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日本人都在熱切地等待瑞典宣布諾貝爾獎得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報告, 這樣寫道,“如果日本科學家獲獎,媒體和公眾都會熱烈祝賀?!?901到1999年間,日本民眾得非常耐心才行,因為這一百年里僅有五位日本科學家獲得諾獎。而自2000年以來,已有17位日本科學家獲得這一殊榮,包括兩位已入籍美國的日本人。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激增呢?作者認為“這并不能說明日本的研究環(huán)境突然就改變了,因為很多諾獎得主的研究工作都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完成的?!钡窃谘邪l(fā)方面積極的投入也確實起了作用。例如山中伸彌在本世紀初就從日本學術振興會和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獲得了充裕的資金支持。山中先生因“發(fā)現成熟細胞可被重編程變?yōu)槎嗄苄浴倍@得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中村修二則在他所在公司日亞化學的鼎力支持下發(fā)明了高效環(huán)保的藍色發(fā)光二極體,獲得201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還有什么其它原因能解釋這個現象呢?似乎獎項的關注點有所變化。盡管評選過程并不公開,但研究成果的社會影響力近年來似乎正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考量。盡管在2008年南部陽一郎、益川敏英、小林誠等三位物理學家因關于粒子物理學的純理論研究工作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日本科學家2010年以來獲得的所有(九項)諾貝爾獎都是獎給了在社會上產生巨大影響力的科學發(fā)現。
如果真的是諾獎評委們開始更多地考慮研究成果的社會影響力,那么這可能反映了全球科學界的一個思想變化。1999年世界科學大會通過的《科學和利用科學知識宣言:科學議程-行動框架》可能就是這種變化的先聲。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科學理事會在布達佩斯主辦的世界科學大會生成了明確提出“社會中的科學,科學為了社會”和“科學為了知識”的文件。
日本年輕一代還能繼續(xù)舉起這個火炬嗎?
日本人口中研究人員占比世界最高:2013年每10,000人中有70.2個研究人員。但這個數字自2008年(70.0)以來幾乎沒怎么變過。直到2009年研究人員的數量一直在不斷增長,但隨后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私營企業(yè)開始削減科研投入。
在學術界,今天的研究人員總數僅比2008年多3.7%,但他們用于研究的時間卻比以前少了很多:2013年用于科研的時間是一年900個小時,而2008年的這個數字是1142小時。他們的工作時間減少了,而面對的任務卻比以前更繁雜。2007—2014年間,世界科學網站上日本發(fā)表的科研論文占比從7.9%降到了5.8%。盡管這個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中國的不斷增長造成的,但日本在科研論文方面的表現還是出現了驚人的退步?!霸谑澜绶秶鷥龋?014年科研論文的總量比2007年增長了31.6%,而日本在同一時期卻下降了3.5%。這種下降在科學的各個領域都體現出來。
日本科研人員論文數量的減少也許與公共研發(fā)基金性質的改變有關,報告認為:“給個體研究人員和高校的撥款越來越傾向于鼓勵創(chuàng)新,僅僅寫科研論文已被認為是不夠的。而創(chuàng)新驅動的研發(fā)活動也能產出論文,所以日本研究人員的注意力已不在寫論文本身了。與此同時,私營研發(fā)基金的削減也使私營部門研究人員的論文數量減少。
許多高?,F在非常需要資金
許多國立大學現在都面臨嚴重的資金短缺。2007至2014年八年間,高校用于研發(fā)的資金不變價格僅增長了1.3%。他們的常規(guī)資金在過去的十幾年里一直在以每年約1%的速度減少,迫使他們不得不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申請大筆機構撥款。
然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花這么多時間申請、管理和評估項目的副作用:這對學術和管理人員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短期效果的評估可能使學術和教育不再關注長期效果,而且項目一旦結束,就很難再保持項目的活動、團隊和基本結構。因此怎樣在長期資助和項目資助之間尋找平衡就成為日本面對的一個重要政策問題。
年輕的博士學位持有者努力謀求長期職位
結果就是,年輕的博士學位持有者發(fā)現很難在大學或研究機構找到長期職位。博士生數量在減少,很多碩士生不敢再踏足看似很難有回報的研究生涯。
因此日本政府自2006年以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為青年研究者提供不同的職業(yè)出路。實行過一些列措施,包括:促進高校—企業(yè)交流、資助實習、以及開發(fā)針對博士生的培訓項目,幫助他們開拓視野、拓展技能等。政府還推動博士項目的課程改革,使博士生畢業(yè)后能更適應非學術環(huán)境的工作。
政府還采取措施改革高校人事制度。如2006年,政府開始撥款支持高校引進日本傳統(tǒng)上不曾采用過的終身聘用體制,2011年還進一步擴大了相關資助額。
還是在2006年,政府發(fā)起了一個鼓勵女性科研人員生完孩子后重返崗位的獎學金項目。2013年日本只有14.6%的科研人員是女性,但這個比例一直在不斷增加,2008年時這個比例是13%。
在日本的外國研究人員的數量也很少,不過也在不斷增加。在高校,2008年全職教師中有5,875個外國教師(占總數的3.8%),2010年這一數字是7,075(4.0%)。政府已經在采取措施使日本的大學更國際化。外國人和女性在教師和科研人員中的占比已成為大部分大型高校撥款的評選條件之一。
然而報告認為“可以說日本高校面臨的最根本挑戰(zhàn)是國內18歲人口數量的減少。自1992年達到峰值2,049,471 后,這一數字近年來已近乎縮減了一半。幸虧今天高校入學人數比以前多了一倍,所以同一時期高校的學生人數減少的并不明顯。然而很多利益攸關方看到了飽和的跡象,他們都認為國家的高校體制應該盡快做出根本性的變革?!?/p>
來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報告: 面向2030 (2015年出版)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