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州文化館 圖/李東紅 來源:迪慶日報 發(fā)布日期:2009-06-10 16 編輯:貢布
歷史文化背景
尼西湯堆村位于香格里拉縣西北部,介于北緯27度51秒—28度51秒,東經99度21秒—99度37秒之間,海拔2960米,距縣城33公里。湯堆村地處干熱河谷地帶,糧食作物以青稞、小麥、包谷、洋芋為主。全村總人口140余戶,700多人,均為藏族,其中有22戶家庭制作黑陶,生產陶器時間大多是在農閑時進行。從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德欽永芝、納古、石底,香格里拉縣尼西、幸福、奔東等地發(fā)掘300余座石棺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黑陶隨葬品。其中出土器物的典型器大鑒耳陶罐,與尼西湯堆現今燒制的黑陶罐無論是從制作工藝、器型、質地等都具有眾多的相似處,說明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迪慶的土著先民就已經熟練掌握黑陶制作燒造技藝。 尼西鄉(xiāng)湯堆村黑陶工藝不僅是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手工藝,而且還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近年來,在香格里拉知名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游客涌入迪慶,湯堆村的原始制陶業(y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在尼西鄉(xiāng)成立了“香格里拉尼西黑陶有限責任公司”,并在獨克宗古城和湯堆村德維路開設了10余家黑陶銷售網點,使產品遠銷國內外。
尼西黑陶制作程序
尼西鄉(xiāng)湯堆村藏族黑陶制器使用黏性大,可塑性強的陶土,制作黑陶用三種材料混合而成:一種是風化沙石研磨而成的石粉;一種是白色黏土;一種是紅色黏土。湯堆村藏族黑陶制作工具極其原始簡單,只有七八件木拍、木刮、木墊、木榔頭之類的木器。
尼西鄉(xiāng)黑陶制作工具全為木制,看似簡單,實則有完備的一系列工具,林林總總,大小共有50余件之多。制作流程主要分為:1、采土——主要采集白黏土和紅黏土兩種。2、曬土——把采好的紅土與白土分別裝袋,按比例混合后曬晾。3、舂土——用陶棰“臘土”敲擊土塊,使之細碎。4、篩土——敲碎土塊后,用篩子篩出細泥后裝袋。5、和土——從袋中倒出羼好的沙子泥,堆成圓堆狀,往沙堆倒入水后,迅速用雙手攪拌沙堆,取攪拌好的沙泥揉搓成圓狀陶土,用塑料布裹好備用6、制坯——從火塘取炭火至作坊區(qū),擺放好火盆,作為一天的烘烤。取出一天需要的土塊量,敲好一天需要的瓷片量。用鐵圈把操作臺板上殘留的黏土刮削干凈,然后制成需要的陶泥坯并再作陰干處理。7、燒陶——以兩根木柴并排放為一組,依次擺放大小陶器于底架上,再把木柴直立插入柴堆空隙及外圍,形成一個火焰狀,木柴堆架中間留出氣孔,再備鋸木灰一堆,先堆在柴堆附近。在堆放的木柴、陶器四周均勻擺放一圈易燃的栗樹枝葉,準備完成后以刨花引火,點燃柴堆邊緣,火勢由外及里燃燒,在燃燒過程中,不斷在柴堆周圍添加蘋果枝、栗樹枝以助燃燒,并不斷用長木棍戳火堆以透氣,待木柴燃盡則陶器就燒好了,燃燒時間大約20分鐘。8、埋陶——柴堆燃盡,則手握長棍戳挑被燒制過的陶器迅速至旁邊堆放的鋸木灰上,用鐵鋤幫助埋于鋸木灰當中,陶器顏色隨即變黑。埋陶器具10分鐘后,以木棍扒開灰堆,再把埋燒的陶器一一翻身,然后繼續(xù)埋放,如此,翻埋工作完成。在埋陶過程中要以長木棍不斷戳灰堆以透氣。9、起陶——埋陶15分鐘后,把埋在灰堆里的陶器一一挑出,擺放地上冷卻約5分鐘后,迅速用松葉蘸滾燙的酸奶渣水或米湯水在燒埋好的陶器內壁刷一圈,以防滲漏。10、打磨,把燒制好的陶器用氈布認真打磨后,放進專門房間擺放好,然后待售。制作陶坯均采用泥條盤筑的方法,技術要求較高。首先取來揉拌均勻的陶土,用木拍拍打成條狀后置于基座上,再根據所需的器物用手捏制成大體輪廓,緊按著磨光內外器壁和沿口,鑲嵌白瓷片,點飾動物和幾何紋圖案,然后進行高溫燒制處理,大約一個小時之后,一件精美的黑陶制品就產生了出來。
湯堆村藏族黑陶手工藝產品,根據不同的用途有40多種,大致可分為日常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具兩大類,在西藏使用的各種餐具、炊具、茶具、酒具、飲具以及香爐、酥油燈等一應俱全,并融使用性、觀賞性、工藝性為一體,體現了藏族民間制陶手工藝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表現能力。
源遠流長而又生機煥發(fā)的尼西黑陶
距離香格里拉縣城30公里處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湯堆村,這里隸屬于香格里拉縣尼西鄉(xiāng),曾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在這里不僅保留著古樸的藏族民風和誘人的古老情舞,還傳承著有2000多年歷史的民間黑陶制作工藝。如果說香格里拉的尼西鄉(xiāng)以黑陶著稱的話,那尼西黑陶又以湯堆村為代表。
作為藏族文化的一個象征,黑陶制品在藏族聚居區(qū)被廣泛地使用著。在金沙江、瀾滄江流域,考古發(fā)掘就曾發(fā)現兩千多年前的黑陶器皿。兩千年來,藏族的民間藝人孜孜不倦地用雙手打磨著黝黑色的陶土作品,傳承著本民族悠遠的黑陶文化。
走進湯堆村的黑陶作坊,幾個藏族漢子席地坐在。輕柔的音樂伴隨著木墊板、木錘、木刮等工具拍打陶泥的聲音,寧謐而祥和。黑紅的手掌、黑紅的陶器、黑紅的臉膛,這是一個充滿男子陽剛氣息的組合。圓潤的陶泥在男人手中飛快地旋轉著,像極了嫵媚、柔軟的女人,而墜落的汗珠揉在陶土中,為這黑紅的小東西增添了一分韌力,化為一種無言的美麗。
黑陶藝人拉茸初稱和幾個匠人靜靜地工作著,神態(tài)安詳而莊重。他說,在拍、打、切、削陶泥的時候,自己心中沒有絲毫雜念,只是一心想著做出最好看的作品。拉茸初稱從爺爺那里繼承了黑陶制作的手藝,已經在作坊里渡過了13個春秋。他說,每一件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看著它們從一塊泥巴變成精致的土陶,心里就感到欣慰而自豪。他說:“我是我家老祖宗——我爺爺的徒弟,我喜歡做這個黑陶。陶器的雕花是一代代傳下來的,雕起來難,很難!但我心里想的只是做出最好看的來?!?div style="height:15px;">
拉茸初稱介紹說,目前,湯堆村的手工藝人仍然運用世代相傳的古老工藝制作和燒制黑陶。從采集陶土到陶品的問世,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首先從離村幾公里的山上采集優(yōu)質陶土,制作陶胚;藝人們用手各種木制工具拍、打、切、削各種陶胚,并在上面繪刻圖案。制好的陶胚放在室內自然陰干,再用當地的松木燒制。燒制過程全憑藝人的經驗,溫度的高低、火力的大小、使陶器呈現黑色的麥殼等有機原料的添加等都需要把握得恰到好處,才能燒出純正、漂亮的黝黑色土陶。最后是清潔和打磨。經過這一系列工序,一件美觀、大方的黑陶作品就呈現在世人眼前了。
當問及他對今后有什么期望時,拉茸初稱純樸地說,希望自己手中的黑陶技藝可以由孩子來繼承下去。他說:“我傳給我兒子,兒子傳給我孫子,希望一代代地傳下去?!?div style="height:15px;">
目前尼西黑陶制品的品種有100多種。從用途上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世代相傳,深受藏族人民喜愛的傳統(tǒng)日用器皿;第二類是佛事、宗教用品;第三類則是手工藝人根據現代審美的需求,結合傳統(tǒng)工藝設計制作的新品種。大部分的黑陶產品是生活必需品,如燉煮肉類的土鍋、盛酥油茶的土茶壺、盛牛奶、制奶酪的土奶瓶等。
據介紹,湯堆村180余戶中約有80戶從事黑陶制作。目前,每年從這里銷售出的黑陶制品有2萬多件。除了在云南省的香格里拉、德欽、麗江,西藏自治區(qū)的芒康、左貢和四川省的稻城、德榮等藏族聚居區(qū)暢銷以外,尼西土陶在國內其他省市也頗受歡迎,甚至遠銷國外。湯堆村地處香格里拉前往到梅里雪山和香格里拉大峽谷的必經之路,來往的國內外游客們都會為尼西黑陶而在此停留駐足,流連忘返。負責統(tǒng)一包裝及銷售工作的尼西黑陶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的副總經理旺堆先生介紹說:“在國內我們銷出去的主要是北京、廣州、海南這些地方。同時,印度、尼泊爾的也多,是成批量的、大量的銷售。就在我們這里發(fā)出去貨,在那邊他們由自己來銷售。銷到尼泊爾的、印度的,主要就是這兩個國家?!?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