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夏圭 梅下讀書圖 絹本設色 19.5×22cm
夏圭(生卒年不詳),字禹玉,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繪畫大師?!澳纤嗡募摇敝?,早年畫人物,后來以山水著稱。他在寧宗時任畫院待詔,受到皇帝賜金帶的榮譽。
他的山水畫師法李唐,又吸取范寬、米芾、米友仁的長處而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雖然與馬遠同屬水墨蒼勁一派,但卻喜用禿筆,下筆較重,因而更加老蒼雄放。用墨善于調(diào)節(jié)水分,而取得更為淋漓滋潤的效果。在山石的皴法上, 常先用水筆淡墨掃染,然后趁濕用濃墨皴,造成水墨渾融的特殊效果,被稱作泥里拔釘皴。夏圭作畫構(gòu)圖常取半邊,焦點集中,空間曠大,近景突出,遠景清淡,清曠俏麗,獨具一格,人稱“夏半邊”。他主張“脫落實相,參悟自然”。趨向筆簡意遠,遺貌取神。雪堂客話圖 絹本 設色 | 28.2×29.2cm 故宮博物館藏
夏圭畫雪景學范寬。后人把他與馬遠并稱“馬夏”,合李唐、劉松年稱“南宋四家”。傳世作品有《溪山清遠圖》《西湖柳艇圖》《雪堂客話圖》等。溪山清遠圖 紙本 墨筆 | 46.5×889.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溪山清遠圖》是夏圭的傳世佳作,圖繪晴日江南江湖兩岸的景色:群峰、峭巖、茂林、樓閣、長橋、村舍、茅亭、漁舟、遠帆,勾筆雖簡,但形象真實。山石用禿筆中鋒勾廓,凝重而爽利,順勢以側(cè)鋒皴以大、小斧劈皴,間以刮鐵皴、釘頭鼠尾皴等,再加點,筆雖簡而變化多端。夏圭非常擅長運用墨色的變化,在慣用的層層加皴、加染的“積墨法”外,往往加用“蘸墨法”,也就是先蘸淡墨,后在筆尖蘸濃墨,依次畫去,墨色由濃漸淡,由濕漸枯,變化無常。再加上“破墨法”,以墨破水,以水破墨,以濃破淡,以淡破濃,使墨色蒼潤,靈動而鮮活。空曠的構(gòu)圖,簡括的用筆,淡雅的墨色,極其優(yōu)美地營造了一幅清凈曠遠的湖光山色。西湖柳艇圖 絹本 設色 | 107.2×59.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西湖柳艇圖局部
西湖柳艇圖局部
層崖隱寺圖 絹本 設色 | 187.7×152.2cm 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shù)博物館藏激流圖 絹本 墨筆 | 137×91.5cm 佛利爾藝術(shù)博物館藏
山水圖 絹本 墨筆 | 47.5×32.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柳溪訪友圖(傳) 絹本 設色 | 45.5×29.1cm 大英博物館藏
雨余煙樹圖 絹本 墨筆 | 144.5×101cm 波士頓藝術(shù)博物館藏
夏圭《雨余煙樹圖》局部
山市晴嵐圖 絹本 墨筆 | 24.8×21.3cm 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山水十二景圖(傳) 絹本 墨筆 | 28×230.8cm 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shù)博物館藏松崖客話圖 絹本 墨筆 | 27×39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山水圖 絹本 墨筆 | 25.8×34.3cm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暮色歸漁圖(傳) 絹本 墨筆 | 24.2×32.5cm 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shù)博物館藏
柳蔭牧牛圖 絹本 墨筆 | 24.2×24.7cm 佛利爾藝術(shù)博物館藏
雪溪放牧圖 絹本 墨筆 | 25.7×26.3cm 故宮博物院藏
湖畔幽居圖 絹本 墨筆 | 25.2×26.1cm 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藏觀瀑圖 絹本 墨筆 | 24.7×25.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山莊暮雪圖 絹本 墨筆 | 24.4×26cm 私人收藏
松溪泛月圖 絹本 墨筆 | 24.7×25.2cm 故宮博物院藏
遙岑煙靄圖 絹本 墨筆 | 23.5×24.2cm 故宮博物院藏
漁村歸釣圖 絹本 墨筆 | 23×22.3cm 上海博物館藏
宋 夏圭 煙岫林居圖頁
溪山清遠圖全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