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篇:和我媽說了一句“我好累”結果...... 的帖子刷屏。
大家紛紛表示這簡直是「另一個世界的我」、「好窒息」。
其實家長有時也很痛苦,看過了很多育兒資料,里面說著不能跟孩子大喊大叫,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就打罵,凡事都要尊重孩子,給孩子講道理。
誰知道,越講道理和孩子的關系越冷,講道理難道有錯嗎?如果沒有錯,又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
如果父母想要同孩子之間溝通更加順暢,讓孩子真正地消化理解你說的內容,這四個黃金溝通法則就不容錯過。
1
調味品效應
沒有白說的廢話
●●●
把看似廢話的“調味品”起到增加人們心理交融作用的現象,稱為“調味品效應”。
其實通俗地理解就是在開始時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當你想和孩子說些什么,最初不必板著臉,直奔主題,容易讓孩子在瞬間修筑起心理防線。可以先說幾句“廢話”,談談最近有什么新鮮事,身體如何、心情如何……再漸漸進入主題。
這些內容不是談話的主題,也就不會引發(fā)矛盾和沖突,孩子的心情在這樣看似閑聊的對話中可以得到放松,后續(xù)的談話就相對容易進行。
我們想要走進孩子的內心,就要學會聊家常,做朋友。當孩子深陷負面情緒的時候,不要說教,此時孩子需要的是我們的支持與鼓勵,一個簡單的擁抱就勝過一切。
但同時也應適度、適時,“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就像做菜時缺少鹽就會失去味道,而放的太多,讓人無法入口。所以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要打著我是為你好的旗號,孩子是不會領情的!
2
拉波波特法則
和孩子達成共識
●●●
孩子為什么會抵觸講道理呢?不是不聽話,而是聽不懂。
孩子負責邏輯、秩序與規(guī)則的左腦,并沒有發(fā)育完善,父母說的再多,對孩子而言意義都不大,因為他們理解不了。
如何才能與孩子達成共識,從這4個步驟開始:復述孩子觀點—表達出自己的理解—讓孩子察覺到尊重—說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孩子不想寫作業(yè),我們可以可以這么做:
“今天的作業(yè)不想寫了。(復述孩子的觀點)
是不是最近有點累,還是哪里不會?(表達出理解的想法)
我也特別理解你的想法,媽媽小時候也非常討厭寫作業(yè)。(貼近孩子)
但是只有完成作業(yè)后,我們明天才不會被老師批評,而且做完之后,我們可以一起看動畫片。媽媽一起陪著你,我們共同完成。(給出理由)”
除此之外家長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說一大串的話,這對于一些孩子來說信息量過度,孩子不知道怎么做,只能選擇無視你的話。
所以和孩子說話時,一句話最多不要超過三個細節(jié)。
3
白熊效應
一顆追求獨立的心
●●●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時候呢,越是不要做、不要記得的事情,卻往往越會做,更能記住。
孩子往往也同樣,家長不讓做的事情,他們一樣要嘗試一下。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很多父母在告訴孩子不能做的同時,往往不會跟孩子解釋為什么不能做,孩子在被告知不能做的時候想到的是為什么不讓我做,憑什么不讓我做,偏要看看做了會怎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逆反心理。
那么當孩子在30多度的高溫天氣下非要穿厚衣服上學時,你會做出什么反應。
拒絕孩子的請求?拉著孩子趕緊去上學?
面對越說不行越來勁的孩子,家長可以在可控的范圍內,讓他們學會承擔后果?;蛟S會汗流浹背,或許會覺得不舒服,但是也要給孩子機會選擇!
我們要做的,就是減少孩子的對抗情緒,將孩子當做一個“小大人”,比如:
不要總說危險,而是在洗手臺下面放置一個凳子,讓他能夠自由地上下;
門口根據孩子的身高放置一些掛鉤,脫下的帽子、衣服自己掛好;
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物品,決定每天的穿搭,家長只需適時提醒就好。
4
麥拉賓法則
不聽不聽,別再念經
●●●
當我們的肢體語言和語氣十分不友好的情況下,他真正能接收到我們說話的內容只有7%。
試想一下,某天我們收到老師打來的電話,得知孩子最近在學校的表現,家長一肚子的火氣,不自覺就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而此時孩子接收到的是我們可怕的狀態(tài),而不是我們言語中的建議。
在溝通中,語氣有時候比語言更重要,它釋放了語言之外的情緒:生氣、緊張、期待、開心、放松等。
這些語言之外的態(tài)度,雖然微弱,卻更真實,聽得人也更在意,敏感如孩子,更能瞬間分辨出來。
一句話可以讓人心情愉悅,也可以讓人瞬間跌入谷底。
教育不是一副猛藥,一貼見效!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不是哪件事就能讓孩子頓悟,而是每天每件事的累積!
競思也會針對家長在管理兒童行為時普遍存在的困惑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為家長提供全新的看待問題的視角、實用完善的行為干預方法。
同時也會結合腦電生物反饋訓練更好的提升專注力,讓孩子生活、學習雙向發(fā)展。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