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八卦和六十四卦是《易》之靈魂!沒有它們就沒有《易》。
前篇已經(jīng)介紹了八卦的產(chǎn)生及其屬性,此篇專題介紹六十四卦。
在易學(xué)中,六十四卦似乎已經(jīng)沒有什么秘密可談,其實(shí)不然。六十四卦是怎樣演繹出來的?它的卦序是怎樣排列的,最早的卦序是什么樣?它為什么能“彌綸天地之道”……這都需要我們做出回答。
六十四卦探秘
六十四卦的衍生過程
六十四卦是在八卦的基礎(chǔ)上衍生、發(fā)展起來的。宋?朱熹在《周易本義》中載邵雍的《伏羲八卦次序》和《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兩張橫圖,以說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衍生過程。詳見下圖。
此圖是對《易傳?系辭上》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解釋。邵雍說八卦的形成是“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也?!毕扔刑珮O,宇宙混沌初開,分出天地,然后有萬物。將太極一分為二,為陰為陽。陽分為太陽和少陰,陰分少陽和太陰,這就產(chǎn)生了四象。四象再一分為二,太陽生《乾》、《兌》,少陰生《離》?!墩稹罚訇柹顿恪?、《坎》,太陰生《艮》、《坤》,這樣八卦就衍生出來了。所生八卦次序是按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排列的,這是伏羲八卦的次序,故稱《伏羲八卦方位圖》。此圖是衍生六十四卦的基礎(chǔ)。
在《伏羲八卦方位圖》的基礎(chǔ)上,又衍生出《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見左上圖:
邵雍認(rèn)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三十二,三十二分為六十四”而成。由八卦生十六卦,十六卦生三十二卦,三十二卦生六十四卦。
后人對這種分法持有異議?!胺帧敝皇菙?shù)量上的增加,沒有確切地說明六十四卦的衍生過程。這其中的十六卦和三十二卦是個什么卦象呢?朱熹在《易學(xué)啟蒙》中說“八卦上面各加一奇一偶,而為四劃者十六”,這就是說,十六卦是四劃卦,三十二卦就是五劃卦,朱熹與說“于經(jīng)無見”,看來這種分法沒有什么實(shí)在意義。
這里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哲學(xué)理論問題。
在人類的認(rèn)識史上,從來就有形而上學(xué)和辯證法兩種不同的世界觀。對于事物的發(fā)展,形而上學(xué)認(rèn)為只是增加和減少,辯證法則認(rèn)為是對立和統(tǒng)一。毛澤東同志說:“范圍的大小,數(shù)量的增減,不能說明事物何以有性質(zhì)上的千差萬別及其互相變化”(《矛盾論》)。太極分而為陰和陽,這是“分”,但不只是數(shù)量上的增加,這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它們是對立的又是統(tǒng)一的?!犊鬃印氛f,六十四卦是由“八卦相蕩”、“八卦相錯”而成?!笆帯焙汀板e”義有些相近,推蕩交錯之義?!笆帯焙汀板e”是動態(tài)的,是矛盾雙方相互斗爭的表現(xiàn)形式;它們又在這斗爭中達(dá)到了統(tǒng)一,統(tǒng)一在一個卦中。三劃卦是這樣形成的,六劃卦也是這樣形成的。所以我們說,《易》是符合唯物辯證法的。
陰和陽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它們又統(tǒng)一在三劃卦中。一個三劃卦也是一個矛盾的個體,兩兩相蕩相錯,就形成了一個六劃卦,又達(dá)到了統(tǒng)一。六十四卦就是這樣形成的。它們的推蕩過程有以下兩種形式:
一是,同卦相重,即乾()與乾()重、坤()與坤()重……,這樣就形成了八個六劃卦:乾、坤、兌、離、震、巽、坎、艮。這八個六劃卦稱作“八純卦”,其卦名還是原卦名。
二是,一個經(jīng)卦與另一個經(jīng)卦相重。以(乾)卦為例,與(坤)重而成(否),與(兌)重而成(履),與(離)重而成(同人),與(震)重而成(無妄),與(巽)重而成(姤),與(坎)重而成(訟),與(艮)重而成(遁)。余仿此類推。這樣,由一個經(jīng)卦經(jīng)過與自身或其它經(jīng)卦重合,就衍生出八個六劃卦,八八成六十四卦。由此可見,這是“合(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而不是“分(數(shù)量的增加)”。是兩兩重合而成,如果用數(shù)學(xué)式表示出來,則是82=64。正因?yàn)槿绱?,《易》才能“彌綸天地之道”,才能解釋宇宙間千變?nèi)f化的形態(tài)。如果認(rèn)為只是數(shù)量上的增加,那就陷入了唯心主義泥潭。
在下面的《卦序表》中可以明顯地看出這種組合的全貌。
六十四卦探秘
六十四卦次序
六十四卦到底是按什么樣的順序排列的,在眾多的六十四卦次序中那個是最原始的,這一直是困擾易界的一個難題。為了討論這一問題,讓我們從六十四卦的次序入手。
六十四卦有多種排列次序,我們先選擇有代表性的介紹給大家
六十四卦探秘
六十四卦次序
(一)文王《周易》卦序
這是現(xiàn)行本《周易》的卦序,也是文王重新排列的六十四卦次序。它有如下特點(diǎn):
以《乾》為首卦 此卦序是《乾》為首卦,總統(tǒng)其余六十三卦,表明《周易》作者崇尚天和陽剛之氣,同時也是對商《歸藏》易序的一種修訂?!稓w藏》是以《坤》為首卦,將“坤乾”顛倒而成“乾坤”,表明崇尚陽剛之氣,也帶有明顯的政治意圖——翦商(前面已有說明)。
將六十四卦分成了上下《經(jīng)》 從《乾》至《離》三十個卦為《上經(jīng)》,從《咸》至《未濟(jì)》三十四個卦為《下經(jīng)》。乾為父、坤為母,《上經(jīng)》猶說父輩的事。《咸》()卦上兌為少女,下艮為少男,男女交感而成婚,組成了一個恒久的家庭,《下經(jīng)》猶說下一輩的事。
卦是按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排列的 這在《序卦傳》中作了詳細(xì)表述。有《乾》、《坤》而有萬物,《屯》是物之初始,猶一個初生兒的誕生;幼童需要啟蒙,故下卦是《蒙》;幼童還得喂養(yǎng),故接下來是《需》……從《屯》到《既濟(jì)》,事物完成了一個發(fā)展的全過程;然而事物還沒有終結(jié),故最后一個卦是《未濟(jì)》,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循環(huán)。
表明了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 六十四卦除乾、坤、坎、離、頤、中孚、小過、大過這八個卦之外(因這此卦倒過來也一樣),卦基本上都是一正一倒相鄰排列的,如;泰和否,損和益,剝和復(fù)……,它表明了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和曲線發(fā)展的規(guī)律。
六十四卦探秘
六十四卦次序
這是《易傳?雜卦傳》的卦序,此卦序也是以《乾》為首卦。晉?韓康伯說:“雜卦者,雜揉眾卦,錯綜其義,或以同相類,或以異相明也”(《系辭注》)。與通行本《周易》一樣,除乾、坤、坎、離、頤、中孚、小過、大過這八個卦因正倒都一樣,而同類相鄰安排外,其余各卦均是一正一倒排列的。不過其排列順序不同,它在揭示對立統(tǒng)一關(guān)系的同時,更強(qiáng)調(diào)對立的一面,請見下圖。
六十四卦復(fù)對次序圖
唐?孔穎達(dá)說:“今驗(yàn)六十四卦,二二相耦非覆即變。覆者,表里視之,遂成兩卦。屯、蒙、需、訟、師、比之類是也。變者,反覆唯成一卦,則變以對之乾、坤、坎、離、頤、大過、中孚、小過之類是也。且圣人本定先后一,若元用孔子《序卦》之意,則不應(yīng)非覆即變,然則康伯所云:困卦之次,托象以明義,蓋不虛矣”(《周易正義》)。
如果說《雜卦傳》也是孔子或其弟子所著的話,孔子的治學(xué)方針是“述而不作”,那么,這個卦序不可能是孔子“雜揉”的?;蛟S孔子見到了另外版本的易書。
六十四卦探秘
六十四卦次序
(三)先天六十四卦次序
乾
兌
離
震
巽
坎
艮
坤
乾
1乾
2夬
3大有
4大壯
5小畜
6需
7大畜
8泰
兌
9履
10兌
11睽
12歸妹
13中孚
14節(jié)
15損
16臨
震
17同人
18革
19離
20豐
21家人
22既濟(jì)
23賁
24明夷
離
25無妄
26隨
27噬嗑
28震
29益
30屯
31頤
32復(fù)
巽
33姤
34大過
35鼎
36恒
37巽
38井
39蠱
40升
坎
41訟
42困
43未濟(jì)
44解
45渙
46坎
47蒙
48師
艮
49遁
50咸
51旅
52小過
53漸
54蹇
55艮
56謙
坤
57否
58萃
59晉
60豫
61觀
62比
63剝
64坤
此圖就是前面介紹的“先天六十四卦次序”所演譯出來的,將其大橫圖折迭后排列成方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它是以先天八卦推衍而來,橫向和豎向都按“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次序排列,兩兩相合而成六十四卦,不是邵雍說的“加一倍法”。
這個卦序的八經(jīng)卦按先天八卦次序,依次斜向排列,從《乾》至《坤》,稱之經(jīng)線;從《泰》至《否》為另一條斜線,稱為緯線,經(jīng)緯分明。
每橫向八個卦的內(nèi)卦(下卦)是固定不變的,而外卦(上卦)卻按陰陽消長的規(guī)律變化著。以乾宮為例,其下卦都是《乾》,變在上卦,《泰》三陰三陽,至《大畜》一陽生于上,至《需》一陽生于上卦中,至《小畜》兩陽生于上,至《大壯》一陽生于上卦下,至《大有》兩陽居上下,至《夬》只有一陰在上,至《乾》則為全陽,這是一個陽氣漸長過程;如要倒過來,則是陽氣漸消而陰氣漸長的過程。如果說上是天、下為地的話,正體現(xiàn)了“天動地靜”的古人宇宙觀。天地變化,春夏秋冬,四季推移均在此次序中!
這是北宋?邵雍易學(xué)的重要理論基礎(chǔ),是易學(xué)一個非常重要的次序圖。
六十四卦探秘
六十四卦次序
(四)《帛書》六十四卦次序
乾
艮
坎
震
坤
兌
離
巽
1乾
9艮
17坎
25震
33坤
41兌
49離
57巽
乾
10大畜
18需
26大壯
34泰
42夬
50大有
58小畜
坤
2否
11剝
19比
27豫
43萃
51晉
59觀
艮
3遁
20蹇
28小過
35謙
44咸
52旅
60漸
兌
4履
12損
21節(jié)
29歸妹
36臨
53睽
61中孚
坎
5訟
13蒙
30解
37師
45困
54未濟(jì)
62渙
離
6同人
14賁
22既濟(jì)
31豐
38明夷
46革
63家人
震
7無妄
15頤
23屯
39復(fù)
47隨
55噬嗑
64益
巽
8姤
16蠱
24井
32恒
40升
48大過
56鼎
這是長沙馬王堆第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本周易六十四卦次序。《帛書》卦名有三十一個與通行本周易相同,有三十三個不同,不同者如下:
乾—健 否—婦 遁—掾 履—禮 無妄—無孟 姤—狗 艮—根 大畜—泰畜 賁—蘩 蠱—箇 坎—贛 需—襦 震—辰 大壯—泰壯 豫—余 小過—少過 坤—川 謙—嗛 臨—林 升—登 兌—奪 萃—卒 咸—?dú)J 革—勒 隨—隋 大過—泰過 離—羅 晉—溍 睽—乖 噬嗑—筮□ 巽—箅 小畜—少 中孚—中復(fù)
這不同的卦名,可能有特殊的含義,也可能是一人口述,一人往帛上手書,在語音傳遞上發(fā)生了障礙,將同音字記錯。
《帛書》六十四卦的次序與現(xiàn)行本《周易》的次序不同,有人推測,這是筮家經(jīng)常使用,不免“韋書三絕”,簡策散亂,手頭沒有《序卦傳》,便胡亂整理在一起造成的。然而,這個卦序的排列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
從次序圖可以看出,它與上面的“先天六十四卦卦次序”有相同之處,都是由兩個經(jīng)卦相重而成。不同之處是,“先天”是著重說明六十四卦形成的原理,內(nèi)卦和外卦都是按“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排列的,在圖中,八純卦按一條斜線有規(guī)律地排列著(見上表有底紋處)。在次序圖中,八經(jīng)卦的次序是:1乾、10兌、19離、28震、37巽、55艮、64坤。相鄰兩卦間隔為9。
《帛書》八經(jīng)卦的次序是:1乾、9艮、17坎、25震、33坤、41兌、49離、57巽,相鄰兩卦間隔為8。內(nèi)卦是按“乾
一、坤二、艮三、兌四、坎五、離六、震七、巽八”排列的,很明顯,其順序是:父母、少男少女、中男中女、長男長女,表示陰陽的對立和統(tǒng)一。外卦是按“乾一、艮二、坎三、震四、坤五、兌六、離七、巽八”的順序排列的。前四卦是陽(男),后四卦是陰(女),表示了先陽后陰的思想。由于內(nèi)、外卦序不對應(yīng),就形成了與“先天”截然不同的卦序。因?yàn)閷私?jīng)卦已經(jīng)固定了位置,所以當(dāng)相同的兩個經(jīng)卦相重時,這時就出現(xiàn)了空白。這八個空格將六十四卦分成了八個單元,1乾是一個單元,32恒、33坤、34泰這三個卦是一個單元,其余六十卦每十個卦為一單元。至于為什么這樣排列,有待研究。
這種排列不同于現(xiàn)行本《周易》,也不同于《連山》和《歸藏》,因《連山》是以艮為首卦,《歸藏》是以坤為首卦,《帛書》雖說也以乾為首卦,但其余卦的排列順序不一樣,我們推測,這可能是另外一個版本的《易》書。
六十四卦探秘
六十四卦次序
(五)八宮六十四卦次序
上世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游魂
歸魂
乾宮
1乾
2姤
3遁
4否
5 觀
6 剝
7晉
8大有
震宮
25震
26豫
27解
28恒
29升
30井
31大過
32隨
坎宮
9坎
10節(jié)
11屯
12既濟(jì)
13革
14豐
15明夷
16師
艮宮
17艮
18賁
19大畜
20損
21睽
22履
23中孚
24漸
坤宮
49坤
50復(fù)
51臨
52泰
53大壯
54夬
55需
56比
巽宮
41離
42旅
43鼎
44未濟(jì)
45蒙
46渙
47訟
48同人
離宮
33巽
34小畜
35家人
36益
37無妄
38噬嗑
39頤
40蠱
兌宮
57兌
58困
59萃
60咸
61蹇
62謙
63小過
64歸妹
“八宮卦六十四卦次序”是西漢?京房所確立的,是他的易學(xué)理論的基礎(chǔ)。
這個卦序的特點(diǎn)是:
按八宮排列將六十四卦分為八宮,每宮八個卦,以八純卦領(lǐng)頭,下各統(tǒng)領(lǐng)七卦,如乾宮以《乾》為首,統(tǒng)領(lǐng)《姤》、《遁》、《否》、《觀》、《剝》、《晉》、《大有》七卦。每宮八個卦都各有其固定的位置,分別稱為上世(八純)、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游魂、歸魂?!毒┦弦讉鳌氛f:“易有四世,一世二世為地易,三世四世為人易,五世八純?yōu)樘煲祝位隁w魂為鬼易。”這樣就把天、地、人納入了卦中,并將各卦六爻從下至上分別命為:元士、大夫、三公、諸侯、天子、宗廟。這是為占術(shù)服務(wù)的。
前陽后陰八宮卦是按“乾、震、坎、艮、坤、巽、離、兌”順序排列,這樣的排列次序與《帛書》屬一個體系。前四卦是陽卦,后四卦是陰卦。乾為父,震長男、坎中男、艮少男;坤為母,巽長女、離中女、兌少女,體現(xiàn)了《說卦傳》“乾坤為父母,統(tǒng)帥三男三女”之說。
陰陽消長六十四卦的排列始于《乾》卦,終于《歸妹》,卦象的變化是陰陽消長的過程。從首卦橫向看,《乾》為六陽,陽氣極盛;《姤》是一陰始生而浸陽,《遁》是二陰生而浸陽,《否》是三陰生而浸陽,《觀》四陰生而浸陽,《剝》是五陰生而剝陽,至此陽氣幾乎被剝盡?!稌x》又復(fù)回一陽,表示陽氣不可被剝盡,居外卦四位,稱之“游魂”;《大有》則陽回歸本位,即下卦為《乾》,是謂“歸魂”。其它宮的卦也是按這樣的陰陽消長排列的
六十四卦探秘
六十四卦次序
(六)后天六十四卦次序
乾宮
1乾
2姤
3遁
4否
5 觀
6 剝
7晉
8大有
坎宮
9坎
10節(jié)
11屯
12既濟(jì)
13革
14豐
15明夷
16師
艮宮
17艮
18賁
19大畜
20損
21睽
22履
23中孚
24漸
震宮
25震
26豫
27解
28恒
29升
30井
31大過
32隨
巽宮
33巽
34小畜
35家人
36益
37無妄
38噬嗑
39頤
40蠱
離宮
41離
42旅
43鼎
44未濟(jì)
45蒙
46渙
47訟
48同人
坤宮
49坤
50復(fù)
51臨
52泰
53大壯
54夬
55需
56比
兌宮
57兌
58困
59萃
60咸
61蹇
62謙
63小過
64歸妹
這個“先天六十四卦次序”是清?江永所制,源于上面的京房“八宮卦”,每宮八個卦的次序相同,只是八純卦的排列次序不一樣,這也是為占術(shù)服務(wù)的。
六十四卦探秘
六十四卦次序
(七)《包元經(jīng)》六十四卦次序
太陰
1坤
2復(fù)
3臨
4泰
5大壯
6夬
7需
8比
太陽
9乾
10姤
11遁
12否
13觀
14剝
15晉
16大有
少陰
17兌
18困
9萃
20咸
21蹇
22謙
23小過
24歸妹
少陽
25艮
26賁
27大畜
28損
29睽
30履
31中孚
32漸
仲陰
33離
34旅
35鼎
36未濟(jì)
37蒙
38渙
39訟
40同人
仲陽
41坎
42節(jié)
43屯
44既濟(jì)
45革
46豐
47明夷
48師
孟陰
49巽
50小畜
51家人
52益
53無妄
54噬嗑
55頤
56蠱
孟陽
57震
58豫
59解
60恒
61升
62井
63大過
64隨
此為北周?衛(wèi)元嵩《元包經(jīng)》所載六十四卦次序,亦稱《衛(wèi)氏歸藏卦序》。所列八經(jīng)卦次序是:坤一、乾二、兌三、艮四、離五、坎六、巽七、震八,以坤為首卦,先陰后陽,陰陽相雜,體現(xiàn)了《歸藏易》的思想。
此卦序“八宮”是按“太陰、太陽、少陰、少陽、仲陰、仲陽、孟陰、孟陽”排列的。每宮的八個卦的排列順序與《先天六十四卦次序》相同,以首卦《坤》橫向看,《坤》是六陰,表明陰氣正盛;下卦是《復(fù)》,一陽始生于下而浸陰;第三卦是《臨》,二陽下生;第四卦是《泰》,三陽生于下,陰陽均等;第五卦《大壯》,四陽生于下;第六卦《夬》,五陽生于下,此時陰將要被剝盡;然第七卦《需》則一陰回復(fù)外卦四位,表明陰氣不盡;至《比》卦陰回歸于下卦而成《坤》,說明陰氣不盡。這“太陰”八個卦表現(xiàn)了陽息陰消的過程,這與“先天次序”是一樣的。
六十四卦的排列方法還有一些,就不再一一介紹了。
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一直困惑著易界。在眾多次序中,到底那一個是最原始的卦序?我認(rèn)為,可能根本就沒有原始的卦序,也沒有一個固定的卦序模式。卦序的排列是根據(jù)人對《易》的理解不同,人的思想理念不一樣,甚至根據(jù)政治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排列。
《周禮?春官?太卜》載:“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薄哆B山》、《歸藏》、《周易》都是八個純卦、六十四個別卦?!哆B山》是以艮為首卦,《歸藏》以坤為首卦,《周易》以乾為首卦,那么,這三個《易》對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肯定是不一樣的。
在眾多的卦序中,《先天六十四卦次序》顯得十分重要,它不但表明了六十四卦的衍生過程,而且揭示了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對于認(rèn)識古人的思想理念的和解讀符號、圖象有著重要的作用?!恫瘯呢源涡颉放c此有相同之處。
《現(xiàn)行本周易六十四卦次序》和《雜卦六十四次序》都強(qiáng)調(diào)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而后者更重視其對立的一面。《元包經(jīng)六十四卦次序》體現(xiàn)了商易的思想,是否是《歸藏》易,尚沒有得到易界的普遍認(rèn)同。
“后天”、“八宮”次序主要是為占卜用的。
由此可見,《易》無體無方,六十四卦的次序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和一程不變的的規(guī)則。六十四卦就好像是六十四塊積木,可以搬來搬去,根據(jù)每個人的不同愿望演譯出各種圖案。至于能演譯出多少個卦序,有興趣的讀者不仿試一下。古人尚作了多種排列,我們何不也嘗試做新的排列,以揭示古人尚沒有認(rèn)識的客觀規(guī)律
六十四卦探秘
卦的演譯與宇宙模式
卜筮,是古人認(rèn)識事物的一種原始手段。卦的演譯是一個復(fù)雜的過程,但其中卻包含著哲理。
宇宙大爆炸之后,經(jīng)過了一個漫長的“渾沌”時期,之后各星辰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天地開始分明。古人把這“太極”所生的物質(zhì)“一分為二” ,為陰為陽。在遠(yuǎn)古時期,人們只認(rèn)識一和二,《周易全解》引前蘇聯(lián)柯斯文話說:“落后部落的語言中,二僅僅意味著一種整個東西的兩半”(《原始文化始綱》)。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的進(jìn)步,逐步認(rèn)識到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從一到十的認(rèn)識也是經(jīng)過一個漫長的過程。
人們認(rèn)識一至十之后,開始用這些數(shù)字來解釋世界,“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就是把天地又各分成了“五”,一三五七九是天為陽,二四六八十是地為陰,這樣就形成了陰和陽、奇和偶五種對立統(tǒng)一的規(guī)律?!拔逦幌嗟枚饔泻稀保跋嗟谩本褪且慌c二相得、三與四相得、五與六相得、七與八相得、九與十相得,這是五對矛盾;“有合”,就是陰與陰合,陽與陽合,合之后“天數(shù)二十有五,地數(shù)三十,凡天地之?dāng)?shù)五十有五”。這個數(shù)是怎么來的呢?天數(shù)=1+3+5+7+9=25,地數(shù)=2+4+6+8+10=30,天數(shù)+地數(shù)=25+30=55,五十五就是天地之?dāng)?shù)。
(一)大衍之?dāng)?shù)的演譯
“大衍之?dāng)?shù)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扐以象閏,故再扐而后掛”(《系辭上》),這說的是卜筮之法。
“大衍之?dāng)?shù)”就是天地之?dāng)?shù),而卜筮時只用四十九,因?yàn)橹挥兴氖挪拍苎葑g出“七八九六”這四個數(shù)的一個。一個卦是怎樣推演出來的呢?先從推演一爻說起。
確定一個爻要經(jīng)過三個步驟:
第一步:將四十九根蓍草信手分成兩部分,分左右擺放。在兩組中的一組隨意抽出一根,放在另一邊。再將每組蓍草四個四個地數(shù)(即除以4),各組都得出一個余數(shù),如余數(shù)是0則認(rèn)定為4,那么,這個余數(shù)的可能性是:1、2、3、4,即左是1、右必是2,右是1、左是2,左右都是2,或左右都是4,只有這四種的其中的一個。如若把兩個余數(shù)相加,其結(jié)果非4即8(1+3=4、3+1=4、2+2=4、4+4=8)。
第二步:將上面演譯后左右兩組的余下的蓍草合一,再按上而的步驟演譯一次。這時蓍草數(shù)不是49,而是40或44(49-1-8=40、49-1-4=44),再分二、掛一、揲四、歸奇后,所得的數(shù)仍是1、2、3、4,但其組合發(fā)生了變化:左1則右2,左2則右1,左3則右4,左4則右3,再加上抽出的一根(第一步時不加“掛一”這一根),其余數(shù)仍非4即8。
第三步:將第二步后剩余的蓍草再合一,再按第一步的程序演譯一次。這時兩組的余數(shù)不是48或44 ,而是32、36、40的其中一個(44-4=40、44-8=36、44-4=36、40-8=32)。經(jīng)過推演后,其余數(shù)仍非4即8。
這三個步驟稱為“三變”。將這三變的余數(shù)加起來,其結(jié)果有四種可能:8+8+8=24、4+4+4=12、8+8+4=20、4+4+8=16。
再將49根蓍草掛一以后的48,分別減去上數(shù),則:48-24=24、48-12=36、48-20=28、48-16=32。
再將上面的余數(shù)分別除以4,則:24?4=6、36?4=9、28?4=7、32?4=8。這樣就得出了六、七、八、九這四個數(shù)的一個。七為少陽(?。?、八為少陰()、九為老陽()、六為老陰(),這樣就確定了一個卦爻!
按上面的步驟再重復(fù)兩次,又得出兩個爻,這樣“十有八變而成卦”,只成了一個三劃卦!再“因而伸之”,才得出一個六劃卦。
這個推演過程相當(dāng)復(fù)雜,就是今天我們用電子計算機(jī)計算,也得需要一定的時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用筷子或火柴演譯一下,就知道其中的奧妙了。我們之所以介紹它,不是為了卜筮,而是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古人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方法。
(二)大衍演譯探秘
大者,廣也;衍者,演譯也。大衍之?dāng)?shù)就是天地之?dāng)?shù),用天地之?dāng)?shù)進(jìn)行演譯,有千變?nèi)f化之妙!
《系辭上》說:“《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独ぁ分?,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dāng)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dāng)萬物之?dāng)?shù)也。”將這種推演與自然規(guī)律聯(lián)系在一起。“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扐以象閏,五歲再閏”,“四時”即是春夏秋冬,“閏”就是閏月,“再閏”就是五年之內(nèi)有兩個閏月,這說明古人已經(jīng)掌握了較為豐富的天文知識。
“策”就是蓍,“一策”就是一根蓍草?!肚坟允怯闪鶄€老陽爻組成的,經(jīng)三變,每個老陽過揲之?dāng)?shù)是36根蓍草,36?6=216,就是說,《乾》卦是由216根蓍草演譯出來的?!独ぁ坟允怯闪鶄€老陰爻組成的,經(jīng)三變,每個老陰過揲之?dāng)?shù)是24根蓍草,24?6=144,即《坤》卦是由144根蓍草演譯出來的。《乾》《坤》之策相加,216+144=360,這與一年360天的數(shù)相當(dāng),故說是“當(dāng)期之日”。
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6?64=384),陰與陽爻各一百九十二。陽爻是老陽,每爻由36根蓍草推演而來,那么,老陽共有六千九百一十二策(36?192=6912)。陰爻是老陰,每爻由24根蓍草推演而來,那么,老陰共有四千六百零八策(24?192=4608)。老陰與老陽之和是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策(6912+4608=11520),這就是“萬物之?dāng)?shù)”,說“萬物”只是約數(shù)。
《漢書?律歷志》從天文歷法角度推算:“四營而成《易》,為七十二。參三、統(tǒng)兩,四時相乘之?dāng)?shù)也。‘參’之得《乾》之策,‘兩’之則得《坤》之策。以陽九九之,為六百四十八;以陰六六之,為四百三十二,凡一千百八十,陰陽各一卦微算策也。‘八’之,為八千六百四十,而八卦小成。引而信(伸)之,又‘八’之為六萬九千一百二十,天地之再,為十三萬八千三百四十,然后大成。五星會終,觸類而長之,以乘章歲,為二百六十四萬六千五百六十,而與日月會。三會為七百八十七萬九千六百八十,而與三統(tǒng)會。三統(tǒng)兩千三百六十三萬九千四十,而復(fù)于太極上元。九章歲而‘六’之為法,太極上元為實(shí),實(shí)如法得一,當(dāng)萬物氣體之?dāng)?shù),天下之能之畢矣?!?div style="height:15px;">
“大衍之?dāng)?shù)”的求法也是推演法,由此可以推出宇宙萬物之?dāng)?shù),得出“陰陽各萬一千五百二十”,其推算方法相當(dāng)復(fù)雜!
“大衍之?dāng)?shù)”是有它的科學(xué)道理的?!稊?shù)學(xué)九章》說:“大衍求一術(shù)云;置廳右上,定居右下,立天元一于左上。先以右上除右下,所得商數(shù)與左上一相生入左下。然后乃以右行上下以少除多,遞互除之,所得商數(shù)隨即遞互累乘歸左行上下,傾使右上未后奇一而止,乃驗(yàn)左上所得,以為乘率?!边@是首次把整數(shù)論與“大衍之?dāng)?shù)”聯(lián)系起來,創(chuàng)立了“大衍求一術(shù)”,即術(shù)解一次同余方程組的算法。
其一,這種演譯從一開始就有不確定性,帶有模糊性。四十九根蓍草一分為二,左右各是多少是不確定的;之后,抽出一根,或左或右,也是不確定的。但它們的余數(shù)卻是1、2、3、4其中的一個,其結(jié)果是六、七、八、九中的一個。這就好像拋銅錢一樣,一個銅錢拋下去,不是“字”就是“背”,它的概率是百分之五十。這種推演方法,其實(shí)也是概率法,經(jīng)過“十有八變”后,它的精確率就更高了。
其二,在演變過程中,體現(xiàn)了“天地人”的思想?!胺侄鵀槎髢伞保褪前岩粋€事物一分為二,一陰一陽,陽代表天,陰代表地。“掛一以象三”,就是抽出一根代表人,這樣天、地、人就都有了。當(dāng)?shù)诙儠r,將代表人的這一根也加進(jìn)去,用“天地人合一”的方法進(jìn)行演譯,這反映了古人獨(dú)特的思維方式。
孔子說:“《易》與天地準(zhǔn),故能彌綸天地之道?!薄暗馈笔鞘裁茨兀靠鬃佑终f:“一陰一陽謂之道?!惫湃酥腔鄣貙⑻斓厝f物一分為二,為陰為陽,這是古人長期實(shí)踐的經(jīng)驗(yàn)總結(jié)。天體運(yùn)行有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月圓月虧、雷雨風(fēng)電,分陰分陽;地上一切事物也是一樣,非陰即陽,人分男女、獸分雄雌、山有高低、澤有深淺、色有紅黑;就是同一個事物,也分陰和陽,上為陽下為陰,正面為陽反面為陰。陰陽概括了天地間一切事物的本質(zhì)和屬性。
由和推演出來的八卦,是古人的最原始、最基本的認(rèn)識,它只是揭示了天地間的八種物質(zhì);而六十四卦則是更高級的認(rèn)識,它囊括了天地間所有物質(zhì)以及這些物質(zhì)的運(yùn)動規(guī)律,“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吧瘛笔鞘裁茨??它不是迷信所說的神仙、神鬼之類。孔子說:“陰陽不測之謂神”(《系辭上》)?!吧瘛笔侨说娜庋劭床坏降?、但確實(shí)存在的無形的東西;“物”是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這種無形的和有形的物質(zhì)包括在六十四卦之中了。六十四卦卦既然是從天地萬物中抽象出來的法則,那么,反過來它就可以指導(dǎo)實(shí)踐,能夠“通神”,能夠“類物”,所以,我們用它去解釋萬物乃至當(dāng)今科學(xué)的新發(fā)現(xiàn),都是觸類旁通的。對此,在本書最后一篇我們將作詳細(xì)介紹。
其實(shí),每個卦本身就是一個圖象,或者說是一幅畫,是沒有文字和語言的象。后人為了解釋這套符號體系,又畫了許多圖,用啞語對啞語。最早的易圖只有九張,這就是北宋?朱熹在《周易本義》中傳出的《河圖》、《洛書》、《伏羲八卦次序》、《伏羲八卦方位》、《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文王八卦次序》、《文王八卦方位》,和后來又傳出的《太極圖》??珊髞懋媹D成風(fēng),據(jù)中國科學(xué)院哲學(xué)社會研究所專家收集,易圖已達(dá)四千多種,可謂世界學(xué)術(shù)史之最!這就將本來就很復(fù)雜的易學(xué),搞得更加混亂了。
在上篇中,我們已經(jīng)介紹了這九張圖中的《伏羲八卦次序》和《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在這一篇中,我們將介紹八卦方位圖。八卦方位圖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又稱《伏羲八卦方位》,后天又稱《文王八卦方位》。
邵雍在《觀物外篇》解釋說:“天地定位一節(jié),明伏羲八卦也。八卦相錯也明交相錯,而成六十四卦也。數(shù)往則順,若順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知來則逆,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皆來生之卦也,故曰知來也。夫易之?dāng)?shù),由逆而成矣。此一節(jié)直解圖意,若逆知四時之謂也?!?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