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基本知識
(一)中藥的性能
“性”即藥性,“能”即效能,每種中藥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屬性有寒證、熱證;病勢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臟腑、經絡之不同;病有虛證、實證,故中藥有性味、歸經、升降浮沉、補瀉……等特性-性能。
1.性味
性:指藥物的性質即藥物的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屬性,前人稱為四氣。(古代以四時的寒、熱、溫、涼氣候變化-氣序,應用于藥性的說明,故性氣通用,沿用至今)。
四氣中溫與熱,寒與涼是具有共性的,溫次于熱,熱即大溫;涼次于寒、涼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異。而溫熱與寒涼是兩類不同的屬性,這是從藥物對機體的作用中概括出來的;治療熱證的藥物是寒涼的,治療寒證的藥物是溫熱的,此外,還有一種“平性”藥,即藥性較平和,偏熱,偏寒不明顯,未越出寒、熱、溫、涼四性范圍,雖有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一般仍稱四氣,而不稱五氣。
溫熱性藥物能升人陽氣-增強人體的機能活動;寒涼性藥物能降低人之陽氣-減弱人的機能活動。
一般把具有溫里散寒、助陽益火、活血通絡、行氣疏肝、芳香開竅等興奮人體機能活動功能的藥物定為溫、熱性。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表、平肝潛陽等降低人體病理性機能亢進的藥物寒、涼藥。
此外,尚有某些藥物既有溫熱,又有寒涼藥性功能的存在。
味:指藥物中有辛、甘、酸、苦、咸五種不同的滋味。
實際上除上述五種外尚有淡澀二味,習慣上淡附于甘,酸澀功似,并不另立,仍稱五味。
辛:有發(fā)散、行氣血、滋補潤養(yǎng)的作用。
發(fā)散:麻黃、薄荷。
行氣血:陳皮、木香、川芎。
滋補潤養(yǎng):菟絲子、蛇床子。
甘:有補益、和中緩急的作用。
滋補氣血:黨參、熟地。
緩解腹中攣急疼痛:飴糖、甘草。
酸(澀):有收斂、固澀(止瀉、止血)作用。
收斂-自汗、盜汗:龍骨、牡蠣。
固澀-久瀉、脫肛:赤石脂、禹余糧、罌粟殼。
尿頻、失禁:桑螵蛸、覆盆子。
滑精、帶下:芡實、蓮子、金櫻子。
苦:有瀉火、燥濕、通泄下降作用。
降泄(降氣)杏仁-泄降肺氣,止咳平喘。
清泄(瀉火泄熱)山梔-清心瀉火。
燥濕:黃連清濕熱;厚樸溫化寒濕。
咸:有軟堅散結、瀉下、潛降之作用。
軟堅散結:海藻、昆布、瓦楞子。
瀉下:芒硝。
潛降:羚羊角、石決明。
上述五味,作用各異,然其中某些藥物,又有它一定程度的通性, “辛甘發(fā)散為陽,酸苦通泄為陰”,“咸味通泄為陰,淡味滲滲為陽”辛甘淡味藥物屬陽,酸苦咸味藥物屬陰。
同一辛味藥,有辛寒(浮萍)、辛涼(薄荷)、辛溫(半夏)、辛熱(附子)、辛平(佩蘭)等。
性味組合相同的藥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近,如紫蘇、荊芥、蔥白均為辛溫,它們都有發(fā)汗解表的作用,可用于外感風寒表證。
性味不同之藥物,功效就有區(qū)別,性同味異,或味同性異的藥物,在功效上有相同之處亦有不同之點。如寒性藥物,若味不同,則其作用有差異;梔子苦寒,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淡竹葉甘寒,清熱利尿;浮萍辛寒,疏散風熱、利尿退腫。共同之處是寒性均有清熱作用。
若甘味藥物其性不同,則作用亦不相同:杜仲甘溫以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石斛甘微寒,以養(yǎng)陰潛熱生津;甘草甘平,以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共同之處是味甘,故均有補益之功效。
尚有某些藥物,則是一氣而兼有兩種以上味者,如桂枝辛甘溫;當歸甘辛溫;生地黃甘苦寒等。這種情況說明了藥物之性味是復雜的,也體現(xiàn)了藥物作用的多面性。五味相兼亦應根據某一藥物功能大小而分清其主次,如桂枝長于調和營衛(wèi)、發(fā)散風寒,作為解表藥,故首列辛味。尚有補益強壯作用,常合補益之品同用,此為甘味之功。溫經通絡、溫陽化氣則辛甘溫之共同作用,故桂枝性味定為辛甘溫。當歸為常用補血和血之品,首列甘溫,并有活血調經之力,此辛味應之,故當歸性味定為甘辛溫。藥物功效有主次,其性味的排列也有一定的順序。
臨床辯證用藥時,對五味要有選擇。如辛能散氣,故氣虛時不宜用;甘能助濕,故中滿者不宜用;苦能燥濕,故津液不足者宜慎用;酸能斂澀,故余邪未盡者慎用之;咸多滋潤,故脾胃虛寒者忌用之。
[附]中藥性味功能口訣:中藥品種多,性能各不同,寒涼能清熱,溫熱祛寒用,辛味能行散,甘緩能補中,苦味能泄降,酸澀收斂功,咸味能軟堅,淡滲利水通,甘寒能養(yǎng)陰,芳香必止痛,麻舌常有毒,香竄開竅能,氣味相結合,配伍貴變通。
2.升降浮沉
人體發(fā)生疾病,病變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別;病勢有上逆、下陷之異,治療上就要求藥物應分別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趨向,使之有助于調整紊亂的臟腑氣機,使之平順,或因勢利導祛邪外出。病邪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之藥物;病邪在下在里者宜用沉降之品,旨在藥達病所。病熱逆上宜降,病熱陷下宜升。然而,遇到痰涎壅實,胸悶窒嘔吐者,利用升浮之瓜蒂以涌吐痰涎;若瀉痢初起而系積滯所致者,則用消積導滯、沉降攻下之大黃通泄之,此乃通因通用之法。
由此可見,升、降、浮、沉是指藥物作用于人體的幾種趨向而言。升和降、浮與沉,都是相對的。升是升提的意思;降是降逆的意思;浮是上行發(fā)散的意思;沉是下行泄利的意思。升、浮藥物的特點是向上向外,具有升陽、舉陷、發(fā)表、散寒、祛風、開竅等藥理作用;而沉降藥物的特點則是向下向里,具有潛陽、降逆、平喘、收斂、瀉下、滲利等作用。
藥物的升降浮沉主要取決于藥物的氣味和質地的輕重。一般來說,味辛甘、氣溫熱的藥物,多主升?。晃端峥嘞?,氣寒涼的藥,多主沉降。“酸咸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大凡質輕的藥物,如花葉之類多主升浮,質重的藥物,如種子、礦石、貝殼之類多主沉降。但也有例外,如巴豆辛熱,不升反沉,故有瀉下逐水作用;旋復花是花,不升浮,反而沉降,主降逆平喘,故有“諸花均升,復花獨降”之說,牛蒡子是種子類,反主升浮,能疏風諸熱。此外,藥物的升降浮沉還可因加工、炮制或配伍而發(fā)生改變。酒制則升、鹽炒則下行、姜汁炒則能發(fā)散、醋炒則能收斂。
3.歸經
歸經是某種藥物對某些臟腑、經絡的疾病具有特殊的治療效果,如肺經有病時,常有咳、喘、痰癥狀,杏仁能止咳平喘,說明杏仁歸入肺經;肝有病時,脅痛或不適為其主要表現(xiàn)用青皮能治脅痛,說明青皮歸入肝經等。由于藥物歸經不同,同屬一性味藥物,其作用亦不相同,或作用部位有別,如黃芩、黃連,黃柏同屬苦寒清熱藥,但黃芩入肺經而長于清肺熱;黃連入心、胃經而能瀉心火、清胃熱;柏入腎經而重于瀉相火。又如肉桂和干姜同為溫里藥。但因干姜入肺、脾、胃經,故肺、脾、胃有寒多擇用干姜;而肉桂因入肝、腎經,故肝、腎有寒多選用肉桂而不用干姜。
一般來說,每經每臟的病證都有其主方,方中的主藥,使藥都歸于本經。如太陽經表證,常用人本經之麻黃、桂枝作為解表之主藥;肝腎陰虛者多用以熟地黃、山茱萸為主藥所組成的方劑六味地黃湯來治療。
頭痛部位有所不同,所代表不同的經脈之病證,前頭痛(陽明經)者加白芷;偏頭痛(少陽經)者加柴胡;枕部疼痛者(太陽經),加用蔓荊子等。
清熱解毒藥蒲公英入胃經。故應用于上消化道潰瘍病的治療,取得良效;山豆根入肺經,故試用于肺癌的治療等。均是按藥物之歸經所探求到的某些藥物的新途徑。
白術補中益氣,健脾燥濕,療脾胃氣虛,腹瀉嘔吐,口渴自汗等多種病證,這些病證均與脾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有關。因而通過白術歸脾經而得到全面理解和掌握。
因為同歸一經之藥物,其性味、升降浮沉不同,故不能執(zhí)一而廢它。如肺病咳嗽有寒熱虛實之別,入肺藥雖有麻黃、干姜、黃芩、百合、桑白皮、葶藶子等,臨床上運用麻黃、干姜溫肺之寒以療咳;黃芩、桑白皮清肺泄熱以止咳;百合滋補肺虛而止咳;葶藶子以泄肺實而止咳。
引經藥除了對本經病證具有治療作用外,還能把不歸本經的藥物引歸到本經而發(fā)揮其治療作用,以提高藥物療效。(相當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載體學說)。
表8-1 引經藥物舉例表
臟腑經絡 | 引經藥 | 臟腑經絡 | 引經藥 |
手少陰心經 | 黃連、細辛 | 足陽明胃經 | 白芷、石膏、葛根 |
手太陽小腸經 | 木通、竹葉 | 手厥陰心包經 | 丹皮、柴胡 |
足少陰腎經 | 肉桂、細辛 | 手少陰三焦經 | 柴胡、連翹 |
足太陽膀胱經 | 羌活 | 足厥陰肝經 | 青皮、川芎、柴胡 |
手太陰肺經 | 桔梗、升麻、蔥白、 | 足少陽膽經 | 柴胡、青皮 |
足太陰脾經 | 升麻、蒼術 |
|
|
(二)中藥的配伍與禁忌
1.配伍
(1)相須:即性能相類似的藥物相伍為用,可起協(xié)同作用,增強療效。如石膏、知母合用以增強清熱瀉火之力。
(2)相使:即性能不相同的藥物相伍為用,能互相促進,增強療效。如補氣之黃芪與利水之茯苓合用,能增強補氣利水之功。
(3)相畏:即一種藥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抑制。如半夏和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減輕或消除,所以說半夏和南星畏生姜。
(4)相殺: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如防風殺砒霜的毒,,綠豆能解巴豆的毒,所以說防風殺砒霜,綠豆殺巴豆。
(5)相惡:即兩種藥物合用,能互相牽制而使作用降低,甚至喪失藥效。如生姜惡黃芩,人參惡萊菔子。
(6)相反:即兩種藥物合用后能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烏頭反半夏,甘草反蕪花。
以上六個方面中,相須,相使屬藥物的協(xié)同作用;相畏相殺屬藥物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相惡、相反屬藥物配伍禁忌。
此外,尚有不用其它藥物輔助,依靠單味藥發(fā)揮作用的,叫單行,如獨參湯及其它單方。
2.禁忌
用藥禁忌主要有三種:
(1)配伍禁忌:即兩種藥物伍用產生毒、副作用或使療效降低或消除,前人有“十八反”與“十九畏的記述”,所謂反者即指“相反”而言,所謂畏者即指“相惡”而言。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芫化、海藻。
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
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
十八反成分的中成藥情況
含半夏、瓜蔞、貝母、白薇、白芨與烏頭的中成藥。含半夏的中成藥處方有二十四個,均系肺系疾患。常見于燥濕化痰,解表化飲,清肺止咳化痰,化痰利咽等。如:二陳丸、小兒青龍顆粒、小柴胡片、止咳化痰丸、四正丸、金嗓利咽丸、參蘇丸、柴胡疏肝丸、通宣利肺丸、腦立清丸、桔紅丸、藿香正氣水、清肺化痰丸、竹瀝達痰丸、半夏鎮(zhèn)驚丸、桂龍咳喘膠囊等。
含瓜蔞的中成藥處方有8個。與肺系大腸疾患有關,常見于清肺止咳、清熱解毒、消腫、止咳、通便等。如十香返生丸、兒童清肺丸、止咳橘紅口服液、桂龍西瓜霜、清肺抑火丸、清肺化痰丸、鷺鷥咯丸等。
含貝母的中成藥處方有二十四個。均系肺系疾病有關,常見于清熱解毒、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散結消癭等。如小兒至寶丸、止咳化痰丸、貝羚膠囊、金嗓散結丸、復方貝母精片、黃氏響聲丸、蛇膽川貝散、養(yǎng)陰清肺丸、利咽解毒顆粒等。
含白芨的中成藥處方有三個。如羊膽丸:止咳化痰、止血;安陽精制膏:消積化徵、逐瘀止痛、舒筋活血、追風散寒等。
含白薇的中成藥處方有4個。如牛黃清心丸:清心化痰,鎮(zhèn)驚祛風。少林風濕跌打膏:散瘀活血,舒筋止痛,祛風散寒。陽和解凝膏:養(yǎng)陰益胃,緩急止痛等。
含烏頭類的中成藥處方有27個。常用于祛風除濕、散結消腫;通絡止痛、溫腎助陽、扶正固本等。如中華跌打丸、小活絡丸、益腎靈顆粒、濟生腎氣丸、三七傷藥片、木瓜丸、五味麝香丸等。
半蔞貝蘞攻烏
含半夏、瓜蔞、貝母的中成藥主要用于止咳化痰、平喘等。因此,在使用這類中成藥治療肺系疾病之咳、喘、痰癥狀有關時,最好避免使用含烏頭類藥物,尤其是陽虛所致之病癥,最好避免使用含附子一類助陽藥。
在治療臃腫、瘰癘、潰瘍類的中成藥中,一般都含有半夏、瓜蔞、白蘞、白芨等藥。所以,要避免使用含有烏頭類中成藥或湯劑。
在治療風寒濕痹疼痛諸病的中成藥中絕大多數均含有烏頭類藥物。因此,在服用該類中成藥時一定要避免使用含“半、蔞、貝、蘞、芨”類中成藥和湯藥。
臨床工作中必須使用多種中成藥或中成藥與湯藥時,須注意服藥間隔時間,一般為2~3小時,防止發(fā)生不良反應和中毒事件。
藻戟芫遂戰(zhàn)草
絕大多數中成藥和中藥湯劑中含有甘草。而含海藻、昆布的中成藥或中藥湯劑,主要作用為軟堅散結、化痰飲,常用于癭瘤、瘰癘、痰飲水腫、睪丸腫痛等癥。如乳核片、乳核散結丸,濟生橘核丸等。須注意使用含甘草方劑和中成藥,以及化學藥甘草復方提取制劑(如:甘草合劑、甘草甜素、甘草甜素注射液、甘草酸單胺等)。
含大戟方劑的中成藥主要作用為瀉水飲、通二便、解毒癖穢等。常用于肝膽膨脹、懸飲、水飲、癰疽腫毒、瘰癘、穢疫等。須注意有甘草的中成藥、湯藥和甘草單方提取制劑。
含芫花的中成藥和中藥湯劑很少,主要作用為瀉水逐飲,解毒殺蟲。常用于水腫、痰飲等,如十棗丸(湯)。
含甘遂的中成藥也很少,如舟車丸、臌癥丸等。用于水腫、肝硬化腹水等。
凡治療以上所述病患,一定要注意甘草配伍的中成藥和中藥湯劑及甘草單味制劑。
諸參辛芍叛藜蘆
含諸參、細辛、芍藥的中成藥和湯劑的頻率很高,而含藜蘆的中成藥和中藥湯劑極少。如三七傷寧膠囊、神州跌打丸。所以,當臨床中使用含藜蘆的中藥湯劑和中成藥時,盡量避免同時使用其他中成藥。
十九畏 硫磺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梭;官桂畏石脂;人參畏五靈脂。
在古今配方中也有反、畏同用的例子,如甘遂與甘草同用治療腹水,可以更好地發(fā)揮甘遂瀉水的藥效;黨參與五靈脂同用治療胃脘痛,可以補脾胃止疼痛,而藥效無損。
(2)妊娠用藥禁忌:
禁用藥大多毒性較強或藥性猛烈。如劇烈瀉下藥巴豆、蘆薈、番瀉葉;逐水藥芫花,甘遂、大戟、商陸、牽牛子;催吐藥瓜蒂、藜蘆;麻醉藥鬧羊花;破血通經藥干漆、三棱、莪術、阿魏、水蛭、虻蟲;通竅藥麝香、蟾酥、穿山甲;其它劇毒藥如水銀、砒霜、生附子、輕粉等。
慎用藥大多是烈性或有小毒的藥物。如瀉下藥大黃、芒硝;活血祛瘀藥桃仁、紅花、乳香、沒藥、王不留行、益母草、五靈脂等;通淋利水藥冬葵子、薏苡仁;重鎮(zhèn)降逆藥磁石;其它如半夏、南星、牛黃、貫眾等。
3.服藥時的飲食禁忌
常山忌蔥;地黃、何首烏、忌蔥、蒜、蘿卜;薄荷忌鱉肉;茯苓忌醋;鱉甲忌莧萊;蜜反生蔥等記載。此外,服用發(fā)汗藥應忌生冷;調理脾胃藥應忌油膩;消腫、理氣藥應忌豆類;止咳平喘藥應忌魚腥;止瀉藥應忌瓜果。
(三)中藥的炮制與用量
地黃生用性寒而涼血,制熟則微溫而補血;首烏生用導瀉,制熟用則補肝腎、烏須發(fā);蒲黃生用破血行瘀,炒用止血;延胡索醋制增強止痛作用;白術土炒補脾和中力強;柴胡醒制舒肝解郁效增。
烏頭、附子為劇毒之品,經反復浸泡漂煮,有毒成分被水解、溶出,毒性大減;半夏、南星經生姜、明礬制后可降低毒性,祛除激喉催吐之物;女貞子鹽水拌蒸,去其寒性,避免腹瀉等。
蜜炙、酒炙、醋炙通常都有矯味、矯臭作用。如五靈脂醋炒去惡味等。
如貝殼類藥材炮制后便于粉碎,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白芥子、萊菔子炒熟以去其酶,才能保存有效成分不被分解等。
2.常用的炮制方法
炒焦之藥物有焦香味道,以增強健脾開胃之力或改善藥物之偏。炒炭的藥物可增強收斂止血之功,如荊芥炭。輔料炒是加輔料同炒,如土炒白術,醋炒柴胡等。其目的是增強藥性,更好地發(fā)揮療效。
炙:與輔料炒無多大區(qū)別,一般多將用蜜炒的叫炙。如炙甘草、炙黃芪。
煅:是將藥物直接或間接放在火上煅燒,使其松脆易于粉碎。多適用于礦石類或貝殼類藥物。
煨:是將藥物裹上濕紙或面糊,埋于灰內或置于文火上烘烤,以紙或面糊表面焦黑為度,冷卻后剝除紙或面糊使用。目的是利用紙或面糊吸收藥物中的部分油質,以減低藥物的刺激性,并增強藥物療效,如煨木香。
炮:是將藥物放入砂中加熱,炒至焦黃爆烈,便于加工,并增強其溫燥之性,同時能使藥物毒性降低,如炮附子、炮姜。
3.中藥的用量
(1)根據藥物性能確定用量:凡有毒的,峻烈的藥物用量宜小,如烏頭、雄黃之類;質重的藥物用量要大,如代赭石、牡蠣類;質輕的用量宜輕,如蟬蛻;芳香類藥物用量宜輕,如丁香、檀香。
(2)根據病情需要確定用量;病情輕或慢性病,用量宜輕;病情深重頑固用量宜大,還有些藥輕用、重用作用不同,如柴胡輕用升陽,重用疏肝。
(3)根據配伍、劑型確定用量:一味單用、用量宜重,復方配伍,用量宜輕。方中主藥用量宜重,輔藥用量宜輕;湯劑用藥宜重, 丸散劑用量宜輕。
(4)根據病人性別、年齡、體質確定用量:婦女、老年、體弱、兒童用量宜輕,男子、體壯、年輕用量宜重。
各類藥物用量大致規(guī)律如下:
花葉、芳香走竄之品3-9克;根莖類9-15克;礦石貝殼類15-30克;特殊藥物例外;細辛一般不超過3克,沉香、麝香一般用1-1.5克。
(二)方劑的組成原則
方劑的組成不是單純藥物的堆積,而是有一定的原則和規(guī)律。古人用“君、臣、佐、使”四個部分加以概括:
1.君藥 是針對病因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一般效力較強,藥量較大。
2.臣藥 是指方中能夠協(xié)助和加強主藥作用的藥物。
3.佐藥 是指方中另一種性質的輔藥。它又分:
(1)正佐:協(xié)助主藥治療兼證。
(2)反佐:對主藥起抑制作用,減輕或消除主藥的副作用。
4.使藥有兩種意義
(1)引經藥,既能引方中諸藥至病所的藥物。
(2)調和藥,既具有調和方中諸藥作用的藥物。
例如一病人惡寒發(fā)熱、無汗而喘、頭痛、脈浮緊。其辯證是風寒表實證。擇用麻黃湯治療,方中之麻黃,辛溫,發(fā)汗解表,以除其病因(風寒)而治主證為主藥;桂枝,辛甘溫,溫經解肌,協(xié)助麻黃增強發(fā)汗解表之功,為輔藥;杏仁,甘苦溫,助麻黃宣肺平喘,以治咳喘之兼證為佐藥;甘草,甘溫,調和諸藥為使藥。
“一”到“十”方劑
<!--[if !vml]--><!--[endif]--> 一貫煎:由北沙參、麥冬、當歸、生地黃、枸杞子、川楝子組成。主治肝腎陰虛、血燥氣郁。主要用于胸脘脅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及疝氣瘕聚。二陳湯:由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組成。主治濕痰咳嗽。主要用于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悶、惡心嘔吐、肢體困倦,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潤、脈滑。其他還有二妙散、二至丸等。
三仁湯:由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葉、厚樸、薏苡仁、半夏組成。主治濕溫病初起及暑溫夾濕。主要用于頭痛惡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黃、胸悶不饑、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其他還有三子養(yǎng)親湯、三甲復脈湯、三圣散、三層茴香丸、三妙丸、三拗湯、三物備急丸、三痹湯等。
四君子湯: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組成。主治脾胃氣虛。主要用于面色萎白、語聲低微、四肢無力、食少便溏、舌質淡、脈細弱。其他還有四生丸、四妙丸、四妙勇安湯、四物湯、四苓散、四逆湯、四神丸、四磨湯等。
五虎追風散:由蟬蛻、南星、天麻、全蝎、僵蠶、朱砂組成。主治破傷風、牙關緊急、手足抽搐、角弓反張。其他還有五仁丸、五皮散、五味消毒飲、五苓散、五神湯、五積散、五淋散、五磨飲子等。
六味地黃丸:由熟地、山萸肉、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組成。主治肝腎陰虛。主要用于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耳鳴耳聾、盜汗遺精等。其他還有六君子湯、六一散、六和湯等等。
七寶美髯丹:由何首烏、茯苓、枸杞子、懷牛膝、當歸、菟絲子、破故紙組成。主治肝腎不足。主要用于須發(fā)早白、齒牙動搖、夢遺滑精、腰膝酸軟等。其他還有七味白術散、七厘散等等。
八珍湯: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人參、茯苓、白術、甘草組成。主治氣血兩虛。主要用于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仲、食欲減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虛。其他還有八正散等。
九味羌活湯:由羌活、防風、蒼術、細辛、白芷、生地、黃芩、甘草、川芎組成。主治外感風寒濕邪。主要用于惡寒發(fā)熱、肌表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而渴。其他還有九仙散等等。
十全大補湯:。由黃芪、肉桂、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人參、茯苓、白術、甘草組成。主治氣血不足、虛勞咳嗽、食少遺精、腳膝無力、瘡瘍不斂、婦女崩漏等。其他還有十灰散、十補丸、十味溫膽湯、十棗湯等等。
(三)方劑的運用(變化)
方劑的組成既有嚴格的原則性,又有極大的靈活性。
1.藥味加減的變化
是在主證未變的情況下,“隨證加減”。例如麻黃湯主治風寒表實證,假如外感風寒所傷在肺,癥見鼻塞聲重,咳嗽痰多,胸悶氣短,苔白脈浮者,當以宣肺散寒為主,在麻黃湯中易去炙甘草,加上生姜組成三拗湯,使肺氣宣暢,自然諸證皆除。
2.藥量加減變化
這種變化是指組成之方劑的藥物不變,但藥量有了改變,因而改變了該方功用和主治證的主要方面。例如,四逆湯和通脈四逆湯,二方都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組成,但前方中姜、附用量較小,主治陰盛陽微而致四肢厥逆。惡寒卷臥,下利脈微細的證候,有回陽救逆的功用。后方中姜、附用量較大,主治陰盛格陽于外而致四肢厥逆,身反不惡寒,下利清谷,脈微欲絕之證候,有回陽逐陰、通脈救逆的功用。
3.劑型更換的變化
同一方劑,由于劑型不同,其治療作用也不相同,例如,理中丸由干姜、白術、人參、甘草等量組成丸劑,治中焦虛寒、自下利、嘔吐腹痛、舌淡苔白,脈沉遲之證。若治上焦陽虛而致胸痹,證見心中痞悶、胸滿、脅下有氣上逆搶心、四肢不溫、脈沉細等,即用上四味藥煎成湯劑分三次服(即人參湯)。這是根據病位有中上之別,病勢有輕重之異,所以一取丸劑緩治,一取湯劑急治,臨床上經常將湯劑改成丸、散、膏劑,或將丸、散方藥改為湯劑,主要是取緩急不同之意。
(四)常用劑型(制劑)
1.湯劑 如麻黃湯、歸脾湯等。湯劑優(yōu)點是吸收快,療效快。
2.散劑有內服與外用兩種。內服散劑末細量少者,可直接沖服,如七厘散;亦有粗末,臨用時加水煮沸取汁服的,如香蘇散。外用散劑一般作外敷、摻散瘡面,或患病部位,如生肌散、金黃散;亦有作點眼、吹喉外用的,如冰硼散。散劑有制作簡便,便于服用攜帶,吸收較快,節(jié)省藥材,不易變質等優(yōu)點。
3.丸劑 丸劑吸收緩慢,藥力持久,而且體積小,服用、攜帶、貯存都比較方便,適用于慢性、虛弱性疾病,如歸脾丸、人參養(yǎng)榮丸等;亦有用于急癥,如安宮牛黃丸、蘇合香丸等。常用的丸劑有蜜丸、水丸、糊丸、濃縮丸等數種。
4.片劑 片劑用量準確,體積小。如銀翹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等。
(五)煎服法
1.煎藥方法
(1)煎藥器具;以砂鍋、搪瓷皿為好,忌用鐵器,以免發(fā)生化學反應。
(2)煎藥用水量;根據藥物體積而定,一般以水浸過藥面為度。
(3)注意事項
①煎藥之前,將藥用冷水浸泡一段時間,使藥物充分濕潤,以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②一般藥物均可同煎。煮沸后即改為文火。再煎15-20分鐘。煎藥時防止藥汁外溢及過快熬干。煎藥時不宜頻頻打開鍋蓋,以盡量減少易揮發(fā)成分的丟失。如為味厚的滋補藥品,如熟地、首烏等,煎煮時間宜稍長,使有效成分更多地被煎出;清熱、解表、芳香類藥物煎時宜稍短。以免有效成分損失或藥性改變。
③有些藥物煎法特殊:
先煎:貝殼類、礦石類藥物,因質堅而難煎出味,應打碎先煎,煮沸10-20分鐘后,再下其它藥。如龜板、鱉甲、代赭石、石決明、生牡蠣、生龍骨、生石膏等;蘆根、茅根、夏枯草、竹茹等,宜先煎取汁,用其汁代水煎其它藥。
后下:氣味芳香的藥,借其揮發(fā)油取效的,宜在一般藥物即將煎好時下,煎四、五分鐘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走散。如薄荷、砂仁等。
包煎:為防止煎后藥混濁或減少對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要用薄布將藥包好,再放入內煎煮。如赤石脂、滑石、旋復花等。
另燉或另煎;某些貴重藥,以保存其有效成分,可另燉或另煎。如人參(隔水燉3小時);羚羊角、犀角切成薄片另煎2小時取汁服,或水磨汁或成細末調服。
溶化(烊化):膠質、粘性大的藥物,如阿膠、鹿角膠、蜂蜜、飴糖等,應先單獨加溫溶化,再加入去渣之藥液中微煮或趁熱拌攪,使之溶化,以免同煎時粘鍋煮焦,影響藥效。
沖服:散劑、丹劑、小丸、自然藥汁、芳香或貴重藥物,以沖服為宜。如牛黃、麝香、沉香末、肉桂末、田三七、紫雪丹、六神丸等。
2.服藥方法
(1)服藥次數 湯劑,一般每日一劑,煎兩次取汁,分2-3次服。病情重或老年、兒童酌情增減。
(2)服藥時間 飲前約1小時服為宜;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宜飯后服;滋補藥宜空腹服;安神藥宜睡前服;急病不拘時間服;慢性病應定時服。
(3)服藥溫度 以溫服為宜。但熱證者可冷服;寒證者可熱服;發(fā)汗藥宜趁熱頓服,服后加蓋衣被,以利發(fā)汗;服藥易吐者,可先服姜汁,再服藥。
懷牛膝 偏于滋補肝腎、壯腰膝,多用于肝腎不足引起的筋骨酸軟、腰膝疼痛。 川牛膝偏于破血通經、祛風濕,用于血瘀經閉及風濕痛。本品性善下行,專治上炎之火及上部出血,還常用于虛火上炎或血熱上沖之目赤、咽腫、吐血、衄血等癥。
羌活與獨活:羌活與獨活都能祛風濕止痛、發(fā)汗解表,用治風寒濕痹證及外感風寒濕表證。但羌活氣味雄烈,主人膀胱經,發(fā)散解表力強,能直上巔頂,橫行肢臂,善治上部風邪,故在上在表的風濕痹痛多用;獨活氣味較淡,性質也較和緩,主入腎經,偏下行入里,長于祛腰膝筋骨間風濕,善治在下在里之風濕痹痛,且祛風濕力強,是治風濕痹痛之常用要藥,但解表之力不如羌活。一般而言,身半以上之風濕痹痛多用羌活,身半以下之風濕痹痛多用獨活。
南沙參與北沙參:南沙參與北沙參之性能功用基本相似。但就養(yǎng)陰、清熱、生津之功效而言,南沙參力不及北沙參;就化痰作用而言;則南沙參優(yōu)于北沙參,且有益氣之功。
白術與蒼術 皆味苦性溫,主歸脾胃經,均能燥濕健脾,脾虛濕盛的大便溏瀉、水腫、帶下、痰飲等證,二者常相須為用。不同之處在于:白術 —— 味又甘,長于補脾,燥性不及蒼術,故補脾益不足,治療脾弱的虛證多用白術。且白術又能固表止汗,安胎,又常用治脾虛氣弱、肌表不固而自汗,以及脾虛氣弱、胎動不安等證。蒼術 —— 則味又辛,長于運脾,燥性過于白術,故運脾瀉有余,治療濕盛的實證多用蒼術。且蒼術又能祛風濕、發(fā)汗、明目,又常用治風寒濕痹、肢節(jié)疼痛,濕熱下注所致的足膝腫痛、痿軟無力,外感風寒夾濕之表證,以及夜盲癥、眼目昏澀等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