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科舉制度始于隋朝,成熟于北宋。直到清末的這一千多年中,一直是封建王朝選撥官員、人才最主要的的手段。普通學子一生苦讀就是為了能在科考中金榜題名從而踏入仕途。但科舉高中并非易事,更多的人只是陪跑者,有多少人讀書人從翩翩少年考到頭發(fā)花白也都未能考取半寸功名。
明、清 科舉進階表
到了清朝,科舉制度已經(jīng)日漸完備,無論是地方上的考秀才、舉人,還是到北京考進士,那時候都已經(jīng)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分段考試的次序非常分明。
學子們在進入正式的科考道路之前會有一個資格考試,稱之為童試,合格者稱為童生。童生試通過后則可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或者自我進修,學成之后再考成的話,就成為秀才或稱生員。而這秀才是功名的起點,多少人一輩子也就只是個秀才而已。
清朝科考 畫像
再之后的考試分為三級: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
鄉(xiāng)試是在本省省城貢院內(nèi)考,每三年舉行一次,只有秀才方有資格參加。考中者稱為舉人,考得第一名的稱為解元。
會試是由禮部組織,一般在鄉(xiāng)試后第二年的三月舉行,考中者統(tǒng)為貢士,第一名則稱為會元。
殿試就是到北京,由皇帝或者欽差直接主持考試并欽點,一般在會試同年四月舉行??贾姓呔Q進士,第一到三名,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狀元、榜眼和探花。
如果有人鄉(xiāng)試得了第一名“解元”、會試得了第一名“會元”、最終殿試第一名又得了“狀元”,那就叫“連中三元”。
另外,通過以上制度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故事中所說的窮秀才進京趕考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為進京趕考最起碼是去會試,前提還是你住的地方得是直隸,也就是北京區(qū)域。如果是直隸以外的,進京趕考的人都已經(jīng)是舉人了,在古代舉人可已經(jīng)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了,在家鄉(xiāng)所受的待遇已經(jīng)很高了。
生員們在考試
清朝從順治帝時有科考開始,到1905清廷維新、科舉制度被廢除這200多年里,歷屆的殿試中一共出現(xiàn)過114位狀元,按照人數(shù)多少排列,他們的籍貫分別是,江蘇49人;浙江20人;安徽9人;山東6人;直隸、廣西各4人;八旗、江西、湖北、廣東各3人;湖南、貴州各2人;河南、陜西、四川、各1人;山西、新疆、臺灣、云南、甘肅0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