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流行于四川省、重慶市及云南、貴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區(qū),是中國西南部影響最大的地方劇種。它主要有高腔、胡琴、彈戲、昆曲、燈調五種聲腔,是明末清初以來中國戲曲聲腔劇種演變歷史的一個縮影。明末清初,昆曲、弋陽腔、青陽腔、陜西梆子、湖北漢調、徽調等聲腔流入四川,乾隆、嘉慶年間與當?shù)氐霓堆碚{、川江號子、地方小調、宗教音樂等逐漸融合,基本完成了外來聲腔“四川化”的演變過程。辛亥革命前后,高腔、昆曲、胡琴、彈戲及四川本土的燈戲在同臺演出過程中融為一體,形成“五腔共和”的川劇,一直延續(xù)至今。
川劇劇目豐富,有傳統(tǒng)劇目和創(chuàng)作劇目六千余個,以《黃袍記》、《九龍柱》、《幽閨記》、《春秋配》、《東窗修本》、《五子告母》、《神農澗》、《情探》等為代表,其中不少是宋元南戲、元雜劇、明傳奇與各種古老聲腔劇種留存下來的經典劇目,具有很高的文學和歷史價值。新中國成立后整理改編的《柳蔭記》、《彩樓記》、《繡襦記》、《白蛇傳》、《拉郎配》、《打紅臺》及改革開放時期改編、創(chuàng)作的《巴山秀才》、《變臉》、《死水微瀾》等均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顯示出川劇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
川劇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xiàn)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chuàng)造,能充分體現(xiàn)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川劇表演生活氣息濃郁,生動活潑,風趣幽默,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川劇藝人創(chuàng)造了變臉、藏刀、鉆火圈、開慧眼等許多絕技,表演時火爆熱鬧,新奇有趣,形成川劇的一大特色。川劇五種聲腔中,以曲牌體的高腔音樂最具創(chuàng)造性,其幫、打、唱相結合的結構形態(tài)使戲劇與音樂的結合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我國戲曲高腔音樂發(fā)展的杰出代表。
川劇具有巴蜀文化、藝術、歷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認知價值,在中國戲曲史及巴蜀文化發(fā)展史上具有十分獨特的地位。近年來,川劇同其他各種地方戲曲一樣出現(xiàn)了生存危機,觀眾減少,演出市場萎縮,經費不足,傳承發(fā)展舉步維艱,搶救、保護川劇的任務正嚴肅地擺在人們面前。
來源:國家名錄網站及網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