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01【名家解讀】任繼愈先生認為,這一章提出任何事物的出現(xiàn)總有一個過程。大的東西,是從細小的東西發(fā)展來的,老子為了防止事物談到它的反面,提醒人們要在壞事剛剛出現(xiàn)某些苗頭時,及時預防,免得事發(fā)之后不好收拾。為了避免工作失敗,最好不要輕舉妄動;為了避免損失,最好不要占有。老子教人不要輕舉妄動,表現(xiàn)了處于弱勢的古代小農(nóng)意識的局限性。本章所說任何工作都要有一定的基礎,對于任何工作,從頭到尾都要一絲不茍,都是前人的經(jīng)驗總結,是至理名言。高亨先生說,這一章與六十三章應并為一章,也是老子運用樸素的辯證觀點,根據(jù)事物總是由小而大地向前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提出了謹小慎微和慎終如始的主張:1.先指出事物在“安”、“未兆”、“脆”、“微”的階段容易處理的四種情況。2.指出“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兩個原則。3.舉出事物由小而大的三個例證,這都在說明人要謹小慎微。4.簡要地談到“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這說明僅僅慎始,學是不可,必須一貫謹慎,才能執(zhí)行“不欲”、“不學”、“無為”三大方針,說明政治上自始至終這樣做,才能“天下太平”。02【個人體會】事物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時容易掌控,變化在發(fā)生之前容易制止,事物在脆弱時容易消滅,微小的事物容易散失。根據(jù)這些事實,我們可以推論,要善于謀劃即將發(fā)生但尚未發(fā)生的事物,治理天下就要在混亂發(fā)生之前處理。圣人治理天下,提前知曉混亂所以發(fā)生的根由,在混亂尚未發(fā)生時,就將這些根由處理掉,所以天下得以長久太平。合抱的大樹,生長于毫末;九層的高臺,堆砌于筐土;千里之遠,積于腳步。所以,積少為多,積小為大。圣人善于處理微小,所以事功雖大,禍亂難興。因為圣人已將亂禍在未萌生,或已萌生尚處于微小狀態(tài)時就處理掉了。這就是“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的道理。普通人做事,常常在事情接近成功時失敗。原因何在?就是因為人們不能像剛開始時那樣謹小慎微。如果人們能做到自始至終地謹慎小心,時刻保持防微杜漸警覺,天下便不會有失敗的事情發(fā)生了。那些多事有為的,沒有見過不失敗的。那些自認為擁有土地與人民的,沒有見過不喪失的。所以,有為者必敗,有所持者必失。圣人無欲于有為,無志于得天下,所以就不會有失敗與喪失天上的煩惱。侯王貴難得之貨,貪得無厭地聚斂財貨,但是圣人則不欲于此;侯王學有為之道,實施多事之政,而圣人學無為之道,行踐清靜無為之政;常人不能防微杜漸、慎終如始,圣人則終不為大,而能成其大。所以,欲不欲,學不學,不是說以不欲為欲,以不學為學。而是說圣人所欲、所學與常人的所欲、所學相反。比如,侯王欲為王為主,欲金銀珠玉,而圣人卻甘居人下,一無所取。這里所講的主旨仍舊是,法無為,學天道,需要選擇與眾人相反的志趣與事業(yè)。所以, 經(jīng)文第六十四章的中心思想與六十三章的思想主旨相同。這一章也講無為,善于為小不為大,謹小慎微,欲不欲(欲他人之不欲),學不學(學他人之不學),都是無為政策的具體內(nèi)容。03【試譯】事物在安靜和穩(wěn)定是最容易被掌握和控制,變化在沒有任何征兆發(fā)生之前來對付則最容易被制止和消滅,脆弱的事物最容易分解,微小的事物最容易消亡和散失。所以處理事情要在變化尚未發(fā)生之前,治理國家要在昏亂尚未發(fā)生之前。合抱的大樹是由細小的嫩芽一絲一毫的成長而成,九層的高臺是由筐土一筐一筐的建筑而成,千里的遠行是由腳步一步一步的積累而成。所以圣人善為小為細,終不為大而能成其大。有所為者必敗,有所執(zhí)者必失,所以圣人無為而無敗,無執(zhí)而無失。人們做事情常常在事情接近成功時失敗,如果人們做事在直到最后時刻還像在最初時那樣的小心謹慎,就不會有失敗的事情發(fā)生了。圣人欲他人之不欲(眾人好大,我好小;眾人爭強,我守弱;眾人向望名利,而我不貴財貨勢利),學他人之不學(眾人皆尚有為,而我獨善無為;眾人尚智多伎巧,獨我以之為賊邪),彌復眾人的過失,輔助自然萬物依其本性發(fā)展,不敢有所作為。參考資料:《老子繹讀》 任繼愈 著《老子注譯》 高亨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