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智慧的中國造園先輩們一直在探索植物的美感與品質。他們將植物的審美屬性與人的思想巧妙連接,細心雕琢,寄情于景于物。植物不僅僅是觀賞的對象,還成為表達情感、祈求幸福的一種載體。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敝瘢Π涡揲L,四季青翠,風霜不染,給人美的感受。正是這種自然、純樸的風格,成為意境深遠的古典園林中最為原始的盈盈翠綠,也是廣受歡迎的造園植物之一。
早在周朝,我國就有關于竹林的描述。秦始皇為建“上林苑”,從山西云岡引種竹子到咸陽,但那時竹子的運用只是為了營建狩獵場和戰(zhàn)略物資基地,還處于萌芽期。
竹最重要的應用就是竹與路。古典園林中園路強調“曲徑通幽”,竹林小徑力求含蓄深邃,修竹夾道,一派綠竹成蔭、云霧繚繞的生動景象。
“玉蘭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蘭”,作為早春觀花落葉喬木,從樹姿到花形都甚為優(yōu)美,盛花時節(jié)似雪濤落雨,潔白清香。
玉蘭在我國栽培歷史長達2500年,因其淡雅清幽,被廣泛種植在寺廟、庭院中。秦統(tǒng)一六國后,就在阿房宮、上林苑中引種包括玉蘭在內的木蘭科植物。到了唐代,栽植玉蘭在庭院已經成為植物配置的常用形式,古典園林中常在廳前院后栽植,也有在路邊、草坪角落、亭臺前后或漏窗內外、洞門之旁栽植地。
“扶疏似樹,質則非木,高舒垂蔭”,芭蕉不知承載著多少中國文化的韻味和風雅,葉如巨扇,嫩綠惹人愛,盛夏能遮天蔽日,給人以清涼之感。園內植上幾叢芭蕉,綠蔭濃密,蕉窗夜雨,一派詩情畫意。
古人種芭蕉未必全在窗前,大約因為房舍較為低矮,臨窗觀景方便,雨滴芭蕉,聽來格外真切。詩句中,雨與芭蕉似乎是絕配,但是芭蕉并不全然只能詮釋憂愁,在《南鄉(xiāng)子》中:“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里住”,也讓人心生向往。
“初如胭脂點點然,及開則漸成纈暈明霞,落則有若宿妝淡粉”,到了秋日,鮮紅的果實如同一個個小燈籠懸掛枝頭,兼之味道酸甜可口,可以鮮食。
海棠在我國栽培歷史也有2000年。秦漢以前,關于其在園林中的應用在造園文獻中并沒有專門描述,從漢代開始海棠作為一種觀賞樹種應用在園林中。
“海棠”一詞在宋代首次出現。而宋代文人普遍喜以海棠為題材,或詩,或文,宋代帝王也十分重視海棠,真宗皇帝御制了后葩雜花十題,以海棠為首章,賜近臣唱和。到了明清時期,海棠不僅用于皇家園林、私家園林,還應用于寺廟園林,如清代法華寺有海棠院,詩云“憫忠寺前花千樹,只有游人看海棠?!鼻鍟r公共園林如杜甫草堂,少數民族園林如西藏的莊園園林,也廣泛運用海棠。
《本草綱目》中記載:“木香,芳香氣烈而味厚。”木香為攀援小灌木,花小形,多朵可成傘形。初夏時分木香開花,一簇簇、一團團,白的如雪,黃的似霞,順藤而上。
木香的香氣濃郁獨特,相傳玉皇大帝出巡時,喜用木香的蔓藤來鋪路。而古代女子身上也常佩戴木香花,若遇到心上人,便將之贈送與對方。
四五月開花,花大如盤,潔白似玉。作為揚州市花、昆山三寶之一,自古便有“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的美譽。瓊花是中國特有名花,文獻中記載在唐朝已有栽培,以其淡雅風姿,以及種種富有浪漫色彩的傳說聞名天下。
待到草木凋零之際,綠葉紅果,分外迷人。相傳木香是由仙鶴所銜來的一粒種子長成,開花時流光溢彩,每隔一個時辰就會變換一種顏色。隋煬帝知曉后,執(zhí)意開鑿運河只為一睹瓊花風采,然瓊花恥于見昏君,隨即凋零。
南天竹枝葉扶舒,秋冬季葉色轉紅,而且紅果累累,經久不落,為優(yōu)良的觀花、觀果花木。在古典園林中,常種植在山石旁、庭院屋前或墻角,也可盆栽或制作盆景。南天竹是傳統(tǒng)插花的好材料,它的果枝常與盛開的蠟梅、松枝一同瓶插,寓意松竹梅“歲寒三友”。
經典組合
民俗言語
禁 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