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傳恩
長期在城市居住,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叫你應(yīng)接不暇,充耳的現(xiàn)代音樂節(jié)奏鮮明,旋律強烈,滿眼的奇裝艷舞。閑坐陽臺,捧書在手,以期片刻的閑情逸趣,偶爾想起童年時代鄉(xiāng)村的大鼓書,頓時激動不已,時斷時續(xù)的思緒在久違的鄉(xiāng)村浮動著。
鄉(xiāng)鎮(zhèn)每逢集市,在集市的一頭,總能看到說書人的身影,他們選擇的地方大多是固定的,冬天在向陽處,夏天在樹蔭處,一個比較寬敞的地方。鄉(xiāng)下人把聽大鼓書叫聽說書。先是說書人舞動著手中的鼓棒,“咚咚”的鼓聲在集市的街道上游動著,那鼓聲像是充滿魔幻的魅力,把一個個書迷們從集市的四面八方勾引到這里。
人們圍在說書人的周圍,有的摸塊磚頭,要么脫只鞋墊在屁股下,有的兩腿一盤干脆坐在地上,周圍亦站著不少人,他們還要去趕集辦事買東西臨時跑來過過書癮。
說書人看到聽書人陸陸續(xù)續(xù)地到來,就先說一個小段子,就像大戲開場前演出的折子戲,避免人們無聊,借以穩(wěn)住前來聽書的人們。一個小段子說完,說書人喝幾口茶,清清嗓子,右手敲鼓,左手打板,伴奏著充滿節(jié)奏感的鼓點,把古代傳奇的故事推給人們,聽書的人靜靜地坐在那里,沉浸在說書人的說唱之中。
說書人說唱的書目有幾十本,如《三俠五義》、《隋唐演義》、《楊家將》、《說岳全傳》、《包公案》等。就是同一部書,不同的藝人說出來則各有不同。舊時,評書沒有固定的版本,說書藝人的師承全靠口傳心記,有的說書人經(jīng)過多年的歷練,會把其他書目精彩的部分移植過來。
在聽書的過程中,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隨著說書人的推進,故事進入高潮,你聽得如癡如醉,突然說書人一停,“要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他把鼓我發(fā)展的路子。棒和竹板放在鼓上,兩手抱拳鞠躬,人們知道說書人開始收錢了。
有的說書人拿著自己的禮帽,有的就是靠雙手在人場里收錢,錢多的多拿,錢少的少拿,全憑心意。人們把一毛錢、兩毛錢丟進他的帽子里,說書人看到外圍站著的人想走,會及時喊住,“老少爺們,捧捧場,有錢的幫個錢場,沒錢的幫個人場。”人們便不好意思走開,只有站在那里聽書。一個上午三四個小時,說書人總要收上四五次錢。
有時,人們也會張羅著請說書人到村里說書。夜晚,說書人坐在村中較寬敞的地方,人們一層層地把說書人圍在中間。鄉(xiāng)村的夜很靜,咚咚地鼓聲傳得很遠。夜幕中,天上繁星點點,村中說書場上燈光昏黃,說書人把鄉(xiāng)村的夜晚幻化在傳奇而又浪漫的故事中。夜已深,先前玩耍的孩子早已回家睡覺,應(yīng)大伙的要求,說書人連續(xù)續(xù)了幾節(jié),終于收場休息。第二天的中午,會有人把從各家收來的糧食交給他。
說書人全憑一張嘴,同樣是藝人,差別很大。有的藝人聲音宏亮,吐詞清楚,無論是說是唱,字正腔圓。而且頭腦靈活,反應(yīng)敏捷,用肢體語言淋漓盡致地描摹出書中人物的音容笑貌,讓聽書人神魂顛倒,如醉如癡。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真切地領(lǐng)略了說書人的口才和機敏。我們的班長因和校長走的太近而遭到同學(xué)的批斗,不料,他爹就是說書的。一天上午,我們剛到校,他爹便沖進教室,高聲喊道,“我是XX的爹,俺家三代是貧農(nóng),根紅苗正代代紅。誰要再敢斗俺兒,我罵得他四海翻騰云水怒,揍得他五洲震蕩風(fēng)雷激”。一席話震得大家目瞪口呆,他一拍桌子,揚長而去。此后,他兒擺脫了挨斗的命運,校園內(nèi)多了一個流傳多年的笑話。
有時,一個集市會出現(xiàn)兩個說書人,按照同行的規(guī)矩,必須和先到的藝人打聲招呼,兩人抱拳相揖以后,坐下抽煙聊天,詢問尊姓大名,家居何地,之后便詢問師承,辨別門庭,師傅是誰?師爺是誰?對此,說書人稱之為“盤道”。通過盤道,門庭、輩分彼此清楚,是師叔的稱師叔,是師爺?shù)姆Q師爺。
最后論及說書一事,那就看后來者的才藝如何,如果他身懷絕技,自認為能打開局面,絕不想仰仗他人,自然會辭別前者,另拉場子:我上那邊喊兩嗓子,混不上飯吃,再來拜訪!
如果后來者認為自己不如前者,另開場地,純屬自找難看。他便心悅誠服地依附于前者:有你在這里撐天,我那敢橫行。我在這邊伺候著,幫著你收收錢。散場后,兩人到小飯店吃飯。飯后,前者拿出一些錢來交與后者,叫他買碗茶喝。后者也不推辭,只管收了錢,兩人告別而去。
在說書的行當(dāng)中,這叫“吃二饃”,也叫“啃板凳腿”。
大鼓書最早形成于清朝初期,由山東民間藝人根據(jù)“鼓詞”改編而成為一種新的曲藝類別。最后從山東流行全國各地,由于各地藝人的生活閱歷、文化素質(zhì),活動區(qū)域風(fēng)俗的不同,他們與本地的山歌、民歌、方言相融合,形成了不同的大鼓書藝術(shù)流派。
早期,多數(shù)說書人處于游走狀態(tài),清道光年間編修的《都門紀(jì)略》,內(nèi)有一
首詠大鼓書的詩:
彈弦打鼓走街坊,小唱閑書急口章;
若遇春秋消永晝,勝他蕩落女紅妝。
此詩正是此種演出形式的寫照??芍?dāng)時唱大鼓書的,原是走街坊串胡同的,而且唱的人不是“女紅妝”。而且說書的內(nèi)容受到人們的非議。清·富察敦崇作《燕京歲時記》,說“大鼓多采蘭贈芍之事,閨閣演唱,已為不宜”此時認為大鼓、評書最壞人心術(shù),把它列為誨淫誨盜一類。
魏元曠的《都門瑣記》中,記載了光宣之際,妓女說唱大鼓書出局侑酒的場面,曰:大鼓書,北妓所奏,以架支鼓,鼓小而扁,兩面皆可擊,妓倚門立,左手拍板右擊鼓,師以三弦葉于門外,有《昭君出塞》《南陽關(guān)》《繞口令》等曲,其音繁隨急促,有一起至一二十句者,似說似唱,莫知為何調(diào)。
民國初年,在北京的天橋,說書人已有了固定的場所,場地中間立一白粗布大棚,狀如大傘,棚下設(shè)四至六排板凳。清末民初詩人王述祖有一首《天橋詞》為證:“道旁有客說書忙,獨腳支棚矮幾張。白叟黃童齊坐聽,乞兒爭進手中香?!?/p>
然而,歷史的無情叫人無可奈何,曾經(jīng)風(fēng)靡全國的大鼓書在民間幾乎絕跡了。
兒時,我常為聽大鼓書而苦惱。每逢集市,學(xué)校的操場的一角就是說書場。一下課,我立即飛奔那里,聽上一段,上課的鈴聲一響,我又跑回教室。放學(xué)了我又擠到說書場直到散場才回家吃飯。對說書的癡迷常因聽到的故事不完整而懊惱。成年后,我買來說書人說過的書,令人遺憾的是,書中哪里有說書人說唱得精彩。
當(dāng)然,伴隨著歷史的腳步,我們不可能也沒理由要求大鼓書再回到民間,它沉淀為人們的記憶已是不爭的事實??墒谴蠊臅吘菇o我們的生活帶來過無盡的歡樂,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大鼓書一定會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永恒的一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