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語文主題學習”終于走進了我們的課堂,無論是備課呈現(xiàn)的單元整合教學設計,課堂上體現(xiàn)的“352”教學時間分配,以及大量閱讀回歸課內(nèi),晨午間的經(jīng)典誦讀熏陶,都使學生在閱讀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單元整合教學是進行“語文主題學習”的核心,它以教材的主題單元為依托,將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習作以及綜合實踐活動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再加工,再延伸,再利用,備課融入到幾個模塊,既環(huán)環(huán)相扣,又不可分割。單元整合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的單篇線性教學模式,打破了我們的思維定勢。
一、有效預習,提升效率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預習是單元整合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我在實施單元整合教學過程中,中高年級采用預習單和導學案形式,給學生一個良好的依托,促進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及自學能力的養(yǎng)成。進入低年級段后,我把重心放在教給孩子正確的預習方法上,從一課的預習延伸到一單元的預習,全程體現(xiàn)出由“扶”到“放”的過程,以留給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尊重更多學生的學習個性與學習需求。有效的預習節(jié)省下更多的時間滿足學生課堂上對文本和《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以下簡稱《叢書》)的閱讀、積累和提升,真正體現(xiàn)出“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理念。此外,預習必須要有檢測與反饋,否則很容易造成部分學生“惰性”的生成,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二、模塊備課,注重整合
與單篇備課、教學相比,“單元整合教學”更強調(diào)學習資源的整合與生成,著眼于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實踐性,重視學生“學”的過程,強調(diào)一個模塊內(nèi)主題學習內(nèi)容的“整合推進”,以求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語文能力的逐步提升。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動腦筋想辦法”的單元整合備課,我是這樣設計的。第一模塊:“導學模塊”(單元導學)明確單元主題,整體感知內(nèi)容。“識字模塊”(集中識字、歸類寫字)組內(nèi)交流預習,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掌握識字規(guī)律,集中認讀生字,歸類教學書寫?!袄首x感悟模塊”(以讀帶讀)借助畫面教學《烏鴉喝水》,完成背誦,并帶讀《叢書》中《小烏鴉喝水》;動物尚且動腦筋想辦法,相信人有更多的辦法。隨后教學《四個太陽》,感受現(xiàn)代小作者用不同色彩著色太陽的智慧,帶讀《叢書》中《畫家的智慧》;將兩位古代的小朋友整合,以讀帶讀先后完成《司馬光》和《稱象》的教學,將《叢書》中的《魯班和櫓板》融入教學。識字5的教學與口語交際中的“猜謎語游戲”整合在一起?!罢Z文園地模塊”(鞏固提高)回歸單元主題,整合單元教學內(nèi)容,升華情感。最后以“群文共讀”模塊進行其他《叢書》的學習與積累。整個單元設置單元教學目標,每個模塊的教學又設置模塊教學目標。從模塊的名稱也可以揣測每個模塊相對集中的教學目標。
當然,這里的“模塊”只是根據(jù)課時任務與目標進行大致的區(qū)分,并非教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圍繞這個模式進行整合,當然也需要根據(jù)學生需求、單元特點等進行個性化的修改,可以整合相同主題資源進行提升,可以整合相反主題資源進行對比,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靈活調(diào)整。
例如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菜園里》一課,我嘗試過不同的整合方式。
整合一:以《菜園里》引領,輔之自編兒歌《果園里》進行整合,貼近生活,豐富學生認識,同時也增加了孩子們的識字量。
《果園里》
蘋果?香蕉?橘子?葡萄?獼猴桃 西瓜?石榴?柿子?鴨梨?哈密瓜
秋阿姨,吹口哨,水果寶寶來報到。香蕉劃著小船來,石榴咧著嘴巴笑。
柿子提著紅燈籠,橘子橙子披黃袍。水果寶寶進農(nóng)家,果農(nóng)伯伯拍手叫。
整合二:以《一次比一次進步》引領,了解小燕子在媽媽的啟迪下,先后三次去菜園里尋找冬瓜和茄子的特點,感受到了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的快樂。輔之《菜園里》拓展,圖文配合進行識字后的兒歌讀和誦,不僅完成了識字任務,幫助學生認識到一些蔬菜名稱及特點,也使孩子們在觀察與交流中感受到了《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對我們的啟迪:只要仔細觀察,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兩種方式側(cè)重點不同,但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提高一目了然。這也正是單元整合教學的魅力所在。
三、課時調(diào)整,逐段分配
針對低年級和中高年級在識字、寫字和閱讀、寫作側(cè)重點的不同,我在單元整合教學的課時分配上也進行了調(diào)整。
低年級
第1課時:明確主題,讀通本單元的4篇課文。
第2—3課時:集中(分散)識字,歸類寫字,范寫指導。
第4—8課時:學習教材中的4篇課文和《叢書》中的4篇文章。
第9—10課時:學習“語文園地”,整合本單元訓練重點。
第11—12課時:問題驅(qū)動、合作閱讀《叢書》中其他文章,豐富視野,提升識字量。
第13課時:完成讀寫作業(yè)。
中高年級
第1課時:明確主題,讀熟本單元的4篇課文。
第2課時:識寫本單元的生字詞,當堂鞏固。
第3—5課時:學習教材中的4篇課文和《叢書》中的6篇文章。
第6—7課時:學習“語文園地”,整合本單元訓練重點。
第8—10課時:自主、合作閱讀《叢書》中的其他文章,做好批注,交流匯報。
第11—12課時:完成閱讀筆記的謄抄。
第13—14課時:習作。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訓練重點,設計中我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在主題引領下進行學習,生動有趣地進行大量的拓展認字,采取多種方法給學生清晰的印象和規(guī)范的布局;中年級段則在主題引領下,以課內(nèi)一篇引路,進行《叢書》的輻射閱讀,增強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增強積累;高年級段則實施學案引領,對整本教材、整個單元進行整合處理,整體推進《叢書》的批注閱讀。
四、單元整合,也需取舍
實踐單元整合教學是否會因為“模式化”而讓課堂變得單調(diào)乏味?是否會因為容量大而有隔靴搔癢的感覺?
單元整合教學僅是一種教學方式,智慧的課堂需要設計,也只有因地制宜地設計語文教學活動,才能讓學生趣味盎然地融入單元整合教學中。比如對一個單元生字詞預習的檢測,不是將全部的生字詞語羅列出來,逐詞檢測,而是要獨具匠心地挑重點難點,設計相關練習,以點帶面地進行反饋,低年級更要指導學生寫好每個生字,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書寫習慣和速度,為中高年級打好基礎。再如進入中高年級后,引領學生探究文中不同的描寫,一般都是學生“自主找”“組內(nèi)談”“集體說”的活動方式,這些文中的精彩句段我們應該讓學生積累下來,交流的形式不要拘泥于讀通,嘗試演一演、評一評的方式輔助學生讀懂,相信學生會更加興致勃勃地融入到對課文細節(jié)描寫的品悟之中,深刻體會到了不同描寫的作用,并將這些表達方法及時運用到今后的習作中。
單元整合使課堂容量大了,對老師解讀教材,發(fā)現(xiàn)并整合資源的能力要求更高,同時要求老師有“取舍”的膽量,有“疏密有致”的藝術智慧。
“語文主題學習”吻合新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的最新要求,單元整合教學是主題學習的突出展示,它使我們看到的不再是一棵樹木,而是一片森林。單元整合教學僅僅是眾多教學模式中的一種,但無論是哪種模式,哪個階段,我的主題教學都堅持“以讀代講、以評促讀”,彰顯“讀”占鰲頭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