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追求意境、文心,這是畫家們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體悟。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今人的現(xiàn)代審美意趣,該如何去傳承或創(chuàng)新中國畫里的文心與詩意。本期書畫頻道特別節(jié)目,邀請中國國家畫院美術(shù)館館長何加林,中央美術(shù)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平,做客書畫頻道演播廳,暢談當代中國畫的文心與詩意。
對于當下人該如何加強自己的修養(yǎng),何加林與陳平一直認為,應(yīng)該去讀三個方面的書。首先,要讀畫論和書論,畫論能解決畫理和畫法的問題。比如,畫論里講到,氣韻生動,并非云煙霧靄,也就是說氣韻生動,并不是表面文章,所以我們看看黃賓虹的作品,在里頭看不到他營造那種物理層面的表面的語言的東西,他那些語言是寫出來自然形成的。所以他那種感覺氣韻生動是骨子里的。對于這些我們必須要去讀畫論才能理解。而書論,就跟畫論是一模一樣相通的。比如,那種遣詞造句非常之美,就跟繪畫中的練筆一樣,能涵養(yǎng)我們的文人氣息,雖然我們生活在現(xiàn)代,但是內(nèi)心還是追求古人,書論就非常重要。
第二個層次,我們要去讀文史類的書,例如詩歌、散文、賦,這類書籍能涵養(yǎng)我們的文心,其中包括去看人文傳記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這些作者是一個很有情趣的人。過去古人講“物色之動,心亦搖焉”,當夕陽照在墻壁上,一些狗尾巴草在搖晃,這樣的一種生命的涌動的情景,對藝術(shù)家的那種內(nèi)心的觸碰那是很明顯的,但是不讀詩,我們很難感受到背后的意境。
最后,要去讀哲史類的書,能讓我們明白這個事物背后的價值所在,我們?yōu)槭裁匆嫯嫞繛槭裁匆x書?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道家思想講夷、稀、微。指的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東西,那個東西是一種存在的,我們怎么樣透過可見的東西去找背后的這夷、稀、微?那么這個是必須要去讀哲史類的書,才能明白的。所以,只有在我們做這樣的一種學習和研究的時候,方能獲得一種更高的提升,這是修養(yǎng)的一個基礎(ch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