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絕大多數(shù)傳統(tǒng)工藝美術其實都在重復相似的故事——上世紀50年代成立合作社或者工廠,七八十年代興盛一時,到90年代初開始,由于管理、市場等問題難以為繼或者關閉工廠,從此陷入衰敗困境與工藝失傳的危險,這同樣也是北京雕漆廠被講述了許多遍的遭遇。
雕漆是過去宮廷血統(tǒng)的延續(xù),在那個因陋就簡的計劃經(jīng)濟時代,北京雕漆廠的產(chǎn)品只是明清傳統(tǒng)工藝的極度簡化品,那時候,廠長的任務就是多創(chuàng)匯,簡單點、賣得便宜點就能多賣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北京雕漆廠的工人超過600人,到今天,仍以雕漆工藝謀生的藝人大概不會超過20人,真正能把這門技藝傳承下去的大概不會超過三四人。
明 剔紅雕漆庭院教子圖奩盒(資料圖片)
原標題:盛世漆藝
文 | 鐘和晏
沈錦麗和她的優(yōu)必德公司剛剛簽下了為北京奧運會主會場“鳥巢”貴賓接待室制作三件漆藝作品的合同,包括一幅16平方米的壁畫、7扇2.9米×2.2米的大門和一座近200平方米的隔斷屏風,她正在辦公室里和她的主設計師討論門邊的做法。1997年之前,今年41歲的沈錦麗還是廈門市湖里區(qū)五通村的支部書記,現(xiàn)在,她是廈門優(yōu)必德漆線雕公司和北京漆寶齋藝術館的董事長。
漆寶齋設在北京城南祿長街頭條一座4層的紅色小樓里,作為一個小型漆器博物館,樓上樓下的房間里擺放著各種脫胎漆器的器皿、磨漆字畫的屏風、掛件和漆藝家具等,絕大部分是當代制品,也有像光緒年間的木胎漆器“將軍罐”這樣的古董,還有件白底金線、祥云九龍圖案的古舊漆線雕圓盤被牢牢地鎖在玻璃柜里,看來是家傳的寶貝。
福建漆藝是出名的,它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宋代“刺桐港”(因為唐末五代泉州環(huán)城種植刺桐樹)的繁盛年代和造船技術。長樂是鄭和下西洋的開洋起點,泉州也是多次途經(jīng)地,下西洋的幾百艘船艦都是福建制造的,用大漆和桐油的造船技術可以讓航海更安全。后來,八閩各地形成了以各種絕技見長的漆藝家庭和不同的漆器流派。
“閩南的漆藝是靠天吃飯,那個地方很窮,種不了農(nóng)作物,三面是山,一面是水,人均只有1分地?!鄙蝈\麗說,“我們家族就是典型的閩南漆匠,非常勤苦、默默無聞,我們用大漆做些東西,這也是一種代代相傳的生存方式?!?/p>
就像京劇是“國劇”一樣,大漆經(jīng)常被稱為“國漆”。漆液剛從漆樹流出時是乳白色的,氧化干燥后變成紅棕色,稍厚幾近黑色,所以有了“漆黑”一詞。它的色彩基調中含有內省靜穆的審美趣味,東南大學教授張燕說:“大漆的氣質是中國人溫柔敦厚氣質的折射,謙沖而溫厚,含蓄而神秘,接近詩的意境和詩教傳統(tǒng)?!?/p>
福建沈姓人家做漆器的很多,在漆藝史上,一個更加顯赫的名字是乾隆年間的漆匠沈紹安(1767~1835年)。當年,沈紹安在福州城內雙拋橋開辦前店后坊的漆器店,受寺廟匾額的內貯加灰紈裱褙、外髹朱漆制法的啟發(fā),悟到失傳已久的古代“夾纻胎”(用漆灰和麻布做原料的一種復合胎體)技法,造出了最早的“視之九鼎兀,舉之一羽輕”的脫胎漆器。后來,沈紹安和他的后代還開創(chuàng)了泥金泥銀彩繪技法和薄料漆拍敷工藝,讓漆器在朱黑等暖色低調之外,出現(xiàn)了含金蘊銀的高明色彩。
清 乾隆御用剔紅雕漆卷書式三層套盒(資料圖片)
從1622年出生的沈飛龍開始,泉州南安的沈氏與閩侯的沈氏算是旁系宗親。沈錦麗的高祖父沈園存、曾祖父沈翰留都曾經(jīng)在福州沈氏兄弟的作坊里效力過。1898年巴黎博覽會上,沈紹安第5代孫沈正鎬的蓮花盤、茶葉箱獲了兩枚金牌。每一次,沈正鎬、沈正恂兄弟在所制漆器底部或其他地方打上銘記時,都會在前面加上先祖的姓名,如“沈紹安鎬記”、“沈紹安恂記”等等。
解放前,福建漆作家庭的手藝傳承靠的是嚴格的宗族制度,謹守傳男不傳女、傳長不傳次甚至傳媳不傳女的規(guī)定,祖上的技藝代代族傳家承、口傳心授、秘而不宣。今年68歲的蔡水況是廈門蔡氏漆線雕藝術的第12代傳人,蔡家世代以漆線雕裝飾佛像為業(yè),在整個閩南、臺灣及東南亞地區(qū),華人供奉的寺廟大概也都有蔡氏漆線雕。蔡氏在同安府的作坊名叫“西竺軒”,到嘉慶年間已經(jīng)傳了8代。因為嚴守祖訓,這項技藝在幾百年間只有此家族保有。1947年,第11代傳人蔡文沛把作坊遷到廈門開始廣收門徒,家門秘技才公開于世。
漆線雕是古代佛像雕塑藝術的遺脈,受宋元時期的瀝粉和泥線雕等工藝影響產(chǎn)生的。它是天然的植物漆加上紅磚瓦粉反復舂打成泥,用手工搓成發(fā)絲般的漆線,再在涂有底漆的坯體上以盤、結、繞、堆,雕、鏤等多種手法塑造浮凸的圖形,其中也吸取了一些雕琢繡飾的技法。清代之前,漆線雕是從屬造鑾工程的一種工藝,從故宮、天壇里面都可以找到一些線索。
“在閩南,漆線雕的應用幾百年來沒有超出寺廟之外,我父親蔡文沛是第一個嘗試用它自由創(chuàng)作的人,引進了古典文學中的人物形象和情節(jié),我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發(fā)展的?!?955年,以蔡氏家族成員為主的廈門市雕塑合作社成立,后來改為集體所有制的廈門工藝美術廠。1972年,全國工藝美術復興,蔡水況把漆線圖案設計在蛋殼、瓷瓶、瓷盤等上面,制成裝飾工藝品,開始接到大量海外訂單。1985年,他決定閉門10年,來重新研究這門家傳技藝。去年元月,蔡水況獲得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
絕大多數(shù)傳統(tǒng)工藝美術其實都在重復相似的故事——上世紀50年代成立合作社或者工廠,七八十年代興盛一時,到90年代初開始,由于管理、市場等問題難以為繼或者關閉工廠,從此陷入衰敗困境與工藝失傳的危險,這同樣也是北京雕漆廠被講述了許多遍的遭遇。
文乾剛工作室是在北京工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體育場北邊一長排平房里的第三教室,50多平方米的作坊里彌漫著一股發(fā)酸刺鼻的大漆味道,10多位師傅正忙著手上那些紅色屏風、雕漆畫上的活計,一件平放在臺子上的近10平方米的雕漆掛畫尤其引人注目。今年66歲的文乾剛1961年從北京工藝美校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北京雕漆廠,1997年被授予“一級工藝美術大師”,在2003年雕漆廠被迫改制停產(chǎn)之前,他是廠里的總工藝師。
簡單來說,雕漆是用天然漆料在素胎(有木胎、銅胎、皮胎等)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紋樣的技法,根據(jù)髹漆的色彩分類,有了“剔紅”、“剔黑”、“剔彩”及“剔犀”等不同名目。剔紅是最主要的品種,大部分時候,雕漆是指剔紅。
純手工的磨漆工序
一棵漆樹50年生命期只能產(chǎn)10公斤大漆,割下來的原漆又只有50%的利用率,純正的紅色來自大漆與天然礦物朱砂或者人造硫化汞銀朱的調和,所以,剔紅從一產(chǎn)生就是被皇家獨占的御用品。也有人評價說,中國工藝品中有兩個色彩經(jīng)典,一個青花、一個剔紅,這是無法被替代的紅色。
明代黃成的《髹飾錄》上說:“剔紅,即雕紅漆也,髹層之厚薄、朱色之明暗、雕鏤之精粗,亦甚有巧拙。唐制多如印板,刻平錦,朱色,雕法古拙可賞?!币驗檫@幾句話,剔紅被認為始于唐代,雖然到今天傳世最早的剔紅是宋剔。明代官坊果園廠的剔紅承襲了元代嘉興西塘“藏鋒清楚、隱起圓滑”的風格。清代,因為乾隆皇帝的偏愛,宮廷監(jiān)制了大量的雕漆作品。不過,到光緒年間為慈福太后60歲壽辰籌辦剔紅的時候已經(jīng)“無匠造辦”,雕漆技藝幾乎失傳了。
北京故宮博物院宮廷部主任陳麗華說:“其實乾隆年間,皇家在宮里面制造漆器的已經(jīng)不多了,主要是江南一帶有些御用場子,像景德鎮(zhèn)一樣,宮里面給他下圖樣,場子里只負責做,是定做的概念。尤其是雕漆,當時宮里做不了,蘇州做得最多。”現(xiàn)在故宮所藏漆器總共1.8萬多件,其中永樂和乾隆年間的最多。
“耗工繁具”、“百髹為胎”,這幾個詞經(jīng)常被用來形容雕漆的復雜工藝。一件雕漆品在刷上15毫米厚的漆之后才能進行雕刻,1毫米厚的漆要刷17遍,每一遍漆都只能在室內自然陰干。整個雕漆過程有制胎、燒藍、作底、著漆、雕刻、磨光等十幾道工序,“雕”是最難的一道,雕工運刀必須一刀到位,不能重刀,否則就是敗筆。
光緒以后,據(jù)說全世界只有北京還在生產(chǎn)雕漆,光緒二十七年(1901)出現(xiàn)的“繼古齋”是第一個民間的商品雕漆制造作坊。一般的說法是,當時漆彩藝人蕭興達、李茂隆等從清宮的破損雕漆品修舊開始攬活,在剪子巷創(chuàng)辦“繼古齋雕漆商會”,北京的民間雕漆重新興起。
“繼古齋的發(fā)起人之一蕭興達不是藝人,他是清朝的一個外交文官。前幾年,他的曾孫女還和我聯(lián)系過?!蔽那瑒傉f,“作為行內人來推斷,繼古齋從修舊開始就能重新制造,這個臺階上得太大了。李茂隆原來是漆作高手,我覺得在他之前,北方的漆作里肯定有剔紅傳下來,不會完全在蘇州制造,否則哪能一下子就到這個程度?!?/p>
1915年,繼古齋藝人吳瀛軒制作的“剔紅·群仙祝壽圖五尺屏風”獲巴拿馬博覽會金獎。后來,繼古齋的門徒們又開辦了“德成”、“明古齋”、“蘇記”等雕漆作坊,1920到1934年間,集中在崇文門、前門及朝陽門一帶的雕漆作坊有幾十家,從業(yè)者達500多人。解放后,散在民間的繼古齋雕漆傳人40多人被集中起來組建了北京雕漆生產(chǎn)合作社。按照輩分,文乾剛和曾朝萬、徐文生、滿建民等一起被劃為繼古齋的第4代傳人,他們都是40年代出生的人。
雕漆是過去宮廷血統(tǒng)的延續(xù),在那個因陋就簡的計劃經(jīng)濟時代,北京雕漆廠的產(chǎn)品只是明清傳統(tǒng)工藝的極度簡化品,那時候,廠長的任務就是多創(chuàng)匯,簡單點、賣得便宜點就能多賣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北京雕漆廠的工人超過600人,到今天,仍以雕漆工藝謀生的藝人大概不會超過20人,真正能把這門技藝傳承下去的大概不會超過三四人。
由明清時代的宮廷奢侈品,到解放后出口創(chuàng)匯的第三產(chǎn)業(yè),高貴的剔紅到今天容易引起的聯(lián)想也許會是旅游紀念品商店里那些粗糙廉價的玩意兒。這些隨處可見的“剔紅”絕大部分是盜用雕漆廠的原件、用硅橡膠和樹脂翻模澆鑄的假貨。如果對真正的雕漆一點不了解,可能很難鑒別。
文乾剛的工作室總共有18個人,雕漆品做得很少、很精,賣較高的價格。他覺得作坊的特點就是它的帶頭人是主要干活的人,這樣才有生命力,到什么時候也該這樣。他說,“我所堅守的那點價值就是手工藝技術,雕漆作品一旦缺少了人工作業(yè)的紋飾,它的精和魂也就不在了”。過去,工匠們一點點地學到手藝,再一點點用手傳遞下去,這也是人情的溫暖和無法割舍的感情。
在福州,沈紹安“蘭記”、“德記”漆器店的基礎上成立的第一脫胎漆器廠和第二脫胎漆器廠早已停產(chǎn),同時,100多家小型作坊在民間逐漸興起。沈紹安第6代孫沈德銘的獨子沈元改業(yè)從事空氣動力學研究,從此結束了家族工藝的傳承歷史。沈德銘的關門弟子王維蘊也已經(jīng)去世了,據(jù)他的孫子王添恩說,王維蘊臨終時曾留下來幾句話:“我沒有萬貫家財,留給你們的這門手藝就是我們的傳家寶,將來無論怎樣都要記著,餓死也不要作假!”
(本文原載于《三聯(lián)生活周刊》2008年第4期)
(更多有用有理有趣內容,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sanjiangxi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