能夠說明這樣的向死而生的歷程。實踐良知 頓悟生死
我們都知道王陽明建立他的學(xué)說體系是在“龍場悟道”之后。在龍場悟道前,“自計得失榮辱皆能超脫,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其實王陽明悟道的關(guān)鍵是在于對生死問題的突破,可以說是他真正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同時找到了如何直面死亡來力求尋找跨越死亡的可能。一旦融通生死,則生命學(xué)問就達到極致了?!叭擞谏滥铑^,本從生身命根上帶來,故不易去。若于此處見得破,透得過,此心全體方是流行無礙,方是盡性至命之學(xué)?!保ā秱髁?xí)錄》)
王陽明知道一般人對于生死的執(zhí)念,本來就是“悅生惡死”,而人能否做到生亦坦然,死亦從容,即使死亡驟然襲來,也一樣泰然應(yīng)對,當然就成為人類能否超越自身的最大考量。
王陽明一生命運多舛,多次面臨死亡威脅。事實上,在龍場悟道前他也曾從佛道尋求超克之道。王陽明31歲(1501 年)時上九華山,遇到了道士蔡蓬頭以及無名和尚,他想要徹底放棄世俗的羈絆,求道問佛來解答對死亡與長生的困惑;隔年又回杭州余姚的一個山洞(后人即稱之“陽明洞”)中修習(xí)導(dǎo)引術(shù),品讀佛經(jīng),最后還是因為親情的羈絆而回到了傳統(tǒng)儒家的思維。所以他才會說:“吾亦自幼篤志二氏,始自嘆悔錯用了三十年氣力。”
龍場悟道,是他了悟生死之始。他開始打坐頓悟,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圣人處此,更有何道?”也就是每個人心中自住著一個圣人,何必從外面去苦苦尋道呢?同時也開始不斷地通過實踐生命,來不斷擴充他自己的生命意義。龍場教化,王陽明開始正式收徒上課,建立了龍岡書院;劉瑾被殺,他回京見皇帝,開始擔任各種官職,在京師辦學(xué),每天結(jié)交朋友給人講課;擔任江西巡撫,剿滅漳州、南贛、桶岡、浰頭、橫水、思恩、田洲等各地匪患,更平定宸濠*[chén háo] 之亂。
宸濠之亂,又稱寧王之亂,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fā)動的叛亂,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隸西南一帶(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最后由南贛巡撫王守仁(王陽明)、吉安太守伍文定平定。王陽明以平寧王功封新建伯,隆慶朝又追封為新建侯。
當年明月盛贊王陽明: “彪炳顯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 雖然其間遭遇張忠、許泰之變,功高遭忌,辭官回鄉(xiāng)講學(xué),但反而令他的思維更趨圓融,終于完整提出了“致良知”的學(xué)說:“近來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門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盡,今自多事以來,只此良知無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瀾淺瀨 *[lài],無不如意,雖遇顛風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沒溺之患矣。”(《與鄒謙之書》)在王陽明的一生經(jīng)歷中,他發(fā)現(xiàn)了所有人——賢愚圣凡,即普通人與圣人有著同樣的原始根基——良知,因此,如果普通人通過實踐良知而得以開悟,他就是一個圣人,他同樣得以在精神上有超越死亡的可能性。
修身以俟 存順歿寧
張載在《西銘》中說:“存吾順事,沒吾寧也?!薄按骓槡{寧”之言,即由此出。所謂順,指無所違逆?!绊樖?,謂順事天地,生時敬奉天命,循理由義,踐形盡性,修身以俟 *[sì];由此臨終則庶幾可告無愧而得其安寧,此歿寧也。”
王陽明在面對無法抗拒的命運面前,是持“俟命”態(tài)度?!百姑痹谥暗奈恼轮?,我已經(jīng)說明俟命是積極做當下該做之事,積極地解決對于死亡的疑惑,而勇敢地面對死亡威脅的挑戰(zhàn)——這又是“存順”。所以在31歲(1501年)王陽明上九華山求道問佛時,最后還是因為親情的羈絆而回到了傳統(tǒng)儒家的思維。雖然他沒說,但是他積極地解決對于死亡的疑惑,這是俟命!
在他37歲(1507年)時,因得罪劉瑾而謫居龍場。“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蛇虺 *[huǐ] 魍魎 *[wǎng liǎng],蠱*[gǔ] 毒瘴癘 *[zhàng lì],與居夷人鴃 *[jué] 語難語,可通語者,皆中士亡命。舊無居,始教之范土架木以居。時瑾憾未已……”
王陽明出入貴州路線圖他說:“吾惟俟命而已。”所以他天天對著石棺默想如何超越生死執(zhí)念,同時也積極結(jié)合當?shù)仫L俗開導(dǎo)當?shù)厝耍赂业孛鎸λ劳鐾{的挑戰(zhàn),在生命歷程中正式實現(xiàn)超越生死的階段,這是俟命!
當王陽明51歲(1521年)時,他經(jīng)歷了宸濠之亂和張忠、許泰之變,于江西南昌首次向世人揭示“致良知”學(xué)說。在宸濠之亂爆發(fā)時,王陽明無暇顧及祖母的葬禮,無法顧及病重的父親,更顧及不了自己的病體,毅然赴國難;而平亂后卻忠而見謗、信而見疑,但此時王陽明說自己越發(fā)相信,良知足以使人忘卻患難,超越生死。這是俟命!
王陽明57歲(1527年)那年,拖著病體,結(jié)束了在故鄉(xiāng)講學(xué)的安穩(wěn)生活,銜命去平定思恩、田州的叛賊,“不折一矢,不戮一卒,而全活數(shù)萬生靈”;而后又迅速平定斷藤峽、八寨的叛賊。但是他已經(jīng)“遍身腫毒,喘嗽晝夜不息,心惡飲食,每日強吞稀粥數(shù)匙,稍多輒又嘔吐?!彼?,等不及收到朝廷的回復(fù)就起程回鄉(xiāng)。在我看來,這也是俟命!
浙江紹興府城西小河歷史街區(qū)的陽明故里王陽明一輩子敬奉天命,循理由義,踐形盡性,修身以俟。因此他無愧于“存順”,所以得以“歿寧”?!蛾柮髂曜V》記載:“先生召積入。久之,開目視曰:'吾去矣!’積泣下,問:'何遺言?’ 先生微哂曰:'此心光明,亦復(fù)何言?’頃之,瞑目而逝?!彼麖浟糁H,在乎的不是榮譽,而是順從自己的內(nèi)心。王陽明一生光明磊落,知道自己已經(jīng)達到了自己原來追尋的境界,這就夠了,沒有任何遺憾。
良知了生死
王陽明“良知了生死”的生死觀,是以“良知”為本位,以心性體認為基礎(chǔ)的生死觀,對于當時時代需求并建立新儒學(xué)生死觀有重要意義。其切入點為“自計得失榮辱皆能超脫,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因此所謂“悟道”就如我之前所言,便是他找到了對生死問題的突破,同時找到了如何化去生死之念的方法。而這個可以化去生死之念的事物,就是“天理”,放在人身上便是“良知”。
王陽明龍場悟道后所揭示的“心即理”,一直到他真正提出“致良知”后才真正完備。“了生死”的根本機制在于肯定“良知”是人心性中本來就具足的,因而決定了每個生命皆可即此身中實現(xiàn)“永恒”(eternity)。簡言之,觸及良知本質(zhì),就是達到了超越時空人我的永恒。
人一旦觸及永恒,所有的“短暫片段”陰影就消解了,生命意義豁然開朗,不再為死亡所焦慮,一切的不確定性自然化解。當王陽明悟道之后,認為“致良知”更為簡易直接,不必再彎彎繞繞在“生死問題”上,“次謙之韻”中云:“須從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辨濁清。”直接從“致良知”著手,不談生死而亦可了生死。所以他才會對蕭惠說:“知晝夜即知死生。”“天理無一息間斷,才是能知晝。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更有甚么死、生?”所謂“死生之道”便是生命的意義,王陽明的回答關(guān)鍵就是必須掌握“天理”才能“知晝”。這和莊子論“道”時說:“芴*[hū] 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并與!神明往與!”(《天下篇》)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是臺灣真理大學(xué)教授,輔仁大學(xué)哲學(xué)博士。曾任臺灣真理大學(xué)行政副校長、代理校長。本文詳見于【《家族企業(yè)》雜志2019年5月刊】 未經(jīng)本刊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經(jīng)本刊授權(quán)轉(zhuǎn)載的,請注明來源。)
—END—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