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劈皴的筆觸有大有小,大者稱大斧劈皴,小者稱小斧劈皴。大小筆觸也可以同時出現(xiàn)于一幅畫甚至一塊山石之間。古代的許多作品都是大小斧劈皴兼用的,如李唐的《清溪漁隱圖》、馬遠的《踏歌圖》等。
大斧劈皴多用以表現(xiàn)塊面嚴整、堅頑凝重的大石或較近距離的石質(zhì)峰巒。輪廓方硬,筋骨外露,皴筆“如鐵斧劈木,劈出斧痕也”,故又稱勾斫法。畫時須用狼毫筆,如“點梅”“蘭竹”“山水畫筆”等。往往以中鋒勾勒外形及大體結(jié)構(gòu),再以側(cè)鋒大筆觸刮掃,墨水要蘸得飽一些,入筆略實,出筆稍虛,直向行筆,速度要快。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首先要有立體造型的意識,一塊石頭或是一座山,無論從何角度看,都是由大的塊面所組成。加皴的多少、墨的深淺、皴的部位,都從立體的效果出發(fā),不能將其當成一片石板,皴紋只是平面上的褶皺。結(jié)構(gòu)復雜的石塊須在主體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考慮其高低、凹凸、深淺、轉(zhuǎn)折等細微變化。
(二)輪廓的轉(zhuǎn)折應與石塊的體面變化相吻合。皴筆不可與輪廓相左,輪廓不處理好,皴法將無處付之。內(nèi)廓的疏密也起到轉(zhuǎn)折過渡的作用。可先勾后皴,亦可先皴后勾,也可以勾皴并舉。
(三)皴筆的走向有橫向、直向、斜向之不同,筆觸有大小、長短、疏密之不同。要注意濃淡、輕重、虛實的變化。筆觸一定要有飛白,不能畫成僵硬的墨塊。最暗部可用重墨封實,不見筆痕。皴完后可用淡墨局部渲染,以加強體積感。行筆時筆與紙應形成一定的角度,不可將筆毫完全橫臥在紙面上用筆腹拖擦,以顯露皴筆的鋒芒感。
小斧劈皴多用以表現(xiàn)比較堅硬、粗糙而嶙峋的山石形質(zhì)特征。石形多方直,塊面切割較小,紋路略顯得細碎。輪廓應方硬遒勁、棱角分明,亦可方圓相間、剛?cè)嵯酀?。其畫法與大斧劈皴相近似,但大斧劈皴的筆觸闊而長,筆觸與紙面的角度??;小斧劈皴的筆觸窄而短,筆觸與紙面的角度大。輪廓多用中鋒,亦可正側(cè)鋒兼用。皴筆應注意疏密與濃淡關系,切忌皴得過滿和疏密平均,筆跡的構(gòu)成應隨物象的向背虛實起巧妙的節(jié)奏變化。行筆的方向應從結(jié)構(gòu)及明暗關系出發(fā),除了有上、下、左、右的不同之外,還要有內(nèi)向行筆與外向行筆的區(qū)別。只有熟練掌握,才能靈活運用。在渲染時要注意大的轉(zhuǎn)折關系,不要因筆路細碎而影響整體效果。畫小斧劈皴不宜太放縱,故此皴多見于較工致的山水畫中。在傳統(tǒng)的山水畫中,小斧劈皴是比較多見的皴法,其樣式、風格也多種多樣。
長斧劈皴是一種介于線、面之間的皴石方法,又稱為硬筆直線皴法,適于表現(xiàn)聳秀峭拔的石質(zhì)山峰。畫法介于大小斧劈之間,猶如將小斧劈的筆觸拉長,將大斧劈的筆觸變寬,形成釘頭鼠尾狀。用尖毫硬筆,中鋒或稍側(cè),也可用側(cè)逆鋒,行筆方向基本與勾的輪廓相一致或少有錯忤,亦可加一些與勾筆相垂直的短皴以求參差變化。它與大小斧劈的區(qū)別還在于,后者每一筆觸單位只能直向劈掃,而長斧劈卻可以有轉(zhuǎn)折變化,即所謂“折筆劈法”。注意筆觸與筆觸之間不能排隊看齊,也不能像亂柴皴那樣交錯堆疊,應有緊密與空疏的變化及濃淡過渡的變化。
最后,不能不涉及拖泥帶水皴法,它是斧劈皴的一個重要的變種,又稱“帶水斧劈皴”,是南宋畫家夏圭所首創(chuàng)。這種畫法實際上是將斧劈皴與渲染的技法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除了具備斧劈皴的特點之外 ,用墨變化較多。在礬宣及礬絹上作畫,更能發(fā)揮這種皴法的長處。方法是濃墨濕筆迅疾皴拂揮灑,然后趁濕用淡墨水掃開,極淡處用凈水筆再接再掃,從濃到淡,從有到無,勾皴結(jié)合,一次完成。濃皴與接掃之筆都用同樣的狼毫,接掃之后同樣要見筆觸,并留意閃出的飛白,以求得蒼勁疏透、清潤灑脫的效果,給人以煙嵐輕動、暢快淋漓之感。落墨要潔凈,不可重筆、復墨,必須一遍完成。這種方法在各種面皴類山石中,都可部分地施用,可以防止勁道過于畢露而增含蓄之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