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結合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資格考試輔導《方劑學》第二單元 (高教授主講)
第二單元 解表劑 |
| 細目一:概述
1.適用范圍 適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證。以及麻疹、瘡瘍、水腫、瘧疾、痢疾等初起。 2.應用注意事項
細目二:辛溫解表
麻黃湯(《傷寒論》) 【組成藥物】麻黃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功用】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證候】外感風寒表實證。癥見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疼,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 【配伍意義】 麻黃得桂枝,一發(fā)衛(wèi)分之郁,一除營分之澀,合而為發(fā)汗峻劑,開表逐邪,散風寒而除身疼。杏仁與麻黃相配,宣降并用,以增強解郁平喘之功為佐。 炙甘草既調麻、杏之宣降,又緩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過猛而傷耗正氣為使。 桂枝湯(《傷寒論》) 【組成藥物】桂枝 芍藥 生姜 大棗 炙甘草 【功用】解肌發(fā)表,調和營衛(wèi)。 【主治證候】外感風寒表虛證。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鼻鳴干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 【配伍意義】 病機:衛(wèi)強營弱,營衛(wèi)不和。 桂、芍相合,一治衛(wèi)強,一扶營弱,合則調和營衛(wèi)。 姜、棗同用,還可以升騰脾胃生發(fā)之氣而調和營衛(wèi)。 炙甘草益氣和中,合桂枝辛甘化陽以助衛(wèi),合芍藥酸甘化陰以益營,兼調和諸藥為使。 服法:溫服、溫覆。 九味羌活湯(錄自《此事難知》) 【組成藥物】羌活 防風 蒼術 細辛 川芎 白芷 生地 黃芩 甘草 【功用】發(fā)汗祛濕,兼清里熱。 【主治證候】外感風寒濕邪,內有蘊熱證。惡寒發(fā)熱,肌表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而渴,舌苔白,脈浮。 【配伍意義】 黃芩清氣,生地涼血,既除兼證之熱,又制諸藥之燥,共為佐。 分經(jīng)論治:羌活—太陽、防風—太陰、白芷—陽明、細辛—少陰、川芎—厥陰、黃芩—少陽 小青龍湯(《傷寒論》) 【組成藥物】麻黃 芍藥 細辛 干姜 炙甘草 桂枝 半夏 五味子 【功用】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主治證候】風寒客表,水飲內停證。惡寒發(fā)熱,無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飲咳喘,不得平臥,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 【配伍意義】 五味子斂肺止咳,芍藥斂陰益營。 溫化寒飲的固定配伍:姜辛五味法 止嗽散(《醫(yī)學心悟》) 【組成藥物】桔梗 荊芥 紫菀 百部 白前 甘草 陳皮 【功用】宣肺利氣,疏風止咳。 【主治證候】風邪犯肺證。咳嗽咽癢,或微有惡寒發(fā)熱,舌苔薄白,脈浮緩。外感風寒經(jīng)服宣肺藥后,而咳仍不止者,亦頗適宜。 辛溫解表劑證候辨識 外感風寒:惡寒發(fā)熱,脈浮 ¨ 無汗而喘(表實) --- 麻黃湯 ¨ 頭痛惡風汗出(表虛) --- 桂枝湯 ¨ 肢體酸痛、口微渴(兼濕、兼里熱) ---九味羌活湯 ¨ 痰多而稀,或兼水腫(兼水飲) --- 小青龍湯 ¨ 咳嗽咽癢(風邪為主) --- 止嗽散
細目三:辛涼解表
銀翹散(《溫病條辨》) 【組成藥物】連翹 銀花 桔?!”『伞∨]蜃印≈袢~ 生甘草 荊芥穗 淡豆豉 鮮葦根 【功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證候】溫病初起。發(fā)熱無汗,或有汗不暢,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 【配伍意義】 劑芥穗、淡豆豉辛溫發(fā)散,以助逐邪解表之功共為臣。屬“去性存用”之法,也稱“制性取用”。 本方重在透表。 桑菊飲(《溫病條辨》) 【組成藥物】桑葉 菊花 連翹 薄荷 杏仁 桔?!∩什荨∪敻?br> 【功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證候】風溫初起。但咳,身熱不甚,口微渴,脈浮數(shù)。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傷寒論》) 【功用】辛涼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證候】外感風邪,邪熱壅肺證。身熱汗出,喘咳氣急,口渴,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滑數(shù)。 辛涼解表劑證候辨識 風熱壅肺、風寒化熱:發(fā)熱重,惡寒輕,口渴脈浮 ※ 但咳,身熱不甚 --- 桑菊飲 ※ 無汗或有汗不暢,咽痛 --- 銀翹散 ※ 發(fā)熱重,喘咳,苔薄黃,脈滑數(shù) --- 麻杏甘石湯
細目四:扶正解表
敗毒散(《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藥物】柴胡 前胡 川芎 枳殼 羌活 獨活 桔?!≤蜍摺∪藚ⅰ「什荩ㄉ”『桑?br> 【功用】散寒祛濕,益氣解表。 【主治證候】氣虛外感風寒濕表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重取無力。 【配伍意義】正氣素虛.復感風寒濕邪。 人參,既扶正以助祛邪,又使祛邪不傷正。 |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