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方來源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論述腎氣丸共計五條:
(1)《中風(fēng)歷節(jié)病脈證并治第五》載:“崔氏八味丸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
(2)《血痹虛勞病脈并治第六》載:“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
(3)《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載:“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shù)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4)《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并治第十四》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5)《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載:“問日: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日:此名轉(zhuǎn)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
藥物組成
干地黃八兩(240g) 山藥四兩(120g)
山茱萸四兩(240g) 茯苓三兩(90g)
牡丹皮三兩(90g) 澤瀉三兩(90g)
桂枝一兩(30g) 炮附子一兩(30g)
制方原理
本方是為腎中陽氣不足之證而設(shè)。腎位腰部,脈貫脊脛,陽氣虛衰,經(jīng)脈失養(yǎng),則腰脊膝脛酸痛乏力;腎陽不足,不能溫養(yǎng)下焦,則半身以下常有冷感。腎與膀胱相表里,腎陽虛衰不能化氣利水,水停于內(nèi),則小便不利,少腹拘急不舒,甚則發(fā)為水腫、腳氣;腎陽虛弱,膀胱失于約束,則小便反多,入夜陽消陰長,故夜尿尤頻。腎陽不足,水液失于蒸化,津不上承,則口渴不已;液聚成痰,則發(fā)為痰飲。舌質(zhì)淡而胖,尺脈沉細或沉弱而遲,皆為腎陽虛弱之象。由此可見,腎陽不足,溫煦無能,氣化失司,水液代謝失常為本證的基本病機,治宜補腎助陽為法。
方中附子大辛大熱,溫陽補火;桂枝辛甘而溫,溫通陽氣,兩藥相合,補腎陽之虛,助氣化之復(fù)。腎為水火之臟,內(nèi)舍真陰真陽,陽氣無陰則不化,“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故重用干地黃滋陰補腎生精,配伍山萸肉、山藥補肝養(yǎng)脾益精,以收蒸精化氣、陰生陽長之效。方中補陽藥少而滋陰藥多,可見其立方之旨,并非峻補元陽,乃在于微微生火,鼓舞腎氣。澤瀉、茯苓利水滲濕,配桂枝又善溫化痰飲;丹皮活血散瘀,伍桂枝則可調(diào)血分之滯,此三味寓瀉于補,俾邪去而補藥得力,并制諸滋陰藥可能助濕礙邪之虞。諸藥合用,助陽之弱以化水,滋陰之虛以生氣,使腎陽振奮,氣化復(fù)常,則諸證自除。
適用病證
1、以腎上腺機能減退為特征的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醛固酮增多癥、阿狄森氏病、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副作用。
2、以浮腫、腰痛為表現(xiàn)的疾病,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盂腎炎、腎結(jié)核、腎結(jié)石、輸尿管結(jié)石。
3、以尿頻、尿無力、尿失禁為表現(xiàn)的疾病,如尿崩癥、膀胱括約肌麻痹、神經(jīng)性尿頻、前列腺增生、產(chǎn)后水腫或尿潴留。
4、以頭暈、眼花、耳鳴為表現(xiàn)的疾病,如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癥、白內(nèi)障、青光眼、神經(jīng)性耳鳴及耳聾等。
5、以慢性咳喘為表現(xiàn)的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
6、中老年男性的性功能低下,如陽痿、遺精、燥邪、弱精不育等。
7、月經(jīng)不調(diào)類疾病,如崩漏、功能性子宮出血,以及不孕癥、滑胎等。
臨床化裁
1、慢性腎小球腎炎:腎氣丸用于慢性腎小球腎炎,多病程長,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水腫、高血壓,尿中潛血、蛋白持久不消,雙下肢、雙足發(fā)涼,小便清長,夜尿頻多,可伴有腰膝酸軟、乏力惡寒、口干咽燥等癥。以腎氣丸為基礎(chǔ)方,腰痛者加桑寄生、川斷;乏力者加黃芪、黨參;小便泡沫多者加芡實、金櫻子等;血尿明顯者加白茅根、側(cè)柏葉、馬鞭草;浮腫明顯者,加豬苓、車前草等。
2、腎病綜合征:腎病綜合征臨床上多以激素及利尿、抗凝為主,但長期運用激素、苦寒通利之品,易傷及腎陰,陰虛則陽無所生,最終可出現(xiàn)陰陽俱虧的臨床表現(xiàn),如畏寒,身重,腰痛,小便不利,舌體胖大、苔薄白,脈沉緊等,臨證可用腎氣丸。若腎陽虛明顯者,酌加巴戟天、仙靈脾、葫蘆巴等;陰虛明顯者,可與二至丸合用;脾氣虛明顯者,與四君子湯、參芪地黃湯合用;針對腎病綜合征患者機體免疫力低,易于感受外邪,導(dǎo)致病情反復(fù)或加重,常配伍玉屏風(fēng)散加仙鶴草益氣固衛(wèi),提高機體免疫力;針對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等造成的血液高凝狀態(tài),酌加丹參、川芎、水蛭等。
3、糖尿病腎?。?/strong>糖尿病中期表現(xiàn)為氣陰兩虛兼有陽虛證候者,以腎氣丸加沙苑子、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等;水腫明顯者加楮實子、車前草等;蛋白尿明顯者加金櫻子、芡實等;夜尿多者加覆盆子、益智仁;血瘀者加鬼箭羽、川芎、丹參;濕熱明顯者加土茯苓、虎杖。糖尿病腎病后期出現(xiàn)大量蛋白尿而浮腫明顯者,治以金匱腎氣丸合防己黃芪湯加減。
4、慢性腎功能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常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乏力倦怠、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脈沉弱等脾腎氣虛的表現(xiàn)。伴有惡心、嘔吐者加姜半夏、蘇葉、陳皮;納差者加炒麥芽、砂仁;貧血者配當歸、白芍;眠差者加炒棗仁、百合、遠志;久病瘀滯者加水蛭;皮膚瘙癢、脫屑者,配伍地膚子、凌霄花、刺蒺藜等祛風(fēng)除濕;伴血尿酸高者,加萆薢、宣木瓜、絡(luò)石藤等祛濕、通絡(luò)泄?jié)帷?/p>
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之遺精滑泄者,不可使用本方。
腎科驗案
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腎病綜合征
方某,女,58歲,2014年3月9日初診?;颊?年前出現(xiàn)雙下肢水腫,伴有蛋白尿、鏡下血尿,診斷:“腎病綜合征”,腎活檢病理診斷:“腎小球局灶節(jié)段硬化”,因患有“乙型肝炎”,不同意使用“激素”治療,求治于中醫(yī)。癥見雙下肢水腫,按之凹陷,腰酸,乏力,畏寒,大便稀溏,日3~4次,舌質(zhì)淡胖,苔白膩,脈象沉。尿常規(guī):蛋白3+;24小時蛋白定量6.3g;血生化:白蛋白16g/L,尿素氮5.2mmol/L,血肌酐31umol/L。
中醫(yī)診斷:水腫(脾腎陽虛,水氣內(nèi)停)
西醫(yī)診斷:腎病綜合征
治法:健脾益腎,行氣利水。
處方:防己茯苓湯合腎氣丸加減。
漢防己15g、黃芪30g、茯苓15g、炙甘草6g、桂枝9g、制附子9g、熟地15g、山藥15g、山茱萸12g、丹皮12g、蘇葉15g、檳榔15g、龍葵草30g、丹參15g。水煎服,每日1劑。
二診:服上方10劑,水腫減輕,大便仍溏薄,每日1~2次,舌淡,苔白膩,脈沉細。
處方:以四君子湯合腎氣丸加減。
黨參15g、白術(shù)15g、茯苓30g、炙甘草9g、肉桂6g、王不留行15g、肉豆蔻15g、干姜9g、制附子6g、熟地15g、山藥15g、山茱萸12g、丹皮12g、蘇葉15g、黃芪30g。水煎服,每日1劑。
三診:上方10劑,水腫明顯減輕。尿常規(guī):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2.1g;血生化:白蛋白30g/L,尿素氮5.2mmol/L,血肌酐53umol/L。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