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隨夫子
葛天氏是傳說中上古時(shí)代的葛天氏部族首領(lǐng),他以創(chuàng)制“葛天氏之樂”被人們尊為我國音樂歌舞始祖。葛天氏的具體年代有兩種說法:宋羅泌《路史·禪通紀(jì)》說“在伏羲氏以前”; 皇甫謐《帝王世紀(jì)》謂“有巢氏之后有葛天氏等,皆襲伏羲之號”,襲號應(yīng)在伏羲之后,又相距不遠(yuǎn)。故葛天氏為“三皇”時(shí)人,年代約在伏羲氏和神農(nóng)氏之間。葛天氏名號和地望說法不一,目前尚無定論。本人不揣卑微,考辨如下,以就教于諸位方家。
關(guān)于“葛天氏”文獻(xiàn)記載不少,南北朝裴骃《史記集解》引《漢書音義》:“葛天氏,古帝王號也。”唐司馬貞《史記索引》引張揖:“葛天氏,三皇時(shí)君號也。”臧勵和《中國人名大辭典》釋:“上古帝王”。《辭源》釋:“傳說中遠(yuǎn)古帝號”。因此,葛天氏既是氏族首領(lǐng),又是一方君主。既然葛天氏為古帝王,為何其名號 “葛天氏”非帝非君?清秦蕙田《五禮通考》云:“五帝之前無帝號,有國者不稱國,惟以名為氏。所謂無懷氏、葛天氏、伏羲氏、燧人氏者也。至神農(nóng)氏、軒轅氏,雖曰‘炎帝’‘黃帝’,而猶以名為氏,然不稱國。至二帝而后,國別唐虞也。”原來上古時(shí)氏族部落的稱謂是把其首領(lǐng)的名號作為氏族名,氏族部落全體成員共有共享。葛天氏部族就是把葛天氏的名號作為氏族部落的公名。據(jù)專家研究,上古人物的名號由來,主要有因德、因官、因技三種。葛天氏名號的由來則是幾種因素兼而有之。
1、《廣博物志》卷九和《路史》卷七均載:“葛天氏,葛天者,權(quán)天也。爰擬旋穹,作權(quán)象,故以葛天為號。”查漢許慎《說文》:“葛,蓋也,與鹖皆音蓋。”《唐韻古音》:“《路史》葛天氏,葛音蓋。按:古本葛與蓋通。”《集韻》:“蓋,覆也,居易切。蓋、曷、盍,古通用。”在古代漢語中“葛”“ 蓋”二字音義相同,可以互相通假。“葛天”就是“蓋天”,意思是象穹廬一樣遮蔽天空。傳說,葛天氏經(jīng)過長期觀察、試驗(yàn),發(fā)現(xiàn)葛的枝條柔韌性好、莖皮纖維拉力性強(qiáng),可以編織。用枝條小則可編籃、筐、盤、簍,大則可編笆箔、制“葛天”。“ 葛天”是一種原始的穹廬草屋,其四周、蓋和門均為葛藤條編成骨架、外織秸草抹泥,使人們可以躲避風(fēng)雨、野獸。在距今4000—5000年的河南龍山文化遺址中發(fā)現(xiàn)有房基遺存,如商丘市王油坊遺址、造律臺遺址、黑堌堆遺址等,房基有方有圓,四周有墻,墻用坯砌或硬土筑成,外敷草拌泥;室內(nèi)土拌泥鋪墊,涂有白灰。傳說與遺址說明,葛天氏是發(fā)明 “葛天”草廬的帝王,葛天氏部族是居住 “葛天”草廬的部落。
2、葛天氏和葛天氏部族的人們,通過對與人類伴生的葛的塊根、花序長期地食用、體會、總結(jié),發(fā)現(xiàn)其不僅富含營養(yǎng)可以充饑裹腹,而且可以治病療毒提高人體免疫力。據(jù)《黃帝內(nèi)經(jīng)》和《本草綱目》:“葛根入藥,味甘辛平,入脾胃經(jīng),有解肌發(fā)表、升陽透疹、退熱生律、殺毒止瀉之功效。”據(jù)今人研究,葛根富含淀粉和黃酮類物質(zhì),是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良藥。
3、葛天氏傳授、推廣用葛的莖皮纖維編織生活、生產(chǎn)用品的技能,如搓經(jīng)紡繩、編制葛履、紡織葛布等。粗葛布叫“綌”,細(xì)葛布稱“絺”,用葛布縫制葛衣、葛衫、葛巾,遮羞蔽體,告別蠻荒,步入文明。《說文》曰:“葛,絺綌草也。”《本草綱目》:葛“取治可作絺綌。”《詩·周南》:“葛之覃兮。”《傳》曰:“葛所以為絺綌。”《周禮·地官掌葛疏》:“以時(shí)征絺綌之材。”《說苑》:“綿綿之葛,在于曠野,良工得之,以為絺綌。”這些文獻(xiàn)說明以葛紡織由來已久。
4、葛天氏創(chuàng)制了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樂舞—“葛天氏之樂”。關(guān)于“葛天氏之樂”,《周禮釋》卷八、《藝文類聚》卷六十六、《事物起源》卷二、《古今事文類聚》卷三十七、《群書考索》卷四十七、《文獻(xiàn)通考》卷一百四十四、《說略》卷十一等諸多古籍都有記述,但以《呂氏春秋》和《路氏》記載最詳。《呂氏春秋》卷五《仲夏季第五·古樂》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路史》卷七在說明葛天氏名號后說:“及其樂也,八土捉扴操尾叩角亂之,而歌八終。塊柎瓦缶,武噪從之,是謂廣樂。”可見“葛天氏之樂”又稱“廣樂”,領(lǐng)舞者少則三人、多則八人,頭飾牛角,手操牛尾,身挎扴鼓,而歌八闕;眾人敲擊塊柎瓦缶,踏步和唱。經(jīng)河南大學(xué)李玉潔等專家研究,“葛天氏之樂”不僅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樂舞,而且是我國音樂、舞蹈、詩歌、戲劇的主要源頭。
沙隨夫子
目前,幾種葛天氏地望說,多缺乏可信的文獻(xiàn)佐證和直接的考古結(jié)論。西南師范大學(xué)王泉根教授在《上古人物的名號》中說:“傳說時(shí)代的氏族名——人物的名號,是作為某一氏族部落的代表性專名,這種名號實(shí)際上是氏族部落全體成員的公名。公名既為氏族所共有,則可延續(xù)數(shù)代襲用同一名號。” “葛天氏”的名號一作為葛天氏部族的公名,其氏族部落名或氏族部落首領(lǐng)名號可能沿襲“葛天氏”之名多少代。據(jù)《五禮通考》:“五帝之前無帝號,有國者不稱國,惟以名為氏。”葛天氏盡管稱“氏”,但實(shí)為上古帝王;葛天氏部族盡管稱“部族”, 其實(shí)是“上古葛國”;葛天氏部族此“上古葛國”,又可能沿襲多少代。葛天氏部族此上古葛國與夏商周時(shí)葛國〈又稱葛伯國〉應(yīng)是一脈相承、一地相因。葛洪《抱樸子外篇》卷四《自敘》第五十一云:“抱樸子者,姓葛,名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也。其先葛天氏,蓋古之有天下者也;后降為列國,因以為姓焉”。商丘、許昌乃至全國的《葛氏族譜》皆引用此說。另《葛姓史歌》載“我祖葛天氏,化民自信行;八闕牛尾歌,純樸和諧境。后裔有葛伯,葛地建都城。”《葛姓宗祠通用聯(lián)》曰“望出梁郡,源自葛天。”這些都證明了葛天氏、葛天氏部族和三代葛國有著血脈相承、地望相因的關(guān)系。因此,葛國〈又稱葛伯國〉的地望,就是葛天氏的地望。
從歷代文獻(xiàn)記載看,葛天氏和葛伯的活動地域應(yīng)在今河南省。河南大學(xué)李玉潔教授認(rèn)為:“葛天氏與葛伯國活動的地望皆在河南,這是沒有問題的。”至于在今河南的哪個(gè)地方說法不一,有文獻(xiàn)依據(jù)的主要有:長葛說、修武說、偃師說和寧陵說?,F(xiàn)一一考證辨析:
〈一〉長葛說
宋鄭樵《通志》卷二十六《氏族略二·以國為氏·古帝王》釋:“葛氏、諸葛氏,伯爵,贏姓,夏時(shí)諸侯。今許州郾城北三十里有葛伯城,即其地也。”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七《河南道·許州》釋:“葛伯城,在縣北三十里。湯誓云‘葛伯仇餉,初征自葛’,即此也。”上述二證不足為憑!因?yàn)?,其一、此說正史均無載,《河南通志》、《許州志》和《長葛縣志》等方志無記。其二、《孟子·滕文公下》云:“湯居亳,與葛為鄰。……湯使亳眾往為之耕,老弱饋食”。和葛比鄰的“亳”呢?若附會為鄭州和偃師兩地的較晚商都,其距長葛分別為65公里和110公里,這么遠(yuǎn)老弱何以能饋食?其三、長葛市史志總編輯室原主任、1991年版《長葛縣志》主編張佐軍先生,長期致力于長葛歷史文化研究,張先生在《長葛史志》第二期《長葛之名瑣談》一文中對此考證最詳:“長葛之名始見于《春秋·魯隱公五年》:‘秋,宋人伐鄭圍長葛’。長葛之名的涵義,在明朝以前是不清楚的,明嘉靖二十年《許州志》載:‘長葛〈一名繻葛〉,名義未詳。’到清康熙三十年,知縣何鼎撰修的《長葛縣志》把長葛的名義解釋為:‘葛天氏故址也,后人思永澤,故名曰長葛。’這個(gè)說法,既被乾隆十二年《長葛縣志》、民國十九年《長葛縣志》所承襲,流傳至今。”張先生在分析“長葛”二字的音義之后說:“長葛為‘葛天氏故址也,后人思永澤,故名曰長葛’的說法,筆者認(rèn)為是望文生義的牽強(qiáng)附會,是無知的妄說。而今人的認(rèn)可,也是不考證歷史的盲從。”張佐軍先生的學(xué)術(shù)正義感令人敬佩!其四、長葛市文化局謝永和、劉國干和黃坡三位學(xué)者在《上古樂神葛天氏遺址探討》一文中云:“寧陵縣有人就憑古時(shí)候他那里是葛國所轄地,便說上古樂神葛天氏誕生在他們那里。”他們不了解葛天氏和葛國的關(guān)系,但承認(rèn)葛國在寧陵。顯然,長葛說既乏史證、亳證,四位長葛知名學(xué)者又不認(rèn)同,此說便不攻自破。
〈二〉修武說
葛國在修武有兩個(gè)說法:其一、《路史》卷二十五:“葛,魯附庸,齊昭公母葛贏。在河內(nèi)修武有葛伯城、葛伯墓。”其二、宋王存《元豐九域志》卷二:“邢臺,葛伯城即湯始征者,修武城。”清《河南通志》卷三《懷慶府·修武縣》和臧勵和《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均釋為:“上古,寧城;殷,為寧邑;周,武王伐紂勒于寧,故曰修武;晉,始啟南陽,即此。”1986年版《修武縣志》載:“遠(yuǎn)在夏代,修武屬覃懷之地。殷商時(shí)代,始筑寧城,名寧邑。公元前1028年,周武王伐紂途遇雨而駐寧城修兵練武,遂名修武。”清《河南通志·古跡》、今《河南省志·文物志》和《修武縣志》僅顯勝果寺塔、漢獻(xiàn)帝陵、海蟾宮,不見“葛伯城、葛伯墓”。葛國修武說,史書不載,作為一方之全史的省、縣方志無記,此說定難成立。
〈三〉偃師說
葛國偃師說源于清乾隆十九年《歸德府志·古跡上·葛城》:“葛城,在寧陵北十五里,古葛伯國。今偃師有之,未詳孰是。按《水經(jīng)注》,葛在寧陵縣。”雖提偃師,但前后均肯定葛在寧陵。此說再無佐證。清《河南通志》卷五十二《古跡下·河南府》載偃師有“綸城、袁術(shù)城、延壽城”,無葛城?!稘h書·地理志·河南郡·偃師縣》注:“尸鄉(xiāng),殷湯所都。”《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偃師》:“殷,西亳城;春秋時(shí),為周尸氏邑;漢,置偃師縣。”1983年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勘探“尸鄉(xiāng)溝遺址”,有學(xué)者認(rèn)為“商湯新都西毫。”以偃師為商西毫的文獻(xiàn)很多,但說有葛城或?yàn)楦饑脑僖矝]有了。此說孤證無佐,疑不采信。
〈四〉古葛地、葛國〈又葛伯國〉地望在今河南省寧陵縣
上古葛地和三代葛國〈又葛伯國〉在今河南省寧陵縣,此問題古代已有定論。近幾年出于發(fā)展旅游和招商引資的需要,才有長葛等地爭搶葛天氏和葛國故地。下面從五個(gè)方面考辨:
1、史志文獻(xiàn)記載:《尚書·商書·仲虺之誥》:“乃葛伯仇餉,初征自葛。”宋蔡沈注“葛,國名,今豫州譙郡寧陵縣是也。”孔子刪訂的《春秋》有兩處記述葛國:其一、《春秋·一百二十四國·附庸九國》:“葛,贏姓。”其二、《春秋·恒公十五年》:“邾人牟人葛人來朝。”宋家鉉翁《春秋詳說》曰:“葛,梁國寧陵縣東北。”《史記》卷三《殷本紀(jì)第三》:“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裴骃解:“《孟子》曰:‘湯居亳,與葛為鄰’?!兜乩碇尽吩唬?#8216;葛,今梁國寧陵之葛鄉(xiāng)。’”《漢書·地理志·陳留郡》:“寧陵,莽曰‘康善’。孟康曰:故葛伯國,今葛鄉(xiāng)是。’”《后漢書·郡國志·梁國》:“寧陵,故屬陳留。有葛鄉(xiāng),故葛伯國。”《大明一統(tǒng)志》:“葛,在寧陵縣北一十五里,古葛伯國。”清《河南通志》有三處記載:其一、卷三《沿革·歸德府·寧陵縣》:“夏,葛伯國。”其二、卷二十《封建·古先封國》:“葛、葛伯,即與湯鄰、放而不祀者。其地去亳百余里,在今寧陵縣北。”其三、卷五十一《古跡上·歸德府·葛城》:“在寧陵縣北一十五里,古葛國”。清乾隆十九年《歸德府志》有三處記載:其一、卷一《方輿沿革表》:“寧陵縣:三代,葛伯國,葛在梁國寧陵縣東北。今歸德府寧陵縣有葛城,在汴河之南。”其二、卷二《古封建表》:“葛,伯爵,夏所封邑。葛,今梁國寧陵之葛鄉(xiāng)。”其三、卷三十二《古跡略上·葛城》:“在寧陵北十五里,古葛伯國。”清光緒十九年重印的康熙三十二年《寧陵縣志》有三處記載:其一、卷二《地理志·沿革表》:“寧陵,世傳以為葛地,唐虞以前屬豫州。夏之末,葛伯始見經(jīng)傳。夏,葛伯國,前地理志云:葛在陳留之寧陵。一統(tǒng)志云:葛在寧陵縣北一十五里,古葛伯國。周,葛?!蹲髠?#183;恒公十五年》‘夏五月,邾人牟人葛人來朝。’杜預(yù)云:‘葛在梁國寧陵縣東北。”其二、卷二《地理志·封建表》:“三代,葛,伯爵,夏所封邑也。然享國滋久則誼辟必多,惜爵微世遠(yuǎn),史略之耳?!渡虝酚洔锩?,故仇餉者獨(dú)聞焉。”其三、卷二《地理志·古跡》:“葛城,在縣北十五里,古葛伯國。”1992年版《寧陵縣志》有六處記載:其一、《概述二》:“寧陵,有著悠久的歷史。上古時(shí)期,我們的祖先葛天氏部族就在這土地上休養(yǎng)生息。本縣程樓鄉(xiāng)丁堌堆發(fā)掘出土的龍山文化遺址證明,這里4000多年前不僅已有人類定居,而且是個(gè)人口比較集中、具有相當(dāng)規(guī)模的手工業(yè)作坊的地方。夏、商、西周時(shí)期,寧陵這塊地方屬葛伯國。春秋時(shí)期,仍屬葛地,晚期稱寧邑。”其二、《大事記》:“上古,葛天氏部族在此定居。夏,寧陵地時(shí)屬葛伯國。商,湯始居亳,與葛為鄰。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西周,分封諸侯,葛的后裔仍被封葛地,寧陵地屬葛。”其三、第一篇《行政區(qū)劃》第二章《隸屬沿革》:“公元前21世紀(jì),寧陵這塊地方為葛伯國,是夏朝的屬國。據(jù)考,縣西北部石橋鄉(xiāng)的葛伯屯村,即夏葛所在地。夏末,葛首先被商征服。西周時(shí)期,分封諸侯,寧陵地仍為葛,屬宋〈今商丘〉。春秋晚期,葛國改稱寧邑。”其四、第一篇第三章《區(qū)域演變》:“夏時(shí)葛伯國,東有商〈今商丘〉,北有亳〈今曹縣南〉,西有老丘〈今開封〉。商時(shí),西有杞〈今杞縣〉,南有厲〈今鹿邑東〉等諸侯國。西周時(shí),葛東為宋〈今商丘〉,北為戴〈今民權(quán)東〉。”其五、第一篇第五章《城鎮(zhèn)鄉(xiāng)村》第四節(jié)《地名·因歷史事件命名》:“葛伯屯,相傳夏時(shí)葛天氏的后裔葛伯被封為國君,名葛伯國,建都于此?,F(xiàn)名葛伯屯。”其六、第二十三篇《文化體育》第一章《文化》第十節(jié)《謠言傳說》四《傳聞軼事》中《葛伯仇餉的故事》〈文字太多,僅錄題目〉。《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寧陵縣》:“古葛國。”《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葛》:“古國名,贏姓,故城在今河南寧陵縣北十五里。”臺灣三軍大學(xué)《中國歷代戰(zhàn)爭史》第一卷《上古至西周時(shí)代》第四章《商代戰(zhàn)爭史》:“《孟子》載湯始征,自葛始。”隨文注“葛今河南省寧陵縣。”《尚書傳》:“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征之,作《湯征》。葛,梁國寧陵葛鄉(xiāng)也。”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十二:“《孟子》云:‘湯居亳,與葛為鄰。’今寧陵縣界有葛,相去八十里。寧陵縣北十五里舊八鄉(xiāng)、今五鄉(xiāng),本葛城,古葛伯國于此。”宋歐陽忞《輿地廣記》卷七:“寧陵縣,古葛伯國。”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卷二十三:“汴水東經(jīng)寧陵之沙陽亭北,故沙隨國矣。汴水又東經(jīng)葛城北,故葛伯國也。”卷二十四:“睢水又東經(jīng)寧陵故城南,故葛伯國也。”宋程公說《春秋分記》卷三十五《疆理書》:“故書曰:‘湯始居亳,從先王居’是也。今谷熟去寧陵之葛伯城不遠(yuǎn)百里,故《孟子》曰與葛為鄰。”商丘、許昌乃至全國的《葛氏族譜》均稱其祖籍郡號為“梁國、梁郡。”《葛姓宗祠通用聯(lián)》“望出梁郡,源自葛天。”商丘市兩漢、兩晉為梁國,南北朝、隋為梁郡,寧陵均為其轄縣。
2、葛亳為鄰分析:葛亳比鄰源于《孟子·滕文公下》:“湯居亳,與葛為鄰。葛伯放而不祀,湯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犧牲也。’湯使遺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湯又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粢盛也。’湯使亳眾往為之耕,老弱饋食。”青壯年去葛種地,年老體弱者往地里送飯,亳與葛比鄰,相距不遠(yuǎn)。弄清了亳之所在,相對就找到了葛。司馬遷《史記》卷三《殷本紀(jì)第三》:“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宋州谷熟縣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湯都也。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為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為名。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湯即位都南亳后徙西亳也。”宋裴骃《史記集解》引皇甫謐:“梁國谷熟為南亳,即湯都也。”引孔安國曰:“契父帝嚳都亳,湯自商丘遷焉,故曰‘從先王居’。”唐司馬貞《史記索隱》:“上云從先王居,故作《帝誥》??装矅詾樽髡a告先王,言己來居亳也。”《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亳》:“⑴在河南商丘縣東南,亦稱南亳,湯初都此。⑵在河南偃師縣西,亦曰尸鄉(xiāng),即古西亳。⑶在河南商丘縣北40里大蒙城,亦稱北亳,湯所盟地。”清乾隆十九年《歸德府志》卷三十二《古跡上》:“亳城,在府西北。谷熟故縣,在府城東南四十里,即南亳,成湯都。”《毛詩正義》引皇甫謐云:“古文《仲虺之誥》曰:‘湯征自葛始’計(jì)寧陵去偃師八百里,而使亳眾為耕,有童子餉食,非其理。今梁國自有二亳也,南亳在谷熟之地,北亳蒙地,非偃師也。”《尚書正義》引皇甫謐曰:‘亳,今梁園谷熟縣是也’。“王國維《觀堂集林·說亳》中說:“若蒙縣西北之薄,與寧陵東北之葛鄉(xiāng),地正相接,湯之所都,自當(dāng)在此。”陳夢家先生在《殷墟卜辭綜述·方國地理》記有商王帝乙、帝辛征人方〈今蘇皖一帶的淮夷〉途中四次卜辭“王田商。”“步于商。”“壬寅,王卜,在商貞,今日步于亳。”“癸丑卜,才亳貞。壬,今日無禍。”卜辭為殷王室檔案實(shí)物,陳先生通過研究考證認(rèn)為:征人方的進(jìn)軍路線為西北東南,途經(jīng)商、亳二地:殷人迷信,過先王故地,則祭祀、占卜;按古代日行軍速度三十里計(jì),商至亳步行一日可達(dá)。夏商時(shí),商、亳二地當(dāng)在今商丘市地域內(nèi)。1993年版《河南省志·文物志·古城址·先商商代城址》:“商代,從商湯至殷紂曾5次遷都,有4次在河南,均有跡可尋。湯居亳〈商丘〉,后遷西亳〈偃師尸鄉(xiāng)溝城址〉。”《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一冊9—10《傳說中的夏》、11—12《商時(shí)期中心區(qū)域圖》、20—21《春秋鄭宋衛(wèi)》均標(biāo)明葛在今寧陵,相鄰的亳在其東北、商丘在其東南。綜合分析,盡管與葛比鄰之亳有南北之爭,但對葛在寧陵看法都一致。
3、商湯伐夏路線:王國維《觀堂集林·說亳<三>以湯之經(jīng)略北方證之》:“湯所伐國,韋、顧、昆吾、夏桀皆在北方。然則亳于湯之世居國之北境,故湯自商丘遷此,以疆理北方。”證湯居為今曹縣西南二十里亳城,也揭示了商湯經(jīng)營北方戰(zhàn)略。臺灣三軍大學(xué)《中國歷代戰(zhàn)爭史》第四章“商代戰(zhàn)爭史”中說:“湯之滅夏,系先取蠶食政策,逐次并吞附近擁護(hù)夏朝之諸侯,以自壯大,并以孤立夏朝?!睹献印份d湯始征自葛載。鳴條之戰(zhàn),湯取大迂廻之行動。由黃河南岸西進(jìn),至潼關(guān)附近始渡河而北;然后由河曲部迂廻夏都之西方,絕其后退之路,出其不意,迫桀倉促應(yīng)戰(zhàn),實(shí)為大迂廻作戰(zhàn)、切斷后方退路之創(chuàng)例。”附圖1—6《湯伐夏作戰(zhàn)經(jīng)過圖》商紅夏藍(lán),古地名下注今名,標(biāo)明商湯從北亳〈曹縣〉起兵伐葛〈寧陵縣〉,然后傍河南岸西進(jìn)迂廻伐夏。省社科院考古所馬世之先生認(rèn)為:“商湯滅夏,從伐葛開始。史稱商湯滅夏的作戰(zhàn)順序?yàn)楦稹f—顧—昆吾—夏桀,從其進(jìn)軍路線看,葛國也應(yīng)在寧陵一帶。”
4、古葛史跡遺存:河南省寧陵縣現(xiàn)在仍保留有許多葛天氏和葛國的史跡,最有代表性的有:⑴葛天氏陵遺址:位于寧陵縣城西北12公里縣原種場場部后,始建年代不詳,陵地至今巋然,有汙于地下宋代牌坊和殘碑,現(xiàn)為“寧陵縣人民政府文物保護(hù)單位”。⑵葛城遺址:清《河南通志》卷五十一《古跡上》、清乾隆十九年《歸德俯志》卷三十二《古跡略上》、清康熙三十二年《寧陵縣志》卷二《地理志·古跡》均載“葛城,在寧陵縣北一十五里,古葛伯國。”葛城遺址現(xiàn)為“商丘市人民政府文物保護(hù)單位。”⑶童餉堌堆:清乾隆十九年《歸德府志·地理略上·山川》:“童餉堌堆在寧陵縣城南二里,又名童相。磚包高丈許,長約五大余”。清康熙三十二年《寧陵縣志·地理志·古跡》:“童餉堌堆,在城南二里,又名童相。磚包,高丈余,寬四丈余,長五丈余。今‘上祀大士’”。1992年版《寧陵縣志·文化體育·傳聞軼事》在“葛伯仇餉的故事”后附記:“為了紀(jì)念哪個(gè)為送飯被殺的孩子,商湯令人在葛地建立了童餉堌堆。”⑷葛伯屯:《商丘地區(qū)地名薈萃·葛伯屯》:“在寧陵縣城關(guān)回族鎮(zhèn)西北11公里,黃茶排水溝東岸,屬石橋鄉(xiāng)。相傳為古葛伯地。”1992年版《寧陵縣志·行政區(qū)劃·城鎮(zhèn)鄉(xiāng)村·地名》載:“葛伯屯,相傳夏時(shí)葛天氏后裔葛伯被封為國君,名葛伯國,建都于此?,F(xiàn)名葛伯屯。”該村后即為葛城遺址,北1公里許為葛天氏陵遺址。此類史跡多而集中,其他地方?jīng)]有,為葛天氏和葛國在寧陵提供了重要證據(jù)。
5、專家研究結(jié)論:隨著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推進(jìn),研究葛天氏和葛國的專家學(xué)者逐漸多起來,對葛天氏和葛國地望逐漸掃除了迷霧、形成了結(jié)論。中國社科院殷商史研究中心原主任、現(xiàn)任清華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學(xué)術(shù)委員會主任、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和首席科學(xué)家李學(xué)勤先生在《手鏟釋天書—與夏文化探索者的對話·李學(xué)勤》中說:“葛在河南寧陵,誰也不能把葛搬到鄭州或偃師邊上去,所以《孟子》講的亳肯定還在商丘一帶的谷熟集或別的什么地方。”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馬世之先生在《夏代葛國地望淺析》中說:“綜上所述,夏代葛國地望既不是河南偃師,也不在河南鄭州,更與山西垣曲、河南內(nèi)黃等無涉,應(yīng)在河南寧陵一帶。”河南大學(xué)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先秦史學(xué)家李玉潔在《葛天氏與葛伯國活動地望考》一文中說:“葛天氏與葛伯活動的地望當(dāng)在今河南省寧陵縣;河南省長葛、修武等地當(dāng)是葛伯國后裔的遷徙之地。”
三、結(jié)論
綜上所述,葛天氏的名號是因發(fā)明“葛天”草廬,創(chuàng)制“葛天氏之樂”,發(fā)現(xiàn)葛的食用、藥用、編織價(jià)值得來;夏商西周葛國歷代國君為葛天氏后裔,河南省寧陵縣一帶為上古葛地,葛天氏和葛國地望在今河南省寧陵縣一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