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面花
面花,也叫“禮饃”、“花花饃”,相傳是古代金石禮品和圖騰演化的產(chǎn)物。每到民間四時八節(jié)、婚壽生葬,民間農(nóng)婦就會用白面,以針線、梳子、剪刀為工具,靠著一雙巧手揉捏出花、鳥、蟲、魚、豬、狗、雞、鱉、蝙蝠、青蛙、人物、建筑物等千姿百態(tài)的一種民間塑藝,造型多樣,意態(tài)紛呈,栩栩如生。大荔面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會時期,它既是圖騰崇拜的產(chǎn)物,也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因為能夠直接的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而得以保留下來,流傳至今。
非遺人物——蘇學民
蘇學民——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大荔面花傳承人,現(xiàn)居大荔縣段家鎮(zhèn)段家寨村六組。蘇學民老師從小熱愛傳統(tǒng)手工藝制作,18歲初中畢業(yè)后便在近鄰張彩琴老人的指導下,開始學習面花的制作工藝,心靈手巧的蘇學民迅速對面花的制作工藝心領神會,加上幾十載的經(jīng)驗,現(xiàn)如今他已經(jīng)練就了一手制作大荔面花的絕活。
送子虎
福祿壽
龍鳳呈祥
吉祥雞
二龍戲珠、龍鳳呈祥、百鳥朝鳳、福祿壽等等,經(jīng)過蘇老師手制作的一件件作品色彩鮮明又細膩生動。大荔面花工藝繁多,造型多樣,蘇老師的面花,不僅做工精致、顏色鮮麗,而且寓意豐富,具有獨特的大荔風格。
蘇老師表示,大荔面花的制作流程非常復雜:首先需要提前一天準備好面和顏料;并且人力投入上需要至少兩個人配合,一人掌握火候,一人來做花型,先上鍋蒸后涂顏料。整個過程不僅對制作人的眼力和手上功夫有很高的要求,對制作人的耐力和毅力也是一種考驗,因為一次訂單就需要花費整整一天的功夫來完成,然而對于蘇老師來說這是一個是用時間去沉淀并推陳出新的過程,在他的身上我們能看到手藝人對藝術的精益求精。
除了自己制作面花,這位十里八鄉(xiāng)的面花能手還將自己的手藝傳給了女兒、兒媳婦和孫女,不過遺憾的是,她們雖然會做,但對面花的情感遠沒到熱愛的程度。除此之外,面花由于保質期短、制作過程繁瑣、商業(yè)價值有限,導致了如今鮮有人來學習和傳承這門古老的手藝,像蘇學民老師這樣的民間藝人日趨減少,面花的傳承結構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嚴重的斷層現(xiàn)象。
新莊入戶@喬遷之喜
新莊入戶@喬遷之喜
新莊入戶@喬遷之喜
結婚
結婚
迎親送燈
迎親送燈
迎親送燈
門彩
門彩為刺繡作品為心靈手巧的蘇老親手為自己結婚的兒子所做
在最后,蘇老師向我們表達了他的一個愿望:他希望大荔面花這項絕活不僅能夠完整的傳承和延續(xù)下去,而且能夠繼續(xù)發(fā)揚光大,走出大荔、走出陜西,在有朝一日能夠代表陜西關中地區(qū)的民俗文化藝術品走出中國、走向世界。讓我們衷心的祝愿這位民間藝術大師的樸素心愿得以早日實現(xiàn),讓面花這一絕活能夠傳承四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