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都挺好》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吧,也肯定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共鳴。
電視劇中,我最煩的就是其中的蘇明成,干啥啥不行,只會仗著爹媽的疼愛,整天啃老。再就是老大蘇明哲,嘴上說話叭叭的,干起事來卻窩囊的很,典型的自私自利。
最讓人心疼的是蘇明玉。蘇母為了兩個兒子可以賣房,卻舍不得成就優(yōu)秀的蘇明玉報考清華;早飯的時候給兩個兒子準備牛奶,而明玉卻只能喝白開水。
盡管蘇明玉最被父母忽略,但卻是最孝順的一個孩子,這種劇烈的反差使得蘇明玉最可憐,也最讓人心疼。
那么問題來了:是不是越被父母疼愛的孩子越不孝順呢?這是電視上演的,還是取材于真實的生活?
很多網友可能覺得這也就是演電視,生活中不應該是這樣。要不然現實中為什么絕大多數的都為孩子掏心掏肺,傾盡所有呢?要是現實真這樣,父母也就不會這么做了。
但是今天我要告訴各位父母:《都挺好》描寫的這個劇情是符合人的一定心理特點的,真的是越被父母疼愛的孩子,越不孝順。當然,電視劇也有描寫的不對的地方,并不是說越不被父母疼愛的孩子就越孝順。
那什么樣的孩子會越孝順呢?看完文章你就知道了。
2018年報道過一個新聞,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當時是鬧的沸沸揚揚的。
2018年1月12日,一個名為“一個失業(yè)父親等待女兒歸”的微博賬號爆料稱,自己辛苦積攢的300萬,原本計劃供18歲女兒到加拿大留學,結果錢被女兒偷偷轉走,還拉黑了全家……這則爆料立即引爆網絡。在爆料文章中,這位“父親”直接稱呼女兒為“白眼狼”,可見對女兒是多么失望。
而這位父親之所以教出這樣的女兒,按照他的說法,就是因為遵循了人們常說的“窮養(yǎng)兒子富養(yǎng)女”的育兒理念。從小就對女兒疼愛有加,孩子要什么基本都滿足。到高中時期,女兒每月的消費已經超過2000元。父親還因為孩子花錢大手大腳跟孩子起過爭執(zhí),但是女兒已經大了,已經管不聽了。
那么為什么越被疼愛的孩子越不懂得感恩,越是容易不孝順呢?
很簡單,因為當人們得來的容易時,人們當然也就不會懂得珍惜了。
就拿戀愛來說,越是付出的那一方,越是珍惜這段感情。相反,另一個被追的,總是處于享受位置的一方,越是不拿這份感情當回事。
這背后隱藏的心理機制是這樣的:
如果我們?yōu)閷Ψ脚Ω冻鏊?,從我們內心來說,解釋這樣做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我們喜歡TA,不然,我們無法解釋自己的行為。所以,我們越是付出,就是越是喜歡,這樣認知和行為才能統(tǒng)一起來。
相反,如果我們只享受不付出,那么我們沒有為對方付出努力,我們當然從認知上也就不認為我們喜歡TA。否則,我們應該舍得為對方付出努力。也就是說,我們越是不舍得付出,說明我們越是不喜歡TA,這也符合認知和行為統(tǒng)一原理。
對于孩子來說,同樣如此。
如果孩子一直都是享受,而從來沒有付出過,那么他就不會覺得自己愛自己的父母。如果真愛自己父母,他在行為上就應該體現出來。
說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什么樣的孩子最懂得感恩,最可能孝順了吧?
在成長過程中,那些舍得為父母付出,為這個家庭、為父母做出過積極貢獻的孩子,他們長大后才最有可能孝順。
只有當孩子為這個家庭付出了,平常為父母做了很多事,這時在他們的自我認知中,他們才會認為自己是愛這個家庭,愛這個父母的,不然他為什么做這些行為呢?只有當他們覺得自己愛這個家庭、愛父母時,長大后才會對這個家庭負責,對父母負責。
所以,父母真想要培養(yǎng)一個懂得感恩、有孝心的孩子,就必須在平常中要引導孩子多干活,舍得麻煩孩子。千萬不要覺得愛孩子,什么都給包辦,什么都不讓孩子做,要真這樣,你就等著培養(yǎng)一個不懂感恩、沒有孝心的孩子吧。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