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習(xí)慣
物無美惡 過則為禍
前人智慧
【原文】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注釋】
浸:泡,使?jié)B透;逐漸。
潤:本義為雨水下流,滋潤萬物。
譖(zèn):無中生有地說人壞話。
遠:本義為遙遠、距離長,引申指時間的久遠、遠離等。
【翻譯】
子張問什么是明智之舉??鬃诱f:“暗中傳播的讒言,切身感受的誹謗,在你這兒都行不通,就可以稱得上明智了。暗中傳播的讒言,切身感受的誹謗,在你這里都行不通,就可以說是有遠見了?!?/p>
本章是子張問什么是明智之舉。有的參考資料把“浸潤之譖”理解為“不易被察覺的讒言”我沒有異議,把“膚受之愬”理解為“有切膚之痛感受的誹謗”我則無法理解,據(jù)查:
膚受:比喻淺薄、造詣不深。
愬(sù):同“訴”,訴說、傾訴。
因此,把“膚受之愬”理解為“淺薄的毫無意義的傾訴”如何?
另外,“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重復(fù)了兩遍,有人說是因為重要,所以重復(fù)以示強調(diào);我倒覺得,重要固然重要,但是在這里予以重復(fù),是因為兩個“不行”包含了兩層不同的意義:
一層是:“浸潤之譖,膚受之愬”是別人的話,“不行焉”就是在我這里行不通。再難以察覺的“糖衣炮彈”我也能夠透過表皮看清本質(zhì),不聽不信不被蠱惑;再優(yōu)美動聽的傾訴我也能聽出是不是淺薄、有沒有實際意義,這就是明智的;
第二層就是:“浸潤之譖,膚受之愬”是我要說的話,“不行焉”就是我不去說。也就是要時刻提醒自己謹言慎行,在說話之前,要清楚自己要說的話,是不是“浸潤之譖、膚受之愬”?有沒有根據(jù)?會不會對人造成傷害?深不深刻?有沒有意義?不說“浸潤之譖、膚受之愬”,才能遠離錯失,才是明智的。
如此一來,對我的啟示就很明顯了:
一方面,防“糖衣炮彈”甚于防川。川壩壅塞比較容易被發(fā)現(xiàn),崩潰之災(zāi)也常常讓人心生恐懼,所以人們往往對河川因壅而潰比較重視。而“糖衣炮彈”,有甘甜可口的糖衣包裹,往往能迷惑、誘惑一些不明智的人,殺人于無形。歷史上有多少人不是死在敵人的刀劍之下,而是死在自己人的甜言蜜語里啊。
所以,防“糖衣炮彈”甚于防川;防止被“棒殺”,更要避免被“捧殺”,這才是明智的。
所以,顏回對于孔子的話“無所不說”,從來不質(zhì)疑、反駁,孔子會說:“回也非助我者也。”顏回這樣,對我沒有什么裨益、沒有什么幫助啊。
另一方面,“為之難,言之得無讱乎?”,“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說到就要做到,所以,我們說話的時候,一定要嚴謹小心啊,要么不說,說就要說到點子上,不能凈說些膚淺的不痛不癢的話,要言而有信,說到一定要做到??!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不說;有意義的就說,沒意義的就不說;能做到的就說,做不到的就不說。這才是明智之舉??!
【新光影像】
讀書改變生活
學(xué)習(xí)改變命運
《新光影像》
用影像記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