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歸經(jīng):辛、苦、酸,溫。品
歸肝、脾、肺經(jīng)。
功能主治: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
1、補肝暖胃,止嘔吐, 消胃寒痰,治胃氣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氣。
2.煮酒飲,治痰氣咳嗽。煎湯,治心下氣痛。
3.專破滯氣。治痢下后重,取陳年者用之。
4.治氣舒肝,和胃化痰,破積,治噎膈反胃,消癥瘕瘰疬。
5.:醒胃豁痰,辟惡,解酲,消食止痛。
佛手做法指導(dǎo):
1. 肝郁氣滯,胸痛快淋漓脅痛者,可與香附、郁金、延胡索等配伍,以理氣止痛。
2. 若肝氣犯胃,脅脹脘痛,嘔吐吞酸者,宜與黃連、吳茱萸、藿香等同用,以疏肝和胃。
3. 該品宜于咳嗽、胸膺作痛之癥,臨床多與絲瓜絡(luò)、郁金、枇杷葉等配伍。
用法用量:3~9g。
1.陰虛有火,無氣滯癥狀者慎服。
2.《本經(jīng)逢原》:痢久氣虛,非其所宜。
功能主治
除濕熱,清肝火,止痛,殺蟲。治熱厥心痛,脅痛,疝痛,蟲積腹痛。
①《本經(jīng)》:主溫疾、傷寒太熱煩狂,殺三蟲疥竊,利小便水道。[4]
②《藥性論》:主人中大熱,狂,失心躁悶,作湯浴。[4]
③《珍珠囊》:主上下部腹痛,心暴痛。[4]
④《綱目》:治諸疝、蟲、痔。[4]
⑤《醫(yī)林纂要》:瀉心火,堅腎水,清肺金,清肝火。核:怡疝,去痼冷。[4]
⑥《本革求原》:治淋病莖痛引脅,遺精,積聚,諸逆沖上,溲下血,頭痛,牙宣出血,殺蟲。[4]
人 川楝子配伍使君子、檳榔:川楝子行氣、止痛、殺蟲;使君子殺蟲消積;檳榔導(dǎo)滯殺蟲.三藥伍用共 奏殺蟲行氣導(dǎo)滯之功 用于治療蟲積而有腹痛者.
川楝子配伍香附:二者皆入肝經(jīng)有理氣止痛之功.但川楝子苦寒泄熱;香附辛甘氣平 擅疏肝理氣.相伍為用共奏舒肝解郁、行氣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療肝郁氣滯之胸脅脹悶不舒、善太息、乳房脹痛以及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
川楝子配伍小茴香:川楝子苦寒疏肝泄熱、解郁止痛;小茴香辛溫芳香 理氣止痛、溫腎散寒、和胃調(diào)中.二者合用寒熱兼施共奏疏肝解郁、溫腎散寒、理氣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療寒疝睪丸墜痛;婦女經(jīng)行腹脹、小腹冷痛者.
山藥
甘、平。健脾胃、益肺腎、補虛嬴。治食少便溏、虛勞、喘咳、尿頻、帶下、消渴。
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該品養(yǎng)陰能助濕,所以濕盛中滿、或有積滯、有實邪者不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食用山藥一般無明顯禁忌癥,但因其有收斂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結(jié)者及腸胃積滯者忌用。
女貞子
性味:甘,苦,平。
歸經(jīng):肝;腎經(jīng)
功效分類:補益藥
功效:補益肝腎,清虛熱,強腰膝,明耳目,烏須發(fā)。
主治:頭昏目眩;腰膝酸軟;遺精;耳鳴;須發(fā)早白,骨蒸潮熱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克;或入丸劑。外用:適量,敷膏點眼。[3]
主治:頭昏目眩;腰膝酸軟;遺精;耳鳴;須發(fā)早白;骨蒸潮熱;目暗不明。
禁忌
2、脾胃虛寒泄瀉及陽虛者忌服。
3、《本草經(jīng)疏》:當(dāng)雜保脾胃藥及椒紅溫暖之類同施,不則恐有腹痛作泄之患。
香櫞
功效分類】理氣藥
【性味歸經(jīng)】辛;苦;酸;溫。歸肝;肺;脾經(jīng)。
【功效主治】胸腹?jié)M悶;脅肋脹痛;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克;或入丸、散。
【各家論述】
1.去氣,除心頭痰水。
2.下氣,開胸膈。
3.理上焦之氣,止嘔逆,進食,健脾。
4.治咳嗽氣壅。
5.治胃脘痛,寬中順氣,開郁。
6.平肝舒郁,理肺氣,通經(jīng)利水,治腰腳氣。
7、除久哮。
8.香圓性中和,單用多用亦損正氣,與參、術(shù)同行則無弊也。
9.柑櫞乃佛手、香櫞兩種,性味相類,故《綱目》混論不分。蓋柑者佛手也,櫞者香櫞也,兼破痰水,近世治咳嗽氣壅,亦取陳者。除去瓤核用之,庶無酸收之患。
10、香圓皮,下氣消痰,寬中快膈。雖無橘皮之溫,而究屬香燥之品,陰虛血燥之人仍當(dāng)禁用耳。
【用藥禁忌】陰虛血燥及孕婦氣虛者慎服。
1.肝郁胸脅脹痛。該品辛能行散,苦能疏泄,入肝經(jīng)而能疏理肝氣而止痛。治肝
郁胸脅脹痛,常配柴胡、郁金、佛手等同用。該品功同佛手,但效力較遜。[8]
2.氣滯脘腹脹痛。該品氣香醒脾,辛行苦泄,入脾胃以行氣寬中。用治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噯氣吞酸,嘔惡食少,可與木香、砂仁、藿香等同用。[8]
3.痰飲咳嗽,胸膈不利。該品苦燥降泄以化痰止咳,辛行入肺而理氣寬胸。用治痰多、咳嗽、胸悶等,常配伍生姜、半夏、茯苓等。[8]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