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教父》上映后取得票房與藝術(shù)上的雙豐收,隨即影片續(xù)集被派拉蒙公司提上議事日程。不過與公司急切的心情相反,科波拉并不想執(zhí)導(dǎo)續(xù)集,他表示:一是《教父》已經(jīng)是個很完整的故事了,二是自己正忙于《不起的蓋茨比》的劇本改編和自己制片公司‘美國西洋鏡’(American Zoetrope)的新作《竊聽大陰謀》(The Conversation,1974)的籌備,根本沒時間。而且科波拉打心眼里鄙視公司的貪婪,他說:“他們希望電影也可以像可口可樂一樣不斷復(fù)制出來賺錢,但《教父》可不是連續(xù)劇”。于是他向派拉蒙建議續(xù)集更換導(dǎo)演,推薦了另一位新好萊塢‘電影小子’(Movie Brats)——馬丁·斯科塞斯。
當(dāng)年的好萊塢‘電影小子’們:馬丁·斯科塞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喬治·盧卡斯
派拉蒙聽過這個建議后覺得“太瘋狂了”(“That's crazy!”),世上還有比科波拉更適合拍攝《教父》續(xù)集的導(dǎo)演嗎?那個叫馬丁的小子拍過啥玩意?作為第一集的獎賞和開拍續(xù)集的鼓勵,派拉蒙馬上答應(yīng)送給科波拉一輛高級轎車,所有豪車您隨便挑??撇ɡf我要大奔!那家伙坐起來感覺跟教皇似的,老有面子了……于是他如愿以償?shù)玫搅艘惠v加長版奔馳600 Pullman轎車。派拉蒙同時應(yīng)允他幾個條件:給予他充分時間去改編《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劇本并承擔(dān)《竊聽大陰謀》一片日后的發(fā)行;《教父2》公映時間可以推后到1974年圣誕節(jié)前,影片預(yù)算將高達(dá)1300萬美元,升任科波拉為制片人,付給他100萬美元的片酬??撇ɡ瓘牡谝徊磕莻€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小媳婦,華麗轉(zhuǎn)身為位高權(quán)重的大導(dǎo)演,終于答應(yīng)接過《教父2》的導(dǎo)筒。 科波拉的奔馳600 Pullman轎車,后來出現(xiàn)在電影《竊聽大陰謀》(榮獲第27屆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大獎)中
在《竊聽大陰謀》殺青后,科波拉投入到《教父2》的拍攝,派拉蒙賦予他極大的權(quán)限,使他幾乎可以隨心所欲地制作影片。羅伯特·埃文斯依然是監(jiān)制,不過這次他很少指手畫腳,更多的是扮演保駕護(hù)航的角色??撇ɡ貞浾f,這使得影片拍攝進(jìn)行的非常順利,不僅去了多個外景地取景,而且還可以通過雙線程來講述故事。《教父2》其中一條主線是老教父維托·柯里昂艱辛創(chuàng)業(yè)的成長史,另一條是新教父邁克·柯里昂擴(kuò)展家族生意使其合法化。 1901年,9歲(小說中是12歲)的維托·安東里尼(奧萊斯特·巴爾迪尼 Oreste Baldini飾)父母和哥哥因為反抗當(dāng)?shù)氐暮谑贮h頭目唐·西西歐(Don Ciccio,Giuseppe Sillato飾)而慘遭殺害,小維托在親友幫助下逃離家鄉(xiāng)前往美國。 西西歐這個人物原型來自弗朗西斯科·庫恰(Francesco Cuccia)——西西里巴勒莫(Palermo)市長兼黑手黨首領(lǐng),這位老兄頗有幾分傳奇色彩。1924年身為意大利首相的墨索里尼視察該地,一旁陪同的庫恰說,我的地盤我做主,到了這兒你就受我保護(hù),要那么多警察干嘛?簡直是浪費!不僅如此,在墨索里尼演講時庫恰還安排了不少黑手黨黨徒大喊:滾蛋吧,元首,別耽誤俺們賺錢!緊跟著20多個傻子、乞丐齊刷刷走過來,大呼小叫:賞口飯吃吧,俺的元首……這一切令墨索里尼深感羞辱和憤怒,回到羅馬立刻召開國會,歇斯底里地叫嚷道:“我要向西西里那幫土匪發(fā)動全面的戰(zhàn)爭!”。1925年墨索里尼開始著手掃滅黑手黨,在這場法西斯與黑手黨的較量中,黑手黨一敗涂地,庫恰成為第一個倒霉蛋兒,未經(jīng)審判就鋃鐺入獄,飽受酷刑,1928年因缺乏證據(jù)被無罪釋放。
小維托來到美國乘坐的四桅帆船叫‘Moshulu’號。其實‘Moshulu’號1904年才在蘇格蘭建造,直到1914年才第一次駛往美國。船最初的名字叫‘庫爾特’號,1917年更名為‘無畏’號,之后才命名為‘Moshulu’。這艘船現(xiàn)在??吭谫M城佩恩碼頭,被改造成一個餐廳,在電影《洛奇》(Rocky,1976)和《兇線》(Blow Out,1981)中都曾出現(xiàn)它的身影。
混跡于小意大利區(qū)的法努奇(Don Fanucci,蓋斯托·莫什Gastone Moschin飾)是一個惡棍,自稱是黑手黨成員,以恐嚇勒索街坊四鄰為生。維托在雜貨鋪的工作也被他霸占,不得已只能和克里曼沙(Pete Clemenza)去干些小偷小摸的勾當(dāng)。維托注意到法努奇只是單獨活動,身后似乎并沒有組織。在一次街頭械斗中,他被三個小混混割破了喉嚨,雖然法努奇尖叫求救,但根本沒人援助他(這個場景在電影中被刪除)。維托柯里昂意識到一個真正的黑手黨大哥身邊不可能沒有小弟保護(hù),小混混也根本不敢攻擊他。在認(rèn)清法努奇扯虎皮做大旗的真面目、并多次被其勒索后,維托決定干掉他。
小說中寫道,在槍殺法努奇后,維托從屋頂逃離,卻被兒子桑尼意外發(fā)現(xiàn)。當(dāng)16歲的桑尼因持槍搶劫差點被捕時,維托質(zhì)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干?桑尼說自己親眼目睹了父親當(dāng)年殺人和處理槍支的場面,讓維托無語。因為這個緣故,桑尼后來逐漸參與到父親的非法勾當(dāng)中,成為柯里昂犯罪家族的中堅分子。
小意大利區(qū)的人們對于維托干掉了法努奇大多心照不宣,心存敬畏,警察對死了一個地痞根本就無動于衷,于是小老板們自愿掏出點錢來尋求維托的保護(hù),而維托廣結(jié)善緣并組建了自己的隊伍。通過在禁酒令時代販私賣酒他的隊伍逐漸壯大起來,稱霸一方,維托也開始被人尊為‘教父’。
教父和左膀右臂,青年版的泰西歐、維托和克里曼沙
科波拉非常慶幸羅伯特·德尼羅在《教父》中試演桑尼失敗,在看過《窮街陋巷》(Mean Streets,1973)后,他就認(rèn)定德尼羅是青年維托的不二人選。為了扮演這個角色,德尼羅在西西里島住了四個月學(xué)習(xí)維托式的西西里方言,在影片中他大部分的對話都是西西里方言。在拍攝維托返回西西里復(fù)仇的場景中,德尼羅增肥、蓄須,和馬龍·白蘭度一樣帶著口腔道具,活脫脫一個縮小版教父。 羅伯特·德尼羅試鏡《教父》中的桑尼
青年維托與房東羅伯特在街上商量事兒,一個路人走過來和維托打招呼中斷了他們的談話,這是那位演員即興發(fā)揮的。科波拉不太喜歡這個計劃化外的變故,想重拍一條;但羅伯特·德尼羅喜歡,他說這表明維托非常有人緣,并說服科波拉保留下這個鏡頭。
維托在西西歐肚子上斜切的那一刀,是地道的西西里復(fù)仇手法。
維托一家在柯里昂村乘坐火車,事實上柯里昂村從未有過火車站,最近的火車站位于巴勒莫,距離柯里昂村有34公里。
唐·湯馬西諾(Don Tommasino)是教父在西西里的老朋友,當(dāng)維托開辦橄欖油公司后,他負(fù)責(zé)從西西里供貨。教父返回到西西里老家復(fù)仇,湯馬西諾協(xié)助他干掉西西歐,卻不幸腿部中槍留下殘疾,只能坐著輪椅送教父一家離去。不過此后湯馬西諾成功取代西西歐成為當(dāng)?shù)睾谑贮h頭目,是柯里昂家族半個世紀(jì)以來最堅定的盟友。邁克因殺警逃亡到西西里時受到他的庇護(hù);《教父3》中,他又為柯里昂家族和梵蒂岡的合作牽線搭橋,后來不幸被老牌殺手莫斯卡(Mosca)殺害。
邁克在片中最重要的對手是海門·羅斯(Hyman Roth,李·斯特拉斯伯格Lee Strasberg飾),角色原型來自美國歷史上著名的黑老大邁耶·蘭斯基(Meyer Lansky)。這位綽號‘會計師’的猶太裔黑老大出生時的名字叫做海門·薩卓斯基(Hyman Suchowski),因為十分仰慕歷史上著名的黑幫賭徒阿諾德·羅斯坦(Arnold Rothstein,美劇《大西洋帝國》中的重要人物),曾經(jīng)自稱海門·羅斯坦。他主要經(jīng)營博彩業(yè),在拉斯維加斯、古巴、巴哈馬和倫敦都擁有賭場。邁耶是為數(shù)不多的得以壽終正寢的黑幫大佬,1983年因肺癌死于邁阿密海濱的別墅,死時身邊只剩下3.7萬美元,但FBI認(rèn)為他藏匿起來的錢超過3億美元,可惜至今也沒找到。邁耶作為人物原型在影片《美國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1984)、《哈瓦那》(Havana,1990)、《巴格西》(Bugsy,1991)、《暴徒》(Mobsters,1991)、《迷失城市》(The Lost City,2005)和美劇《大西洋帝國》(Boardwalk Empire)中多次出現(xiàn)。 邁耶·蘭斯基和《教父2》中的海門·羅斯
《教父2》里的海門·羅斯和維托·柯里昂是禁酒時代的老相識,教父尊重他,但從沒有信任過他——這也是邁克與之合作時一直提防他的主要原因。海門·羅斯老奸巨猾,顯然邁克涉足博彩業(yè)威脅到了他的利益,而《教父》中被槍殺的賭城大亨蒙·格林曾是他的親密小弟,因此他處處設(shè)計邁克,還唆使邁克的二哥弗雷多做出背叛家門的勾當(dāng)。最后海門·羅斯在邁阿密機場被邁克的保鏢羅可(Rocco Lampone)假扮成記者槍殺。
李·斯特拉斯伯格是美國著名的戲劇表演老師,‘方法派’表演的倡導(dǎo)者,培育出不少偉大的演員,阿爾·帕西諾、詹姆斯·迪恩、達(dá)斯汀·霍夫曼、保羅·紐曼、哈維·凱特爾、瑪麗蓮·夢露、梅麗爾·斯特里普等都曾是他的學(xué)生。李的主業(yè)是教書育人參演的電影并不多,他能出演海門·羅斯還是阿爾·帕西諾的極力推薦。李在拍攝期間病倒,為了不耽誤進(jìn)度,科波拉順勢將海門·羅斯拍得病病歪歪。老師不負(fù)學(xué)生的厚望,在第47屆(1975)奧斯卡上他和羅伯特·德尼羅、邁克爾·V·格佐(Michael V. Gazzo,飾演法蘭基Frankie Pentangeli)共同爭奪最佳男配角獎,雖然惜敗于德尼羅,但李對角色的把握堪稱出神入化。影片上映后,邁耶曾打電話給李抱怨道:“割門,你為啥不能把我演得更有點人情味兒呢?怎么說我也是當(dāng)爺爺?shù)娜肆??!?/span>
轉(zhuǎn)作FBI污點證人的法蘭基(Frankie Pentangeli)是《教父2》中新增的人物,是克里曼沙的繼承人;這個角色的故事原本屬于克里曼沙,但是按照派拉蒙的說法,在《教父》中扮演克里曼沙的演員理查德·卡斯特爾諾(Richard S. Castellano)獅子大開口,公司無法接受只好砍掉他的戲;不過,卡斯特爾諾的妻子有不同的說法,她說那些都是謊言,自己丈夫心臟一直不好,醫(yī)生建議他的體重控制在200磅以內(nèi),但科波拉想要一個胖點的克里曼沙,要求他在《教父2》中再增肥50磅;如果那樣的話,丈夫的體重就達(dá)到300磅了,身體根本受不了,所以不愿增肥,于是被辭退。兩種說法孰真孰假咱也不清楚,只知道卡斯特爾諾1988年55歲時就因心臟病去世了。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送給古巴獨裁者巴蒂斯塔(Rubén Fulgencio Batista y Zaldívar)一部金色電話是件真事,不過實物電話并非純金打造,而是鍍金,現(xiàn)陳列在哈瓦那的革命博物館(前身為巴蒂斯塔的總統(tǒng)府)。
在片尾邁克的回憶中,1941年12月7日(那天日本偷襲了珍珠港)全家為父親慶祝生日,在得知他要參加海軍陸戰(zhàn)隊的時候,二哥弗雷多是唯一一個祝賀自己的人。不過這個生日有點錯誤,根據(jù)教父第一集中教父的墓碑可知,他的生日是1887年4月28日。如此推算,小維托1901年來到美國那年應(yīng)該是14歲。
馬龍·白蘭度原本應(yīng)邀在這個閃回橋段中客串一天,但他臨時爽約,科波拉不得已重新修改了劇本,第二天才拍完這場戲。詹姆斯·凱恩也答應(yīng)了客串,但他要求片方支付給自己等同于《教父》中的片酬(35000美元),片方同意了。科波拉的妹妹塔莉婭·夏爾在拍攝第一部時只得到可憐的1,500美元片酬;第二部時她拿到30000美元,當(dāng)電影票房突破2750萬后,又獲得額外的1萬美元獎金;而阿爾帕西諾在《教父2》中的片酬則暴漲到50萬美金 10%分紅;羅伯特·德尼羅片酬不詳,應(yīng)該很低(他在1976年的《出租車司機》中的片酬為35000美元)。 邁克派人殺死二哥弗雷多是被影迷爭論最多的話題之一,懦弱的弗雷多雖然背叛過邁克,不過后來悔過怎么看也罪不至死。但是家族利益高于一切、叛徒必須受到懲罰——這是黑道法則,泰西歐、保利(Paulie Gatto,教父的司機兼貼身保鏢)、卡洛、法蘭基都難逃一死;而且大多數(shù)人也或多或少忽視了邁克早已從一個熱血愛國青年沉淪為冷血黑幫老大的現(xiàn)實。事實上,這段情節(jié)在小說中并沒有,共同編劇馬里奧·普佐和科波拉就這個情節(jié)也產(chǎn)生過分歧,科波拉最后同意邁克應(yīng)該等到母親過世后再動手。弒兄是邁克一生中最大的罪孽,這也為《教父3》中的他飽受煎熬埋下伏筆。
邁克輕輕抱住請求寬恕的弗雷多,但在和保鏢艾爾·奈瑞(Al Neri,理查德·布賴特Richard Bright飾)目光交錯間,已經(jīng)下達(dá)了處死弗雷多的命令。
影片中最后一個鏡頭,夕陽下的邁克坐在湖邊寂然沉思。實際上這個鏡頭還有一個結(jié)束畫面:邁克的兒子安東尼(由一個18歲的演員扮演)宣布不會繼承父業(yè)。當(dāng)天那個鏡頭剛拍到一半,科波拉感覺光線不夠了,就宣布停機,結(jié)果之后也沒能繼續(xù)把鏡頭補拍完整。
電影公映前的試映活動囊括了觀眾提出了一些意見,其中反映最大的問題是青年維托和邁克兩個故事間的轉(zhuǎn)換過于頻繁,使人感覺混亂。于是科波拉和剪輯組決定,加長每個故事的敘述時間,減少兩條線切換的頻率,這一改動直到公映日前夕才完成。
(BTW:這個我深有體會,印度體育勵志片《靈魂奔跑者》(Bhaag Milkha Bhaag,2013),3個小時的片長里,主人公現(xiàn)實與回憶頻繁交替,把故事內(nèi)容切割得松散零碎,看的人心神交瘁。)
《教父2》上映后,被媒體和觀眾視為是影史上如鳳毛麟角般可與前集并稱經(jīng)典的電影,有評論認(rèn)為《教父2》足以媲美《教父》甚至超越了它。在第47屆(1975)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教父2》成為影史上少數(shù)以續(xù)集電影之姿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之一,《教父》系列也是影史上唯一有兩部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系列。
柯波拉拍攝的《竊聽大陰謀》與《教父2》共同入圍最佳影片獎,這是影史上第三次由一位導(dǎo)演執(zhí)導(dǎo)的兩部電影入圍同年最佳影片獎(第一次是維克多·弗萊明在1939年的《亂世佳人》和《綠野仙蹤》,第二次是希區(qū)柯克在1941年的《海外特派員》與《蝴蝶夢》);繼科波拉之后,又有兩位導(dǎo)演也取得了相同的成績:1978年赫伯特·羅斯(Herbert Ross)的《再見女郎》(The Goodbye Girl)和《轉(zhuǎn)折點》(The Turning Point),2001年史蒂芬·索德伯格的《永不妥協(xié)》和《毒品網(wǎng)絡(luò)》。 加里·弗雷德里克森(Gray Frederickson,聯(lián)合制片人)、科波拉、弗雷德·魯斯(Fred Roos,聯(lián)合制片人)和卡邁恩·科波拉(Carmine Coppola,科波拉的父親)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
1993年《教父2》由美國國家影片登記部典藏,和《教父》并列為國寶級電影;2007年《教父2》入選美國電影學(xué)院(AFI)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百部電影,排名第32位、十大黑幫片中排名第3位。
你所不知道的《教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