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jì)50年代后期搬上大戲舞臺,形成了生、旦、凈、丑各角色行當(dāng),含有十種唱腔板式和并用歡音、苦音兩種調(diào)式系統(tǒng),同時使用關(guān)中、平利兩種語言唱白的戲曲劇種。因主奏樂器為弦胡而得名。最早班社在清道光2年,盛于民國。流傳在安康平利縣山區(qū)。
唱腔
弦子戲的唱腔板式有[一字板]、[苦平板]、[還陽板]、[文嘹字板]、[二流板]、[賣調(diào)]、[踩弦調(diào)]、[倒板]、[滾板]、[武嘹子板]十種。起、轉(zhuǎn)、落板都有自身的習(xí)慣用法,其落板句最后四字不唱,轉(zhuǎn)為游弦伴奏下的說白,之后結(jié)束由眾人以虛詞幫腔吶號子作結(jié)束是該劇音樂的顯著特點。
伴奏
伴奏分文場和武場,文場曲牌分絲弦曲牌和嗩吶曲牌。絲弦曲牌如[掛殿]、[小開門]、[洞房]、[放風(fēng)箏]、[游花園]、[出繡閣]、[哭皇天]等;嗩吶曲牌有[宮調(diào)]、[三槍]、[四門景]、[六么令]、[大登殿]、[將軍令]等十余首6武場鑼鼓段分起板鑼鼓,動作鑼鼓、開場鑼鼓,與漢調(diào)二簧基本相同。
唱詞
唱詞詞格多為十字句、七字句,傳統(tǒng)劇目有數(shù)百部,如《宗仙鎮(zhèn)》、《下河?xùn)|》、《殷壽山》、《鐵堂關(guān)》、《旗牌關(guān)》、《鎖陽關(guān)》、《三盜寶》、《紫金鐲》、《忠孝義》、《春花樣壽》、《拾玉鐲》以及現(xiàn)代戲《回娘家》、《追鄉(xiāng)》、《兩相親》等,歷代藝人有李建德、李建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