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四兩葛根三兩麻,棗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兩,無汗憎風下利夸。
相關條文:(1)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2)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方組: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jié))桂枝(二兩,去皮) 生姜(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煎服方法: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
葛根湯應用案例5則
1、河南省焦仲瑜醫(yī)生案例:
患者:呂某 唐河縣人
性別:男
年齡:55歲
初診日期:8月10日
項僵5天,口歪3天前來就診。嘴向右側歪斜,眼不能閉合,項后略僵疼,面神經出口處壓疼(十),血壓135/80,睡眠飲食及大小便正常。
處方:葛根湯
方組:葛根60g 麻黃45g 桂枝30g 炙甘草30g 生白芍30g 生姜45g(切片) 干棗12枚(撕開)
劑量:五劑
煎煮方法:水1500mL,泡20分鐘,水開后再煮20分鐘,分3次飯后熱服。
二診:口基本正常,眼睛閉合還有些困難,項部略有不適。
按上方不變,又進五劑,服完后來復診,所有不適癥狀全部消失。因患者特怕扎針、復位,就單服用中藥治療。
《傷寒論》32 條: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第二》: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按:方中葛根升津液,濡筋脈為君;麻黃、桂枝疏散風寒,發(fā)汗解表為臣;芍藥、甘草生津養(yǎng)液,緩急止痛為佐;生姜、大棗調和脾胃,鼓舞脾胃生發(fā)之氣為使。諸藥合用,共奏發(fā)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
2、福建省張秀琴醫(yī)生案例:
患者:彭某
性別:女
年齡:9歲
初診日期:2015年4月14日
癥狀:發(fā)熱四天,伴前額痛,無汗出,衣物倍于常人,手足冷,曾在他處治療癥狀未緩解,舌淡紅,苔薄白,脈浮,體溫39、1攝氏度。
辨:太陽傷寒
法:發(fā)汗解表
處方:葛根湯
方組:葛根60克 麻黃45克 桂枝30克 生姜45克(切) 炙甘草30克 芍藥30克 大棗十二枚(撕)
劑量:一劑(兩天一劑 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開再煮20分鐘,分兩天溫服。
服用一劑后汗出熱退,
按:該小兒衣服穿多于常人,說明有怕冷畏寒的現象存在,同時又發(fā)熱,脈浮,無汗;診斷太陽傷寒表實證,以葛根湯發(fā)汗解表
相關條文:太陽與陽明合病者,自下利者,葛根湯主之,前額疼痛屬陽明經疼痛,清朝的《醫(yī)宗金鑒》傷寒心法把葛根湯定陽明經表證,并附歌訣:“葛根浮長表陽明,緣緣面赤額頭疼,發(fā)熱惡寒而無汗,目痛鼻干臥不寧”
二診:熱已退,鼻塞,流涕,咳嗽,其母訴小兒鼻炎多年,面黃,眼四周有水斑,便秘,小便正常,舌質淡,苔薄白,脈浮。
辨: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
處方:小青龍湯加制附片
方組:制附片30克 麻黃15克 桂枝15克 干姜15克 白芍15克 炙甘草15克 細辛15克 五味子15克 制半夏15克
劑量:三劑(每日一劑 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開再煮30分鐘,分三次飯后溫服。
按:小兒脈浮,鼻塞,流涕,為傷寒表不解,又見水斑,故用解表化飲的小青龍湯治療。
注:水色,水斑,是劉渡舟先生研究傷寒學說總結出的一套診斷水氣病的標準,余遵從之。
相關條文:《傷寒論》40條“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三診:咳嗽已好大半,鼻塞,流鼻涕緩解,其母訴:“近來小兒食少,便秘,夜間時汗出”舌淡紅,脈緩。
辨:病后體虛
法:健脾善后
處方:桂枝人參湯加味
方組:桂枝60克 炙甘草60克 生白術45克 干姜45克 黨參45克 白蔻仁30克 砂仁30克 制附片30克 生姜45克(切)
劑量:七劑(兩天一劑 水煎服)
煎服方法:一劑藥水開后再煮30分鐘,分兩天溫服。
效果:面部水斑消退,略顯紅潤,食欲增加,大便好轉,流涕進一步好轉,鼻塞,盜汗均未再發(fā)作!
按: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運化水濕,故用上方來補脾氣,溫脾氣,健脾氣來治療,諸證痊愈。
3、河南省張建青醫(yī)生案例:
患者:劉某 河南南陽鄧州市人
性別:女
年齡:53歲
初診日期:2014年12月5日
病史:患者自訴感冒發(fā)熱一月余,在醫(yī)院和其他診所吃藥及輸液七天效果不佳,經人介紹來此診治。
癥狀:患者體胖、面部紅稍紫,聲高氣粗,口臭,頭疼、發(fā)熱、惡寒、無汗(煩躁甚時陣汗少量)身困、項背部強痛不適,納差,大便干、小便可,舌質暗紅,苔黃厚,脈浮數兼緊。
處方:葛根湯
方組:葛根60g 麻黃45g 桂枝30g 炙甘草30g 生白芍30g 生姜45g(切) 干棗12枚(撕開)
劑量:三劑(每日一劑,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開后再煮20分鐘,分三次溫服。
禁忌:辛辣生冷油膩飲食。
二診:患者訴全身輕松,已不發(fā)熱,頸部不再強痛,飲食仍不佳,大便干,舌苔偏厚膩。
調整處方:大柴胡湯
方組:柴胡60g 黃芩20g 大黃20g 赤芍20g 制半夏60g 枳實30g 生姜50g(切) 大棗12枚(撕開)
劑量:三劑(每日一劑,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開后再煮20分鐘,分三次溫服。
效果:五日后聽其鄰居說已痊愈。
4、福建省劉德勝醫(yī)生案例:
患者:李某 南安梅山人
性別:女
年齡:27歲
初診日期:2014年10月
癥狀:頭痛,項背強,怕冷,小便夜頻,睡眠差時上述癥狀加重,病情已持續(xù)數月,淡紅舌,薄白苔,脈沉遲。
處方:葛根湯合真武湯
組方:制附片30克 葛根60克 麻黃45克 桂枝30克 炙甘草30克 白芍30克 茯苓45克 白術30克 生姜45克(切片)大棗12枚(撕開)
劑量:五劑
煎服方法:水開后再煮30分鐘,分三次飯后溫服。
二診:小便夜頻消失,他癥均減。
再診時以原方七劑
效果:頭痛,項背強,怕冷諸證均除。
5、涂華新醫(yī)生案例:
患者:尹某
性別:女
年齡:63歲
初診日期:2014年12月2日
癥狀:頭痛半年余,項部不適,耳鳴,二便可,眠納可,舌淡紅,舌上有裂紋伴疼痛,苔薄白,脈沉遲。
處方:桂枝加葛根湯合真武湯
組方:制附片30克 葛根60克 桂枝45克 白芍45克 炙甘草30克 茯苓45克 白術30克 生姜45克(切片)大棗12枚(撕開)
劑量:三劑(每日一劑)
煎服方法:水開后再煮30分鐘,分三次溫服。
12月5日:頭痛大減,舌上仍有裂紋但未再疼痛,耳鳴項強均減
調整處方:以上方去葛根 (即桂枝湯合真武湯)
劑量:六劑
12月15日:上次服藥后諸證均除,昨日感冒受涼后頭部略微不舒,無其他不適癥狀。
處方:以上方六劑鞏固。
6、貴州省田茂松醫(yī)生案例:
患者:女
年齡:35歲
初診日期:11月1日
左側面癱,鼓腮漏風,左眼閉合不完全,伴淚水溢出,無汗,咽紅口干,便秘,夜尿每晚一次,月經不調,舌淡苔白,脈弱。在某醫(yī)院治療十天癥狀逐漸加重,求診于我門診。
診斷:面癱
治則:溫經散寒 驅風通絡
治療:1.當即以針刀觸激面神經(十天一次);毫針刺印堂、攢竹、魚腰、絲竹空、牽正、迎香、人中、承漿、地倉、頬車、風市、合谷穴位(每天一次)。
2.中藥葛根湯
方組:葛根 60克 生麻黃 45克 桂枝 30克 炙甘草 30克 生白芍 30克 生姜 45克 大棗 12個(撕)
劑量:十劑
煎服方法:以水2000ML煮沸40分鐘,余600ML,分三次服。
經過五天治療后,面目恢復正常,鼓腮不歪、不漏風,眼睛可以完全閉合,囑咐吃完余下五劑中藥。
治療效果:后,電話隨訪,已痊愈。期間,針刀治療一次,毫針五次,服葛根湯共十劑。
7、河南省韓冰醫(yī)生案例:
患者:趙某
性別 : 男
年齡:42歲
初診日期:2015年11月25日下午
因洗頭后受涼,有點鼻塞,流涕,病人不在意,于清晨起床發(fā)覺口眼歪斜,急來診,舌淡白,脈浮數,鼻涕多鼻音重,右側額紋消失,嘴角向左側傾斜。
處方:葛根湯加味
方組:附片 15克 葛根 60克 生麻黃 45克 桂枝 30克 炙甘草30克 生白芍 30克 生姜 45克 大棗 12個(撕)
劑量:三付(每日一劑 水煎服)
煎服方法:以水2000ML煮沸40分鐘,余600ML,分三次服。
囑咐:下午5點后不得服藥以防麻黃劑興奮影響睡眠,并囑病人最好服藥后覆被出汗兩至三次。
復診:11月29日。鼻涕已消,額紋重新出現,嘴角不注意的情況是不會發(fā)現歪斜。舌苔白稍黃,脈浮平,反映多年頸椎病好了不少,而且頸胸結合部多年硬結腫塊開始軟了。要求再開十付除根,但沒有聽從病人的要求,給其開了五付以觀效果。
囑:病人忌綠豆制品、豬肉、涼水果、石膏制劑豆腐類。
醫(yī)者按:葛根湯是溫和的發(fā)汗劑,有散寒舒筋的功效,解熱,鎮(zhèn)痛,抗過敏,改善大腦供血,本證病人在天冷的情況洗頭受寒,屬頭部直接侵入寒邪引發(fā)此病,而且病人長期頸椎病,太陽經氣受阻,陽氣不能暢行于太陽經,所以受寒后不能驅邪外出 ,在病人受寒休息后,寒邪入腦產生面痹。葛根湯都能很好的治療這些癥狀。
8、河南省張建青醫(yī)生案例:葛根湯兩劑速愈兒童高燒頭痛
患者:李某
性別:男
年齡:5歲
時間:2016年1月16日
代訴:頭痛,發(fā)熱39.5度,伴惡心、嘔吐兩天,發(fā)熱呈持續(xù)性,波動在38-39.5度之間??紤]可能為腦炎型感冒,給了葛根湯一劑。
方組:葛根60g 麻黃45g 桂枝30g 生白芍30g 炙甘草30g 生姜45g(切) 大棗12枚(撕)
煎煮方法:水開再煮30分鐘,一付喝兩天,喝后蓋被發(fā)汗。
復診:1月18日,家長訴喝一次后蓋被即大汗出而熱退,惡心、嘔吐已止。給予上方一劑繼服。
復診:1月20號,不再發(fā)熱,癥狀消失,給予常規(guī)藥鞏固治療。
感言:經方的治療效果,神奇不可言!
9、湖南省劉少利醫(yī)生案例:葛根湯加味治療身體發(fā)熱惡寒
患者:徐某
性別:女
年齡:27歲
初診日期:2016年2月12日
主訴:發(fā)熱惡寒,無汗,頸部不適三天,患者于前兩日出現發(fā)熱惡寒,喉痛,當時自測體溫39度,在附近診所輸液兩天,效果不佳。
查體:體溫39.5度,扁桃體稍大,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緊。
辨為:太陽傷寒
治法:發(fā)汗解表
處方:葛根湯加桔梗
方組:葛根60g 麻黃45g 桂枝30g 炙甘草30g 白芍30g 生姜45g(切片)大棗12枚(撕) 桔梗30g
劑量:三劑(每日一劑,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開再煮25分鐘,分兩次溫服。
電話隨訪:下午5點正服完第一次藥,晚上6點身上正微汗,囑繼續(xù)蓋被發(fā)汗,晚上8點服下第二次藥,當時測體溫37.2度。
治療效果:第二天帶其女兒來看病,訴,發(fā)熱惡寒、頸痛均除,唯感喉嚨稍痛,囑其服完第二付藥。
相關條文: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10、河南省張建青老師醫(yī)案:大柴胡湯治療糜爛性胃炎驗案一則
患者:劉某
性別:女
年齡:62歲
初診日期:2016年1月15日
訴:胃脘部撐脹疼痛,伴泛酸半年余,多處治療效果不佳,胃鏡顯示:食道炎,糜爛性胃炎。查:胃脘部按壓痛,兩脅叩擊痛,飲食可,大便秘結,舌質紅,舌苔厚。
處方:大柴胡湯
方組:柴胡60g 黃芩20g 制半夏60g 枳實30g 白芍20g 大黃20g 生姜50g(切) 大棗6枚(撕)
劑量:五劑(每日一劑 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煮開20分鐘,分三次溫服。
復診:訴服一次藥后打嗝半小時,以后胃脘部舒服,高興的說多年來沒有如此輕松過,大便可。
查:舌質淡,苔薄,給予桂枝人參湯7劑調理脾胃功能:
方組:桂枝60g 炙甘草60g 黨參45g 生白術45g 干姜45g
煎服方法:水開煮25分鐘,分三次溫服。
后又服桂枝人參湯21劑,病告痊愈。
11、浙江省薛繼余醫(yī)生:葛根湯加味治驗一則
患者:李某
性別:男
年齡:45歲
初診日期:2016年3月7日
主訴:受風四五天,頸項強直,緊,額頭痛,無汗,惡風,怕冷,鼻稍塞,苔薄白,脈浮緊。
太陽經受風,風束肌表;治當發(fā)汗解表。
處方:葛根湯半量加白芷
方組: 葛根30克 生白芍15克 白芷10克 麻黃20克 炙甘草15克 桂枝15克 生姜20克(切)大棗6枚
劑量:一劑(每日一劑 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開后再煮25分鐘,去滓,分二次溫服。
服后擁被汗出而解,一劑而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