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讓100%的學生喜歡寫作高子陽
——國標本蘇教版小學語文三上習作教學
江蘇省昆山市玉峰實驗學校    

西方文學家早已經(jīng)從古希臘“斯芬克斯之謎”神話中發(fā)現(xiàn)“文學”就是“人學”,他們沿著“人學”之路探討,為中小學生找到一條寫作訓練方式,那就是張揚自我,在寫作始終不忘記“我”的存在,找到“我”、認識“我”、創(chuàng)造出個性的“我”。由此,寫作變得簡單了,變成了每個人都能有的生存技能,變成大部分學生的最愛,我們常說西方的孩子不懼怕寫作,也許原因就在這里。而我們的語文課堂是否有著“我”的全部解讀、多元解讀呢?最近聽了我國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張家聲先生的講座,他先讀了《三套車》的歌詞:“冰雪覆蓋著伏爾加河/冰河上跑著三套車/有人在唱著憂郁的歌/ 唱歌的是那趕車的人/小伙子你為什么悲傷/為什么低著你的頭/是誰讓你這樣的傷心/問他的是那乘車的人/你看吧我這匹可憐的老馬/它跟我走遍天涯/可恨那財主要把他買了去/今后不能再等著它?!比缓髥柵_下的老師:“歌詞中有幾個人物?”老師們爭著回答,有人說三個,有人說四個,有人說兩個,還有說一個的。張先生請說“四個人”的老師起立回答。這位老師吱唔著說不出是哪四個。張先生說:“算了!是四個人,青年,財主,坐車的人。有一個人,你們忘記了,那就是詞作者。沒有詞作者,詞中的風景又是誰說的呢!朗誦要有‘我’!”其實閱讀教學中要有“我”,寫作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同樣要有“我”。長期以來,“代人立言”的寫作之風沒有從學校消失,假、大、空、迎合人的文章,成為了學?!坝啦幌У碾姴ā?。大量的調(diào)查,讓人驚訝!95%的中小學生不喜歡寫作!“寫作教學必須改革”的號角,其實早已經(jīng)吹響,國標本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依據(jù)《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小學寫話與習作教學上有了重大突破,用“我”編寫教材,指引學生深度開發(fā)“我”,指導教師遵循學生寫作的需要、“我”的存在引領學生輕松快樂地與習作為友。下面,綜合分析三年級上的習作教材、以模塊思維整體設計課堂教學,讓全體學生走好習作教學的第一步、完成第一學期的任務。

一、教材文本解讀
對于整套蘇教版語文教材來說,在“用文字來表達”的教學上有著五大模塊:一是第一學段的寫話教學;二是第二、三學段每篇課文后面的小練筆;三是第二、三學段每個單元的一次習作;四是在語文綜合學習中的綜合性練筆;五是第一、二、三年段每個單元中的口語交際訓練(雖然口語交際訓練與寫話、習作教學是兩大塊,但口頭語言表達的訓練與書面語言表達的訓練關系密切,難以分開)。五大模塊的任務執(zhí)行,老師如果時刻用著“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教學、評價學生每一模塊的素養(yǎng)形成,讓全體學生喜歡上習作,就不是一句空話了。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材的每一個內(nèi)容都具備‘起點’之特性”,也就是說每個內(nèi)容都是一個起點,每一次教學都要激發(fā)學生沿著起點奔跑起來。下面先來看一看第三模塊三年級上冊的教材,是否在第三模塊中具備起點功能,是否有利于學生科學的奔跑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第一學段安排“寫話”、第二、三學段安排“習作”,第四學段安排“寫作”。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在習作教學上用的時間最長。也就是說,學生的習作能力是通過四年八個學期的訓練完成的。四年期間,語文課程標準還用“15條”要求老師的教學行為,給學生一個底線標準。蘇教版第二、三年段的習作教材編寫,也就本著這個“長時間”、“底線”而編排,而編者還打破過去的命題作文、給材料作文的教材模式,全方位轉(zhuǎn)移至話題作文。每一次習作,孩子不在陌生,孩子也能感受到“自己”在習作所處的位置,用好“我”進行個性習作。三年級第一學期,是第一學段寫話向習作教學的過度,是整個習作訓練階段的起步。分析整套蘇教版習作模塊教材,大致用以下幾種“我”的建構:

一是寫過去的“我”。每個孩子都經(jīng)歷過昨天,都在昨天有著自己的作為與不作為,在昨天中肯定有許多留在記憶中的信息,引領學生整合這些信息,他們一定有事可寫。習作1,編者不僅用每位兒童都能懂的話語給出作文的“定義”,還重點引領學生去“試”,試什么呢?就是試著把自己做過的事(起床、洗臉、刷牙、打電腦、招待客人、和小朋友玩……)寫下來。由此我還想到蘇教版一年級的第一篇課文是《人有兩個寶》(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chuàng)造),第一次習作引導學生想自己的做,用自己的手來寫做過的事。不就是引導學生懂得習作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嗎?首篇課文與首次習作呼映相聯(lián),學生一定能夠快樂享受習作帶來的創(chuàng)造之樂,也一定會產(chǎn)生習作的那種興奮。自己做過的事很多,寫一篇不是本次習作的終結,多寫幾篇做過,用筆記下自己過去所為,不就是引領學生奔跑起來了嗎?
二是寫現(xiàn)在的“我”與“他人”。這是一種正在進行時的寫作。習作2是《我的自畫像》,自己畫自己,自己寫自己。其實我們觀察過去一些學生的習作過程,你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學生習作過程中缺少著興奮點。而這一次習作,孩子們特別興奮,對著鏡子畫自己,多快樂呀!自己怎么畫就怎么寫,畫好、寫好還要張貼在黑板上,全班同學都興奮地跳了起來,因為他們才三年級不可能畫得多么好,所以筆者認為這還是一次幽默性訓練,把自己畫成怪怪的樣子,小文章肯定也就有了個性。而三年級下冊的習作2是“為別人畫一張像”(可以畫同學、老師、爸媽,也可以畫想像中的人)。這種從起點奔跑起來的思維清晰可見。
三是寫合作中的“我”。人是生存于社會中的,合作是未來孩子生存必備的素養(yǎng)。而合作團隊其實也是每位個體的興趣表現(xiàn)。習作3,編者為學生提供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樹的黑白線條畫,很明顯這幅畫缺少好多東西,用孩子的眼光他們也會發(fā)現(xiàn)這些缺少,比如畫中缺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缺少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看到這些,想到這些,話題不就有了嗎?學生是習作的主人,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會把自己的喜愛加到這幅畫中,在畫的過程中孩子的習作興奮點就自動產(chǎn)生了。而這幅畫,是編者與學生共同合作,老師引導著,讓學生站在編者的肩上行走,寫上自己為什么要加上這些動物,不就是讓孩子的興趣得以更充分的展現(xiàn)嗎?不是讓學生在習作中享受自己的發(fā)展嗎?沿著他人成就的起點奔跑起來,孩子省力,更能體現(xiàn)出發(fā)展。
四是寫玩中“我的發(fā)現(xiàn)”。任何一個孩子都喜歡玩,因為玩屬于孩子。在教室里做得久的孩子更喜歡玩,更喜歡出去。習作4,就是讓孩子主動走出校園,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的東西,然后選擇一處景色寫下來。孩子的眼睛是非常明亮,他們發(fā)現(xiàn)的世界與成人不同,因為是他們的發(fā)現(xiàn),所以他們會高興地叫起來,會默不作聲地收藏,會邀請同伴來觀看……習作的興奮點在玩中產(chǎn)生,寫起來自然輕松、快樂。蘇教版每冊中都有書寫“我的發(fā)現(xiàn)”:三年級下冊習作3是寫自己玩耍中的發(fā)現(xiàn);四年級上的習作7讓學生寫“在平時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有一些畫面進入我們的視線,打動我們的心靈。假如我們能及時地用文字或照片,把這些真實的情景和當時的想法記錄下來,打動的就不僅僅是你自己……”發(fā)現(xiàn)同樣是沒有終點的,學生有了第一次發(fā)現(xiàn)的喜悅,肯定就會有著接踵而來的發(fā)現(xiàn),就會有著用文字表達發(fā)現(xiàn)的欲望。
五是用好“我的資料獲得與積累”進行“我的研究”。習作5,是讓學生通過查資料的方式為自己喜愛的動物設計名片。以前的作文教學,很少有人重視資料的正確使用。有些老師甚至認為把一些材料直接用到文章中屬于抄襲,其實借助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學會使用資料,明白自己手中資料或者以后所獲得的資料如何使用。習作8是讓學生寫研究報告。編者先出示學生早已經(jīng)會背的詩句并且給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話題情境,比如這些詩句出自哪首詩?誰寫的?哪個朝代的?這些詩句什么意思?通過自己的研究,結果是怎樣的?三年級上冊教材,已經(jīng)在實驗區(qū)用過兩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孩子們特別喜歡這次習作,他們非常興奮,原因就在于他們喜歡“研究”一詞。我們不要以為孩子小,孩子不少,他們渴望著用自己的智慧,用著自己的資料積累,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對于西方的許多國家來說,研究報告這種寫作方式實際是從孩子上小學一年就開始了,就引導他們走進圖書館去讀書研究。現(xiàn)在第二、三學段的蘇教版小學語文每個年級都有這種簡單而快樂的習作方式。
六是書寫“我的童話世界”。對于小學生來說,應該讓孩子不時的生活在屬于自己的童話世界中,讓孩子與人世事的萬物對話,這能讓孩子永遠保持住“想像”。習作6、習作7就是引導學生用第一人稱寫寫小小說明文、編童話、編故事。實踐證明這是孩子愿意做的開心事。四上習作6是讓學生展開想像編自己喜歡的卡通故事,或者自己設計、自己編寫自己的卡通人物。六年級上習作4是讓學生對中國的剪紙展開想像。值得學生想像的事物多了,有了這些教材的引領,他們在這些起點中奔跑起來,想像力肯定會變成每位學生的素養(yǎng)。
七是“我的應用文”。三年級上冊還編寫了兩次應用文,不是作為習作教材,而是放在練習4、練習8的“說說寫寫”中,分別為留言條、請假條。
在研討教材中,我們可以感受到,8次習作均為學生習作訓練的起點,也就是說每一次習作結束,不是一種完結,都是一種喚醒,即喚醒孩子沿著這個起點奔跑,因為自己的世界太豐富了,自己要做的事太多了,世界許多東西需要我們?nèi)パ芯俊l(fā)現(xiàn)。如果學生能從八次習作訓練及多次小練筆中,獲得這個靈感,習作起步訓練的任務就完成了。學生對習作的興奮感、喜愛感就會自動得以延續(xù)。
二、學情分析

大多數(shù)老師普遍認為三年級學生太小,缺少生活經(jīng)驗,并認為這也是學生害怕寫作的原因。在寫作教學中,引用較多的一句話就是“寫作源自生活,孩子生活貧乏,難以寫好”。筆者認為,這是成人以成人之思維看待孩子,這種片面認識與理解,會無形地帶入課堂,變成教師對學生的不相信、不信任,這種潛在的影響,使得學生縮手縮腳,放不開,久而久之,對寫作就有了厭倦。孩子不缺少生活,孩子不小,三年級的孩子就是三年級的孩子,怎么能說其小呢?從教材的編排、教材的內(nèi)容選擇來看,編者充分肯定了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與孩子的年齡是相匹配的,根本不存在生活經(jīng)驗的缺少。所以,筆者認為,第一學期的習作教學,首先要打破這一傳統(tǒng)的認識。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什么?我們可以先學生已經(jīng)學完的四冊語文教材來尋找。一是識字與寫字:蘇教版編排了1428個字讓學生認識,會寫的字是958個字。我們常說,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孩子認識了這么多的字,就是在自己的頭腦中儲存了接近1500幅畫,孩子有了這么多的畫,我們還能說他們?nèi)鄙偕顔??二是閱讀:僅僅課文就學習了84篇。筆者常說,每篇文章都是一個起點,每篇文章都會有精彩走進學生的心靈,每篇文章都會給學生留下沖動,每篇文章都會把學生的那扇窗打開。84次打開,84個起點,學生肯定早已奔跑,從這一點,我們同樣可以看出孩子的生活是豐富的。三是寫話:主要安排在“學用字詞句”(這也是第一學段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共30次;四是口語交際:共30次。兩年30次的寫話與口語交際,內(nèi)容相當廣泛,一定涉及到孩子生活的諸多方面,孩子在這么多次的對話中,“生活”一詞肯定不再陌生。另外,教材還安排了30次讀讀背背,有成語、兒歌、古詩、名言警句。從這些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看出,三年級孩子不缺少生活,他們知道的世界不少,大腦中儲存的信息不少。另外,現(xiàn)在好多學校非常重視孩子的寫話,比如我校一二年級學生,每周都有三節(jié)專門的讀寫課,也就是有獨立的寫話時間。一個學年下來,每位學生最少寫了100篇自己的話。我們還引導孩子父母將其自己孩子的寫話裝訂成“書”。有著寫話的成就感,對于三年級習作的熱愛,也會在教師更深一層的引導中、學生進一步地實踐中形成。
三年級的學生,缺少什么?筆者認為,一是缺少思考,二是缺少興奮,三是缺少對自己的認識。
低年級所學的內(nèi)容相對來說簡單,需要孩子獨立思考的地方很少。而三年級的教學內(nèi)容同樣也不復雜,現(xiàn)在三年級的閱讀教學,學生讀了很多遍,教師設計一些問題,學生讀讀課文就能夠解答,幾乎不需要多少屬于三年級學生的深入思考。閱讀教學中的這種狀況必然影響著習作。習作是離不開思考的,尤其是用自己的大腦深入思考一點(筆者將其稱作屬于三年級學生習作模塊的深入思考)。
在興奮方面,三年級的學生缺得很多。低年級的訓練,沒有把“興奮”納入到課堂,因為孩子本身好玩、好動,老師要用專門的組織教學,抑制孩子那種不屬于課堂學習的興奮。所以到了三年級,大多數(shù)學生在這種長時間的抑制下興奮點少多了。興奮點少了,習作教學也變得難了,因為只有產(chǎn)生了興奮,才會有著習作中“山洪式的爆發(fā)”。什么樣的信息能夠讓三年級學生興奮起來?是有意義的素材還是有意思的素材?當然答案應該是有意思。但是,我國各個版本的中小學語文教材在選文上,多數(shù)是“有意義的內(nèi)容”,嚴重缺少“有意思的內(nèi)容”。可以說,閱讀教材中的有意思內(nèi)容太少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奮產(chǎn)生。蘇教版在習作教材的編排上,比較重視“有意思的話題”,讓他們在“有意思”中興奮起來。
關于缺少對自己的認識,我們常說“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我手抒我情”,但實踐中,這些“我”并未成為“真我”。這也是三年級學生非常典型的問題。不僅僅是孩子,我們許多成人也存在著“把寫作游離于‘真我’之外”的意識,即認為寫作不是自己的需要,認為寫作是人的一種附庸。其實世界上任何一部世界名著,任何一篇美文,都在寫著“真我”,或用著“真我”來寫。所以,三年級語文老師應該認識到孩子的這種缺陷,應該引導他們?nèi)轿坏卣J識“自己的存在”,初步認識“自己的價值”,讓“我”飛翔于每篇文章之中,達到這一點,任何害怕都不復存在。
三、教學目標定位

語文課程標準對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習作的總的目標要求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边@是迄今為止國家對小學到初中階段寫作教學目標定位最低,要求最簡單、最明確的表述。中小學寫作教學是打基礎的習作階段,定位過高,貪大求全,是不利學生入門的。課程標準中的目標定位,最值得注意的特點是重基礎,小而實。抓住最基本的寫作要素,制定最起碼的要求,旨在培養(yǎng)學生起碼的寫作技能:一是對習作內(nèi)容只要求“具體明確”;二是對語言運用只要求“文從字順”;三是對表達技巧只要求根據(jù)“日?!毙枰?,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這就是說,只需具備最基本的認識基本功、語文基本功、應對基本功,不設任何多余的限制障礙,不提任何盲目拔高的要求。另外,還有三點值得我們關注:一是重情感態(tài)度,把懂得為什么而作,對培養(yǎng)寫作興趣和自信心放在首位;二是重過程,強調(diào)學生自我的觀察、感受、積累習作素材,重視取材、構思、起草、加工修改等環(huán)節(jié);三是提倡自主寫作、減少束縛,鼓勵自由表達,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四、整體構思與習作課堂設計

對于三年級習作,我個人認為要“開好頭、走好路、收好尾”。
1、站在整個小學四年習作教學的基礎上來引導學生“開好頭”
三上第一次習作非常重要,這是第一次習作,這是引導學生正式習作的指導文。我一直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害怕作文,與老師的第一次引導是相關的。三年級語文老師一定要想盡辦法讓全體學生而不是大多數(shù)學生成功。
一是“引文”突出藝術性。老師要用好自己的語言魅力與學生進行著溝通、對話?!皬慕裉炱?,我們就要學習寫作文了。寫作文并不難,只要你把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就行了。有好多同學上學期的寫話,就已經(jīng)是作文了?!边@段話應該讓小學生有豁然開朗之感,有頓悟之效,有成就之舉。
二是兩篇范文的教學不是課文教學,要用簡單的思維來教,讓學生讀、思之后與自己過去的所做、所想、所見、所聽產(chǎn)生共鳴。所以,我認為這兩篇范文有兩種作用:一是與孩子心靈產(chǎn)生共鳴;二是蘇教版的又一創(chuàng)造,即過去的范文用的是電腦中的正楷字,現(xiàn)在改為上一屆學生寫的鋼筆字,這會給學生寫好文章中字的目標感。
三是降低習作門檻,給每位學生自信。這從兩篇范文后的導語中可以看出“這就是作文!讀了這兩篇作文有什么感覺?(一個感嘆號,一個問題,就是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你一定會說:‘這樣的作文我也會寫,說不定寫得比這還好呢!(這是自信與超越)”我們應該把這種自信與超越還給學生。在教學這個地方時,一定要讓學生牢牢的記住這句話,在以后歷次習作前有著這句話,即把這句話用在所有的習作中。只有自信與超越的參與,學生才能形成寫作素養(yǎng)。
四是引導學生大膽的try。英語中的try就是大膽的試。在美國有專門的try訓練協(xié)會。在蘇教版的第一次習作訓練中就把“試一試”,引進來了。有了這個試,我們應該理解“試”的價值,要用試的心理引導學生試,這同樣也屬于降低門檻。所以在引導學生試上,一定要引導學生理解寫什么?即試什么(起床啦,洗臉啦,刷牙啦,打電腦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么都可以寫,即什么都可“試”。教學中,建議語文老師最好用一些自己童年的話語與學生交流,這樣孩子就能夠感受“試”的存在。
五是“不過,要先打草稿,然后念一念,改一改,直到自己滿意了,再謄寫到作文簿上?!边@句話,我們要理解先打草稿。什么時候打草稿?在老師引導學生必須馬上動筆時立即打草稿。第一次習作訓練,不要把上面的內(nèi)容教成一課時,而是快速的完成,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興奮點并立即進入打草稿階段。打草稿是最重要的習作階段,是孩子快速思維的表現(xiàn)。
2、 “走好路”就是以后的每一次習作都要重視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使每位學生產(chǎn)生習作的興奮點,師生共同以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
比如習作二《我的自畫像》,如果這一課孩子的興奮點沒有產(chǎn)生,孩子不愿意畫,不愿意寫自己,肯定影響三年級下及四、五年級的習作,因為三年級下的習作二就是為同學、老師、父母畫像,并寫成小文章。像習作五為動物設計名片,如果這次習作查資料的問題沒有讓學生產(chǎn)生查的興趣,感受到設計的快樂,肯定影響三年級下冊習作5查找每年節(jié)日資料,并介紹節(jié)日的習作。所以,走好每一條路,成功走起來,需要我們細致研究教材,不可隨意對待每一次習作,把每一次訓練的教學設計當作一次高樓大廈的設計,科學對待,全面思索,重視細節(jié),這樣做了,師生才能享受到路中的一切幸福。
3、“收好尾”就是三年級下最后一次教學。
每一個學期的最后一次習作,其實也是本學期的一個總結,一是可以檢驗出孩子一個學期的變化;二是告訴學生這次習作的結束,意味著一個學期自己有著許多成果,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收好尾,把成就感還給每位學生,鼓勵他們繼續(xù)行走;三是三年級上冊的最后一次習作,是研究報告,這個尾如果沒有收好,“研究”一詞沒有真正走進孩子,讓全體學生愛上習作肯定大打折扣。事實上,每個學期的最后一次習作還有著一個特殊的功能,就是為下個學期提供好的方法。三年級上最后一次習作是“研究”,三年級下最后一次習作是“寫好一定要讀,養(yǎng)成良好的讀自己作品的習慣”,四年級上的最后一次習作“及時用文字與照片的方式記錄打動人的事”、四年級下的最后一次習作在“體驗”……

4、下面,我把三年級上冊頭與尾的兩次習作課展現(xiàn)在此:
(1)《今天我們寫作文啦!——習作一教學設計》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寫作文啦!請同學們跟著我大聲說兩遍“今天我們寫作文啦!”
生:(齊說)
師:(出示一首詩)如果你認為自己被打敗/不錯/你一定會被打敗/如果你認為自己未被打敗/你就不會被打敗/如果你希望勝利/卻又勝不了/可以肯定的/你一定不會勝利/生活的戰(zhàn)斗并不一定/由強壯或速度快的人獲勝/但最后獲勝的/一定是自信必然勝利的人。
(因為這首詩,是我三年級就讓學生背誦的,所以學生會大聲背起來)
師:我們馬上要開始寫作文啦,想想寫作文,想想這首詩,你想說些什么?
生:我要有信心把文章寫好!
生:我不怕寫作文!
生:我一定能寫好文章。
[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習作自信心有著具體的要求。這首詩,整個三年級階段每天都要用心背誦的,因為重復是一種美麗,重復是一種強刺激,重復是一種喚醒。這一設計,就是讓孩子從一開始就不畏懼習作]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二年級“出版”的寫話集,再次翻看一下。
(學生翻開自己的寫話集,有的學生輕松讀起了自己的“書”)
師:其實你們每個人這本“書”中的內(nèi)容,就是作文。
[師出示教材中的一段話:“寫作文并不難,只要你把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就行了。有好多同學上學期的寫話,就已經(jīng)是作文了”]
[用孩子已有的世界,引入作文,孩子們自會得意洋洋,自然感覺到今天的習作并非新玩意,二年級自己已經(jīng)做了。與學生原有狀態(tài)建立聯(lián)系,就是自動降低習作門檻,讓學生一走進習作大門,就感覺到輕松、快樂]
[老師出示教材中的一段話:“今天我們就來試一試。寫什么呢?起床啦,洗臉啦,刷牙啦,打電腦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么都可以寫。”]
師:你知道“什么都可以寫”是什么意思?
生:只要自己做過的事都可以寫。
生:只要自己看到過的東西都可以寫。
生:我與爸媽在一起玩,也可以寫。
…………
師:哪些同學愿意寫“我的起床”?“我的洗臉”?“我的刷牙”?……
(學生舉手,分組討論怎么去寫,老師也選擇幾組參與討論。)
(下面是我參與“起床組”的討論)
師:你們準備怎么寫起床?
生:我以前是媽媽幫助我的,現(xiàn)在是自己起床。
生:我起床可慢了,媽媽老是在那里叫。
生:我起床時,先是一腳把被踢開,然后一件件穿衣服。
生:夏天起床,穿的衣服少,起床最快,冬天最麻煩。
……
師:你們把這些都寫入自己的文章吧。現(xiàn)在想不想寫?那就趕緊拿起筆來寫。
[在討論中,孩子的習作興奮點最容易被激發(fā),一旦出現(xiàn)興奮點,老師應該立即引導他們寫起來。]
[同學們開始寫了,我也在講臺前寫了起來,我寫了自己自制釣魚桿多次釣魚的事]
[老師在課堂中已經(jīng)習慣了巡視,老師說同學們可以寫了,老師隨機也就走了下去,左看看寫的是什么,右看看寫的是什么,不時還指手畫腳,讓學生馬上改掉??此七@是一種非常負責的教學行為,其實這是干擾學生習作的表現(xiàn)。筆者認為,學生進行獨立書寫狀態(tài)時,他們需要“靜”,不需要任何人、甚至拒絕任何外面信息。但長時間以來,老師們并沒有給學生真“靜”。此時,老師最好與學生同寫。如果老師不愿意寫,在講臺前休息也比巡視強。所以,在模塊備課中,筆者強調(diào)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可忽視]
[十五分鐘的時間,孩子們就寫好了近一百多字的文章]
師:其實剛才同學們所寫的就是草稿(板書),那么就大聲讀自己“草稿”,自己先讀,然后讀給同桌聽,也可以同桌互換讀。
[學生們讀著自己的文章]
[師選擇三篇文章大聲朗讀,并且也把自己所寫的文章讀一讀。]
師:同學們!我很想讀讀我寫的小文章,你們愿意讓我讀嗎?
生:(齊)愿意。
[師讀自己的文章]
師:我想讀了這幾遍后,一定會發(fā)現(xiàn)一些小問題,那就改過來吧。
[生自改文章,我也改自己的文章]
師:寫自己做過的事多快樂呀!我想同學們肯定想把自己的快樂保存下來。最后,請同學們把文章謄清寫到作文薄上。在謄寫之前,請同學們看看課本,看看以前的三年級小朋友錢鑫、朱夢月是怎么謄寫的。
[學生看書后,清楚自己該如何謄寫了。當然我也與學生一起譽寫]
(2)《從此做個研究生!——習作八教學設計》
[課前閱讀設計]
三年級習作增加了研究報告,應該說是中國小學語文習作教材的一大創(chuàng)新與幸事,這不僅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自由表達之要求,最重要的是反映出寫作的核心訓練內(nèi)容——學會研究。從國外小學母語教育的大量實驗來看,研究報告其實比任何一個文體都好寫。但對于我國小學生來說,這可是第一次。從前面兩年的實驗來看,一些老師對這一內(nèi)容理解不透,并且認為這一內(nèi)容超出課程標準要求,甚至有人認為這根本不適應小學生。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習作訓練并沒有激發(fā)起學生習作的興奮點,“研究”的魅力當然也就難以真正的體現(xiàn)。因為這是前七次課程改革的小學語文教材所沒有的,為了讓全體學生有著研究的信心,愛上研究,所以本次習作教學之前,為學生提供了一些資料讓學生閱讀是非常必要的。在上課之前,我為學生提供了以下四個方面的資料:
資料一:1997年高剛寫的一篇題為《我所看到的美國小學教育》。本文講述了他9歲兒子如何寫研究報告。他的兒子一入學就開始寫《中國的昨天和今天》,接著研究《我怎么看人類文化》等。
資料二:黃全愈《素質(zhì)教育在美國》一書的片斷。片斷內(nèi)容是黃全愈的兒子在小學二年級是怎么研究“藍鯨”、“卡通畫”的。
資料三:10歲學生高冀寫的紀實作品——《“留學”瑞典》。文中講述著這位小留學生是如何研究的?
資料四:澳大利亞小學生是如何研究的?比如三年級的學生就開始研究了“埃及金字塔”、“人的心臟”、“國家的管理研究”等。
[實踐表明,我班學生只讀完一遍上述材料,他們都有著驚訝,因為四篇資料的主人公與他們年齡相似。他們能做到,我們當然也能做到,即利用這些資料給孩子的“研究”信心。]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大聲地讀一讀“習作8”。
[一位小朋友大聲有感情地讀,我與其他同學邊看邊聽邊想]
師:請同學們再靜靜地讀一讀習作8,讀完后想一想這次習作要求與上課前讀過的那四段資料有相似之處嗎?
(生靜靜地閱讀后,小組可以先互相說一說,然后舉手回答)
生:我發(fā)現(xiàn)都是寫“研究報告”。
生: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在研究。
生:我發(fā)覺寫研究報告原來這么簡單。
…………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那四篇文章寫在外國讀書的中國小朋友從小學一二年級起就開始寫研究報告了,這次習作中的屈美生同學的研究報告告訴大家,我們也能寫研究報告了。(老師板書:研究報告)你們能說出屈美生的研究報告與你閱讀過的四篇資料有哪些不同嗎?小組間討論討論,可以在紙上列出一些不同。
[生討論并列出一些不同]
生:研究的內(nèi)容不一樣,那四篇文章中介紹的小朋友研究了好多東西,比如文化、藍鯨、中國、人的心臟,而屈美生研究的是詩句。
師:你感覺研究“文化”、中國、人的心臟難,還是研究詩句難?
生:從這四篇文章及習作8中的內(nèi)容來看,都不難。
師:看來你的信心真足。
生:我覺得在外國讀書的那些小朋友研究的難,而屈美生的詩句研究較容易。
師:看來你今天一定能寫好這篇文章,一定能研究好詩句。
生:在外國讀書的小朋友研究的內(nèi)容很廣,都是特別大的問題,而詩句其實是個小問題。
師:你認為詩句的研究是個小問題,看來你一定能夠把這個小問題解決好。
…………
師:讀完這些材料后,你認為寫研究報告哪些地方最重要,不能少?
[因為這個問題較難,他們可能不知如何下手?同學們先是靜了一會,然后主動講了起來]
生:我認為應該查資料。
生:沒有資料很難研究好。
生:我覺得應該父母幫忙,有了父母的幫忙,解決問題就更容易一些了。
生:要到圖書館去借書。
生:老師要為學生推薦一些書。
生:從書中找到答案以后一定要寫成文章。
生:寫研究報告的時間很長,要多看書。
…………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認真,事實上大多數(shù)的同學都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要多讀書,多搜集資料,請大人幫助等。
師:寫研究報告,首先要知道自己研究什么?然后通過借書、閱讀、思考去研究。答案找到后,問題研究了,當然就要把研究報告寫出來。如果沒有研究出來,沒有找到答案,其實也可以把自己的尋找過程寫出來,也是很有意思的。當然,請大人幫助,也許能夠更好的解決。對于一個問題,的確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的,寫研究報告肯定與以前所寫的文章不一樣,以前寫文章,一二兩節(jié)課就能完成,研究報告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今天,請同學把自己會背的古詩拿出來,自己選擇一句詩想辦法研究研究。因為每位都背了許多詩,一定能夠研究好。有的詩雖然大家會背也理解詩句的意思,但關于詩的東西還多著呢。[學生可以看著課本,老師讀著說著:你知道要研究的詩句出自哪首詩?你知道詩的作者是誰嗎?他是哪個朝代的人?他為什么要寫這首詩?詩句的意思是什么?你知道人們是怎么評價這些詩句的嗎?
師:我們用一個星期的時間來研究并寫出報告。我也跟你們一樣,也研究幾句,與你們比一比。
[一個星期后匯總學生研究報告,以《研究詩句》為書名把每位學生的研究報告裝訂成書,每人一本。并且告訴學生,這只是一次小研究報告,我們可研究的東西多著呢,而每一天其實我們都能夠研究。]
五、教學資源

1、三年級上冊的八次習作都能與學生原來的生活建立起聯(lián)系,所以在教學中,首先要用好他們自身原有的資源,首選的就是他們低年級的寫話集。引導他們重讀寫話集,與新的習作內(nèi)容建立聯(lián)系后,有利于他們選擇素材用于新的習作之中。比如,為動物設計名片。大多數(shù)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自己喜歡那個動物的資料。所以讀自己的寫話集,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積累原來現(xiàn)在就能用。
2、引導學生走進圖書館。為動物設計名片的要求比較高,例文的名片設計又是圖文并茂,這必然能激發(fā)學生繼續(xù)閱讀、繼續(xù)尋找。學生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查找到相同題目的文章,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文章與一些大家的文章對比,或者收藏,也有利于學生成長。如果學校條件允許,每一次習作后,也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搜索引擎查找,這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比如習作4“走出校園,到秋天中發(fā)現(xiàn)”的習作。我們以“發(fā)現(xiàn)秋天”作為關鍵詞,在百度中可以搜索到2000余條信息,學生閱讀后,也會產(chǎn)生興奮,更好地寫起來。
3、在教學設計上,網(wǎng)絡資源非常豐富,蘇教版教材有自己專門的教學網(wǎng)站——鳳凰語文網(wǎng)(www.xxyw.com)。每一次習作怎么教,需要什么資源,那里會有全國各地的老師一齊來奉獻各自的教學資源。該網(wǎng)站上還有一些專家專門進行“蘇教版習作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的課題研究,他們針對每一次習作從“素材庫、攻玉坊、訓練館、錘煉廳”四個板塊收集資源,對習作過程中諸如選材、構思、修改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提供大量的范例和指導,給師生提供一個自由、輕松、快樂的習作平臺。

六、三上習作模塊備課教學思考

1、把習作要求降低到語文課程標準上來
習作教學,我們一定要嚴格遵守課程標準中的規(guī)定,不要拔高要求。一定要以三年級的習作標準來對待每位學生的文章。過去,老師們追求孩子的整體表達,看到學生用詞華美等毫不遲疑地給了個優(yōu)秀評價,其他文章自然淪為其它等級,筆者不是反對為個別學生評優(yōu),而是應該給符合課程標準的所有文章優(yōu)秀。當然,長期以來,小學習作受到高考作文的影響,比如每年考試的滿分作文的宣揚,影響著小學習作評價。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回到課程標準上來。因為回到這個底線上來,全體學生才能喜愛寫作,才能擁有寫作技能。寫作不是個別人的素養(yǎng),應該是全體學生的素養(yǎng)。三年級上的習作,尤其要重視這一點,尤其要讓每個學生享受到這個標準給自己習作成長帶來的喜悅。再比如,這次語文課程標準只在第三年段規(guī)定了每次習作的時間與字數(shù),是40分鐘不少于400字。所以,對于第二年段來說,就有著許多自由,一是時間沒有具體規(guī)定,二是字數(shù)沒有具體規(guī)定。我們降到這一認識上,在評價學生習作是靈活多了。
2、話題作文從三年級正式開始
高考作文早已從原來的命題作文、給材料作文轉(zhuǎn)化為話題作文。三年級上冊的八次習作,是以話題作文為主。但從實驗情況來看,發(fā)現(xiàn)一些老師不會教話題作文,而把話題作文重新教回到命題作文、給材料作文。怎么進行話題作文教學?應該說是小學語文老師在習作教學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有人認為,命題作文是計劃經(jīng)濟的產(chǎn)物,給材料作文是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過度的產(chǎn)物,話題作文是市場經(jīng)濟的產(chǎn)物。這種說法是非常有意思的。進一步思考這三種作文形式,命題作文,其實就像是給學生一只雞讓學生用這只雞來下蛋。所以這類文章往往是千篇一律。給材料作文好比給你幾只雞,讓你選擇一只雞來下蛋。雖然有了選擇權,但最終下得蛋仍然是千篇一律,假話套話還是非常多的。話題作文就不一樣了。編者給習作提供的是一段能引起學生產(chǎn)生話題的素材,這就好比給學生一群雞,讓學生去用這些雞或者其中之一去做菜,而不去生蛋,即使去生蛋,最終要學會用所生之蛋來做菜。一只雞能做多出許多道菜,味道不可能相同,自己做的菜自己肯定要吃,自己做的菜其實并不是自己一人去吃,所以這樣的習作帶來了重大的習作教學改革。學生有話,認識到“我”的存在,假話、空話、套話也就自然消失了,表達的形式也就自由了。
3、讓100%的學生喜歡習作
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從開始習作的那一時刻起就必須有的思維。我想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個100%的意思。對于這個100%我是這樣認識的:如果你教過數(shù)學,我想大家知道兩個小數(shù),一個是“0.4”,一個是“0.5”,如果將十分位數(shù)進行四舍五入這兩個小數(shù)就變成了“0”與“1”。如果把“0”與“1”用百分數(shù)來表示,那就是“0%”與“100%”。而“0%”與“100%”分別可以用“失敗”與“成功”的兩個詞來表示。其實世界上沒有什么絕對失敗與絕對成功的人,人基本可以分為是0.4與0.5人生兩大類,當然,我們通常把0.4與0.5分別說成人的失敗與成功。而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如此,絕對不喜歡寫作的學生很少很少,也就是說大多數(shù)學生處于0.4狀態(tài),所以,在習作教學中,我們應該努力把學生往0.5上努力。第二,更多的資料顯示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的學生有98%的喜歡寫作,中國的學生是95%的學生不喜歡寫作。這種強烈的反差曾引起了筆者多年的思考,我覺得自己所教的班級如果從原來的95%不喜歡變成50%喜歡寫作,這對于整個中國來說,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而這50%以上的學生喜歡習作了,不同樣意味著成功嗎?。第三,這是一個目標性非常強一句話,能夠喚醒老師們重視學生的每一次習作訓練。第四,對于學生寫得每一篇文章來說,如果大多數(shù)的句子是通順的,說的是真事,錯誤之處很少,應該是成功文章。我想從四點來思考,讓學生從三年級起喜歡上習作就不是一句空話了。
4、引導學生明確每次習作的讀者是誰
文章要有真正的讀者,要讓學生清楚寫文章是給自己讀的,還是給老師讀的,還是給同學讀的,還是給其他人讀的。讓學生盡早地明確這一點,并且在每次習作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且在寫好后能主動送給文章的讀者來看,老師不在擔當所有學生、所有文章的讀者。這一做法,是讓學生從習作始就明白對人對已都要有“責任”,讓學生明確,只有自己的文章通順了,沒有錯別字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及他人,這會激發(fā)學生自動修改文章,即把自己的滿意之作拿出去給讀者看。也就是說習作教育本身有著“尊重教育”的內(nèi)涵。
5、一學期結束,如何處理學生的文章?
關于這一點,教材沒有做出說明,所以也建議教材在這方面有所提示。
過去,我們是怎么處理學生的文章?學生從小學到高中,十二年間,如果從三年級開始算起,一年要寫十六篇文章,十年就是160篇文章。這160篇文章有多少學生保存?我想能夠保存下來的,幾乎很少。這難道不是一種浪費嗎?所以在這次課程改革中強調(diào)檔案袋制,其實在習作上,我們應該重視如何引導學生保存自己一個學期的文章。所以我們啟動為每位學生“出版”每學期作品集的計劃,即讓每位學生把自己的文章裝訂成“書”。這一計劃執(zhí)行起來非常簡單。只要老師引導一下,每位學生都能夠做好這種“出版”工作。從三年級開始做,堅持下去,一年年的成果學生看得見,他們的成功感會油然而生,他們寫作的熱情也會因為這一件小事,而養(yǎng)成終身保存智慧的素養(yǎng)。另外,每一次習作,通過師生共同批改后,也可以認真抄寫(或者打?。┮浴巴}作品集”方式裝訂成書,條件許可,同班學生每人一本,如此孩子們就能夠認識到“我”的存在與“我”的價值,孩子們捧著“我”的書,還會說不愛習作?
(此文發(fā)表于2005年第15-16期的《人民教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耒陽市級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先進個人參評教師—石益蘭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能力課題研究總結
“體驗快樂,小學梯度作文的實踐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初中語文分階段目標作文教學法初探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幫學生走出怕寫作文的困境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