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散文選刊》原創(chuàng)版線上平臺:初語閱讀
初語閱讀——西散原創(chuàng)高端平臺
初語閱讀——中國原創(chuàng)精品散文基地
初語排行榜——中國原創(chuàng)精品散文風(fēng)向標(biāo)
每次在公開場合介紹父親的身份時,我?guī)缀醵家M一番口舌。因為從語音上不好分辨,“棕匠”與“中將”聽起來是一回事,好幾次都讓聽話的人大吃一驚:“令尊原來是位中將呀!”一臉的驚羨,陡生敬意。我知道對方誤解了,雖有些尬尷,但得趕緊做解釋。解釋半天,對方才明白,原來我父親不是指揮千軍萬馬、叱咤風(fēng)云的將軍,而是一個干千家活、吃千家飯的棕工手藝人。
在我們老家,習(xí)慣于把棕工叫棕匠。我父親這一生與棕結(jié)下不解之緣,所有的棕樹與棕制品,如棕繩、蓑衣、棕繃、棕刷等,在我父親眼里全都是寶貝,無論何時何地見到這些,父親就特別開心,甚至手舞足蹈,不管不顧,神彩飛場地大講特講棕的好處。父親這一生是不幸的,但他給人的直覺又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他對所有的不幸和痛苦都很坦然,從不怨天尤人。
在我剛滿4歲那年,母親因難產(chǎn)去世。在好心人的撮合下,父親續(xù)娶了臨村一個剛守寡還沒生過孩子的女人。這個成了我繼母的女人又矮又胖,還有哮喘,一年四季離不開一種叫“麻黃片”的白色片劑,醫(yī)生說屬茶堿麻黃堿片,用于支氣管哮喘、慢性喘型支氣管炎。繼母對這個白色小片劑有著極強的依賴性,一旦哮喘嚴(yán)重,只要服下這個白色片劑很快就不“咝咝”喘息。
不幸的是,繼母到來剛滿一年,一場火災(zāi)將我們居住的整個村子燒得精光。當(dāng)時,已逃出火海的父親發(fā)現(xiàn)我和大姐還在大火包圍中,便沖回火海。在熊熊燃燒的烈焰中,父親拼命把我們救了出來,但他卻被無情的大火燒殘了左手。望著一片廢墟,看著兩個哇哇哭成一團只有四、五歲的孩子(大姐只比我大一歲多)和一個躺在擔(dān)架上的殘廢人,繼母哭了,哭得死去活來。命運對她不公也無情。
當(dāng)時,有人勸她趁早離開這個家,反正孩子不是她生的,來到這個家日子也不長,可以心安理得一走了之。但繼母沒走,她選擇留了下來,她心里十分清楚以后的日子將是何等艱難。感謝繼母沒有拋棄我們,感謝她與父親同甘共苦把我們養(yǎng)大。
假如繼母當(dāng)時出走,重傷的父親誰來照顧?兩個不知事的孩子誰來撫養(yǎng)?政府的幫助畢竟是有限的,何況那么大一個村莊,一百多號人都和我們一樣,無家可歸,更何況處在那樣一個饑饉的年代,有幾家能吃飽穿暖?
在政府安排的臨時居住點住了半年之后,一家人僅靠政府的接濟難以活下去,父親便用一副籮筐挑著我和大姐,帶著繼母離開了家鄉(xiāng),長途跋涉到鄂西利川一個叫烏龍河的村寨投靠那里的大姑媽。雙目失明的大姑媽熱情收留了我們,盡管她家的生活也很艱難,但她沒有嫌棄我們。在大姑媽家住了一段時間,父親又帶著我們一家四口到另外一個山寨的二姑媽家,然后又到三姑媽家,就這樣輪流著在三個姑媽家吃住了兩年時間。我不明白,三個姑媽怎么從我老家四川(現(xiàn)為重慶)嫁到幾百里外的鄂西這么偏僻的山寨里來?后來,我隱約聽說是我爺爺在解放前帶著一家人逃荒逃到這里,只把我父親帶回老家。但也有人說是我爺爺跟村里的本家老爺發(fā)生沖突吃了官司舉家逃到這里。大姑父請當(dāng)?shù)匾晃恍账蔚膸煾?,教我父親做蓑衣和跳“端公”。宋師傅見我父親只有一只手,擔(dān)心學(xué)不了,不愿教。我父親說,就是登天也要把這門手藝學(xué)會,要不然,今后這一家子人咋活?宋師傅見我父親鐵了心要學(xué),便把手藝傳給我父親。從此,父親靠這兩門“手藝”掙錢養(yǎng)家糊口,并一生相隨。賺了一些錢后,父親帶著我們一家四口返回老家,在地方政府的幫助下,在原來被火燒的廢墟上重新修建房屋定居下來。
自從父親學(xué)會了棕工手藝后,就一直在鄂西一帶的村寨之間行走,一生與鄂西結(jié)下不解之緣,是那一帶的村寨養(yǎng)活了我父親,也養(yǎng)活了我們一家。
那些年,鄂西的自然生態(tài)很好,滿山遍野都是棕樹。鄉(xiāng)民們用棕樹桿上剝下來的棕皮請棕匠做成蓑衣、棕繩、棕墊、棕掃帚,用途十分廣泛。在鄉(xiāng)民們眼中,棕樹是個寶?!扒Э米厝f棵桐,一年四季吃不窮”成了鄉(xiāng)民們的口頭禪。
我父親就靠這門手藝,帶著一幫徒弟長年累月在鄂西的村寨里行走,給農(nóng)戶做蓑衣,加工棕墊、棕繩,風(fēng)里來雨里去很是辛苦。若是哪天沒攬上活還得餓著肚子“沖殼子”(沖殼子是鄂西方言,意指晚上沒地方睡覺,便鉆進堆在農(nóng)戶家門外的玉米殼里過夜),個中辛酸,只有父親知道。
改革開放前,農(nóng)村人靠掙工分吃飯,我繼母身體不太好,隊里只給她算半個勞動力,我們姐弟都小,不能干活掙工分,一家子人就靠父親這門手藝掙錢,每年交給隊里規(guī)定的“公積金”后換取兩個整勞動力的工分,再換取一家人一年的口糧。
在我的記憶中,父親每年春節(jié)一過就帶著三五個徒弟翻山越嶺去二百多公里外的鄂西一帶做棕工手藝,年底才回來。父親在我的印象中就像飄來飄去的影子,一年四季見不著幾天。每次看到父親回來,我就躲得遠(yuǎn)遠(yuǎn)的,偷偷看著父親跟村里人說話。
我父親特別熱愛這門手藝,常常帶著得意的口吻對別人說:“天干餓不死手藝人!”“養(yǎng)兒不學(xué)藝,挑斷籮篼系?!?/span>
這話的意思是:如果不讓你兒子學(xué)門手藝,你兒子這輩子就沒多大出息,只能干苦活累活。在我父親的引導(dǎo)下,方圓幾十里的村子先后不下200人成了我父親的徒弟。我父親一批批地帶,每批次帶三五人,一般三五個月可出師,出師之后二三人組成一個團隊開始獨立干活。父親帶徒弟從不收學(xué)藝費,出師時,還會給徒弟們幾十元的“分紅”,讓徒弟們拿去另起爐灶開張營業(yè)。
幾十年下來,父親的徒弟遍布于鄂西幾個縣的鄉(xiāng)村,只要村寨里出現(xiàn)棕匠,十有八九是父親的徒弟。
我在百度里搜了一下,父親這一生最得意也最鐘情的蓑衣,它的起源很古老。它最先是用一種叫“蓑草”的草葉編制成衣服一樣的雨具,用于農(nóng)耕勞作時遮風(fēng)擋雨,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了棕皮,就以棕皮取替“蓑草”編制而成,但仍叫“蓑衣”。歷代詩人在詩作中都出現(xiàn)過“蓑衣”一詞,最有代表性的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江雪》一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還有宋朝詩人蘇軾的《浣溪沙》一詩“自庇一身青蒻笠,相隨到處綠蓑衣”。在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國民間廣泛使用蓑衣,我國二十世紀(jì)九十年代初,隨著塑料產(chǎn)品的大量出現(xiàn),蓑衣便結(jié)束了它在農(nóng)耕中的歷史使命。
父親一生對棕樹以及棕制品有一種特殊感情,無論在什么地方看到棕樹或棕制品,他都要停下來仔細(xì)看一會兒,有時忍不住還伸手去摸一摸,他臉上的神情就像在撫摸自己的孩子,深情而癡迷。
小時候,我見過父親加工蓑衣的整個工藝流程,看上去并不十分復(fù)雜。首先是用專門割棕片的一把彎刀(刀刃很鋒利)從棕樹上把棕片一片一片割下來,放在水桶或大木盆里浸泡一會,撈起來甩掉棕片纖維上的棕灰,用一把象耙梭一樣的鐵抓子扣在板凳頭上,五根鐵爪子朝上,看上去十分猙獰。父親坐在板凳上,用他僅有的一只手握著一把卷成圓柱狀濕漉漉的棕片朝鐵爪子上抓扯幾下,把棕片頭上的硬殼抓爛后,再將棕片放到鐵爪子上,扯成棕絲,然后將棕絲卷在一起放在一條高板凳上,壓上一塊石頭或磚塊。父親坐在矮板凳上,一邊哼著小調(diào),一邊用兩個腳趾彎成鷹瓜一樣夾住棕絲,右手旋轉(zhuǎn)絞棕繩用的竹制轉(zhuǎn)盤,隨著轉(zhuǎn)盤的快速旋轉(zhuǎn),棕絲越拉越長,長到右手伸到極限后,將右手一停,伸出右手食指往轉(zhuǎn)盤上一勾,呼啦啦轉(zhuǎn)盤纏著棕線眨眼間旋轉(zhuǎn)到夾著棕絲的腳趾邊,接著,父親的兩個彎著的腳趾又開始拉址棕絲,右手旋轉(zhuǎn)竹制轉(zhuǎn)盤,待棕線拉到右手伸到極限時,再重復(fù)前面的動作。如此反復(fù)四五十次,轉(zhuǎn)盤上纏滿棕線,足夠縫出一件蓑衣了,父親就在一張方桌上將事先做好的棕領(lǐng)放好捋直,用磚頭或拳頭大的石頭壓住,再把選好的棕片一片片鋪上去。把里子鋪好后,填入棕骨絲和棕絲,厚薄均勻,用一塊木板壓實,然后蓋上棕片包裹成蓑衣毛坯,用一根一尺二寸長、細(xì)筷子一樣粗細(xì)的蓑衣針,針眼上套著棕線,在毛坯上稀稀拉拉縫幾針,稱之為行針,以固定蓑衣毛坯。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用套著棕線的蓑衣針將整個蓑衣里里外外從頭到尾縫制一遍,像納鞋底一樣,再把蓑衣四周的邊沿鎖邊,跟裁縫師傅給衣服鎖邊一樣。一個人加工一件蓑衣,從浸泡棕片到收針完工,動作快一點,大約需要三個多小時,慢一點則需要四個小時左右。但我父親只有一只手,時間稍長一點。尤其是冬天,天氣寒冷,父親依然要光著左腳伸出兩個腳趾夾住濕漉漉的棕絲,一般人很難堅持,但父親堅持了幾十年,并不覺得有什么過不去。那時加工一床蓑衣的工錢是2元。
我父親雖然為人忠厚,但長年累月在外做營生,見的人多了也變得有些“奸商”味兒,時不時打點小算盤,耍點小滑頭。有時遇上比較老實又想賺錢的農(nóng)戶,父親一打聽他家棕樹多,便靈機一動,主意就來了。“要賺錢好簡單嘛,把你家的棕片全剮回來做成蓑衣挑到街上去賣,一件蓑衣再孬也要賣四塊五,工錢才兩塊,一件賺二塊五,十件二十五,一百件哩,就是二百伍,你去哪賺么多錢嘛。我看你比較實誠才給你出這個主意,我反正是做手藝,到哪都是做?!?農(nóng)戶聽我父親這一說,掰起手指頭一算,便興沖沖地提著割刀把自家滿山滿坡的棕片割回來,在房前壩子里堆起一座山。我父親帶著三個徒弟足足干了一個月,農(nóng)戶為了讓我父親和徒弟們把看家手藝都拿出來,把蓑衣質(zhì)量整好一點,挑到街上賣個好價錢,便每天中午酒肉相待。做完這一檔活,父親掙了不少工錢,樂得眉開眼笑,一個勁地對徒弟們說:看到?jīng)],這跟神仙過的日子有啥區(qū)別?!
雖然我父親認(rèn)為他和徒弟們過的是神仙日子,但長年累月翻山越嶺、走村串戶、風(fēng)里來雨里去尋找活干也難免產(chǎn)生厭倦情緒,還是希望有個固定地方干活掙錢。1981年春,我父親帶著三個徒弟在利川縣(現(xiàn)為利川市)黃泥塘公社做手藝時無意中聽說公社準(zhǔn)備辦一個綜合加工廠。我父親聽了,第二天一早就帶著大徒弟譚大毛去黃泥塘公社,找到分管的麻主任把自己的辦廠思路和盤托出,還特別強調(diào)說:黃泥塘地盤上到處是砍不完的雜木松樹,用不盡的棕片,辦一個棕床、棕墊加工廠,效益一定很好,我做這門手藝幾十年了,手下有一大幫徒弟,只要麻主任同意,我立馬就把廠子建起來。
五十開外的麻主任聽后一連說了三個“好”,末了還特別加一句:你把綜合廠辦起來,到時候有了成績,我把你們的戶口遷過來,讓你們吃商品糧。
我父親一聽興奮得手都發(fā)抖,這可是他做夢都不敢想的事,吃商品糧,那要讓老家多少人羨慕死啊!父親想到的第一個就是把高考落榜的我?guī)н^去,將來遷戶口時把我作為第一個來辦。
但遺憾的是,父親帶著我和他召集起來的二十多個徒弟在那個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上干了一年后,加工出來堆積成山的棕床棕墊無人銷售,快要退休的麻主任也不管不問,只管簽紙條讓我們?nèi)ゼ庸S對面的供銷社領(lǐng)取加工棕床棕墊的原材料棕片和雜木,每月讓我們按時去企管站領(lǐng)生活費,我們也只管加工從不過問銷售,認(rèn)為是公社企管站的事。結(jié)果,辛辛苦苦加工出來的產(chǎn)品堆在庫房發(fā)霉,被老鼠咬壞,賣不出去。新來的公社書記看了,一氣之下把綜合廠關(guān)了,說我們這幫手藝人球屁不懂瞎胡鬧辦捶子個綜合廠,純粹是混飯吃,浪費公社的錢財?,F(xiàn)在回過頭去看,那完全是改革開放之初,不懂市場經(jīng)濟的父親與麻主任聯(lián)手上演的一場鬧劇。別說轉(zhuǎn)戶口吃商品糧,二十多號人辛苦一年連分文的工錢都沒有。我在前幾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遙遠(yuǎn)的瑪魯河》里詳細(xì)記錄過那段經(jīng)歷,書中主人公那個凄美的愛情故事也是我曾經(jīng)的真實寫照。
父親是個樂天派,一天到晚總是樂呵呵的。他喜歡擺龍門陣、唱山歌,尤其擅長講《百花樓造反,梁山伯與祝英臺二世團圓》《薛頂山與樊梨花》,還邊講邊唱。村子里的人每次見他外出做手藝回來,就笑著說:老哥,來一曲。于是,父親就拉開嗓子唱起來?!傲ㄠ纻€溜溜伊呀來呀,哩嗬個溜溜伊呀,梁山伯會見祝英哪臺呀……”父親的嗓音清脆、圓潤,男女老少圍在壩子聽他唱,唱完之后,父親又繪聲繪色地講他在外面的所見所聞。
父親總是帶著微笑面對他的各種不幸,我從明事開始就未見他流過一滴眼淚。文革期間,因父親時不時給人跳端公驅(qū)邪除晦,被村里的掌權(quán)派當(dāng)“牛鬼蛇神”拉去批斗、游村、罰跪、吊打、掛大木牌,但父親從沒向他們說過一句求饒的話,默默地承受各種打擊。每次被游村、批斗之后,剛一完事,父親就樂呵呵地講他在外面的見聞,還哼幾聲“梁山伯會見祝英臺”。有時,父親站在臺上挨批斗還嘻皮笑臉,站在身后看管他的人就揍他,父親便笑嘻嘻地說:輕點嘛,我兒子在下面看著哩,當(dāng)心他長大后揍你!
正是受父親的影響,我才懂得了人生在于拼搏、不要向困難低頭、樂觀向好的人生態(tài)度,靠自我奮斗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正是我父親的希望和自豪,他的兒子走出了那個偏僻貧窮的山村,成為村里人祖祖輩輩唯一的文化人,走進了大都市人群的生活。他那滿是皺褶的臉上似乎得到了從未有過的滿足和自豪,逢人便說:我二娃子有出息哩!
這是苦命的父親忍辱負(fù)重后獲得的唯一快樂和希望。
后來,父親賴以生存的棕工手藝完全被塑料制品替代。在外面干了大半輩子棕工活的父親,農(nóng)活干不了,改學(xué)其它手藝年齡大了又不行,整天無所事事,想找人聽他擺龍門陣也沒人。以前常來看他的徒弟也漸漸少了,到后來一年半載都沒幾個徒弟來看他,父親感到很是失落,變得悶悶不樂,沉默寡言,有時在家門口或者在村頭黃桷樹下坐著抽悶煙,一坐就是大半天。他內(nèi)心的孤獨與苦悶沒人知道。
一個在外奔波大半輩子突然沉靜下來的老人,雖然他的身體靜了下來,但他的內(nèi)心卻靜不下來。他眼前不斷浮現(xiàn)的一定是他在風(fēng)里雨里走村串戶大聲吆喝“做蓑衣嘍”的情景,以及漫山遍野的棕樹和黃燦燦的棕皮,有辛酸有快樂,有失落有回味。
我明白,做了大半輩子棕工手藝的父親,雖然沒有給我們留下什么物資財富,但他吃苦耐勞、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卻是值得我們傳承的。
作者簡介:秦拓夫,原名秦順福,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xué)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xué)會會員,重慶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迄今為止在《民族文學(xué)》《紅巖》《西江月》《鴨綠江》《青年文學(xué)家》《河南文學(xué)》《文藝報》《當(dāng)代散文報》《山西民間文學(xué)》《法制日報》《檢察日報》《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中國作家網(wǎng)》等100多家報刊和網(wǎng)站發(fā)表文學(xué)作品和新聞作品500多萬字,出版紀(jì)實文集和中、長篇小說多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