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shù)之始,雕塑為先。古代造像始于宗教信仰寄托,在不斷的發(fā)展中形成一種獨特的雕塑藝術(shù)。古代造像因不同時期和地域的雕塑技藝、宗教觀念、審美情趣,呈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藝術(shù)面貌。
大家熟知的造像制作工藝有木雕、夾纻、金銅、泥塑、瓷塑等,其中木雕造像、夾纻造像、泥塑造像的外表看起來都差不多,主要是因為它們在表面裝飾上都會使用施金、瀝粉、披麻的技法,那它們的內(nèi)里究竟有什么乾坤呢?
木雕造像 |
佛教傳入中國后,中國傳統(tǒng)的木雕雕刻不可避免地應(yīng)用到佛教傳播領(lǐng)域,木雕造像很快被國人所接受,并成為古代精美的藝術(shù)品的文化傳承。東晉著名雕塑家戴逵曾雕一尊一丈六尺高的無量壽佛,可以說是木雕佛像的先例。此后在唐、宋、元、明、清時期,木雕造像盛行不衰。
木雕造像在雕刻好木胎之后,一方面為了使造像更加莊嚴(yán),另一方面為防止木材干裂變形,會在其外表進行一些裝飾性的加工處理:先是披麻掛灰,用白麻纏裹木胎,抹上一層灰泥;再涂抹上生漆,外層施以漆金;最后就是罩漆,能使造像裝金牢固,經(jīng)久不壞。
夾纻造像 |
佛教文化中有『行像』的儀式,在舉行宗教慶典時將佛像請出寺院,將其抬到人口密集的街道巡行,眾人能瞻仰、膜拜。隨著佛教文化的興盛,寺院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佛像的體量也變得高大,人們開始尋求一種新的制作工藝以減輕佛像的重量。
夾纻造像又稱干漆像、脫胎像,有三種不同的形式:脫紗夾纻像、木骨夾纻像、木心夾纻像,其中,屬脫紗夾纻工藝的歷史最悠久。
《說文》:『纻,麻屬。細者為絟,粗者為纻?!幌纫阅嗨艹赏暾脑煨?;再披以細麻,裹好麻布;然后用纻麻和生漆瓦灰層層交錯。生漆加上細瓦灰具有水泥般堅硬的強度,加上纻麻的張力,令它非常的堅固。待漆干燥凝固,便將泥胎脫出,使其內(nèi)部形成一種中空的狀態(tài)。夾纻造像質(zhì)輕,攜運便利,在『行像』的儀式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因此,夾纻造像又被稱為『行像』。
泥塑造像 |
自新石器時代始,中國的泥塑藝術(shù)一直沒有間斷。兩漢以后,因佛教的傳入與道教的興起,對泥塑偶像的需求日益增長,直接促進了泥塑藝術(shù)的發(fā)展。到了唐代,泥塑藝術(shù)發(fā)展到了頂峰,其杰出代表就是被譽為雕塑圣手的楊惠之,他與吳道子同師張僧繇,世人稱:『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
造一尊泥塑像,首先要『立骨』,選擇合適的木料搭起一個主架,然后填充谷草,用皮麻將其固定好。上粗泥,將大概的輪廓塑出來,也叫『貼肉』。為其『穿衣』,用細泥將造像的肌肉線條、衣紋裝飾等細致的地方雕塑出來。最后就是『裝鑾』,對造像表面進行彩繪,為了追求華麗的效果,還會采取施金和瀝粉的技法。
宗教借工藝傳播,又促進了工藝的發(fā)展,人們在追求精神信仰的同時,對藝術(shù)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部分古代造像仍被世人完好地保存著,它們是先民思想與傳統(tǒng)工藝的結(jié)晶,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與文化。造像藝術(shù)會隨著時代不斷地發(fā)展,提升人們的審美品位,滋潤人們的藝術(shù)心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