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還尋舊山水(二)
zzcl知足常樂
>《藝術(shù)畫家》
2014.04.26
關(guān)注
還尋舊山水(二)
#國畫#【 清 彭暘 《竹林七賢圖》 】紙本設(shè)色,132×65cm,臺灣歷史博物館藏。 此圖寫竹林七賢,以山水題材的繪畫形式表現(xiàn),畫面中七賢或?qū)?、或彈琴,人物分置于竹林茅屋之中。近景處過橋逸士皆隨童子,山水淡敷青綠,少皴擦,遠山更是只做輪廓。竹葉以“介”字法寫之。山間留白以表云氣環(huán)繞之感。
【 明 仇英《沙汀鴛鴦圖》 】 仇英較少作花鳥,但畫必精工典麗。此圖畫水汀中棲一對鴛鴦,伴以奇花異石、沙汀竹篁,春意深濃。鴛鴦的姿態(tài)生動,頗費經(jīng)營,刻畫精致。圖中大片春水,近處清澈見底,水草挺拔,生機勃勃。作者用筆皴擦柔和,敷色層次豐富渾融,深具宋人的寫生功力與元人的筆意。
【 元 張觀《山林清趣圖》】紙本,設(shè)色,縱30cm,橫54.7cm。北京故宮藏。此圖畫群山重疊,老樹虬枝,樹上枯藤纏繞倒掛,一長者沿山徑策杖尋幽。山壁陡峭,草木蔥蘢。筆法勁健,構(gòu)圖簡潔,描繪山林“一角”之景。
【 明 佚名 《撫松觀瀑》 】軸,絹本,淺設(shè)色,155.3×81.2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畫中古松參差挺立,有懸瀑從天而下,水氣蒸騰,彌漫山谷間,有一位文士手執(zhí)羽扇,倚靠松身,觀賞泉瀑?!父呤坑^瀑」表現(xiàn)的是文人藉由觀賞景物,與自然合一的曠達胸懷。此畫并無畫家款印,舊傳為戴進畫。
#國畫#【 陶冷月 《寒巖松月》 】紙本設(shè)色,96×32cm,1931年作。 款識:“蘯舟危巖下,蒙朧月初吐。寒雁忽驚啼,松濤疑夜雨?!?陶氏的夜景,首重烘云托月,筆法自然,氣氛祥和,但見清光冷冷,流瀉于山水樹石之間,微光照物,反光亮眼,折光入胸,妙得蒙朧浪漫之境,可謂 “山水小夜曲”之銘心絕品。
#清初六大家#【 清 吳歷 《深山隱居圖》 】立軸,紙本設(shè)色,122.8×46.1cm。 此為吳歷贈與學(xué)琴同窗季天球之作。畫中松風(fēng)赫赫、郁勃繁密,山勢巍峨沉雄、澗泉濺落,文士屋中鳴琴、動靜結(jié)合。全畫筆法松秀、皴染工細,山石類披麻皴、淡墨暈染、濃重相宜,更增其郁勃沉雄。
【宋美齡《云山初霽》】上個世紀的50年代,宋美齡迷上了中國畫,拜國畫大師黃君壁、張大千等為師,畫蘭、畫竹、畫山水,幾達廢寢忘食的境界。這位政治舞臺上風(fēng)云一時的傳奇女性,在繪畫方面也是頗具修養(yǎng)的。
【 宋美齡 作品 《云巖觀瀑》】
【 吳石仙《秋山夕照圖》】 此圖寫夕陽斜曛,老漢騎瘦驢過橋而歸,童子挑擔(dān)相隨,橋下溪邊,漁翁戴笠側(cè)身于船上,柴籬村舍錯落于遠近山坳,遠處寺廟塔影隱隱可見,秋山夕照,歸鴉點點,詩意盡在畫圖中。氣勢雄厚,丘壑幽奇,水墨暈染,煙云生動,人物線條細膩,落筆瀟灑,具有晚清上海畫派的風(fēng)格
【明 沈周《兩江名勝圖》】冊頁,絹本,設(shè)色,縱42.2厘米,橫23.8厘米。上海博物館藏。繪長江淮河兩岸名勝風(fēng)景,畫面剪裁簡明,卻構(gòu)成詩意盎然的境界。用筆質(zhì)樸、凝重,山巒的繁筆勾皴和屋宇的簡筆勾勒,形成疏密的對比,墨色也富有虛實輕重的變化,使畫面產(chǎn)生強烈的裝飾美感。
【 宋 賈師古《巖關(guān)古寺圖》】夜幕將降,夕輝猶存,構(gòu)圖學(xué)馬遠“一角”式。山石皴法,雜用短釘頭,長括鐵、小斧劈皴法,由于夕照偏西,山體黝黑,石塊畫得岐蹭堅凝。山端聳有幾棵羅漢青松和古杉,石骨披滿勁硬的山草,通幅上色染以汁綠,山石中央一段用赫石水亮出,遂覺森嚴氣氛中有了點媚柔態(tài)。
【 清 陳枚 《萬福來朝圖》 】軸,絹本設(shè)色,139.7×64cm,北京故宮藏。由款識而知此圖是作者恭祝當(dāng)朝的雍正皇帝胤禎生日之作。畫中繪制了代表“百木之長”、象征延年益壽的松,而且取“蝠”與“?!钡闹C音繪制了數(shù)以萬計的蝙蝠飛向蒼松所在的仙山,以此祝愿雍正皇帝“福壽如意”和“福壽雙全”。
【 明 文伯仁 《四萬山水圖》① 】四萬圖屏之“萬頃晴波”。紙本,48X123cm,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本圖是嘉靖年間(1522~1566年)吳派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整幅畫中大量使用了一種名為“清勁”的白描筆法,表現(xiàn)密度極高。本圖是文伯仁為友人顧從義而畫,作于文伯仁50歲時。
【 元 黃公望 《九珠峰翠圖》 】軸,綾本,79.6x58.5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以楊維禎寓居之“九峰三泖”(在今之上海市松江區(qū))的九峰為背景,畫中樹木造形及山石的皴法,與《富春山居圖》皆有關(guān)連相似之處。畫山石以披麻皴法為主,長短兼施,淡墨勾皴再用濃墨逐層醒破,筆調(diào)變化豐富。
清 王建章《云嶺水聲圖》--- 此圖畫層巒疊嶂,瀑布掛落,溪流繞岸,小徑蜿蜒,云霧彌漫,數(shù)間房舍掩映于蔥郁的樹林間,境界超逸。山石以披麻皴描繪,樹木以濕潤濃墨點染,畫面蒼郁沉厚。圖右題唐詩:“橫云嶺外千里樹,流水聲中三五家?!?詩情畫意交融。日本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藏。
【 明 王綦 《攜杖尋詩圖》 】軸,紙本設(shè)色,30.5X60cm,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 畫面構(gòu)圖簡單,意境深遠。樹石、人物畫法及畫面構(gòu)圖均為明代晚期風(fēng)格。畫面左上署款"庚申八月既望,王綦"。時在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此圖曾入清乾隆內(nèi)府收藏,畫面鈐"乾隆鑒賞"等內(nèi)府璽印,并有乾隆御題詩一首。
【 清 石濤 《搜盡奇峰圖》 】紙本,42.8×285.5cm,北京故宮藏。圖為石濤50歲云游京師所作。山水畫上首次有對長城的描繪。該畫于奇險中見雄渾,嚴謹處寓虛空。雖看似筆墨豪放,皴擦點染盡在無意,而在整體上卻把握了峰巒層次,云氣走向及林木隱現(xiàn)的神韻。構(gòu)圖雖充塞滿紙,卻絲毫不失疏朗空靈。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fēng),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fù)樂,陶然共忘機。[唐]李白
《茅屋風(fēng)清圖》 唐寅 明代 上海博物館藏
【 清 陸遠 《仿元人歲朝喜慶圖》 】立軸,紙本設(shè)色,125×60cm,1696年作。 畫家以鳥瞰式全景構(gòu)圖,將雄偉壯闊的山色與富麗堂皇的樓閣,很好地融為一體,既精致入微,又氣勢磅礴。再加上眾多人物喜慶豐收的實景,極得乾隆皇帝的歡心,他欣然御題五言詩一首于畫幅之上。
1800
董壽平《雨后黃山》--- 1954年,董壽平赴黃山、富春江寫生,黃山給他以深刻的啟迪,此后山水畫多以黃山為師,《雨后黃山》即是其一。畫面以一溪清流為脈,使兩岸山崖開合有致;數(shù)段云霞飄動在山間,使畫面有虛實相生之趣;墨綠基調(diào)中的幾處淺絳色,若有雨后初晴陽光熹微之感。
【 南宋 佚名 《松澗山禽圖》 】頁,絹本設(shè)色,25.3×25.3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古松蒼勁,枯藤纏繞,怪石嶙峋,山泉奔流而下,水花飛濺。山鵲或凌空飛鳴,或棲止啄食于山澗之中、樹石之上,形象生動。此圖畫風(fēng)工整細膩,用筆蒼秀勁健,展現(xiàn)了自然界生機勃勃的景象。
【 宋美齡 《云山初霽》 】立軸,紙本,55×30cm。 宋美齡屢與張大千飲茶敘話,暢談畫藝。在宋美齡的一件贈人之作中,張大千欣然題詞“峰巒深厚,草木華滋;大而能秀,細而不纖,寫生妙手也?!毕忍斓谋x之質(zhì),再有后天名家培養(yǎng)之力,使得宋美齡的國畫創(chuàng)作性靈頻現(xiàn),畫藝臻至圓熟。
【 元 唐棣 《霜浦歸漁圖》】立軸,絹本,淺設(shè)色,144×89.7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細膩描繪了晚歸的漁人回家之路的情景。古松參天,粗壯而枝茂,全用中鋒細筆寫出,凸顯出極強的視覺張力。簡練的筆法,勾畫出變換多端的雜樹,以及高低錯落的坡岸、迎讓有序的山石和蜿蜒而下的山泉。
【 南宋 李嵩 《月夜看潮圖》 】冊頁,絹本設(shè)色,描金,22.3 x 22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南宋時臨安(今浙江杭州)中秋夜觀海潮的情形。高懸的明月下,浪潮卷涌成一直線地奔馳而來;江畔華美的平臺閣樓上,隱約可見有人穿梭、呼指著。遠山江帆、月影銀濤,一幕祥和而又沒有紛擾的景致。
【 清 袁江 《荷靜納涼圖》】絹本設(shè)色,99.5×55.8cm,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藏。遠處高山峻嶺,山石陡峭;近處樓閣華麗,樹木蔥郁,小橋流水,意境幽美。用筆嚴謹精到,實處用筆如錐劃沙,虛處批擦,意在筆先,淡而有力,虛實相生,使自然的真實與意境的真實融為一體,意境恬淡,別有一番韻致。
宋 李成《晴巒蕭寺圖》--- 本幅畫冬日山谷景色,畫中群峰兀立,瀑布飛瀉而下,中景山丘上建有寺塔樓閣,山麓水濱筑以水榭、茅屋、板橋,間有行旅人物活動。山石雄偉而秀美,皴染用筆多有變化,兼具關(guān)仝之雄渾與李成之清潤。畫家以尖利筆致畫寒林枯木,景色清幽靜謐。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shù)博物館藏
宋 馬遠《踏歌圖》--- 此幅為馬遠傳世名作,用筆蒼勁簡略,大斧劈皴極其干凈利索,正是院體的典型特色。樹木的枝干有下偃之勢,雖不是邊角之景,但已融入了邊角之景法則,故不以雄偉見長,而以清新取勝。尤其是瘦削的遠峰,宛如水石盆景,靈動輕盈,絕無北宋山水畫那種迫人心肺的壓倒氣勢。北京故宮藏
清 吳石仙《秋山夕照圖》--- 此圖寫夕陽斜曛,老漢騎瘦驢過橋而歸,童子挑擔(dān)相隨,橋下溪邊,漁翁戴笠側(cè)身于船上,柴籬村舍錯落于遠近山坳,遠處寺廟塔影隱隱可見,秋山夕照,歸鴉點點,詩意盡在畫圖中。氣勢雄厚,丘壑幽奇,水墨暈染,煙云生動,人物線條細膩,落筆瀟灑,具有晚清上海畫派的風(fēng)格。
【 清 王時敏 《南山圖》】立軸,絹本設(shè)色,152×78cm。整個畫面峰巒數(shù)疊,樹高濃郁,遠山飛瀑垂簾,近景溪水潺潺,密林中茅屋數(shù)座,顯示出畫家隱居的情思。畫法上勾線空靈,苔點細密,皴筆干濕濃淡相間,皴擦點染兼用,更多蒼勁渾厚之趣。用墨濃淡兼施,著色上青綠赭石間涉,畫面蒼老而又清潤。
清 袁耀《蓬萊仙境圖》--- 這是袁耀一幅優(yōu)秀的山水界畫作品。畫家以寬闊的胸懷和超越的想象力,描繪出山川湖海吞吐日月的宏偉場面和壯麗景象。章法曲折有致,氣勢翻江倒海,令觀者驚心動魄。畫面上遠近山巒,兀立隱現(xiàn),在云煙幻滅之中宛如仙境。
【 隋 董展 《三顧草廬》】軸,紙本設(shè)色,43.8x29.5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繪漢末劉備三顧草廬、邀諸葛孔明出山之故實。畫中長松修竹掩翳茅屋,孔明羽扇綸巾、依榻凝思,僮仆正應(yīng)門而出。籬外劉備、關(guān)羽、張飛及隨從一行,山嶺后旌旗戈戟微露,人馬仍眾。畫筆輕健秀潤,惟上半山嶺系后人補筆。
【 南宋 夏圭 《西湖柳艇圖》】軸,絹本,107.2×59.3cm,臺北故宮藏。 畫面柳堤回環(huán),可見三層。疏密、遠近、直曲和穿插、點景的木橋、屋宇、小船等,相互配合得豐富、生動而有變化。天空用淡墨染出浮動的白云,與煙霧迷朦中的遠方樹林相接,加強了氣候特征。畫柳枝的筆法勁健, 密而不亂。
【 吳湖帆 《臨摹古畫小品》】鏡心,紙本設(shè)色,28×21cm。 張大千和吳湖帆都是從臨摹古畫起家的,然張大千重筆,故其畫清醒而有神采。比較而言,吳湖帆的畫如一位柔秀的少女,具有高貴的氣度和修養(yǎng),但過于靦腆和內(nèi)向。
【 清 黃慎 《湖亭秋興圖》】立軸,紙本設(shè)色,181×102cm,南京博物館藏。 圖中山石岐蹭,古樹蒼郁,湖水微波,亭內(nèi)外人物形神皆備,各具情態(tài),筆黑清潤沉靜。
【 明 文伯仁 《松風(fēng)高士圖》】設(shè)色紙本,98.7×27.6cm,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圖遠山用淡色暈染,近山則以渴墨皴擦;山脊草樹稀疏,或點染,或草草鉤勒。近樹著力特大,樹干挺拔,枝葉繁密。用筆清秀爽利,墨色濃郁蒼潤。 文伯仁(1502-1575),湖廣衡山人,系籍長州(今蘇州)人。文徵明侄子。
明 王諤《月下吹簫圖》--- 此畫在表現(xiàn)手法上,其構(gòu)圖采用了南宋馬遠、夏圭的結(jié)構(gòu)方法,取景布勢,簡括爽朗。不作全景式構(gòu)圖,取一邊角,把選擇好的局部環(huán)境,布置在一個角落,使得要表現(xiàn)的場景更加集中,主題更加突出。月下吹簫之人神態(tài)逼肖,與周圍環(huán)境十分協(xié)調(diào)。
傅抱石《鏡泊飛瀑》--- 此幅氣魄逼人,瀑布猶如天上而來,鋪天蓋地,飛流入濺,生如驚雷?!帮w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得以最好的詮釋。傅抱石用粗枝禿筆隨意橫掃,懸崖壁立之勢力顯眼前,這就是“抱石皴”。近處山石之上,三五游人被這眼前大自然的雄奇所震撼,又被這壯麗的景色所陶醉。
【 清 石濤 《古木垂蔭圖》 】立軸,紙本設(shè)色,175×50.7cm,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圖畫江河兩岸重山峻嶺,古木垂蔭之景。江水橫流,一橋橫跨,對岸遠山如拳,煙云繚繞。樹木蒼翠,山坳叢林中樓閣掩映。以卷云皴、荷葉皴并用畫山石,濃墨點苔,樹木或點墨或雙勾。畫面筆墨運用靈活,風(fēng)格奔放。
#吳門畫派#【 清 呂煥成 《秦淮邀笛圖》 】立軸,絹本設(shè)色,158×47cm。 此圖勾皴挺拔秀勁,人物生動細勁,意境幽深,既有“北宗”畫法的崇高峻美,也有“南宗”畫法的秀潤筆致。呂煥成(1630-1705),字吉文,號祉園山人,浙江余姚人。擅長畫人物、山水,兼畫花卉。早年好作斧劈皴,風(fēng)格奇古。
陶冷月《洞庭秋月》--- 陶冷月“新中國畫”的特點是以傳統(tǒng)為基準(zhǔn),以歐法補充,注重寫生,講求形神兼?zhèn)?,大略布景取神,光影空氣之變則采用西法,擅畫月景,意境清涼靜寂。
【 清 張穆 《時來風(fēng)送滕王閣》】立軸,紙本設(shè)色,176×93cm。 題識:時來風(fēng)送滕王閣。歲次癸酉春三月清明節(jié),集滿朝文武大仁學(xué)士,登高宴樂,同時得運 一齊上進,略以此圖志敬云耳。寫于粵省觀音山學(xué)海樓之西齋,鐵橋張穆。
【 清 弘仁 《秋崖長松圖》】立軸,紙本,水墨,101.3×54.2cm。 題識:“茍有梅方成野趣,不多松亦作江聲。為弘度尊宿擬秋崖句。漸江學(xué)人仁?!?此圖畫山野一角,而松高石偉,坡陀幽深,雜以茂竹瘦梅,在偉岸奇削之中,有一種清剛之氣躍出畫面,山石略染淡墨,滋潤通透而不失渾厚。
【 清 楊晉 《柳蔭放牧圖》 】鏡心,紙本設(shè)色,75×31cm??钭R:“儂住谷林西畔,柴門恰對湖田。臨湖一抹綠楊煙,遮卻波光半面。何處牧童驅(qū)犢,行來漁父磯邊。笛聲嗚咽夕陽天,吹落紅霞萬片。楊晉畫并題《西江月》一闋。” 楊晉(1644-1728),清代宮廷畫家,山水為王翚入室弟子。江蘇常熟人。
元 倪瓚《虞山林壑圖》--- 此畫取一河兩岸式的構(gòu)圖,但水中有五道洲渚及一組雜樹,遠山近坡的淡墨皴染較多。畫風(fēng)較其典型作品繁密。坡石皴擦善用乾筆,風(fēng)格渾穆,應(yīng)是倪氏晚期山水畫的特點。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收藏。
唐寅《湖山一覽圖》--- 此幅繪江南秀麗明凈的湖光山色,近處山體、叢林、樓屋,襯托隱約遠山,大片空白成為湖面,造成空闊境界,遠處舟楫往來。山石以小斧劈法為之,筆法嚴謹清勁,線條靈活自如,施淡青、淡赭色,清雅宜人。自題“紅霞瀲滟碧波平,晴色湖光畫不成。此際闌干能獨倚,分明身是試登瀛。”
明 張瑞圖《松山圖》--- 此圖畫奇峰高聳,瀑布懸掛,云煙浮動,蒼松挺立。作者充分利用薄絹質(zhì)地,皴擦渲染并重,筆墨交融,濃淡滲合,使山之雄偉,松之傲然。屬于張瑞圖的晚年之作?,F(xiàn)藏于日本靜嘉堂文庫。
李可染《漓江勝景》--- 漓江山水的奇秀和變化萬端的四時朝暮晴雨,兼具高遠、深遠、平遠之美,置身清漓之間,眼目所見,無處不美,但在任何一個角度取景,都會感到玗限,與瀏覽所得到的心中印象相去甚遠。因此,李可染在題詞中感慨:“吾三游漓江,覺江山雖勝,然構(gòu)圖不易”。
李可染 作品《杏花春雨江南》
明 蔣嵩《漁舟讀書圖》--- 畫家用簡練概括的手法,表現(xiàn)群山繞湖、輕舟橫渡的清曠之景。山石雖有斧劈皴的痕跡,但不像馬遠、夏圭那樣堅硬外露,而是落筆草草,水墨暈染濃淡相宜。絹本,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 查士標(biāo)《空山結(jié)屋圖》--- 此圖畫山石坡樹,溪流小橋。山間水邊樹下,散布屋舍房字,其中一屋內(nèi)有二人對坐而談。干筆皴擦,蕭疏有致,一派高曠清幽之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 馬遠《山徑春行》--- 宋人畫圖,猶如畫詩;到了南宋,尤其如此。春和景明,正是四季里最適合外出賞花、踏青、訪友的季節(jié)。畫中高士外出春游,享受的正是“云淡風(fēng)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的春景。
【 傅抱石 《觀瀑圖》 】軸,紙本設(shè)色,96.5×49cm。 作品氣勢恢宏,一流飛瀑自畫幅頂端的巍峨峭壁間奔流飛瀉而下,一沖到底,直達畫面下方激起層層水幕;巨石橫臥、古松虬勁;人行于石上只能與樹影相伴、依稀可見。作品意境深幽、層次分明;構(gòu)圖開闊、刻畫細膩。其中人物雖小,卻被盡心勾繪。
八大山人《彩筆山水圖》--- 朱耷此圖丘壑布置,遠宗董源、倪瓚,近效董其昌,別開蹊徑,在畫面景物繁密的近中景留出一片空白,其上繪一孤亭,令人產(chǎn)生空靈通透的感覺。山石樹木皴筆、勒筆全出中鋒,隨后禿筆擦染,濃墨橫皴,筆墨老辣縱橫。此圖為其70歲后所作山水畫。(日)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藏。
《雪霽江行圖》,縱:74.1厘米,橫:69.2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圖運筆疏松靈活而不死板,彎曲穿插隨興而發(fā),配以淡墨暈染,形體感覺很好。作者處理水波和天空時只略勾幾筆波紋,用清淡的墨色暈罩畫面,使之迷漫著寒江陰靄、水天空闊的情意。全圖體現(xiàn)了高度的和諧。
明 杜瓊《南村別墅圖》--- 該作藝術(shù)手法樸素自然,筆墨技法,較多吸收了黃公望、王蒙的長處。皴染縝密松秀,墨韻滋潤蒼茫,設(shè)色清淡明澈,具有文人畫儒含蓄的特征
【 明 張鵬 《云山精舍》 】立軸,紙本設(shè)色,345.5×140cm。 此圖畫法宋人院作,寫江鄉(xiāng)景色,悠遠靜謐,無明中期后浙派畫家的粗獷習(xí)氣?!秷D繪寶鑒》說張鵬出身儒林,應(yīng)是一個有文化的畫家,故能畫境不俗。此圖中遠景崗嶺被煙云籠罩,望之有身歷其境之感,與畫傳稱他“工山水煙霧”甚合。
【 清 張若靄 《畫高宗御筆秋花詩》】立軸,紙本設(shè)色,188.5x100.2cm,臺北故宮藏。作于乾隆十一年(1746)秋七月,畫內(nèi)廷臺閣花園景致。秋卉盛開,有雞冠、秋葵、雁來紅、菊、紅蓼、鳳仙等,麗色繽紛,芬芳滿庭。畫家為強調(diào)群芳爭妍,因略去建筑與花卉之客觀比例,然宮室仍以界畫,并具透視感。
【 明 朱端 《尋梅圖》】軸,絹本設(shè)色,208.3×124.5cm,臺北故宮博物館藏。全幅采取半邊的構(gòu)圖型式,以占據(jù)左方畫面的雙松為骨干,框出策杖撐傘老翁和兩位童子,他們正準(zhǔn)備渡江到對岸的梅村。冬季踏雪尋梅,冒寒欣賞梅雪爭妍的美景,一直被視為文人雅趣。該幅作品,畫面充滿著肅穆悠遠的詩意。
李可染《陽朔一景》--- 群山疊嶂下山腳的房屋與來往的行人,給山增添了一份親和力,在如此細密的地方,房屋、亭臺、山門井然有序;十來只小船穿行于山水間,增加了韻律感,左側(cè)綿延的水面又使畫面有了無限的延伸空間。“黑”的濃烈與“白”的透亮的巧妙運用,是那樣的熱情,那樣的澎湃!
明 唐寅《事茗圖》--- 作品描繪蘇州文人陳事茗優(yōu)游林下、待客品茶的悠閑生活。景物設(shè)置幽雅恬靜,居處前臨懸崖、巨石、背靠高山、流泉,莊外溪水潺溪,綠樹掩映。本幅自題“日長何所事,茗碗自赍持。料得南窗下,清風(fēng)滿鬢絲。吳趨唐寅。”
元 倪瓚《雨后空林圖》--- 倪瓚以畫水墨山水見長,少作設(shè)色,此圖即為其少有的設(shè)色作品之一。畫中山石多用披麻、折帶皴,干筆淡墨,濃墨點苔,敷色清淡溫和。整個畫面布局充實飽滿,平穩(wěn)而有變,景象開闊,意境清淡蕭疏,雨霽林空之景,宛然目前。臺北故宮藏。
宋美齡 《云巖觀瀑》 鏡心
明 戴進 《春游晚歸圖》 --- 這件作品是戴進基于馬遠、夏圭風(fēng)格,大膽強調(diào)豐富筆墨效果的杰作,繪畫技法功力深厚,筆墨靈活而變化多端,奔放中不失法度,嚴謹中又富有瀟灑俊逸的格調(diào),是代表戴進風(fēng)格的典型作品之一?,F(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清 弘仁 《秋崖長松圖》 立軸 --- 題識:“茍有梅方成野趣,不多松亦作江聲”。漸江此作畫山野一角,而松高石偉,坡陀幽深,雜以茂竹瘦梅,在偉岸奇削之中,有一種清剛之氣躍出畫面,山石略染淡墨,滋潤通透而不失渾厚。
明 藍瑛《白云紅樹圖》--- 圖中以沒骨法加青綠重色作紅樹青山,白云繚繞,山下瀑布溪橋,景物幽勝。畫法工整,樹石皴點細密。運用石青石綠、朱砂、赭石、鉛粉每種顏色暈染勾描,色彩鮮艷。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陸小曼 1952年作《青春鸚鵡楊柳樓臺》--- 胡適說: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fēng)景。而畫家劉海粟則評論說:陸小曼的舊詩清新俏麗;文章蘊藉婉約;繪畫頗見宋人院本的常規(guī),是一代才女。陸小曼的畫女性畫家特征突出,手筆清麗,秀潤自然。
宋 范寬 《雪山蕭寺圖》--- 畫面畫皚皚白雪覆蓋下的群山深谷,山頂密林寒樹叢生,山澗布置古剎、寒泉及行旅,以水墨染出陰翳的天空,山石皴筆不多而氣象雄渾,顯示出范寬“寫山真骨”、“與山傳神”的精湛技藝。立軸,絹本,淡設(shè)色,故宮舊藏,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宋 夏圭 《雪堂客話圖》--- 《雪堂客話圖》是夏圭傳世的一幅精品佳作,設(shè)色畫江南雪景,筆法蒼勁渾厚,山石多用小斧劈破和短線條禿筆直破,從而取得了方硬奇峭,水墨蒼潤的藝術(shù)效果。夏圭的畫缺少馬遠畫中那種富貴、矜持的氣息,卻多了幾分散淡、荒率的野趣。
黎雄才 山水《深山萬壑暮猿吟》--- 黎雄才在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上以寫生為主,善于以干擦法處理重色,并配合上飛白相間的畫面效果,使他筆下的景色給人一種很實在的觀感。黎雄才在文章中寫道:“學(xué)畫要注意兩點:第一是循序漸進;第二是筆墨運用。沒有筆墨就不成中國畫。沒有筆就無骨法;沒有墨就無神韻”。
明 沈周《云際停舟圖》--- 此圖為沈周工筆青綠設(shè)色巨制。圖中層巒疊秀,石紋繁復(fù),山間云嵐纏繞,蒼松雜樹豐茂。篷船停泊岸邊,兩人對坐晤談。表現(xiàn)出高人逸士深山悠游的生活情景。筆法縝密細秀,設(shè)色清朗明潔,格調(diào)清新。上海博物館藏。
宋 馬遠《對月圖》--- 作品特點是筆線粗重而帶顫動,樹石皴法采用側(cè)筆直刷濃淡一筆而成的畫法,樹干瘦硬如屈鐵,樹枝斜拖而長,構(gòu)圖布局尤喜作半邊一角之景,遂有“馬一角”綽號。絹本淡設(shè)色,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 郭熙《窠石平遠圖》--- 畫面近景,溪水清淺,岸邊巖石裸露,石上雜樹一叢,枝干蟠曲,有的葉落殆盡,有的畫出老葉,用淡墨渲染。遠處,寒煙蒼翠,荒原莽莽,群山橫列如屏障,天空清曠無塵,是一派深秋的景象。臺北故宮藏。
宋美齡《云山初霽》立軸 --- 上個世紀的50年代,宋美齡迷上了中國畫,拜國畫大師黃君壁、張大千等為師,畫蘭、畫竹、畫山水,幾達廢寢忘食的境界。這位政治舞臺上風(fēng)云一時的傳奇女性,在繪畫方面也是一位頗具修養(yǎng)的高手。
明 朱端《寒江獨釣圖》--- 朱端善書畫,擅山水人物,兼畫竹石花鳥。山水畫宗馬遠、夏圭諸家,人物畫學(xué)盛懋,花鳥畫效呂紀,墨竹師夏永,是浙派名家之一?,F(xiàn)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明 沈周《廬山高圖》--- 此幅山石林木筆法仿王蒙,渾樸雄健,幾無空處,山石融合了王蒙的解索皴與董源、巨然的披麻皴法,先以淡墨層層皴染,再施以濃墨逐層醒破。筆法穩(wěn)健細謹,不恣意逞任,用墨濃淡相間,于滿幅布局中有疏朗之感,故覺實中有虛。而畫懸泉百丈直瀉沖下,澗水輕柔,云光山色極為精采。
宋 馬遠《江亭望雁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
“樣式雷”,是對清代200多年間主持皇家建筑設(shè)計的雷姓世家的譽稱,雷家七代人為清廷設(shè)計修建或完善了暢春園、圓明園、靜宜園、靜明園、清漪園和頤和園等,將清代皇帝的治國理想和美好幻想在建筑上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 )
明 董其昌《葑涇訪古圖》--- 此作仿董北苑筆意,圖中山壑重巒,古樹高拔,蒼蒼莽莽,小橋溪水,村落人家,境界高逸。畫坡石或用披麻皴,或用折帶皴,淡墨枯筆,干濕皴擦,整幅畫面有墨色蒼潤之感。臺北故宮藏。
宋 米芾《春山瑞松圖》--- 圖中描繪云霧掩映的山林景色,白云滿谷,遠山聳立云端,近處古松數(shù)株隱顯于霧氣中。山石樹木的造型秀雅溫和,松樹姿態(tài)婉然,山石以“米點皴法”,青翠柔麗,使景物開闊、平靜而凄迷,顯示出春日潤濕而有生趣的意境。臺北故宮藏。
明 汪肇《觀瀑圖》--- 此圖闊筆斧劈,成跌宕巨石;勁毫頓挫,作屈鐵古木。樹石黝暗,以淡墨渝潤;白云飛瀑,以留白而成。黑白相映,盡顯山谷清幽之氣。樹旁二高士,掄扇舉首,遙觀飛瀑,神情悠然。衣紋以折蘆描出之,與景物峭硬感覺相諧合,屬典型浙派風(fēng)格。
元 唐棣《仿郭熙秋山行旅圖》--- 此作畫寒林野店,澗石曲徑,綴以行旅數(shù)人。峰巒高聳,古寺隱現(xiàn)山間。本幅采主峰中立之構(gòu)圖,山石以卷云皴畫出,枯枝則運以蟹爪筆,山石靈動,枯枝勁挺,皆從郭熙筆法而來。全幅染多于皴,山石秀潤,煙嵐飄渺,氣氛安適恬靜。臺北故宮藏。
宋 許道寧《關(guān)山密雪圖》--- 此圖是一幅全景山水,沿用傳統(tǒng)的北宋山水畫構(gòu)圖,而“崇山積雪,林木清疏”頗得李成的余韻。上端大山陡聳,四面峻厚,密雪覆蓋其上,氣勢極見宏壯。運筆凝重細勁,以短筆布皴,嚴謹而有法度,故疏而不薄。此畫是畫家中晚年作品,另具風(fēng)貌,是北宋時期畫雪景題材的佳作。
元 趙原《溪亭秋色圖》--- 圖繪溪山水閣、草木繁茂,溪水潺流。畫家以側(cè)鋒勾皴山石,頗帶寫意之趣,用筆疏率蒼簡,筆墨圓潤蒼秀,變化多端,畫風(fēng)純熟,應(yīng)為畫家晚年之作。臺北故宮藏。
明 居節(jié) 《潮滿春江圖》--- 《潮滿春江圖》是畫家的傳世作品,中部空白,以虛帶實,意為茫茫江水,下部坡坨斷續(xù),野樹參差。山頭用重墨點拈以外,遠山近山均施淡墨,意境清曠。自題七絕一首:“潮滿春江澹不流,東風(fēng)扇暖柳初柔,夕陽遙見青山色,吹破浮云落小舟?!?br>
清代 弘仁 戊戌(1658年)作 《林樾尋梅圖》 立軸 --- 題識:惠應(yīng)寺林樾荒古,游屐罕通。元美居士淵穆愛靜,停裝偃息其中,許子逢堯與俱焉。良友異鄉(xiāng)昕夕相對,信足樂也。學(xué)人探梅南郊,移筇過訪集言兩日,頗洽清歡。隔畦普照,?;鸱昀蠈?dǎo)。余至前又出近所作、、、戊戌二月初旬,漸江學(xué)人弘仁。
李可染 《山村飛瀑圖》--- 此畫描繪的是雨后山村飛瀑鳴泉的常見之景。畫家運用大片濕墨和淡墨,以潑墨和積墨為主表現(xiàn)山林,山坡上的民居和瀑布以留白表現(xiàn),以墨與色的明暗變化交待出空間層次,使空間由遠及近逐步推進。整幅既有氣勢,亦有情景,筆墨厚重而通透。
董壽平 黃胄 作品 《黃山之行》
傅抱石 郭沫若《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此幅構(gòu)圖簡潔有力,筆觸雄勁生動,多層次的烘染使畫面渾然一體。整幅章法新穎,構(gòu)思獨特,筆墨洗練,落款瀟灑飄逸。傅抱石以其大膽的手法和豐富的想象力充分地表現(xiàn)出毛/澤東詩中的氣度和胸襟?!盁o限風(fēng)光在險峰”不僅是一種風(fēng)景,而且是一種人生哲學(xué)的寫照。
宋 馬麟《夕陽秋色圖》--- 此幅是畫家的代表之作。畫面著墨不多,且集中于下部,著意于秋色夕陽。遠山銜日,山石樹木籠罩在一片紫色云霧之中;近景水面上,四只燕子正低飛嬉戲。整個畫面雖用筆不多,但意趣橫溢。畫幅上部題“山含秋色近,燕渡夕陽遲。賜公主”,為宋理宗所書。(日)根津美術(shù)館藏。
白雪石《奇峰聳翠》--- 此幅布局明顯地分成遠、中、近三段景色,遠山筆墨較淡,景色朦朧,只有大概輪廓;近景之山石樹木,筆墨濃重肯定,各具姿態(tài);中景之山筋脈絡(luò)隨山體布色走線,雖有隱隱約約之感,但整座山峰獨立水中,呈奇秀競聳之狀。再加上淡著的青綠等色,更使山峰生機勃現(xiàn),春意盎然。
李可染《雨中漓江》--- 此作中雨中勝景的溫潤濕意撲面而來,遠山的迷蒙,以模糊的抽象形體簡率地表現(xiàn)出來,而竹樓、漁舟則以濃墨醒筆點出,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畫題旨在“漓江”,不見一波,旨在“雨中”,不著一墨,但煙雨朦朧的感覺使漓江山水頓時躍然紙上。
宋 馬遠 《梅石溪鳧圖》--- 這是馬遠的一幅傳世精品。圖中畫山崖側(cè)立,臘梅倒垂,薄霧蒙蒙的澗水中,一群野鴨正在游戲。山石以斧劈皴法畫之,方硬峭拔,與用筆輕快、毛羽松蓬的野鴨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幅“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景象,無限生趣,躍然絹素。臺北故宮藏。
明 鐘欽禮《雪溪放舟圖》---《雪溪放舟圖》是鐘欽禮的代表作,畫中表現(xiàn)的是漁人雪后在寒溪上放舟的情景。畫面蕭寒清幽,遠處山峰積雪皚皚,山的輪廓用重墨線勾勒,樹枝勁虬彎曲,層次分明,深得雪骨水韻之妙。絹本墨筆,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 錢杜《紫瑯仙館圖》--- 此畫以平遠章法構(gòu)圖,近景有一老翁正在過橋,有高峻層疊的峰巒,白云繚繞,嵐光浮動。高處的平臺簡潔,整個畫面給人清麗謹嚴,妍雅生動而富于變化,并用繁簡的對比手法,工謹明麗又帶有冷峭幽秀之致,以虛托實,增加了畫面的靈動,具有比較濃郁的裝飾風(fēng)韻。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元 黃公望《天池石壁圖》--- 此圖描繪的是蘇州以西吳縣境內(nèi)30里的天池山勝景,層巒疊嶂、雜木長松、煙云流潤、氣勢雄渾。三棵巨松高聳、雜樹林立,茅屋隱約其間。隔溪一大山拔地而起,層層盤桓而上。一池四邊石壁陡立,橋閣筑于池中,飛瀑瀉水,為點題之筆也。此畫構(gòu)圖繁復(fù),但用以勾畫的線條和皴筆十分簡略。大山通體以赭石鋪底,然后以墨青、墨綠層層烘染出高低、遠近之層次。《天池石壁圖》是黃公望自創(chuàng)的淺絳山水的代表作。 后人對其有“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之譽。北京故宮藏。
明 吳偉《江山漁樂圖》---《江山漁樂圖》表現(xiàn)的是江南的秀色和漁民生活。江邊高樹坡石,其上遠山層疊,江中漁舟有停泊,一幅秀潤美麗的江山漁樂圖卷。此畫在空間處理上,前實而濃重,遠景虛淡,更接近真實的自然風(fēng)景。
清 石濤《游華陽山圖》--- 此圖寫華陽山景,近景巨石壓陣,虬松居中,高處重山復(fù)嶺,山間飛流直深澗水長廊,迂回盤桓。淺絳設(shè)色,淡雅中見沉厚,叢林中用朱紅圈葉,絢麗奪目。布局上突破傳統(tǒng)的景在下、山在上、云在中分明隔做兩段的陣式,遠山與近景之間留有若隱若現(xiàn)的空白,虛實相見,無畫處皆成妙境
明 朱端《松院閑吟圖》--- 朱端是明代正德年間的宮廷畫家,他的山水畫,一方面受當(dāng)時流行宮內(nèi)的南宋院體畫風(fēng)影響,近馬遠;另一方面,也有專學(xué)北宋郭熙的一路?!端稍洪e吟圖》就是這類山水的代表作。 整幅作品雄中透秀,工細之中見隨意,反映了明代的時代風(fēng)貌。絹本設(shè)色,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品。
【名稱】明 唐寅 松溪訪隱圖 【年代】明代
【 明 丁云鵬 《樹下人物圖》】紙本設(shè)色,146×75.5cm,日本私人藏。作品描繪的是文人隱士在林間品茶賞景。黃衣童子執(zhí)扇炊茶,青衣居士閑數(shù)念珠。石布青苔,地生茵草,湖石清涼,碧樹成蔭。樹石巧妙地環(huán)繞成回字型構(gòu)圖,以其深濃繁細烘托淡雅洗練的人物。全幅造型、用筆謹勁細秀,設(shè)色典麗清雅。
明 陳裸《畫王維詩意圖》--- 此圖為陳裸佳作,以王維詩句“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鱗”為題。圖中遠山崇岡,勁松翠竹,清流溪石,庭院柴門,一士人席床而坐,潛心研讀。筆法嚴謹,用墨適宜。既雄渾沉厚,又郁茂深秀。上海博物館藏。
【 明 米萬鐘 《碧溪垂釣圖》 】立軸,紙本,124×46.3cm,香港虛白齋藏。 這件作品描繪的是江邊垂釣之景,作品中遠山淡抹,近處巨石懸?guī)r之上,古樹盤繞凌空而生,溪水泛碧,溪畔雜草叢生,一人拄杖觀望,一人執(zhí)桿垂釣,雙目專注于水面,形神兼?zhèn)?。全圖氣勢雄壯而意境幽靜。
明 董其昌《林和靖詩意圖》--- 此圖是董其昌根據(jù)北宋詩人林和靖的詩意而創(chuàng)作的。原詩為“山水未深魚鳥少,此生還擬重移居。只應(yīng)三竺溪流上,獨木為橋小結(jié)廬。”作品構(gòu)圖以深遠兼平遠法,畫面設(shè)色以淺絳青綠為主調(diào),溫潤淡冶,表現(xiàn)出畫家在設(shè)色山水畫中所追求的平淡天真之意。北京故宮藏。
元 吳鎮(zhèn)《漁父圖》--- 此圖取景江南水鄉(xiāng),高樹聳立湖畔,樹下置一茅棚,有小徑穿越敞棚可達湖邊,湖沿蒲草萋萋,隨風(fēng)搖拂,對江平沙曲岸,遠岫遙岑,更遠處一巒秀起,山色入湖,扁舟一葉,水波漣漪之中,生動地描繪出“放歌蕩漾蘆花風(fēng)”的情意。筆法圓潤,意境幽深,是一幀風(fēng)情閑逸、清光宜人的佳作。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桃源行》 王維
宋 馬遠《雪灘雙鷺》縱:59cm 橫:37.6cm。此畫描繪寒天景致,濃淡墨色畫出的樹石、遠山和蘆草,對比于留白的積雪處,和幾不見墨痕的白鷺,在黑白之間,表現(xiàn)出清冷意趣,達到畫雪得其清的境界。從巖壁上的枝干,曲折延伸,這種筆勢往下拖垂,形成長而斜向伸出的畫枝方法,正是典型的“拖枝馬遠”風(fēng)貌。
元 黃公望 《快雪時晴圖》--- 此作是元代名家黃公望雪景山水畫的杰作。畫的中間是掩映在叢林中的幾間茅屋,茅屋的兩側(cè)是綿延相連的斷崖、山岡高低參差,錯落有致,茅屋后面群峰聳立,挺拔秀美,主次分明,脈絡(luò)相連。
董壽平《雨后黃山》--- 1954年,董壽平赴黃山、富春江寫生,黃山給他以深刻的啟迪,此后山水畫多以黃山為師,《雨后黃山》即是其一。畫面以一溪清流為脈,使兩岸山崖開合有致;數(shù)段云霞飄動在山間,使畫面有虛實相生之趣;墨綠基調(diào)中的幾處淺絳色,若有雨后初晴陽光熹微之感。
《明皇避暑宮圖》北宋 郭忠恕 絹本水墨 縱161.5 橫105.6厘米 日本大阪國立美術(shù)館藏?!妒コ嬙u》中評他的界畫,為“一時之絕”,列為“神品”。
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圖》--- 此圖畫東晉王徽之雪夜乘舟訪問朋友戴逵的故事。全畫構(gòu)圖簡約曠遠,用筆虛多實少,著力于對“夜訪”主題的渲染,營造了畫面的氣氛:近處墨色較深,遠處墨色朦朧,畫中山、石、樹木的處理,有馬遠的筆法,而積雪則有元人韻味。絹本,淡設(shè)色,臺北故宮藏。
陸小曼 《秋山瀉瀑》 立軸 --- 陸小曼(1903年-1965年),近代女畫家。1915年就讀法國圣心學(xué)堂,她18歲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她是個畫家,她擅長戲劇,諳昆曲,也能演皮黃,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實的文字修飾能力。劉海粟這樣評價說:繪畫頗見宋人院本的常規(guī),是一代才女。
清 袁耀《巫峽秋濤圖》--- 此圖以細膩的筆法,描繪了巫峽秋景山水壯觀景色。圖中樓閣以界畫為之,工整秀麗。山石用小斧劈皴,畫法精工。水墨滋潤,濃淡乾濕極富變化。構(gòu)圖繁復(fù),景觀開闊。
明 沈周《兩江名勝圖》--- 此二幅繪長江淮河兩岸的名勝風(fēng)景,畫面擷取富有特征的景物,簡明卻構(gòu)成詩意盎然的境界。每幅構(gòu)思,單純集中,情景融合,意味雋永。用筆質(zhì)樸、凝重,山巒的繁筆勾皴和屋宇的簡筆勾勒,形成疏密的對比,墨色也富有虛實輕重的變化,使畫面產(chǎn)生強烈的裝飾美感。
1900
北宋 許道寧 《雪溪漁父圖》--- 許道寧擅長的是林木、平遠、野水三種景物,林木蕭疏,景色荒率,富于野趣,山的皴法風(fēng)格狂逸。絹本,淺設(shè)色,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
陸小曼 《山水圖》 扇面 --- 陸小曼(1903年-1965年),近代女畫家,江蘇武進人,1915年就讀法國圣心學(xué)堂,她18歲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她是個畫家,她擅長戲劇。著名畫家劉海粟這樣評價說:陸小曼的舊詩清新俏麗;文章蘊藉婉約;繪畫頗見宋人院本的常規(guī),是一代才女,曠世佳人。
傅抱石 作品 《鏡泊飛泉》--- 此幅《鏡泊飛泉》為抱石先生1965年所作,作品巖石和幾處樹木均以重墨勾染,襯出水的明亮,順?biāo)鲃莞蓾癫⒂?,筆墨精純,渾厚華滋,霧氣蒼茫,大筆揮灑,乃傅氏難得之精品。
620
明 唐寅 《悟陽子養(yǎng)性圖》--- 此畫畫前后兩座茅庵,內(nèi)有一老者端坐蒲團之上。庵后樹木掩隱,小溪環(huán)繞,古老的石橋橫臥,流露無窮古韻。畫右如鏡的湖水將畫面的意境展開,杳無邊際,筆簡而意遠,既有強烈的真實感又有深遠的意境。遼寧省博物館藏品。
北宋 范寬 《臨流獨坐圖》--- 元朝書畫家趙孟頫稱贊范寬的畫“真古今絕筆也”,其作照耀千古,為百代之師。此作是表現(xiàn)層巒疊嶂、千巖萬壑的山水巨制,畫幅上有明洪武時蘇伯衡等人的題詩,鈐有“式古堂卞氏”、“天目吳元讓圖書”、“王獻臣印”、“希代之珍”及乾隆等收藏印,絹本,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李可染《黃山松云圖》--- 此圖作為可染山水晚年成熟風(fēng)格的經(jīng)典之一,其山水意象、造型、構(gòu)圖、筆墨語言形式,特別是書法造詣隱跡其間,達到了豐碑式高峰期的爐火純青之境。黃山煙嵐以千峰萬壑為主體的視覺圖式是李派山水積墨法與素描體面造型法完美融合的圖式,也是成功把握自然造化總體氣象的經(jīng)典圖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南宋時期李唐二十一幅精品繪畫賞析
明四家創(chuàng)始人——沈周精品畫集
山水春秋畫記
鑒賞之 中國歷代繪畫長卷?南宋 (四)
這個畫院畫家不一般,竟獨創(chuàng)山石皴法!
歷代以圣賢雅隱為題材的繪畫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shù)
上網(wǎng)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lián)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一鍵復(fù)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guān)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yōu)惠券
優(yōu)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