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龍加附子湯( 溫陽祛寒平喘湯) :
制附子45克( 同生姜10片、綠豆30克,先煎60分鐘) 、麻黃6克、桂枝10克、細辛3克、干姜9克、五味子6克、白芍15克、炙甘草9克、法半夏10克。服用方法:每次服用200毫升,日服2次。
立法與組方依據:
理論依據
支氣管
哮喘是世界范圍內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證據表明過去20年
哮喘的發(fā)病率顯著增加,但迄今為止,不僅具體的病因尚不明確,也沒有臨床報道能夠根治
哮喘。在GIN A中明確指出,
哮喘僅能夠通過治療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減少相應臨床癥狀。故探索有效的控制手段具有重要意義。
一直以來傳統(tǒng)中醫(yī)學對支氣管
哮喘( 寒哮證) 的認識就是在不斷探索前進的,各家著說繁多,正如本研究前文所論述,概括說各醫(yī)家對于重視陽氣的思想是針對寒哮證病機的一個共同認識。特別是到了近代火神派的崛起,更帶來對陽氣的嶄新深入的思想認識,并闡述了相關的理論。這個理論基于對《黃帝內經》、《傷寒論》的認識,闡述了陽氣的重要生理功能和病理狀態(tài)時的表現(xiàn),如盧崇漢先生所說:“ 人體的生命的活動,始終存在著陽主陰從的關系,從生理上而言,維持生命的正常生存,依靠的是陽氣,人體各個臟腑,各個組織器官的一切生理活動以及精氣血津液的化生,運行都離不開陽氣的溫煦、推動、氣化、固澀作用。陽氣的盛衰關系到機體生命的強弱與存亡,而在病變的過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在陽氣,是陽氣為主導地位的陰陽二者關系遭到破壞,引起的臟腑功能失調,當然治療上無疑是以扶陽為主?!?。同時盧氏亦強調陽氣宜通,并始終令其保持在通的狀態(tài)。陽升,陰才能正常的降,陽降,陰才能正常的生,如果沒有陽氣的布運,陰陽升降就不可能,它是陰陽升降的必備前提條件。扶陽理論在對于陽損而病的認識上,亦有較鮮明的觀點,如李可所說:“ 正邪交爭的焦點,全看陽氣的消長進退,陽虛則病,陽衰則微,陽復則生,陽去則死,陽氣易傷難復,故陽常不足,暴病多亡陽,久病多傷陽,萬病不治,求之于腎,腎為先天之本,為人生命之主宰,內寄命門真火,為生命的原動力,五臟精氣的源泉,故五臟之傷,窮必及腎,腎氣敗亡則生命終結。故凡治病,皆當首先顧護脾腎遠期,勿使損傷。若已損傷,則急需固脫救腎。"
正是在上述理論指導下,溫陽法在對陰寒證治療上取得滿意的效果,反證出其理論的優(yōu)越性。而本研究中的支氣管
哮喘寒哮證,正是陰病范疇,在寒哮證專方小青龍湯基礎上加入重劑附子,亦是建立在上述理論基礎上的。
實踐依據
基于上述的理論認識,在治療陰寒證時重視溫陽法的運用已成為歷代各個醫(yī)家的共同認識。早在《傷寒論》中就已體現(xiàn)溫陽法的重要性。如李可先生說:“ 一部傷寒論113方,使用附子、桂枝、干姜者達90方,可見醫(yī)圣對陽的重視,日溫陽,日養(yǎng)陽,日助陽,日救陽,對生命之本的陽氣,是何等的曲意呵護,關懷備至’’。而李氏在實踐中更是將溫陽法發(fā)揮到極致。其不僅在寒哮病,更是在治療心衰、呼衰等急危重癥時,倡用大劑附子,他認為歷代所用四逆方,主藥附子僅l O g左右,劑量顯然不足。故他用附子治療心衰等急危重癥,一般都在100-200g之間,且日夜連續(xù)進服,24小時用附子500g以上者甚多。
當然,對于具體溫陽法的細節(jié)處理,各個醫(yī)家在反復臨床實踐中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與經驗。鄭欽安認為熱不過附子,補坎陽之藥,以附子為主。重用附子,純用辛熱,極少參雜甘昧滋陰之品,講究單刀直入,立扶陽氣,直取陰邪。醫(yī)家吳佩衡更是善用附子之大家。他認為病至危篤之時,處方用藥非大劑不能奏效,若病重藥輕,猶兵不勝敵,不能克服。在其病案中使用附子共計56案,其中成人47案,初診方l O O g以上者22例,60g以上者11例。30g以上者12例復診逐漸加量至150g者4例。加量至200g者5例。劑量最大者400g。他亦反對加用熟地等滋陰之品,認為扶陽驅寒,宜溫不宜補,溫則氣血流通,補則寒濕易滯。亦有醫(yī)家如祝味菊者,不僅重視陽氣,日“ 夫邪正消長之機,一以陽氣盛衰為轉歸。即其既病,則當首重陽用。陽衰一分,則病進一分;正旺一分,則邪卻一分,此必然之理也。",而且十分重視藥物配伍,靈活運用溫潛、溫通諸法。在其醫(yī)案中多次運用溫散法治療
哮喘,溫者用附子、干姜,散者用麻黃、桂枝、半夏,取得“ 立竿見影,多年未發(fā)之效” 。在點評用藥時他說:“ 溫藥含有強壯之意,非溫不足以振衰憊,非溫不足以彰氣化……溫之為用大矣。"
對于寒哮病的認識,醫(yī)家范中林亦明確指出,“ 專主先天真陽衰損,在此下手,治之但扶其真元。需抓住根本,堅持回陽救逆,益火消陰,大補命門真火,峻逐臟腑沉寒?!谄洳“钢幸嗖环Χ嗄?a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51, 51, 51); outline: none;">哮喘,宿根纏綿,逢寒則重,難以根治的病例,方中用附子30g,經治后14年未發(fā)。在點評病案時,范氏闡述了“ 氣藏于肺而根于腎’’的觀點。將其治法概括為“ 扶陽驅陰,補腎納氣",大贊元陽之功。范氏在使用附子時,初診多小劑量,通常是30g,試藥后再增加用量,一般是翻倍,取得顯效后,在減量改為初診方。他對藥后的反應積累了豐富經驗,認為服藥后比較理想的反應,是周身暖和,舌質和面色均現(xiàn)紅潤,此時可用少量滋陰之品,以斂其所復之陽,陽得陰斂,則陽有所依附,自然陰陽互根相濟, 邪去正安。
支氣管
哮喘寒哮證的誘因是形寒飲冷,并導致了肺衛(wèi)陽匱,同時內有脾腎陽虛,夙根寒飲內伏。上述病機和臨床所見基本一致,即患者多屬形寒怕冷之體,或有風寒誘發(fā),脾胃素寒,而病癥反復發(fā)作,故治療上不僅應注重溫肺散寒以達表,亦需溫陽蠲飲以助本。自《傷寒論》起,即有用小青龍湯治療外寒內飲的典范,并成為后世醫(yī)家治療
哮喘寒哮證的典型方劑。后世醫(yī)家在其基礎上結合各自經驗進行相關加減,豐富了方證內涵。
正是在先賢理論及經驗的基礎上,根據
哮喘寒哮證的基本病理一陽虛寒伏,大膽運用大劑附子溫陽法取得了較好效果,并擬定了寒哮專方溫陽祛寒平喘方。結合對《傷寒論》的實踐,在準確辨證的基礎上大膽運用大劑附子治療肺系頑癥
哮喘、慢性咳嗽、慢性
鼻炎等取得了令人驚奇的療效,據觀察,運用大劑附子方治療
哮喘60余例顯示,不僅效果快捷,而且不乏3級
哮喘發(fā)作較重的病例也獲得良好控制的案例,經過恰當配伍和煎煮,沒有發(fā)生1例毒副反應。為了進一步驗證大劑附子的平哮療效、深入探討其平喘機理,以充分顯示中醫(yī)藥在治療
哮喘領域的優(yōu)勢,故筆者立題作專題研究。
組方分析
在本研究所用溫陽祛寒平喘方,是針對該病證的病因病機特點,重在溫肺散寒、溫陽蠲飲。分析該方,方中麻黃,辛溫微苦,入肺與膀胱經,具辛散、溫通、苦降之性,善散風寒、開腠理、透毛竅、通經絡、宣肺氣而利水道。《本草正義》云其“ 輕清上浮,專疏肺郁,宣泄氣機,是為治感第一要藥,雖日解表,實為開肺,雖日散寒,實為泄邪"。古今治哮方中,麻黃的使用頻率約為58.6%,為
哮喘用藥之首。據現(xiàn)代藥理研究,麻黃有抗炎,擴張氣道的作用,桂枝,辛甘性溫,功能發(fā)汗解肌,通陽宣散。《本草綱目》云:“ 桂枝透達營衛(wèi),故能解肌而風邪去"。方中麻桂相合,以增強解表散寒,宣肺化水之功。干姜,辛熱,溫中散寒,《本經》言其“ 主胸滿咳逆上氣?!端幤坊x》稱“ 干姜干久,體質收束,氣則走泄,味則含蓄……所以止而不行,專散里寒” 。細辛,辛溫,功用祛風散寒,行水開竅,《本經》有載其“ 主治咳逆者,風寒依于胸中之飲?!?《本草經疏》亦云“ 細辛,風藥也,風性升,升則上行,辛則橫走,溫則發(fā)散,故主咳逆” 。干姜、細辛兩藥合用,共達溫肺化飲之功,且能助麻桂以解表?!侗静輩R言》中亦有“ 細辛,佐姜桂能驅臟府之寒” 一說。半夏,辛溫,功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端幮哉摗费云洹?去胸中痰滿,下肺氣’’,張壽頤則認為,其所以“ 蕩滌痰濁者,蓋即其開宜滑降四字’’。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半夏具有止咳、化痰、抗炎及體外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另外細辛、半夏同用,尚能“ 導綱藥深入少陰,溫散水寒從陰出陽";炙甘草,甘平,歸肺、心、脾、胃經,調和諸藥,兼以扶正;恐辛散太過,耗傷正氣,故用五味子酸收,以保肺腎之氣?!侗静輩R言》云“ 五味子,斂氣生津之藥’’。《本草經疏》亦載“ 五味子主益氣者,肺主諸氣,酸能收,正入肺補肺,故益氣也……酸以收之,攝氣歸元,則咳逆上氣自除矣"。助以芍藥酸收微寒,斂陰而防動血,芍藥與甘草相配:緩急解痙;如此配伍,可使邪去而正不傷。重用附子,因其大辛大熱,氣味雄烈,能溫陽蠲飲,引發(fā)散藥開腠理,以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祛在里之寒濕。陽旺陰消,故全方合用能取得較好臨床效果。
運用方法
在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寒哮發(fā)作期多表現(xiàn)為呼吸急促、喉中哮鳴、咯痰清稀、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脈浮緊或沉細等,均為脾腎陽虛、寒飲內伏,肺衛(wèi)陽匱的表現(xiàn),治療上理應宗仲景“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刀之說,治以溫肺散寒、化飲平喘之劑。溫陽祛寒平哮方是以溫肺散寒,宣肺蠲飲為法擬方,與寒哮證發(fā)作的癥狀一一對應,方中麻黃、桂枝辛溫散寒、宣肺平喘;白芍配桂枝以調和營衛(wèi),干姜溫脾化飲、細辛溫肺祛寒,附子溫腎祛寒:五味子溫斂肺氣,半夏燥濕化痰、蠲飲降濁;炙甘草調和諸藥。若哮吼痰鳴,氣逆,加射干、葶藶子、蘇子降逆瀉肺化痰平喘;胸悶喘逆,舌苔膩,則配薤白、瓜蔞、石菖蒲輩通陽泄?jié)?、宣痹開肺;有時與四逆散同用,以增舒肝調氣之力;若痰粘夾黃,合川連成小陷胸意;喘痹較甚、口唇暗紫,則與廣地龍、平地木等化瘀通絡之品同用,若風痰較重者,則加僵蠶、皂角:若合并鼻癢、噴嚏,則加蒼耳草、老鸛草、蟬衣輩;若表虛夾風,加炙黃芪、太子參、蘇葉:肺胃氣逆,加旋覆花、代赭石降逆平喘。下虛上熱、寒熱錯雜:烏梅丸。對于合并有
高血壓的患者,麻黃用量減為3克,與廣地龍、鉤藤同用,起到降壓平喘之效,而臨床兼有心慌,合并心率失常時則需慎用,或不用。
總之,需要因證立法、因證選方,證機對應,藥證合拍,故臨床驗證結果顯示其確能提高療效,更能增強體質及免疫功能。
附子應用指證:
歷代本草記載,附子味大辛,性大熱,氣雄烈,有毒,走而不守,流通十二經,表里上下,無處 不到。具有回陽救逆,溫腎暖脾,逐寒止痛,驅風除濕之功。但同時附子又具有毒性,《藥典》規(guī)定使用劑量為99以內,臨床醫(yī)師多不敢超劑量使用。張仲景使用附子,少則一枚,多則三枚,折合重量約在15.80g之間。仲景用附子不僅配伍嚴謹,且隨證治及附子炮制不同( 生附子力峻,炮附子力緩) 而劑量精當。助表陽量輕多用炮附子,用1枚,如汗后傷及衛(wèi)陽,或陽虛外感之證?;仃栍蒙阶恿可源螅缬蒙阶哟笳?枚,以回陽救逆。病重偏里,難以速去,則用炮附子,量稍重,如用至2枚,意在緩圖,以盡其邪。對于寒濕甚痛證,如風濕相搏,身體煩痛和寒凝的脅下偏痛,重用炮附子3枚,重用則散寒祛濕力強,而且可以看出大量炮附子可止寒濕較甚的疼痛。根據考證,附子其重量因塊莖大小而別,一般小者1枚左右,大者20---30g。。而附子超大劑量在唐代《千金要方》就有記載。書中提及附子用量達“ 四兩’’。(合今約120克按五版《方劑學》所載古今度量衡換算法)。
隨著近代火神派興起,他們多用大劑量附子屢起沉疴而聞名,如祝味菊、吳佩衡等。故大劑量使用附子是具有可行性的。
對于附子的使用指征,醫(yī)家敘述各有不同,通過傷寒論原文:“ 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可見,仲景使用附子的指征主要是脈、神兩點,基本定格了附子應用的綱領,事實上后世醫(yī)家并不拘泥于傷寒論的基礎指征,著眼于將其詳細化,并拓展其外延。近代上海徐小圃先生應用附子的指征是:神疲,面色咣白,舌潤,脈軟,尿清,便溏,并指出抓住一、二主癥,即可放手使用;當代大家劉渡舟教授認為“ 少陰病當評脈辨證,其方法不論脈之沉浮大小,但覺指下無力,而按之筋骨全無者,反映了內有伏陰,陽氣不足之侯一。亦有醫(yī)家以舌為辨證要點。如四川范中林先生最注重舌象,凡舌質淡或淡紅、暗淡舌體胖或有齒痕,舌苔白膩,灰膩、白滑者,即舌無熱象者,均為附子或四逆湯的使用指征。李可先生更是直言,對于陽虛病癥,舌象拿準了,大膽用附子,并沒有出現(xiàn)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