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1066—1150),南宋畫家。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初以賣畫為生, 宋徽宗趙佶時入畫院。南渡后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擅長山水、人物。變荊浩、范寬之法,蒼勁古樸,氣勢雄壯,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簡,用筆峭勁,創(chuàng)“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畫水尤得勢,有盤渦動蕩之趣。兼工人物,初師李公麟,后衣褶變?yōu)榉秸蹌庞?,自成風格。并以畫牛著稱。與劉松年、馬遠、夏圭并稱“南宋四大家”。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圖》《清溪漁隱圖》《煙寺松風》《采薇圖》等。他創(chuàng)始了“大斧劈”皴法,水墨淋漓,簡括豪放,一變荊浩、范寬之法,粗筆側鋒,少用積墨,線面結合,皴染結合,干濕筆結合,成為南宋畫派大宗師,流風籠罩南宋整個時期,為南宋四家之首。
李唐作品欣賞
萬壑松風圖
秋景山水
此幅構圖為三角形,左小右大。由于作者匠心獨運,將這種平淡呆板的構圖,畫得生動活潑。首先,在中間偏右用濃墨畫雙松,其下又有重墨石塊,使墨彩有輕重變化。其次,左邊有小坡及流水,右邊上有懸崖,下有石坡;從底部來看,伸出的石塊,打破了下邊的平整。整個畫面起伏變幻。另外,左上天空空間大,左下水面空間小,上下雖然都是空白,但是大小不同。
1.勾
用炭條定出以上位置后,即可勾墨線。李唐的畫風簡括而豪放,勾線頓挫有力,棱角分明。勾時,下筆要粗壯,墨線要挺拔。有時線與面結合,中側鋒交替使用,變化較大。
此外,斧劈皴的畫,一般是用礬過的熟宣紙或礬絹,用不太洇的生宣紙也可以,便于勾皴結合,擦染結合,以及拖泥帶水皴法的使用。
2.皴、擦、點
此幅為大斧劈兼拖泥帶水皴法的北宗畫法,大斧劈用側鋒、方筆,起筆重,收筆輕,有些像楷書的撇和挑,開始藏鋒頓筆,然后快速直線挑出,出鋒時要輕,有時帶有飛白的筆意。形成頭重尾輕,頭濕尾干的短直筆觸,不是細線,而是狀如三角形或釘頭形的小面。必須有力,像以斧劈物,畫出的山石也像劈開的一樣,有堅硬的感覺。
由于斧劈皴系直線皴,因此不宜過多地變換方向,但是要避免皴筆排列過于整齊。做到不齊之齊,在不亂的前提下,富有變化。除方向不要過分一致外,輕重、疏密也應有變化,有時用濕筆皴,趁濕用另一支清水在尾部輕掃,水墨交融,形成皴擦染一體之勢,即拖泥帶水皴。
李唐的畫,苔點不多,此幅略點梅花鼠足點。
3.染墨
染墨在生紙上和礬紙上方法不同。
生紙染墨也有不同方法,一是干染法,即直接在皴過的畫上按明暗關系染墨,另一種是先將紙噴濕,半干時進行渲染,染的效果比干染潤一些,不見染痕,但筆墨韻味稍差。
礬紙染墨則需要備兩支筆:一支完全洗凈的清水筆,蘸水后在筆洗邊上將水刮掉,或在吸水紙上略擦,不要太干,亦不要太濕;另一支筆蘸淡墨。先用淡墨筆染暗部,再用清水筆在染墨的邊緣地帶渲開,由使墨由深到淺直到無。清水筆要干凈,渲一次就涮一次筆,并且勤換水。渲時以將墨渲開不留筆痕為度,清水筆不可過多地進入染墨區(qū),以免將墨帶出而將留白處弄臟。
在礬紙上染樹葉,先用淡墨染葉,然后用清水沿樹葉邊緣將墨痕渲開,使周圍沒有硬而清楚的墨痕。
4.設色
此幅按夏景設色。
(1)赭石:染樹枝、干和人臉,用赭石勾白衣的衣紋。
(2)草綠(花青加藤黃):通染全部山石,近景稍濃,遠景稍淡。
(3)淡花青:畫遠山,勾水紋。水紋勾線上下留白道,浪花水紋反光無色晶瑩透明。無水紋處可染極淡花青。
(4)淡朱磦:染天。
(5)墨青(花青加淡墨):點苔、畫草。
(6)人物上衣:一朱砂,一石青。
(摘自劉松巖《唐宋元十六家山水畫技法圖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