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小建中湯合理中丸加減。
證候表現(xiàn):腹痛綿綿,時作時止,痛處喜溫喜按,面白少華,精神倦怠,手足清冷,乳食減少,或食后腹脹,大便稀溏,唇舌淡白,脈沉緩,指紋淡紅。
病因病機:本證因素體陽虛,中陽不足,或病程中消導(dǎo)、攻伐太過,損傷陽氣,失于溫養(yǎng),臟腑拘急而痛。本證特點為起病緩慢,腹痛綿綿,喜按喜溫,病程較長,反復(fù)發(fā)作,為虛寒之證。
治則治法:溫中理脾,緩急止痛。
處方:小建中湯。
方用:小建中湯合理中丸加減。
處方:理中丸。
出處:《中醫(yī)兒科學(xué)》·第一章常見病證(篇)·第二十五節(jié)腹痛(章)
原文:脾胃虛寒證候腹痛綿綿,時作時止,痛處喜溫喜按,面白少華,精神倦怠,手足清冷,乳食減少,或食后腹脹,大便稀溏,唇舌淡白,脈沉緩,指紋淡紅。辨證本證因素體陽虛,中陽不足,或病程中消導(dǎo)、攻伐太過,損傷陽氣,失于溫養(yǎng),臟腑拘急而痛。本證特點為起病緩慢,腹痛綿綿,喜按喜溫,病程較長,反復(fù)發(fā)作,為虛寒之證。治法溫中理脾,緩急止痛。方藥小建中湯合理中丸加減。常用桂枝溫經(jīng)和營;白芍、甘草緩急止痛;飴糖、大棗、生姜、黨參、白術(shù)甘溫補中;干姜溫中祛寒。氣血不足明顯者,加黃芪、當(dāng)歸補益氣血;腎陽不足,加附子、肉桂以溫補元陽;伴嘔吐清涎者,加丁香、吳茱萸以溫中降逆。脾虛而兼氣滯者,用厚樸溫中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