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遠文苑:七十年代定城大鼓書
何俊飛
大鼓書,是一種說唱兼有的傳統(tǒng)曲藝藝術(shù)。演唱者一手敲鼓、一手夾板,配合唱腔、道白,節(jié)奏和諧。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定城活躍著一幫說大鼓書的民間藝人,老百姓稱他們?yōu)椤罢f書的”。說書地點一般在居民較為集中的地方,我記憶中印象較深的有兩個地方:一個在百貨大樓附近,一個在我家門口。
那時我家住在南門原衛(wèi)生防疫站宿舍,防疫站大門口路燈下就是一個熱鬧的說書地點。在那個饑渴年代里,大鼓書是定城百姓心目中最搶手的精神食糧。說書時間一般在晚上,我當時上小學(xué),一聽到鼓聲就慌了神,急忙扒拉幾口飯,或者不吃晚飯,急匆匆地抱著小凳子,到說書場地占地方。我覺得那個時候的冬天,特別熱鬧而溫暖,人們聽書入迷的程度,可以說廢寢忘食,晚上聽書,白天評書,那陣勢就像現(xiàn)在的電視連續(xù)劇一樣,一般沒有特殊情況,誰都舍不得落下一次。
說書人的道具其實很簡單,一個三角竹架支上一個大鼓,一手拿木追,一手打夾板,邊敲邊打邊說邊唱,再有就是配個拉弦的人,在一旁伴奏。說書人不管來人多少,首先按慣例先把鼓架支起來,一言不發(fā),“嘣嘣嘣……”手持著鼓槌,有節(jié)奏且有變化地敲打著鼓點,他低著頭,瞇縫著眼睛,腦袋像破浪鼓似,不停地晃動,拿鼓槌的一只手與垂下的一只手,好像比賽著抖動的速度。一只胳膊敲累了,仰起臉來,換另一只胳膊繼續(xù)把鼓敲出更多的花樣來。這一舉動就好像軍隊打仗發(fā)起沖鋒時候的信號彈一樣,給大家發(fā)出一個聽書信息。
瞧著聽書的人差不多了,說書人先來個小段子,以此讓大家放松一下,活躍一下氣氛,小段子的內(nèi)容我記不太清楚了,大意是:會聽書的君子不嫌我啞喉破嗓南腔北調(diào)吐字不清道字不明,咱只管押韻合轍聲調(diào)順耳,請您穩(wěn)坐一旁,聽在下慢慢道來……接著邊敲大鼓邊拖長沙啞的嗓音唱道:愛聽文的咱唱包青天,愛聽武的咱唱楊家將,這公子愛聽那小姐講,這小姐愛聽那相公說,老頭愛聽老婆笑,老婆愛聽老頭哼……
然后,進入整部書的說唱。在確定說整部書前,說書人也要根據(jù)定城風(fēng)土人情及文化習(xí)慣等做一番調(diào)查,進行適當調(diào)整。說書人說唱的內(nèi)容無非就是《三國演義》《水滸傳》《楊家將》《呼延慶打擂》《包公案》《秦瓊打擂》等傳奇故事。
說書人起腔一般以“哎”字拖音,腔出來音域?qū)拸V,高亢嘹亮,臉上的表情及全身的動作隨劇情或人物轉(zhuǎn)換。功夫好的還會腿腳并用、手眼齊發(fā),撲撲楞楞、刷刷拉拉,嚇得鼓架子旁邊的聽書人趕緊往后閃身。道白時語速加快,起眼落板能看見舌頭在嘴里不斷翻飛,噴出的唾沫星子在燈光下直打旋兒。遇到劇情悲傷處,便出腔節(jié)奏緩慢,拖腔緩長,神情悲摧,引得全場老少揪著心跟著落淚。
說書人在說故事的時候,除了精于唱、念、做、打以外,還要按照故事中的生、旦、凈、末、丑道白,有時腔調(diào)還模仿故事中男女老少的聲調(diào)、神態(tài)和舉止,表演得繪聲繪色。
漆黑的夜里,敲擊大鼓的咚咚聲和說書人的沙啞聲能傳很遠。聽大鼓書的人越聚越多,里三層外三層地把說書人包圍在中間。人來得越多,說書人勁就越大。說唱時藝人很投入很夸張地傾注自己的主觀情感,忽而激昂大義慷慨陳詞,忽而如泣如訴淚如雨下,又忽而抑揚頓挫婉轉(zhuǎn)悠長,聽眾們的感情隨著藝人的表演起伏,一部野史演義能在他們嘴里洋洋灑灑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說書人往往在說到高潮時停下手中的鼓點,喝上幾口水,而聽眾則眼巴巴的盯著藝人,盼望著其盡快說下去。說到精彩處,大人們往往拍上幾個巴掌,孩子們也起哄似的亂拍。說書人手中鼓點咚咚,快板緊一陣慢一陣,老漢們聽的入了迷,口水淌下卻渾然不知,有的孩子則在媽媽懷中進入夢鄉(xiāng)。一場書說下來,累得說書人額頭出汗,嗓子變啞。
書說到關(guān)鍵時刻,一聲鼓響:“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敝蟊汩_始收錢了。說書人把戴著的帽子取下,向周圍人雙手一抱拳,說:“請大家?guī)蛶兔?,幫幫?”聽大鼓的人知道要收錢了,于是眾人便你一毛他五分地往帽子里丟錢。個別不想掏錢的,趁機溜走,等開始唱后再回來,這樣的人往往遭到周圍人的不齒。唱大鼓的人不向我們小孩收錢,他拿著帽子從小孩面前一晃而過。收了一圈,他數(shù)了數(shù),嫌錢少,說:“才兩塊,才兩塊,再幫幫忙,湊夠三塊,就三塊。”
這幫說書人大都沒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有的甚至從未踏入過校門,因為家里窮,為了尋找吃飯的門路,投師學(xué)藝于老一輩的說書藝人。他們的唱段基本沒有文字腳本,全靠自己的記性記住老師的口傳心授。
那個時候判定唱大鼓書的水平高低和現(xiàn)在差不多,就是聽大家的掌聲,看誰會煽情,誰演出時能盡可能地多催下聽眾的眼淚,誰就是名家。一面鼓、一副板、一張嘴,行頭簡單,魅力卻不凡。那鼓聲激越,那鋼板悠揚,那沙啞的聲音帶有幾分蒼涼,在物質(zhì)和文化條件十分匱乏的七十年代,定城的大鼓書是那么令人著迷。
現(xiàn)在想想,那時的大鼓書,讓我這個小學(xué)生學(xué)到了不少東西。《楊家將》的一門忠烈、《封神榜》的出神入化、《岳飛傳》里的南征北戰(zhàn)……這些經(jīng)典的、精彩的故事伴隨我度過了童年的歲月。
隨著時代的進步,定城大鼓書如今已經(jīng)遠離人們的生活,淡出歷史的舞臺,在我們的視野中消失。現(xiàn)在,只要不是上了年紀的,恐怕已很少有人聽過大鼓書,更不知道這種民間藝術(shù)的存在。
這正是:莫道當年日子苦,勾魂大鼓好逍遙;一架大鼓說春秋,浩瀚歷史任我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