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中華龍氏是一個多源頭的姓氏,漢族龍氏最主要的是三個:舜臣納言龍,豢龍氏董父,御龍氏劉累。各自都寫進了本支本派的族譜。
當(dāng)代人尋根問祖,認祖歸宗,就是尋求血緣的源流。從宗族的角度看,鼻祖不同,血緣有別。姓氏文化,宗族文化,都是以血緣來確認族群,從血緣上看,訥言龍與董父、劉累,不存在血緣關(guān)系。血緣不同,自然族群有別。以豢龍氏董父為祖的龍姓,與廖、董等姓有血緣關(guān)系;以御龍氏劉累為祖的龍姓,與劉、祁、留、杜等姓有血緣關(guān)系,甚至還有“劉龍一家”之說。
值得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在以東漢伯高公為始祖的武陵龍氏中,有幾個支派以董父或劉累為鼻祖。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在前面的第三節(jié)“家譜編纂史漫談”和第四節(jié)“姓氏淵源的解讀”中述及。據(jù)我所知,有的龍氏支派族譜曾以董父或劉累為受姓始祖者,在新修族譜中或在語言與文字上已糾正過來,明確表達出以舜臣納言龍為武陵龍氏受姓始祖,也有要求伯高公的裔孫應(yīng)統(tǒng)一于“舜臣納言龍為龍氏受姓始祖”的認識。
同祖,同根,同一血緣,才能稱之為宗親。古代編纂族譜,就是以明世系、辨昭穆為首要目的。如果是伯高公的裔孫,應(yīng)當(dāng)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認識。
我對這一問題有這樣的觀點和看法。
論“宗族”,講“姓氏”,血緣是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從原始的鼎銘中確立并一直沿襲下來。在此基礎(chǔ)上,周朝產(chǎn)生了“宗子法”,宋朝進一步強化和完善。族譜,就是遵循鼎銘與宗子法的傳統(tǒng)和規(guī)范。古代編纂族譜,在這方面把握得相當(dāng)嚴格的。因為離開了血緣,便失去了姓氏的意義,也不能成為宗族。不同血緣的人,不能入本族的族譜。有許多族群的支派,甚至規(guī)定女性招郎入贅,便屬異族,不能入祠堂,不能參與本族群的一切宗族活動,不能享受祖輩父輩的遺產(chǎn)。江西永新泮中村,是一個有四五百戶的一個大村落,全村李姓。他們就是這樣規(guī)定的,至今如此。
我們從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和學(xué)術(shù)價值備受歷代士人尊重的古代典籍看舜臣納言龍,豢龍氏董父,御龍氏劉累三位古代名人的淵源。
舜臣納言龍,最早出現(xiàn)于被稱為“儒家經(jīng)典”的古代典籍《尚書》,漢《史記》錄入。龍為虞舜時的人名。作為名臣記載在史書中。納言龍的后裔以先祖名為氏。
虞舜時,廖叔安擅長豢養(yǎng)龍,舜任命為豢龍氏,賜姓為董,號董父。古代的姓氏圖書中,稱源於祝融的己姓。劉累,以豢龍氏為師,豢龍很有成績,夏帝孔甲賜為御龍氏。最早出現(xiàn)于《左傳》,漢《史記》。源于祁姓。豢龍氏董父,御龍氏劉累,都是以養(yǎng)龍、馴龍、御龍為特技?!渡胶=?jīng)》和《左傳》等書中把“龍”描繪為三皇五帝的坐騎。古代,“龍”與“馬”二字相通,錢文中教授在百家講壇中,也是如此說。故豢龍、御龍,實為養(yǎng)馬、馴馬、馭馬。
龍,堯時便已舉用,虞舜時任納言;董父為舜帝的“飼養(yǎng)員”——豢養(yǎng)“龍”,晚于納言龍。董父與劉累,是師徒關(guān)系,但劉累是虞夏禹的第十四代帝王孔甲時代的人。董父與劉累,分別封為豢龍氏與御龍氏,分封于朡川和豕韋兩地。
有人把董父、劉累等與納言龍編成祖孫父子關(guān)系,純屬胡說,也是對先祖的褻瀆。如果說董父、劉累是納言龍的后裔,我想,董姓、廖姓、劉姓、杜姓、祁姓等會抗議的,并笑話我們的無知。
再從武陵龍氏傳統(tǒng)族譜資料看:
武陵龍氏,尊舜臣納言龍為鼻祖,記載在龍氏大多數(shù)歷修族譜中。
東漢文學(xué)家、書法家,侍御史、左中郎將蔡邕所作“龍氏家譜序”中說:“溯厥由來,系帝以龍紀官,以官為氏,龍作納言,其肇端也?!币馑际屈S帝以龍來記稱官名,這些“官”的后代便以“龍”為氏,其中的舜臣納言龍是龍姓的開始。
唐書法家、翰林學(xué)士太子少師柳公權(quán)在“道州龍氏譜”序中說:“龍,始于虞廷,官納言?!?br>
宋衍圣公孔萬春在永新龍氏二修譜序中說:“溯所自出,則虞廷納言?!?br>
明禮部郎中、廣西河南左布政使劉雋在永新“鷗田龍氏四修家譜”序中說:“龍氏以官為姓,系虞廷龍納言之后,歷代相承,遠有其緒?!?br>
清乾隆進士,山東、湖北巡撫,戶部侍郎晏斯盛在為永新龍氏撰寫的譜序中說:“古帝有以龍紀官,以官為氏。虞廷以龍作訥言,遂肇姓龍。豢龍氏、御龍氏妄之也。”
清同治四年進士,吏部主事,文學(xué)家龍文彬,很明確也很肯定地說:“豢龍,御龍,非吾龍也。”
這是博學(xué)之士以及先祖?zhèn)儗ξ淞挲埵献嬖吹拇_認和肯定。
?。{言龍與豢龍氏御龍氏辨)
八
有不少人這樣說,龍姓,是個多源頭的姓氏,納言龍也好,劉累也好,董父也好,都是龍氏的祖先。天下龍氏是一家。龍氏無二姓。
還有人說,鼻祖已很縹緲,就從始祖?zhèn)鞒兄连F(xiàn)在,每個人的身上還有多少先祖的基因?存在多少血緣?修族譜,編族史,以誰為鼻祖,以誰為始祖,都無所謂。
這些見解,乍聽起來,似乎有道理,而且顯得“胸懷博大”。但修族譜的目的,不是要修出“階級弟兄”間的“團結(jié)”,無產(chǎn)階級的友愛,而就是強化宗族意識,講宗族之道,宗親之情,長幼之序,兄弟之誼。修族譜的理論根據(jù)是二千多年前一直延續(xù)至今的“宗子法”的思想觀念。
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如何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
室而家,家而族,族而國。論姓氏文化,論宗族,就得論血緣。離開了血緣,便沒有姓氏;離開了姓氏與宗族,便沒有中華民族。中華民族也就沒有了根。
姓氏就是血緣關(guān)系組合的標識,所以,我們在討論誰是我們的先祖時,血緣是唯一的評判原則。血緣不同,宗族有別。不同宗族,則不能稱宗親;族譜離開了“宗子法”,離開血緣,就不是族譜。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尋根熱,席卷全球。至于中華民族,根的意識最為強烈。尋根問祖,應(yīng)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尊祖敬宗,首先就得祖其祖,親其親。如果亂紹祖宗,不僅是笑話,被人嘲笑,而且也是族群的恥辱。
所謂“一家論”“泛血緣論”,從根本上否定了姓氏文化。否定姓氏文化,還談什么修族譜呢?又還談什么宗親和宗親聯(lián)誼呢?
(修族譜就是講宗族“封建”)
九
唐詩人白居易,其祖先漢龜茲國籍。龜茲,今新疆庫車縣一帶。按古史說法,白居易胡人。
白居易以春秋時楚太子白公勝為祖,又稱他是秦名將白起的后裔。這是亂紹祖宗。
白居易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唐朝大詩人,其名列李白、杜甫之后,然其當(dāng)時在外國尤其在日本的影響及流傳下來的詩歌之多,卻是李、杜所不及的。因為他亂紹祖宗,受到許多人的非議和嘲諷,甚至提到品性的高度。就是崇敬他的晚唐名詩人李商隱為他撰寫《墓碑銘》,也沒有回避這個問題,說他不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誰。
白姓主要有兩支,一支源于蹇姓。春秋時,齊國的蹇叔經(jīng)百里奚推薦到秦國,位為上大夫。其二子后成為秦國名將,其幼子白乙的后代,以其字為氏。一支出自羋姓。楚王孫羋勝封于白邑,稱白公勝。他發(fā)動政變失敗,自殺,其后代便以白為姓。
白居易,屬“胡人”,乃少數(shù)民族中的白姓。他的先祖從龜茲徙太原,后徙下邽。祖父白煌,明經(jīng)及第,任新鄭縣尉,居于新鄭。白居易出生于新鄭。父白季庚也以明經(jīng)及第,任徐州別駕,家徐州符離(今安徽宿縣),白居易隨父居符離。
白公勝、白起,是載之于史籍的名人,白居易的祖父與父親,雖科舉及第,所任只是低級官員,至于龜茲的白氏先祖,名不見經(jīng)傳。雖然,魏晉的門閥制度早被取消,“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碧拼角宕_科取士,所投之“剌”,還是要填寫像現(xiàn)在的政審表一樣的“履歷”,“履歷”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從始祖到父兄輩的名爵。有名望的先祖,不僅是一種自豪,也是一種門第。白居易有意識地作假,認白公勝、白起為祖,確有趨炎附勢之嫌。白居易的這點瑕疵,當(dāng)然無損于他在詩歌上的偉大成就和文學(xué)史中的地位,但從姓氏文化這一角度看,受到非議,是理所當(dāng)然的。雖然瑕不掩瑜。
天下白氏是一家,這是就大范圍而言,就像我們常說的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我們都是中國人。從姓氏文化、宗族文化,或者說族譜文化的角度來看,從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來看,白公勝的后裔,白乙的后裔,“胡人”的后裔,是不能混淆的。就是說,祖宗不可以亂認。
作為一個宗族,作為一個姓氏,有血緣傳承關(guān)系的先祖,是本族的祖先;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先祖,不是本族的祖先。否認血緣關(guān)系,那還談什么姓氏文化呢?在姓氏文化中,族譜中,各姓都用,而且用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撐天之木必有其根。”這源和根,就是血緣先祖。
大多數(shù)姓氏,是多源頭的。就說白姓,有五個源頭。一、齊蹇叔,二、楚羋勝,三、炎帝臣白阜,四、唐廣西白州一部分人,五、漢龜茲國部分人。
當(dāng)代的學(xué)者們認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源,傳統(tǒng)文化的本質(zhì),是祭祀。祭拜神靈,祭拜祖先,是主要內(nèi)容。祭拜祖先,就是血緣崇拜。
孔子有一句話:“祭非諂也?!惫盼臎]有標點。于是,有人這樣斷句:“祭,非諂也?!庇腥诉@樣斷句:“祭非,諂也?!?br>
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觀點來評判白居易,龜茲國胡人白居易與楚白邑人羋勝、秦將白起、白乙沒有血緣關(guān)系,而白居易以羋勝(白公勝)、白起為祖,“諂也!”
自費出版圖書,是當(dāng)今一大潮流,我收贈或借閱到不少好幾個姓氏的族譜和關(guān)于姓氏的印刷品,常能讀到把不是本族本支的先祖或冒認或誤認為本族本支的先祖,甚至于把他姓的人物或誤作或有意列為本姓的人物。特別明顯的是把人名中第一個字為該姓姓氏的別姓古代名人,沒有依據(jù)沒有道理地列為該姓的先祖;還有把革命者的化名或作家的筆名中第一個字為該姓的外姓名人作為本姓名人。有的人,甚至是有意為之,不僅不以為然,反認為自己知識淵博,胸懷博大。
如果一面標榜弘揚傳統(tǒng)文化、宗族文化,一面對先祖的確認隨意或隨便,那就是理所不然。
姓氏之源的探尋,遵循的只能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邏輯。
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作偽”。
(白居易亂紹祖宗漫話)
十
“史不嚴不足以取信,譜不慎適足以亂宗。”
“史與志,貴在其真而有據(jù)也。故修史者,多通儒夙學(xué)。……穎者不考而妄揣度,為史而不足信,豈史志哉?”
這是古代學(xué)者留下的箴言,是對編纂族史或族譜者的警策。
賜進士出身行人司左司副劉雋先生在為龍氏欽公派敘倫堂房譜所撰的序言中就說到:“自予觀諸家之譜,未有不旁探遠接其列國諸侯始封之姓,甚至謬托三代圣君賢臣之裔,以相夸詡。曾不知漢司馬氏作《史記》于燕世家,由召公九世至惠侯,已不得其詳矣。彼有國之君,譜牒具存也,且漢去古未遠,尚爾莫考,況其庶姓無傳無紀寥寥千載之下,果何所據(jù)哉?此世之通患也?!?br>
龍姓族群,古飽學(xué)有識之士如宋之誠叟公,元之仁夫公,明之騰霄公,清之鐵芝公、文彬公,在編纂族譜時則取“信以傳信,疑以存疑”的嚴謹治學(xué)態(tài)度,但不少姓氏中某些族譜,尤其清修族譜,不僅存在劉雋先生所指出的“通患”,更有些編撰者,為使模糊的變得“清晰”,把“缺漏”加以補充“完整”,肆意臆測杜撰。甚至謬托名人,編造譜序,謊造歷史。這些編造,稍加注意,便能發(fā)現(xiàn)許多有悖于常識的偽造痕跡。
一、譜序偽托名家,偽造篡改譜序的事,比較常見,幾乎各姓皆有。如某些歷史上有一定地位的知名人物,或在其出生前或孩提時便為某族寫譜序,甚至去世已幾十年,還在為人撰寫譜序?;实鬯篮蠓接兄u號,皇帝未死便署謚號的更是多見,如“宋徽宗政和甲午歲端月某某撰”,“皇清圣祖康熙四十五年某某撰”。徽宗、圣祖,都是死后的謚號,當(dāng)朝的人怎么能知道這位皇帝死后的謚號呢?有一定文化知識的名人怎么會在“贈序”時犯這些常識性的錯誤呢?
二、漢末的魏晉南北朝,唐末的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個分裂時期,把五代十國中后晉的人物當(dāng)作魏晉南北朝時的晉代人物,北朝的官員升遷為南朝的官員,南朝的歷史上沒有叛國變節(jié)行為或特殊情況的有名人物遠離家鄉(xiāng)到北朝政府中去任職,五代十國時南方的南唐用北朝后唐的年號,南方的吳或南唐的人是北方后唐或后晉的“舉人”或“進士”,甚至還有宋朝用金的年號……這些,豈只是笑話嗎?
三、元朝才開始設(shè)立省,稱行省。古代的科舉,明、清時才有以行政省為考區(qū)的鄉(xiāng)試,故鄉(xiāng)試亦稱“省試”。宋有“省試”,宋“省試”的省,是舉人參加由“尚書省”禮部主管的省試。相當(dāng)于后來的“會試”。唐朝時,參加會試的“貢士”(舉人)一是由學(xué)館推薦的國子監(jiān)和州縣學(xué)的生徒;一是不在學(xué)館的鄉(xiāng)貢考生自由報名,或經(jīng)州縣測試合格后,再舉送至尚書省參加考試。宋時期的儒生由州、縣地方官員或?qū)W政,以一定的考試形式,認為合格,推舉到京城參加省試或會試,或者推舉到某個地方或某官員處任職。被推舉(舉薦)的人,后人稱為貢士,或也稱為“舉人”。唐從武則天開始在會試錄取后再進行殿試,錄取一、二、三甲,稱賜進士。后來把會試及格的人稱為進士,也有把參加了會試的人都稱為進士。會試及格的人,張榜公布,真正的進士,是榜上有名的人,歷史文獻上的記載是“某某榜進士”。唐、宋何來“江西省”舉人、解元?更何況到元朝才設(shè)立“行省”。唐、宋時,只有“江南西道”,沒有“江西”,更沒有“江西省”。
四、朝廷官員的妻子或母親封為夫人、淑人、恭人、宜人、安人,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夫人,得是諸侯或二品的官員之妻。淑人、恭人、宜人、安人,宋徽宗時始定。淑人為三品以上官員或?qū)④娭?;恭人,四品官員之妻;宜人,五品官員之妻;安人,六品官員之妻。族譜中,沒有這等品位的官員,其妻被封為“夫人”等的累見不鮮。有的甚至冠以皇帝敕命。
五、歷史中歷朝官職的設(shè)置,朝代不同,設(shè)置不同;同一個朝代,皇帝不同,設(shè)置不同;同一個皇帝,時間不同,設(shè)置也不同。一部《歷代職官志》,幾百萬字,還僅是簡略的敘述。如輔佐皇帝執(zhí)掌政務(wù)的官員“丞相”(宰相)這個職位名稱,有的朝代有,有的朝代沒有。秦朝、漢朝稱宰相(丞相),隋朝稱侍中,唐朝初期稱丞相,中后期稱同平章事,明朝只在洪武初年設(shè)有丞相,清朝為軍機處。許多族譜中出現(xiàn)人物所任的官職,在那個朝代根本沒有設(shè)置,怎么會任一個沒有設(shè)置的機構(gòu)的官員?還有,如宋朝、明朝的人擔(dān)任清朝時才有的官職。族譜中在未設(shè)相府的朝代中任相府中書或相府中書令的人也不少。這不是笑話嗎?
六、人的名和字是有區(qū)別的。從西周始,人名漸次多用單名,至西漢,幾近普及。漢有三任皇帝,曾有雙名,也改為單名。王莽篡位建立新朝,頒布了一個詔令:人名只能用一個字。(字或號,可以用兩三個字。)南北朝以后,才漸漸有些松動,大部分人還是習(xí)慣用單名。有的族譜,把龍述的兩個兒子,詔和明,合成一個人名“詔明”。有一本族譜,把漢朝時先祖的單名,全改成兩個字的人名?!褒埫恪钡膬号c孫,其名分別為有孚、有光和先仕,恰好又是處于西漢末和王莽專權(quán)時代。有一家族譜,把先祖的單名,全部改成雙名。欽、琮、瑊、瑀、琳,也全部在前面加一字,變成雙名。讀了,叫人啼笑皆非。
七、中國人,自古講究避諱。不知避諱,則為無知識,無教養(yǎng)。在漢朝,避諱就已特別重視??鬃拥茏又杏薪凶霭钯愕模噶藵h高祖劉邦的諱,漢人把邦巽改稱為國選;劉莊成了漢明帝,春秋時的莊子,改為嚴子,全國莊姓改為嚴姓;光武帝的叔父名良,壽良縣改為壽張縣。有人稱伯高公“祖父”叫“有光”,能嗎?犯光武帝的諱,至輕也是殺頭的罪。
八、京兆與左馮翊,右扶風(fēng),合稱“三輔之地”或“三秦”。是同一級別的無轄屬關(guān)系的行政區(qū)域。伯高公,京兆人?!稘h書》《資治通鑒》均如此記載?,F(xiàn)代不少作者稱,伯高公“扶風(fēng)京兆”人。(舊譜也有稱“扶風(fēng)京兆人”)。有的族譜編纂者,把伯高公作為扶風(fēng)人,甚至把“武陵世系”改為“扶零世系”——扶風(fēng)零陵世系。
稱“扶風(fēng)京兆”人,會讓人誤解為京兆轄屬扶風(fēng),或誤解為扶風(fēng)和京兆這兩個地方人。把伯高公作為扶風(fēng)人,顯然錯了。史載,馬援即扶風(fēng)人。
在族譜中出現(xiàn)的這類錯誤,還有一些,此處列舉者,較為常見,并且在繼續(xù)出現(xiàn)。
中國的歷史上下五千年,歷史復(fù)雜,研究歷史的專家有時也會出錯。但錯了,依然固執(zhí)己見,那就有點叫人不可理解了。
對族譜或族史而言,問題的嚴重性,在于有的讀者,對有損宗族形象,有損先祖威儀的“誣祖”之說,不查核史料出處,不核對歷史史實,不考證其說真?zhèn)?,盲目相信,并且以訛傳訛。更令人痛心的是,胡編的謊話在重復(fù)一千篇之后,竟而被當(dāng)成了“真理”。
(超越常識的偽造)
十 一
某地公元1994年編印《龍氏通譜》,在“尋根知祖編”中稱:“今據(jù)1986年湖南東山擴修宗譜時,追訪得勉公三代……尊勉祖為始祖,有孚為太祖,先仕為宗祖,述公為始遷一世祖?!?br>
該族譜因發(fā)行量較多,影響較大,各地龍氏支派修譜,以之為重要的參考?,F(xiàn)有許多龍氏宗支或族譜或文稿的撰寫者,采用龍勉是伯高公的曾祖的說法,并稱龍勉為始祖。甚至有的族譜因此宣稱,龍勉是龍姓的“始祖”,龍述稱開基祖,并改武陵世系為“扶零世系”。
改變一個氏族的始祖,改變一個氏族的稱謂,不僅關(guān)系到歷史的真?zhèn)?,更關(guān)系到整個龍氏的信仰和尊嚴,是一個極為重大的問題,也是一個原則問題。我們必須嚴肅認真地進行考證、研究和討論。
一個宗族(姓氏)的始祖的確立,是很嚴肅認真的。如,孔姓人選擇孔父嘉為得姓祖——孔父是字,嘉是名。以先祖名字為氏。往前,可追溯到微子啟。始祖選擇孔丘(仲尼),不是選擇孔丘的父親叔梁紇,也不是選擇仲尼的哥哥伯尼(孟皮);有的劉姓選擇劉備,蕭姓選擇蕭何,周姓選擇周瑜等,并非他們查找不到劉備、蕭何、周瑜的父親和祖父的名字。如周瑜,《三國志》載:“從祖父景,景子忠,皆為漢太尉。父異,洛陽令。”
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史記》上記下的就是“劉太公”,太公顯然不是名字,而是一個稱呼。司馬遷和近千萬的劉邦的裔孫,也沒去編出一個人名來。
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页鲆粋€沒有歷史記載的祖父來,否認公認的始祖來滿足一種好奇心呢?不少族譜正文前面,還刊登了龍勉的畫像。
公元2000年,我一發(fā)現(xiàn),便提出了質(zhì)疑。有人告訴我,說舊譜上有。是哪一支龍氏,哪個地方的龍氏,何時何人編纂的族譜?
任何觀點,必需以事實為依據(jù),一個新觀點的提出,更應(yīng)有嚴肅的考證和充分的理由,何況,在學(xué)說上有“孤證不證”之說。
公元2009年,我找到“東山龍氏大清宣統(tǒng)元年己酉歲 會邑梓士 粟錦麟 徒唐盛才 男粟有馀 (暨)龍輝廷 唐樹勛 龍顯海 唐明良 林雨蒼 唐文明 仝刊”的龍氏《敦厚堂合修宗譜》。此譜,刊有原文,現(xiàn)原文原式樣照錄:
龍勉
為程邑亭長 公而且直 民無曲者 故一方寧靜 不履公門 人頌之曰德孚於鄉(xiāng) 為龍為光 勉翁先覺 導(dǎo)我愚氓 因命其二子曰 有孚 有光
龍有孚 配田氏 生子曰先仕
龍先仕 京兆人 配唐氏 生一子 曰伯高
時
大漢章帝元和二年乙酉歲秋七月既望
龍詔明紀書
嘉平壬子曾孫龍宣重訂
“龍勉,為程邑亭長?!爆F(xiàn)有幾種新編譜或文稿,將“亭長”改為“學(xué)長”。西漢時,十里(路程,示距離)設(shè)一亭,十亭為一里(此處之里,行政單位,相當(dāng)于鄉(xiāng))。亭長,相當(dāng)于“村長”,掌該亭的治安警衛(wèi),多以服兵役滿期的人充任。學(xué)長:一、學(xué)生中主持學(xué)習(xí)的人。二、對同學(xué)的尊稱。無論“亭長”還是“學(xué)長”,那頌詞對“亭長”或“學(xué)生”的稱贊,都有點過譽。
歷史上,有“程”這個地方,作“郢”或“畢程”,周文王曾遷居于此。春秋戰(zhàn)國時的“郢”,屬楚國(位于現(xiàn)湖北)。歷史地理中的“程邑”,位現(xiàn)在的山西省。位咸陽東北的“郢”,秦朝便消失了的。漢惠帝首葬于這塊地方,西漢以此為皇室的墓地,在此設(shè)安陵縣。兩漢,稱此地為安陵。因西漢元帝以前,每建一個皇帝陵墓,便安置一位皇室成員居于墓側(cè),后來,置一個縣。這個“縣”,也只是一個虛銜,這是給守墓的皇室人員一個職稱,便于享受俸祿。古時,邑是縣的別稱,或者指大城。作為墓地,顯然不是大城;如果是縣的別稱,漢朝稱安陵縣或安陵,不會稱“程邑”。
伯高公的居地,《資治通鑒》稱“京兆人”。京兆,左馮翊、右扶風(fēng)。京兆轄區(qū)為現(xiàn)在西安市西北部分。伯高公的曾祖不可能在咸陽東北的皇家墓地當(dāng)亭長?;莸鄣牧昴沟兀瑫粫O(shè)亭?假設(shè)設(shè)亭,因為他不是退役的老兵,怎會派他去掌管皇室人員的治安和警衛(wèi)?如是“學(xué)長”,他和居住在安陵的皇室子弟同學(xué)那更不可能?;适易拥埽@些皇室官二代怎么會自謙到稱自己是“愚氓”?將“亭長”改“學(xué)長”,又有何依據(jù)?
龍勉,勉,是名,有孚、有光、先仕是名,伯高是字(其名為述)。中國歷史上,兩漢、三國、兩晉,皆用單名。在漢朝,即使是皇帝,曾有雙名的也要改用單名。新朝,“王莽令中國不得有二名”(不能有兩個字的名字)?!豆騻鳌罚骸岸嵌Y也。”
名“有光”,不僅雙名,特別嚴重的是犯光武帝諱。漢有帝名劉莊,春秋時的莊子也被改為嚴子,所有姓莊的人,全改姓嚴。漢景帝名啟,夏代有一帝王也名啟,人稱夏后啟,漢人改夏后啟為夏后開。避諱,一直延續(xù)到清代。
這段文字后面所署“時 大漢章帝元和二年乙酉歲七月既望 龍昭明記書”,也值得商榷?!罢碌邸笔莿厮篮蟮闹u號,元和二年,劉炟未死,哪來“章帝”謚號?
龍昭明記書,族譜中,宗人署名,一般不署姓。稱先祖以及宗人,皆不稱姓。稱姓,對人不尊,失禮。昭明,東漢初的人,前面說了,人名只能用一個字。宋元舊譜,昭明,是兩個人的名字,長子曰“昭”,次子曰“明”。
再說,龍勉,無論是在正史中或野史中,此譜之外以前的龍氏舊譜以至民間傳說中,都找不到記載。此譜,還添加到龍仁夫的“實錄”中。仁夫公的“實錄”,各地族譜多有轉(zhuǎn)載,唯此譜“實錄”有此記載,其余皆無。
希望持“龍勉為伯高公之祖論”者,能否再作考證。
(必須正本清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