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韻由“氣”與“韻”二字合成,源于中國古代哲學上的“元氣說”和文學上的“文氣說”。
氣,從哲學而來,古代思想家將其視為萬物的原始本質,認為世界是由運動著的元氣所構成;
韻,從樂論而來,最早指和諧的聲音。就繪畫而言,氣指氣勢、氣機,即畫面顯示的動態(tài);韻指情韻、韻味,是對生動之底蘊的更高一層要求。
南朝謝赫的氣韻論,將古代關于氣與韻的理論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美術審美上的獨特理論,對中國畫的發(fā)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氣韻論對山水畫的影響尤為深遠,且山水畫對氣韻的探討也深入到筆墨使用及人文修為等方面。
氣韻論在山水畫中有突出的表現(xiàn)。氣韻的生成既與畫家的繪畫技巧有關,又與其自然稟賦有關。因而在山水畫中,畫家們將山水賦神、賦氣、賦韻,使自然山水能夠表現(xiàn)人的性情和氣度。有了這樣的轉換,畫家對山水意境的探求就顯得尤為重要。
筆墨已經成為畫家性格、氣質的反映,當然也是畫家文化積累和知識功底的表征。決定中國畫氣韻的首先是筆墨,有筆墨方可談氣韻。這無疑是傳統(tǒng)中國畫審美價值的真正體現(xiàn)。
黃賓虹在一幅山水畫題跋中寫道:“王西廬論畫,取于法備氣至。法有矩矱可尋,氣非筆墨難到,‘六法’先求氣韻,此誠善鑒之訣?!庇纱伺袛?,黃賓虹并不贊同“氣韻天授”之說。他在另一幅畫跋中云:“格高、意古、筆精、墨妙,氣韻將至。”在他看來,筆墨是第一位的,是構成中國畫的內在美和形式美的主要元素,舍棄筆墨就談不上中國畫,氣韻更是無從談起。
意境成于情景交融、意與象通。意境成為中國山水畫孜孜以求的境界,意境的營構得自于畫家對自然的領悟。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受道家思想和玄學的影響,就出現(xiàn)了“澄懷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論和藝術創(chuàng)作旨在“暢神”“怡情”的思想。這種理論和實踐是后來傳統(tǒng)繪畫強調意境構成的先導。
此后,唐張彥遠提出了“立意”之說,王昌齡和僧皎然提出了“取境”“緣境”的理論,劉禹錫和文藝理論家司空圖又進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創(chuàng)作見解。五代山水畫家荊浩提出了“真景”說。宋代畫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重意”問題,認為創(chuàng)作應當“意造”。
清代畫家兼理論家笪重光在《畫筌》一文中使用了“意境”這一概念,并針對山水畫創(chuàng)作提出了“實境”“真境”和“神境”的理論,對繪畫中“意”與“境”的含義和相互關系作了較深入的分析,對繪畫中的虛實、形神、情景以及意境的表現(xiàn)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