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如何退行成“巨嬰”,
繼而讓孩子來喂養(yǎng)的呢?
父母角色的缺失,往往會讓孩子變成父母來彌補這個缺失。這在本質(zhì)上是為了拯救家庭關(guān)系。
缺失有兩種:
一是真的失去,父母去世、失蹤等;
一是父母人還在,但孩子已感受不到他們的存在。
常見的是爸爸缺失,媽媽和孩子過于親密。
可能爸爸長期出差,不管不問,不僅不管孩子,連老婆都不管,只顧忙自己的事業(yè)或者別的什么。
媽媽很多情緒不能指望伴侶,很可能靠孩子來緩解。
我曾有位男性來訪快50歲了至今未婚,依然和75歲的媽媽住在一起。
很久之前,媽媽非常焦慮,到處給兒子介紹對象,可每次最長不超過半年媽媽就會生病,或?qū)鹤优笥迅鞣N不滿。
有一次,都快訂婚了,媽媽突然摔倒在樓梯間,小腿骨折住了3個月醫(yī)院,兒子不得不陪在媽媽身邊,最終和女友也分手了。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越發(fā)碰不到合適的,最終也不想結(jié)婚了。
他的父母感情很差,從他記事開始父母就吵,經(jīng)常大打出手,每次吵完媽媽就抱他去別的地方住,最多住一年,不讓爸爸見他。
并各種暗示,只有媽媽才是世上最愛他的人。20多年前父母離婚,來訪從此再也沒見過父親,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直到今天。
這是非常典型的媽媽把兒子當(dāng)“半個老公”來養(yǎng),盡管意識上知道不該這樣。
兒子也心甘情愿“補位”(這會獲得更多的愛),填補了父親的位置,最終導(dǎo)致家庭三角徹底被打破,角色混亂。
除了缺失,
父母還通過以下3種方式讓孩子變成“小大人”:
01 威脅與恐嚇:給孩子傳遞信息:“如果你表現(xiàn)不好,就會有糟糕的后果”。
比如:
你不好好學(xué)習(xí)我就不理你;你不聽話我和你爸就離婚;
你不求上進(jìn)我就會生??;
你不考名牌大學(xué)我們家族希望就破滅。
威脅與恐嚇會通過苛刻、挑剔甚至非打即罵來表達(dá),也可能通過自己很可憐來表達(dá)。
這是通過激發(fā)孩子的“恐懼”來讓他們照顧父母。
當(dāng)一種糟糕體驗背后有更可怕的體驗,人會本能地選擇前者!
02自我犧牲:為孩子做很多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事情,放棄自己某些利益,委曲求全。
比如:
放棄工作、興趣;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享受。
并且會把這種“犧牲”傳遞給孩子知道。
這會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疚感”,覺得虧欠父母,必須要報答他們、喂養(yǎng)他們。
03過度褒獎:很多“別人家的孩子”就是這樣養(yǎng)成的。
孩子有點小成就、小進(jìn)步,就過度表揚、贊美、夸張的表演、不切實際戴高帽。
不但給孩子過度物質(zhì)獎勵,也讓他覺得這樣才“更值得被愛”,才是完美的孩子。
父母和他在一起就像沾了光,變得很快樂、很開心。加上外界頻頻贊美,經(jīng)常被拿來貶低別人的孩子。
時間久了,孩子也會被假象迷惑,進(jìn)入一種“全能自戀”。
當(dāng)孩子被架到這種高度是很危險的,他們?nèi)莶坏梅稿e、失誤,更不能容忍失敗,否則就強烈地自我攻擊,甚至自甘墮落。
他們不得不成為別人的“標(biāo)桿”,變成滿足父母自戀需要的“媽媽”, 也會要求、挑剔父母,就像父母的父母一樣。
以上不論哪種方式,都在試圖把孩子變成“小大人”,都在告訴孩子:“快來滿足我、喂養(yǎng)我呀”!
“小大人”長大之后往往出現(xiàn)兩個極端:
一個極端是會不遺余力地滿足他人、照顧他人的情緒。
像《芳華》里的劉峰一樣,只要能幫助別人照顧別人,犧牲自己無所謂。
他們會過度考慮別人的感受,甚至生存都成問題,還去捐款、扶貧、公益,或收養(yǎng)小動物。因為“舍己為人”就是他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另一個極端是讓自己再次“變回孩子”,重新享受母愛。
這個極端充分說明了為什么父母會把孩子變成“父母”的根源:
因為在父母小的時候沒有機會“做孩子”。
他們本該享受的自主、自由、童真、無拘無束被客觀因素、被父母中斷了。他們看父母臉色、給父母賺錢,等長大就會無意識尋找讓自己滿足的人。
若沒有,恰好伴侶又指望不上,就很可能從孩子那里補回在父母那里失去的童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