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滇南本草》)
為蕓香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物佛手的果實。主產(chǎn)于四川、廣東、福建等地。均為栽培。立秋后果實成熟將變黃時采收。揀去雜質(zhì),用水噴潤后,縱切成薄片,曬干或低溫干燥。藥材性狀:氣香,味微甜后苦。以片均勻、平整、不破碎、綠皮白肉、香氣濃厚者為佳。生用。
【歷史】佛手一名最早見于《中饋錄》,《滇南本草》稱佛手柑,因佛手的果實橙黃色,多為卵形或長圓形,頂端稍寬,常有3~5個手指狀的裂瓣如人之手指,故名佛手?!侗静菥V目》謂“其實狀如人手,有指,俗呼為佛手柑”。此外,本品又名佛手香櫞(《閩書》),蜜莆柑(《黔書》),蜜羅柑(《古州雜記》),福壽柑(《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五指柑(《廣西中藥志》),但少用。
佛手的藥用歷史有數(shù)百年,《滇南本草》記載本藥的功用是“補(bǔ)肝暖胃,止嘔吐,消胃寒痰,治胃氣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氣”。《本草綱目》指出本品“煮酒飲,治痰氣咳嗽。煎湯,治心下氣痛”,較為準(zhǔn)確地記述了本品的主治病證。《本經(jīng)逢原》認(rèn)為佛手“專破滯氣。治痢下后重,取陳年者用之”。而《本草再新》對本品的功用認(rèn)識較為全面,謂其“治氣舒肝,和胃化痰,破積,治嘻膈反胃,消癥瘕瘰疬”。
【性能】辛、苦、酸,溫。主歸肝、脾、胃、肺經(jīng)。
【功效】舒肝理氣,和中止痛,燥濕化痰。
【應(yīng)用】
一、肝郁氣滯、肝胃不和
佛手氣清香而烈,性溫和而不峻,功似香櫞而作用較為緩和,取其舒肝解郁、理氣止痛之功,常用治肝郁氣滯、肝胃不和之證。治肝郁氣滯,脅肋脹痛,胸腹痞滿,食欲缺乏,惡心嘔吐等癥,常與柴胡、青皮、枳殼、郁金、麥芽等同用。若肝氣犯胃,肝胃不和,脘脅作痛,嘔吐吞酸,食不得入,常與橘皮、藿香、黃連、吳茱萸、木香等藥同用。臨床報道,以佛手酒浸劑適量內(nèi)服,對膽石癥引起的膽絞痛經(jīng)常發(fā)作者可起到長期緩解的作用[內(nèi)蒙古醫(yī)學(xué)院論文匯編,1959,(1):50]。又以陳佛手配敗醬草治療小兒傳染性肝炎64例,除肝大未能恢復(fù)外,全部患兒精神好轉(zhuǎn),食欲增加,黃疸消退,對改善癥狀有一定幫助[中醫(yī)雜志,1957,(7):361]。
二、脾胃氣滯
佛手辛香走散,入脾、胃經(jīng)具有行氣導(dǎo)滯、調(diào)和脾胃之功,用于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嘔吐惡心、食欲缺乏等癥,常與木香、砂仁、陳皮、枳殼、香附等同用。臨床報道,以佛手6~9g,配合山楂、神曲、麥芽,并合用適當(dāng)理氣藥,治療脘腹脹滿不舒、食欲缺乏、噯氣、胃痛者,效果明顯[新醫(yī)學(xué),1972,(7):39]。又以佛手50g,分兩次泡湯頻飲,連用3天,對急性胃炎患者的臨床癥狀可起到緩解作用[金華醫(yī)藥,1979,(12):24]。
三、痰濕壅肺、咳嗽痰多
佛手辛開苦降,氣味清香,燥濕化痰之力較緩,在臨床上一般不用治外感咳嗽初起,而常用于痰濕壅肺,咳嗽痰多,胸悶氣急者。因其兼有舒肝理氣止痛之功,故尤宜于久咳不止,胸膺作痛之證。可與半夏、橘紅、茯苓、絲瓜絡(luò)、郁金、枇杷葉等藥配伍;亦可單用,如《閩南民間草藥》單用水煎,治痰氣咳嗽。臨床報道,用佛手配伍半夏、茯苓等藥,或以本品30g加蜂蜜適量泡湯代茶飲,連服2個月,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效果滿意[金華醫(yī)藥,1979,(12):24]。
【用法用量】3~10g,或泡水服。
【使用注意】陰虛有火、氣虛無滯者慎用。
【現(xiàn)代研究】
一、 化學(xué)成分
佛手含檸檬油素及微量香葉木苷和橙皮苷。
二、 藥理作用
佛手醇提取物對腸管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十二指腸痙攣有顯著的解痙作用,并能增加冠狀動脈流量,保護(hù)心肌缺氧,預(yù)防心律失常。佛手醇提液有抗炎、祛痰、平喘作用。佛手揮發(fā)油有抗抑郁作用。佛手提取物能促進(jìn)毛發(fā)的生長。
三、 臨床新用
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以香櫞佛手飲(香櫞、佛手、白術(shù)、枳殼各12g,茯苓18g,法半夏、厚樸、陳皮各9g,甘草、生姜各6g,大棗2g為基本方),每日1劑,7天為1個療程。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96例,總有效率97%[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yuǎn)程教育,2010,88:46]。
附:香櫞(《本草拾遺》)
為蕓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枸櫞或香圓的成熟果實。性味辛、苦、酸,溫。主歸肝、脾、肺經(jīng)。功能舒肝理氣,寬中,化痰。適用于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脘腹痞滿,嘔吐噫氣,痰多咳嗽。煎服,3~10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