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歸舟 鏡框 設色紙本 1945年作
題識:乙酉(1945年)重慶西郊寫,新喻傅抱石。鈐?。罕接?br> 傅抱石善畫雨景,尤善畫狂風暴雨。作者畫雨有二法:一是純用淡墨斜掃;一是用礬水甩撒。用甩礬法畫雨,前無古人,是抱石先生技法的一大創(chuàng)造。由于有礬水處墨彩都不易涂上,就自然留下空白的串串雨點,極為真切。此圖即以甩礬法畫成。先以礬水用出雨點雨勢,再以淡墨順礬水點斜掃,以托出雨點,托出雨區(qū)的空間深遠。天上還留有一抹光亮空白,如閃電,似有雷聲。此圖有景有情、有聲有色,是暴風驟雨,電閃雷鳴的交響,痛快淋漓。作品中傅抱石用筆也變化多姿,在墨色將干未干時,以散鋒亂筆盡情揮寫,體現(xiàn)了傅抱石用筆經(jīng)典特征,也組成了作品畫面的有機節(jié)奏,為傅氏“金剛坡”時期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之代表。
觀瀑圖 鏡心1945年作 觀瀑圖 鏡心 1945年作
山 水 立軸 1945年作
題識:乙酉正月,東川金剛坡下山齋作,抱石。鈐印:傅抱石印
此畫作于1945年,畫面采用傳統(tǒng)深遠構圖表現(xiàn)山勢的高峻、深邃。以一道懸泉為脈絡,回環(huán)往復奔瀉于崇山峻嶺之間,在大片的山壁上,以粗重雄強的“抱石皴”,和虛中留白的手法表現(xiàn)山崖的雄健。下端近景處以重墨寫叢樹和山石渾融一體,樹下數(shù)高士意態(tài)簡練形象奇古,超凡脫俗而傳神于阿睹之間,中景和遠景為一整體,給人以深邃幽遠的空間感。山川潤澤,茫茫霧水沁人心脾,與崢嶸的山石、喧嘩的溪流相印成趣,使觀者陶醉于畫家營造的氣氛之中。
山 水 手卷 設色紙本1945年作
題識:乙酉四月,重慶西郊金剛坡下山齋寫,新喻傅抱石。鈐?。焊当。ò孜模?、新喻(朱文)
風雨歸舟 立軸 1946年作 萬竿煙雨 1963年作
1939-1946年,是傅抱石繪畫生涯的重要時期,畫風有了很大的轉變,個人風格逐漸鮮明而成熟。
蜀中山奇水秀,煙籠霧鎖,蒼莽雄奇,為抱石的山水畫注入了磅礴雄渾的氣勢。對艱難時事的感懷,破碎山河的憂憤,常常借助狂飆驟雨傾瀉而出?!讹L雨歸舟》就是這類題材的代表作品,畫家的激情和著暴雨狂風,酣暢淋漓,唷飛于豪端。隨著時代的轉換,傅抱石這類與自然相通相應,借由自然的風雨抒發(fā)胸中塊壘的“金剛坡時期”山水,慢慢為紀實和頌美題材的作品所取代了。
觀瀑圖 設色紙本 1946年作
款識: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丙戌正月上浣,傅抱石,金剛坡下山齋。鈐印:傅、抱石私印
白居易《望月有感》:自河南經(jīng)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時難年荒世業(yè)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
松崖觀瀑圖 鏡心 設色紙本 丙戌(1946年)作
題識:丙戌正月上浣,傅抱石,金剛坡下山齋。鈐?。焊?、抱石、抱石得心之作
此幅畫乃寫景與寫情相結合的佳作。畫中意境開闊,氣象萬千。寫瀑布清泉,云氣環(huán)繞于山巒之中,有三高士立于其間,仰望美景,傾聽鳴泉,盡享大自然之美。童仆跟隨于后,人物雖小,僅幾筆勾勒,但卻神態(tài)畢現(xiàn)。整幅畫筆墨縱橫恣肆,得心應手,酣暢淋漓,層次分明,意境深遠。
深山古寺 紙本1946年作 鄉(xiāng)心不東去 1944年作
洪濤萬里 鏡心 設色紙本 1946年作
款識:民國三十五年六月二日,為革陳先生、綺華夫人嘉禮十周年紀念。謹寫是幀,蓋取洪濤萬里之意云,并乞教正。丙戌小滿日,新喻傅抱石,重慶西郊金剛坡下山齋記。鈐?。罕罄?、蹤跡大化
溪上清話圖 丙戌(1946年)作 山水 立軸紙本1945年作 山林高士 鏡心 1945年作
夏山尋幽圖 設色紙本
題識:新諭傅抱石,重慶西郊金剛坡下寫。鈐?。焊?、往往醉后、蹤跡大化
傅抱石在“金剛坡”時期的創(chuàng)作,已經(jīng)形成了個人的風格特征,即在繼承宋畫宏偉章法與取法元人水墨逸趣的基礎上,注重暢寫山水神情,以氣取勢,磅礴多姿,自然天成。同時傅抱石的畫法也一變傳統(tǒng)的筆墨皴法,以散鋒、亂筆來表現(xiàn)山石的結構,形成了獨特的“抱石皴”。這件作品同樣是表現(xiàn)蜀中山水的秀美景致,運筆瀟灑,用墨酣暢,并將水、墨、色融合一體。尤其是作品中的墨法表現(xiàn),濃墨處濃黑而透亮,淡墨處中秀逸而朦朧,達到了蓊郁淋漓、氣勢磅礴的效果。此外,該作中傅抱石用筆也變化多姿,在墨色將干未干時以散鋒亂筆盡情揮寫,體現(xiàn)了傅抱石的用筆特征,也組成了畫面的有機節(jié)奏。
隨意輕橈蕩晚潮 設色紙本1946年作 帝王輕過眼 1945年作
款識:隨意輕橈蕩晚潮。丙戌小歲后二日,白下講舍寫,傅抱石。子勛先生法正,丁亥秋深,抱石補記。鈐印:傅(朱文)、抱石大利(白文)、抱石齋(朱文)
本幅寫輕舟夜游,與蘇子赤壁之游具異曲同工之妙。只是畫中高士孤身,寡酒無伴,在船夫搖櫓御舟下,逐水順勢而行。畫面簡潔,中央大片留白,空明疏朗,反映出湖面幾平靜如息止,僅得輕舟飄掠,稍稍劃出些許幼如細線的水紋而已。上端則有瀑布沿陡陂曲折湍急而下,流水湖水匯合,消融如一體。
虹飛千尺走雷霆 設色紙本 1946年作
題識:虹飛千尺走雷霆。丙戌六月九日,重慶金剛坡下,傅抱石。鈐印:抱石大利、抱石齋作
“虹飛千尺走雷霆”是傅抱石一直到晚年還一直堅持再創(chuàng)作的題材。此幅作于1946年,金剛破下的傅抱石精力充沛,一舉突破前人古法,此畫作氣勢磅礴大氣,幾團色墨皴成山石的輪廓,一片山水淋漓盡致。用筆極為松動,看似不經(jīng)意,實則內藴章法。該畫勝在筆墨,更勝在境界,煙雨茫茫,氣勢不凡。水流的沖擊之下,畫面之張力已然沖破尺寸的束縛,于有限空間造廣袤之境更屬奇幻。雖是層巒疊嶂,四重山水各各不同,沒有重復構圖的復制感,洗練簡潔,意境深邃。
攜琴圖 設色紙本 丙戌(1946年)作
天削危峰萬仞青 鏡框 設色紙本 1947年作
款識:天削危峰萬仞青,虹飛千尺走雷霆。不知何處餐霞客,日日憑欄洗耳聽。丁亥六月,抱石寫意。鈐?。罕接?、傅、往往醉后
傅抱石作為近代中國最有創(chuàng)意的畫家之一,尤以山水畫中“雨景畫”最具代表性。作者用大筆運墨渲染,排刷揮掃。整幅畫面蒼?;置桑h灑逸宕,給人大氣磅礴之勢。寥廓的湖面上,高士獨處闌中低頭吟讀,絲毫不被萬丈深淵雷鳴般的落水聲所打擾,神情安詳?shù)貢秤卧陲L景如畫的山水之間。畫面中樹枝線條流暢,疏密有致,墨色變化豐富,枝干隨風搖曳。
山高水長 設色紙本 1947年作
款識:尚翰先生方家惠鑒,丁亥重午前二日,抱石并記。鈐?。焊怠⒈罄?、往往醉后
這幅《山高水長》作于1947年,是時傅先生43歲,落拓長幅,狹長高曠,表現(xiàn)的就是蜀中山水秀美曠達的景致,途中有險山流泉,細觀橋上有一人,正看山觀水,一派悠然自得,用筆瀟灑果斷,著力千鈞,變化多姿,在墨色將干未干時,以散鋒亂筆盡情揮寫,這體現(xiàn)了傅抱石用筆經(jīng)典特征,也組成了作品畫面的有機節(jié)奏;用墨酣暢淋漓,濃黑透亮,淡墨處秀逸而朦朧,觀之給人以翁郁淋漓,氣勢磅礴之感,且款題結字精當,點畫靈動。全圖氣勢恢弘,博大深沉,具有強烈的藝術震撼力。
聽瀑圖 鏡心1947年作
此幅《聽瀑圖》與習見傅抱石同類、相近題材慣用的全景式構圖不同,僅截取近景,畫中山勢巍峨挺拔,巨瀑高懸,山石結構體積多憑皴法表現(xiàn),散鋒勾皴,鈍筆點染,以氣取勢,似無章法卻自然天成。傅氏作畫偏好淡雅的墨色,此幅則更為素凈,僅以淡赭涂抹山體,墨氣渾潤。粗看畫面的重心落于右側,但中部大片留白,營造出飛瀑傾瀉的磅礴氣勢,近處的山石稍向左側傾斜,以使左右平衡,又渲染出臨近瀑淵的緊張感,似可聞呼嘯之聲,又彷佛能感受到水霧的氤氳迷離。人物立于盤石,低頭沉思,只在聽瀑而不視之,雖為點景,卻刻畫細致,表情入微,有呼之欲出之妙,韻致清遠。
萬竿煙雨 立軸1947年作 萬竿煙雨 立軸 1955年作
萬竿煙雨 設色紙本
款識:新喻傅抱石,金陵講舎寫。鈐印 傅、抱石私印、抱石得心之作、蹤跡大化
此幀山水,風格明顯,小中見大,題材是抱石先生最擅長的雨景,故描繪時抱石極盡所能,會心于紙縑,筆筆精到,酣暢多變,抱石皴的使用讓畫面平添一份蕭然的雨意。方寸之間,翠竹扶疏,千山疊嶂,遠山縹緲,物象悉備。畫面中鋪天直掛一張雨幕,天地萬物都籠罩在這蕭蕭細雨中,筆墨的使用都貼合著風勢雨勢的自然之意,凄迷壯美。
《萬竿煙雨》勝在境界,煙雨茫茫,氣勢不凡,畫面之張力已然沖破尺寸的束縛,于有限空間造廣袤之境更屬奇幻。層巒疊嶂,沒有重復構圖的復制感,用筆洗練,意境深邃。
山林雨景是傅抱石縝密構思的題材之一,筆下所出的《巴山夜雨》、《瀟瀟暮雨》等都成于重慶金剛坡時期?!度f竿煙雨》亦屬于同一題材的代表作,最早見于1944年,日后寫有多個不同版本。若按構圖互相比較,本幅顯著不同處在于林中房舍的處理,幾乎深埋于竹蔭濃蔭下,需細意尋找方能察覺。由于這種處理手法,焦點全部集中于撐傘冒風雨過橋的的行人了。
聽雨圖 立軸 1947年作
款識:丁亥春月,書旂道兄自美歸來,五載不見,暢慰無限。屬寫小幀,實深愧。還京后作諸最劣。筆研久荒,邇日又國事澎湃,未知如何了局。率寫聽雨之圖,藉博一粲,請乞指政,幸也。弟傅抱石,金陵講舍并記。鈐?。焊?、抱石大利、代山川而言也
傅抱石是近代中國最有創(chuàng)意的藝術家,其畫、書、文、印“四絕”中,以山水畫成就最高,而山水畫中又以“雨景”最具有魅力與代表性。其雨景魅力無窮,風格獨特。他用大筆破鋒,快速運筆,斜掃出的雨絲,蒼蒼茫茫,恢恢蒙蒙,極具動勢。
此畫先用淡墨寫出山體的大概輪廓,然后以中墨調和赭石畫出山石的走向及其肌理,待其將干未干時,用濃墨焦墨以散鋒筆法寫出在狂風暴雨中被蹂躪得貼近地面的樹。作為渲染,又在樹下著一孤舟,舟上一人吃力地搖櫓,其負重之態(tài)與偃伏的樹一樣生動地反襯出雨勢的急和猛;而舟中臥倒聽雨者,其悠閑之神態(tài)更是點睛之筆。墨色的處理也很有趣。近景,以濃中墨為主;中景,以焦?jié)庵啬珵橹?;遠景以清、淡墨為主,畫面既空靈又不失穩(wěn)重。幾大墨色間,有留白的云霧,面積不大,卻使畫面亮堂許多,使得整幅畫不至于過“悶”過“死”。其實,此白處也是“計白當黑”,豐富了畫面,區(qū)分層次,使布局“疏能跑馬,密不透風”。
松下觀瀑圖 紙本設色1947年作 上海朵云軒藏
高士觀瀑,是傅抱石最愛描繪的題材,他的《聽泉圖》、《不辨泉聲抑雨聲》等作品,顯示出他描繪瀑布的杰出才能。而《松下觀瀑圖》則應屬于其探索時期的作品,"抱石皴"未完全成熟。圖中山道上兩位觀瀑士人形象奇古,超凡脫俗,為此畫點睛之筆。若無此二人,此畫構圖不免渙散;有此二人,則全幅皆活。
觀瀑圖 設色紙本 1948年作
款識:伯琦先生方家正之,戊子九月金陵寫,傅抱石。鈐印:傅、抱石之印、往往醉后
此幅《觀瀑圖》,先生在傳統(tǒng)山水畫皴法基礎上,融匯、活用了各種傳統(tǒng)技法,他選擇了傳統(tǒng)皴法中最不規(guī)律,最自由,也是最灑脫的兩種:‘亂柴皴’和‘亂麻皴’。所繪云煙迷霧,壯麗沈雄。創(chuàng)作章法不落常套,完全把水、墨、色融合為一體。布局上,山巒的頂峰伸出紙外,近景充塞山巒樹木,中斷留出云霧,打破了傳統(tǒng)的格局,達到翁郁淋漓,氣勢磅礴的效果。
溪山行吟圖 設色紙本 戊子(1948年)作 (495萬元,2007年3月香港長風)
款識:戊子夏六月,金陵講舍,新喻傅抱石。鈐?。罕鳎ò祝⒋剿砸玻ㄖ欤?、蹤跡大化(朱)
《溪山行吟圖》,1948年寫于南京。此時抱石先生離開重慶未久,畫風基本與金剛坡時期一致。圖中松林群峰,飛泉直下,煙云四起,正可滌蕩襟懷,休息身心。群山在亂筆散鋒縱掃之后,以長線鉤劃,略似荷葉皴,其妙在既蒼莽且暢爽,寫山亦寫心也!此畫大膽吸取了北宋范寬《溪山行旅》的構圖,但他又發(fā)揮了范寬“真山壓面”的處理手法,反將畫面下部的松林人物加重加深,越是空處,越是謹嚴,巧妙穿插的人物寓意深刻并實踐了東坡“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理。
山寺云深 鏡心 設色紙本 1949年作
題識:云僧吾兄屬寫即乞教正,己丑二月,時還南昌,傅抱石。鈐?。罕接?br> 此幅南昌時期所作的《山寺云深》,畫面右下松林掩映,一位立于其中的佛僧,仙風道骨,古意盎然。中遠景為奇峰高聳突起,云霧繚繞,溪間幽深,古寺藏于其中。作品多以墨法表現(xiàn),設色較為清淡,很好的將墨與色相融合,體現(xiàn)出淋漓酣暢的意趣。所畫叢樹筆墨老辣,打破了中鋒和側鋒用筆畫樹傳統(tǒng)的筆法,而是將筆鋒散開,下筆如風馳電掣,縱橫交錯,隨勢而動,韻律豐富,表現(xiàn)出強烈的藝術個性。整幅畫面蒼?;置?,飄灑逸宕,給人大氣磅礴之勢。畫面山寺浮云,松林敞幽,僧人藏身于山腰之際,見避世遁隱之志。畫如其人,境由心生,筆下流露的是畫家在時局未明時心情的寫照。
山瀑清會圖 1949年作 (440萬元,2006年12月北京翰海)
款識:潔青吾兄喜鑒藏,尤嗜苦瓜上人,承以巨幀見命,即用上人筆意奉報。蓋三年來寫大幅,此為第二次也,敬乞教政。己丑二月下浣,新喻傅抱石南昌記。鈐?。焊?、抱石私印、往往醉后、代山川而言也、苦瓜詩意
根據(jù)款識,傅氏乃應朋友之請繪此巨幅山水,又特意“用上人筆意”。畫家以其獨特之筆法(人稱“抱石皴”),一氣呵成地畫出跌宕起伏的重山峻嶺,山中泉水奔涌,泉瀑之下一亭榭置于樹叢之中,有二高士坐在亭中對語,似乎與人間煙火隔絕,而在風聲泉聲中盡享造化之美妙。整個畫面充滿了動與靜、虛與實,狂縱的筆墨與嚴謹?shù)恼路?,既矛盾對立,又和諧統(tǒng)一。這正是中國畫追求的理想境界,它所表現(xiàn)的是宇宙的精神與自然的生命。而這又正是傅抱石一生所崇仰的石濤上人的藝術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