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某某,男,62歲?;悸愿窝?,自覺肝區(qū)刺痛已兩個月。納食則脹,食后暖氣,失眠,體重減輕,四肢無力,脈來弦滑,舌苔黃膩。鞏膜無黃染,肝肋下2厘米,有明顯壓痛,脾未觸及。肝功能:黃疸指數5單位,硫酸鋅濁度18單位,麝香草酚濁度14單位,轉氨酶120單位。超聲波檢查:肝波較密。證屬七情內傷,久郁氣抑,氣抑則血運不暢。治宜疏肝利氣,培土養(yǎng)肝。方用:旋覆代赭湯去生姜,加延胡索、廣郁金、枳殼、合歡皮。服藥12劑,肝痛減輕,睡寐較安。后予八珍調理,諸癥皆消,肝功能及超聲波檢查均屬正常。[浙江中醫(yī)雜志1978,(2):20]
按語:肝木乘土,脾胃不和,木土同病,痰濁內生,而見脅痛、食脹、噯氣、苔黃膩、脈弦滑。治宜疏肝木,調胃土,故以旋覆代儲湯加延胡、郁金、積殼等理氣之品獲愈。方中生姜乃和胃之良藥,又能疏達肝氣,似不宜去。《傷寒名醫(yī)驗案精選》
論:生姜是溫胃寒以降濁的重要藥物,怎么能去生姜呢?
沈某,男,27歲。胃痛3年,兼有脅痛,常上午干嘔,或吐酸水,暖氣,無疼痛,常頭暈無力,脈弦,舌凈。證屬肝氣犯胃,以左金丸及旋覆代赭湯加減。
旋覆花9克(包)代赭石24克 姜半夏9克太子參9克 吳茱萸2.4克 川黃連1.5克 伏龍肝30克(包)方3劑
藥后諸癥悉減,續(xù)方3劑治愈。
按:本例辨證因肝郁不舒,氣機上逆,致胃失和降而嘔吐、噯氣。用左金丸及旋覆代赭湯加減,疏肝解郁,降逆止嘔,果獲良效。《經方發(fā)揮與應用》
陳某,女,51歲?;伎却?/span>20余年,晨間為甚,胃痛亦已多年,主訴胸脘痞悶,常有嘔惡清水,舌色紫暗,苔微黃,脈沉細。以旋覆代赭湯加減:
旋覆花9克(包)代赭石24克太子參9克姜半夏9克款冬花12克麻黃6克大貝6克百部6克方7劑藥后喘咳大定。胃痛,痞悶及嘔惡大減,續(xù)方5劑圖治。按本例辨證為肺胃氣逆,宗旋覆代赭湯加減。旋覆代赭湯有降逆下氣,和胃消痰作用,所以臨床亦治療痰飲咳喘,本案即是明證。蓋旋覆花、代赭石與麻黃、款冬花相須為用,亦可治肺氣上逆。《經方發(fā)揮與應用》
趙某,女,71歲,上腹部滿悶不舒伴暖氣頻作兩月余,2009年11月2日初診。患者素體虛弱,有糖尿病、高血壓病、慢性胃炎病史。2個月前,因生氣而感脘腹脹滿不適,繼之噯氣連連,聲音低沉,愈發(fā)加重,還伴咽喉部一陣陣憋阻難受,頻清喉嚨,在某醫(yī)院診為胃炎、神經官能癥,多方治療不效,幾欲失去治療信心??淘\:精神差,脘腹脹滿,按之不痛,咽部不適伴梗塞感,乏力,焦慮不安,納差,口不苦、不渴,二便調,舌質淡暗嫩,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苔白膩水滑,脈沉緩。辨證為太陰病兼氣郁,痰飲。方擬旋覆代赭湯合半夏厚樸湯加味:旋覆花(包煎)、炙甘草各18g,代赭石10g,法半夏、厚樸各30g茯苓、生姜各45g,人參、蘇梗、蘇葉各12g,大棗9枚(譬)。4劑,水煎,日3夜1服。
上方服后,患者脘腹脹滿不適明顯減輕,暖氣次數逐漸減少,咽干不適伴梗塞感基本消失,已現難得的笑容,治療信心大增,后守方加減又服8劑,諸癥基本消失,還不時有上腹部輕度痞滿,又用附子理中丸續(xù)服2周?!?/span>100首經方》
論:重點,本案的治愈之后,用附子理中丸善后,是最好的善后方式。旋覆花湯證,就是胃不和,胃中虛也。附子理中丸,溫下寒培土氣,溫脾胃之寒,治本氣之虛,此是最好的善后方式,值得學習。其他善后方用的什么香砂六君子等等,都不敵附子理中方。
羅某,男,52歲,干部。病史:患慢性胃病已有兩年,時輕時重,胃部不痛,但經常痞滿,食后尤甚。發(fā)作重時,食后如心下堵塞不可言狀,必須以拳擂胸,方能呼吸通暢,不然即憋悶欲死,擂胸經過20分鐘,由胃中噫氣上出,胸脘膨悶可稍減,嗣后噫氣之聲,連續(xù)不絕。因此飲食減少,形體贏瘦。在病勢輕時,只覺胃脘痞悶,噫氣連續(xù)不絕。診其脈兩側細澀無力,而左部略顯弦細,舌質淡紅,舌苔滑潤。此為中氣虛弱,濁氣填胸的征象,因擬加味旋覆代赭石湯予之。辨證:中氣虛弱,濁氣不降。治法:補益健脾,降逆消痞。處方:
旋覆花10克,生姜10克,半夏6克,生山藥15克,生赭石12克,厚樸6克,茯苓10克,萊菔子10克,炒白術10克,甘草10克,枳殼6克,吉林參1.5克(研面沖服)。
連服3劑,痞悶減輕,不需食后擂胸,噫氣減少。連服10劑,癥狀完全消失。后以健脾和胃,降逆消痞之劑,調理而愈。
馬某,男,成年人。十二指腸潰瘍,胃痛惡心,噫氣不除。與旋覆代赭湯加烏賊魚骨一錢半、貝母三錢。三劑癥除。
編者按:《胡希恕越辨越明釋傷寒》言及:“十二指腸潰瘍見心下痞硬、噫氣頻作者,于本方(旋覆代赭湯)加烏賊魚骨、乳香、沒藥等有驗,大便潛血加白及。”此為胡希恕先生的常用方?!逗K♂t(yī)案集悴》
李某,女,28歲。患慢性咽喉炎,覺咽中有物梗阻,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已一個月,或緩或劇,伴有胸脘滿悶,噯氣惡心,納差。舌苔白膩,脈弦,以旋覆代赭湯加減:旋覆花9克(包)代赭石24克黨參9克姜半夏12克嫩蘇梗15克(后下)生姜3片 炙甘草4.5克大棗4枚方5劑
藥后,咽中梗塞已消,噯氣惡心好轉,食欲增加,苔凈,續(xù)服3劑而愈。
按:《醫(yī)宗金鑒》記載:“咽中如炙肉,謂咽中如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吞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氣病也。”本案慢性咽喉炎即相當于梅核氣,多因情緒不暢,肝氣郁結,胃失和降,痰濕與氣搏結所致,臨床多以半夏厚樸湯治療。今本案除梅核氣外兼有胃脘痞悶,噯氣惡心,故用旋覆代赭湯加減,一舉治好二病?!督浄桨l(fā)揮與應用》
周某,女,45歲。1982年9月15日初診。兩年前因家事糾紛,常覺郁郁不歡,少語寡言,咽喉不舒,似有物阻喉。當地醫(yī)院診斷為神經官能癥,給予鎮(zhèn)靜藥物,不能緩解而轉來就診。中醫(yī)檢查:脈象弦滑,舌胖,苔白膩;擬旋覆代赭湯去人參,加大棗、厚樸、蘇梗、海浮石。
9月23日復診:服藥7劑,諸癥緩解。上方加石菖蒲。9月28日三診:服藥5劑,諸癥消失。再予半夏厚樸湯5劑,以鞏固效果。隨訪半年,未見復發(fā)。《經方臨床應用》
楊某,女,48歲?;悸灾夤苎滓?/span>10年,近急性發(fā)作,咳嗽喘息,夜不得臥,多黃痰,心下痞悶,甚則嘔吐痰涎,納差,肢倦,大便難,舌白膩,中間黃,脈滑數,以旋覆代赭湯及小陷胸湯加減:
旋覆花9克(包)代赭石15克瓜蔞實15克制半夏9克黨參9克 茯苓12克陳皮6克 甘草6克黃連3克生姜3片方3劑 藥后大便通暢,喘咳減輕,夜能平臥,嘔吐止。按原方繼進3劑,胸悶消,咳喘平。
按:本例支氣管炎,咳嗽及嘔吐,辨證屬于痰熱相結于胃脘,肺胃氣逆,故心下痞滿。以旋覆代赭湯降逆止嘔;又配小陷胸湯清熱祛痰開結,由于藥證相符,故其病速愈。《經方發(fā)揮與應用》
論:脈有滑象,所以合方小陷胸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