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文章旨在探討《石室秘錄》中湯劑藥物的用量規(guī)律。根據(jù)設定標準,人工檢索了《石室秘錄》湯劑中藥物用量,采用Excel表建立數(shù)據(jù)庫并用SAS8.2軟件將常用藥物的頻次、常用量、平均用量、劑量區(qū)間、常用劑量范圍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且總結(jié)出用量最小的藥物、用量最大的藥物及有毒藥物的用量。經(jīng)統(tǒng)計,共納入12味常用藥物,分別為人參、甘草、白術、茯苓、芍藥、當歸、麥冬、熟地黃、柴胡、陳皮、半夏、肉桂,并且頻次均在100次以上。最小用量為1分,共有8味藥物;最大用量為1斤,共有3味藥物。就湯劑而言,書中有毒藥物共有13味。陳士鐸善用補脾益氣藥,尤其善用人參,臨床藥物用量差值很大,大可至1斤,小可至1分。對有毒性的藥物毫不避諱,能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靈活應用。同時注重治病求本、辨證論治,對現(xiàn)代臨床有借鑒意義。
歡迎引用本文:
張思琪, 李鴻, 倪勝樓, 傅延齡. 《石室秘錄》湯劑藥物用量文獻研究. 天津中醫(yī)藥, 2021, 38(7): 874-879.
ZHANG Siqi, LI Hong, NI Shenglou, FU Yanling. Literature study on the dosage of decoction in Secret Records in a Stone Room.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 38(7): 874-879.
《石室秘錄》湯劑藥物用量文獻研究
張思琪 , 李鴻 , 倪勝樓 , 傅延齡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北京 100029)
陳士鐸,字敬之,號遠公,明末清初山陰(浙江紹興)人。他一生著述甚多,包括有《外經(jīng)微言》《本草新編》《石室秘錄》《辨證錄》《洞天奧旨》等書。其中《石室秘錄》最為著名,內(nèi)容也比較豐富。全書共分為6卷,以治法為綱,列舉了128種治法,記載了內(nèi)、外、婦、兒等100多種疾病的證治方法,收錄了古今成方及作者自定方500余首,其中大多處方出自自裁。另外,書中凡稱歧天師、電公、華公(指華佗)、張公(指張仲景)等,乃有意托古,所以對該書的繼承,當棄其糟粕,取其精華,不苛責古人。該書組方用藥獨具特色,用量也非尋常。筆者從該書記載的內(nèi)服湯劑入手研究,分析其用藥用量特點,進而探索其用藥治病規(guī)律。
1 材料與方法1.1 資料來源
本研究資料的來源為1991年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出版,清代醫(yī)家陳士鐸所著的《石室秘錄》一書。根據(jù)存世的《石室秘錄》的數(shù)種版本,以萱永堂刻者為佳,精校精刻,訛誤較少。而該書以萱永堂本為底本,以本澄堂、三元堂、菁華堂、清刻本、廣益書局本、閔純夫本為校本,故選用此種版本作為研究資料。
1.2 錄入及排除標準1.2.1 錄入標準
1)藥方中每味藥物均有明確的劑量記載。2)只錄入加水煎煮的湯劑。3)隨證加減且劑量明確的藥物。1)用量無法考證的藥物,如豬膽汁半個、雞肝一副等。2)處方劑型為丸、散、膏、丹及外用藥物。3)前后重復的方劑。采用人工檢索的方法,將《石室秘錄》中湯劑藥物的日服量錄入Excel表格并建立數(shù)據(jù)庫,用SAS8.2統(tǒng)計軟件統(tǒng)計頻次、常用量、平均用量、劑量區(qū)間、常用劑量范圍等。1.4 標準化及數(shù)據(jù)處理1.4.1 標準化處理根據(jù)《中國科學技術史·度量衡卷》對方藥劑量進行標準化處理。1)劑量值均按照清代1斤=596.8 g,1斤=16兩,1兩=37.3 g,1錢=3.73 g,1分=0.37 g的用量錄入,便于之后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2)統(tǒng)一將單位換算為現(xiàn)代劑量單位“克(g)”。3)將折算后的數(shù)值保留至小數(shù)點后1位。常用量:即出現(xiàn)頻次最高的用量;平均劑量:即統(tǒng)計學上的“算術平均數(shù)”=∑X/n(n為總頻數(shù));劑量區(qū)間:指某藥物的最小劑量值與最大劑量值之間的范圍;常用劑量范圍:采用四分位數(shù)表示,即用[P25~P75]表示藥物劑量常用范圍。《石室秘錄》共包括546首湯劑,含191味藥物,累計頻次達4 080次,將藥物出現(xiàn)的頻次按照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發(fā)現(xiàn)藥物之間的應用頻次相差較大,故將出現(xiàn)累計頻次≥50%的藥物定為常用藥物。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常用藥物有12味,分別為人參、甘草、白術、茯苓、芍藥、當歸、麥冬、熟地黃、柴胡、陳皮、半夏、肉桂。將這12味藥物進行歸納總結(jié)并使用SAS8.2統(tǒng)計軟件統(tǒng)計出其常用量、平均用量、劑量區(qū)間、常用劑量范圍。另外,據(jù)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所有藥物中最小用量為1分的藥物有8味,最大用量為1斤的藥物有3味。就湯劑而言,書中一共涉及13味有毒藥物。Tab. 1 Dosage of 12 commonly used herbs in Secret Records in a Stone Room從表 1可以看出,常用的12味藥物應用頻次均大于100次。其中頻次最高的前4味藥分別是人參、甘草、白術、茯苓,其中人參應用頻次最高,達269次,其次為甘草、白術,應用頻次也在200次以上,而茯苓的應用頻次也接近200次,這4味藥的頻次之和約占總頻次的22.6%,可見陳士鐸擅長使用這4味藥。這幾味藥均為健脾補氣藥,可以組成著名的補氣方劑——四君子湯。在陳士鐸治療痹證的立方中,多選用四君子之類方藥以培補正氣,使藥力四達,臟腑之氣充盛,則邪氣得化??梢婈愂胯I臨床善用健脾補氣的藥物,此與補土派創(chuàng)始人李東垣用藥有相似之處。李東垣根據(jù)“脾胃為后天之本”的理論創(chuàng)制了諸多補脾益氣升陽的方劑,如補中益氣湯、調(diào)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等?!妒颐劁洝分幸捕啻斡玫窖a中益氣湯,如用補中益氣湯加牛膝、石斛、黃芪、人參治療“人病在兩足之弱,不能步履,人以為腎水之虧,不知非腎也,蓋氣虛不能運用耳”。在該書的“東南治法”一篇中還專設“論補中益氣湯”內(nèi)容,可見陳士鐸善用補脾益氣藥與李東垣密不可分。將表 1與清代TOP50相比,發(fā)現(xiàn)《石室秘錄》中常用藥物的常用量大部分都大于同時期清代醫(yī)家的常用量,其中人參和熟地黃用量相差最大,約為清代的10倍。就平均用量而言,除半夏這一味藥物比清代略?。ㄏ嗖畈坏? g)以外,其余的藥物用量均大于清代用量。其中麥冬是劑量相差最大的一味藥,劑量比接近5倍。由此可見,陳士鐸用藥量比大多數(shù)清代醫(yī)家的用藥量大。由表 1可以看出,常用量最高為人參、當歸、熟地黃,均為1兩(37.3 g),遠大于其他藥物的常用量,其中人參也是該書中應用頻次最高的藥物,主要起補氣作用,不僅可以單獨使用,如獨參湯,也常應用于其他湯劑中,如安寐丹、祛狂至神丹、三生飲、安喘至圣丹、參術附桂湯等?!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人參,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一名人銜,一名鬼蓋。生山谷?!标愂胯I在《本草新編》中解釋人參“能入五臟六腑,無經(jīng)不到”,還提到“人參乃君藥,宜同諸藥共用,始易成功,用之補則補,用之攻則攻,視乎配合得宜,清重得法耳”。另外,陳士鐸常用人參治療“發(fā)狂如見鬼者”等情志病,認為這種疾病是由于正氣虛而邪氣犯所致,正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應急“固其正氣”。這與歐陽天賦等的研究結(jié)果相同,他們總結(jié)出人參在《石室秘錄》治療情志病的具體藥物中使用頻次最高,為66次。可見陳士鐸重視人參的廣泛應用。劑量區(qū)間能反映出醫(yī)家對藥物用量的靈活程度。《石室秘錄》常用的12味藥物劑量區(qū)間為0.4~596.8 g,相差596.4 g,為最小量的近1 491倍。單味藥運用劑量最大值除柴胡、陳皮、肉桂外,其余藥物均在100 g以上,其中熟地黃則達到596.8 g(1斤),是劑量最大值中最大的藥物。治療痿證久不效時,用熟地黃1斤以滋陰補腎,用于治療陽明火燒盡腎水癥,如果不用大劑量,則重病必不除,也不能起到“一連二日,必能坐起”的顯著療效。除芍藥和熟地黃以外,其余藥物的劑量最小值均小于2 g,并且大部分小于1 g,而用量最小的藥物為陳皮、半夏、肉桂。陳士鐸在治療小兒驚風時認為“風”非外來之風,而是陽旺內(nèi)熱、熱極生風之“內(nèi)熱之風”,當“內(nèi)清其火而外治其驚”。治療用清火散驚湯,方中陳皮和半夏各1分,取其理氣健脾化痰之功,脾氣健而驚自止。治療痛風時,方中用肉桂1分祛除水濕之邪,認為肉桂能“得桂之氣而不得桂之味,始能入諸關節(jié)之間,以引去其水濕之氣也。”因此,陳皮、半夏、肉桂的用量很小。劑量區(qū)間相差最大的是熟地黃,其最小用2錢(7.5 g),與其最大值相差589.3 g。治血虛時,熟地黃用2錢,并與當歸合用,共奏補血之功。劑量區(qū)間相差較大的還包括白術和麥冬,相差均為297.3 g。白術用量最大時為半斤(298.4 g),用于治療“陰寒而直中腎經(jīng),舌黑眼閉,下體盡黑,上身盡青,大便出,小便自遺”危癥。分析其病情屬危重,用量小則猶如杯水車薪,此時應果斷用大劑量,配合人參、附子、肉桂等藥通達上下,去除周身寒毒。陳士鐸還常用白術健脾利濕及治療腰臍疼痛,尤其在治療腰痛十八方中白術方方必見,實乃陳士鐸治療腰痛之要藥也。從常用量范圍的下限值來看,陳皮與肉桂的下限值最小,為1.9 g(5分),熟地黃的下限值最大,為37.3 g(1兩)。從上限值來看,熟地黃的上限值最大,為74.6 g(2兩),其次為人參、白術、當歸、麥冬,均為37.3 g(1兩),甘草、陳皮、肉桂最小為3.7 g(1錢)。其中就上、下限值來說,陳皮和肉桂最小,熟地黃最大。從表 1中可以發(fā)現(xiàn),甘草常用量范圍是3.7~3.7 g,而且甘草的平均用量大于其常用量范圍。甘草常用作使藥,具有補益脾胃的功效,可以發(fā)揮“調(diào)和藥味以和中”“調(diào)停中央”的作用。甘草還具有很好的解毒功效。《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甘草為上品,“甘草,味甘,性平;主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腫,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石室秘錄》中也提到“甘草乃去毒之劑”,而且用于解毒時的用量很大,如治療癰疽時,生甘草用至2兩(74.6 g),認為“生甘草一味已足解毒”;治療人大腿腫痛,堅硬如石時,用生甘草1兩(37.3 g)“專瀉毒氣”。將《石室秘錄》中常用藥物的常用劑量范圍與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稱《藥典》)相比發(fā)現(xiàn),除甘草和肉桂的上限值小于《藥典》(分別相差5.3 g和0.8 g)以外,其余藥物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均大于《藥典》中的用量,并且為《藥典》用量的1.2~5倍左右。由此可以看出《藥典》中規(guī)定用量偏小,與實際臨床中用藥用量有一定的差異。Tab. 2 Herbs with the minimum dosage of 1 Fen and its prescriptionsTab. 3 Herbs with the maximum dosage of 1 Jin and its prescriptions由表 2可以看出,總共有8味藥物的最小用量為1分(0.4 g),其中甘草的出現(xiàn)頻次最高,為10次,并且出現(xiàn)在多首方劑中。在8種藥物所出現(xiàn)的方劑中,有些還是重復的,如清火散驚湯、六君子湯加減等。由表 3得知,最大用量為1斤(596.8 g)的藥物有3味,分別為玄參、熟地黃、金銀花,其中玄參用1斤的頻次最多,為2次,其余藥物均為1次。陳士鐸用藥不僅可以小到用1分,也能大到用1斤,相差1 612倍左右,但最大用量為1斤的應用頻次較最小用量為1分的藥物則要低很多。其中玄參1斤主要用于治療發(fā)狂,陳氏認為發(fā)狂多屬于熱病,具體表現(xiàn)為“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見水而入,罵詈之聲,叫喊殺人之語,不絕于口,舌如芒刺。飲食不休,痰色光亮,面如火腫”,因此用大劑玄參“去浮游之火”;治療因過服大熱之藥而導致出現(xiàn)“人有頭角生瘡,當日即頭重如山,第二日即變青紫,第三日青至身上即死”時,因“金銀花專能內(nèi)消瘡毒,然非多用則力輕難以成功”,因此金銀花用至1斤;治療陽明火燒盡腎水所導致的痿癥久不效時,他認為“熟地專能生陰中之水”,因此熟地黃用至1斤,再配以麥冬等藥物“大滋其肺腎之水,則陽明之火不消而自消矣”。藥物用量最小為1分的適應癥包括脾胃病,如用消脹至神湯治療“其癥一如水臌之狀,但按之皮肉不如泥耳。必先從腳面腫起,后漸漸腫至上身,于是頭面皆腫者有之”所形成的氣臌時,其中甘草僅1分,取其健脾之功;也多用于治療小兒疾病,如治療小兒水痘伴有火熱之象時,黃連也僅用1分;同時,也常用作引藥,如治療“凡人氣虛,多不能食,食則倒飽”,“腹高而大,氣喘而粗”所形成的中滿時,陳氏解釋到“尤妙用甘草一分,以引群藥之入于滿處”。但是為何藥物用量能有1分與1斤這么大的差別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病情的輕重程度不同。用量為1斤時主要用于病情較重、發(fā)展迅速甚至隨時可能出現(xiàn)生命危險的疾病,正所謂“重劑起沉疴”,只有這樣才能挽狂瀾于即倒。如金銀花用至1斤治療頭角生瘡時,提到病情會出現(xiàn)“當日即頭重如山,第2日即變青紫,第3日青至身上即死”這樣的兇險變化,同時又用“急不待時”“速煎湯”“飲之數(shù)十碗”等詞語表達出了服藥緊急的情況,盡管金銀花已用1斤,但也才只能“少解其毒,可保性命之不亡”,由此可見病情極其危重。而用量為1分時主要用于病情相對較輕、發(fā)展緩慢、不會危及生命的疾病,如用肉桂1分治療痛風,具體表現(xiàn)為“濕氣入于關節(jié)骨髓之中,則痛不可忍,手足牽掣,腰脊傴僂,經(jīng)歲周年不起床席,欲其坐起,且不可得”時,雖然患者已感覺疼痛難忍,但是病情的變化并不大,不會出現(xiàn)生命危險,說明病情相對較輕。Tab. 4 Toxic herbs and its dosage in decoctions of Secret Records in a Stone Room從表 4可以看出,在《石室秘錄》中有13味藥物有毒性,其中附子頻次最高,為67次;其次為南星,為18次,其余藥物均在5次或5次以下。將13味藥物的最大用量相比發(fā)現(xiàn),細辛用量最大,為37.3 g(1兩),最小用量最少的是附子和輕粉,均為0.4 g(1分),體現(xiàn)陳士鐸用藥謹慎,以避免出現(xiàn)不良反應。常用量中用量最大的藥物有南星、貫仲、雷丸、細辛、牽牛、甘遂,且均為11.2 g(3錢)。其中細辛1兩用于治療頭痛,與“細辛不過錢”中的用量相差很大。陳士鐸認為終年累月的頭痛,邪氣早已深入于腦,如果藥物用量小則無異于杯水車薪,“一二錢之散藥,安能上至巔頂,而深入于腦中”,“誰知風邪在頭,非多用風藥,必難成功”,而細辛又有“直走于巔”的作用,因此須用至1兩,并且也達到了一劑即愈的顯著效果。但細辛畢竟有毒性,陳士鐸用如此大量是否安全呢?其實,關于細辛毒性的記載最早見于宋代陳承所著的《本草別說》一書,其中寫到“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匕,多則氣悶塞不通者死”。而明代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承襲了陳承的說法“細辛非華陰者不得為真,若單用末,不可過一錢,多則氣悶塞不通者死”,此后“細辛不過錢”一說便得到廣泛流傳。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細辛的毒性主要來源于揮發(fā)油,而揮發(fā)油中的黃樟醚具有呼吸麻痹作用,是其主要致毒成分。但王智華等研究發(fā)現(xiàn),細辛煎煮30 min以上,黃樟醚的含量對人體已不足以引起毒害,說明久煎是降低細辛毒性的有效措施。同時又有學者提出,細辛大量入湯劑無毒性反應,而即使以小劑量入丸散也會引起毒性反應,因此“細辛不過錢”僅適用于散劑,即“單用末”而言,并非指入湯劑。因此,使用大量細辛時,為確保其安全性,可通過選擇湯劑劑型并適當增加煎煮時間(至少在30 min以上)來降低其毒性。但是細辛若以單方使用研末吞服,還應繼續(xù)遵循“不過一錢”之說,以1~3 g為宜。“中醫(yī)不傳之秘在于量”,現(xiàn)代仍有部分臨床醫(yī)生用藥常常忽略用量,將重點只放在方藥上,殊不知如果藥對而量不對,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甚至無效。因此,在注重選方用藥的同時,也要重視用量,二者缺一不可。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中藥劑量。筆者通過研究《石室秘錄》中常用藥物的劑量,了解了陳士鐸的用量特點,總結(jié)出其善用補脾益氣之藥,尤其善用人參。盡管清代和其他朝代相比用量偏小,但是陳士鐸并不受大環(huán)境的影響,其臨床用藥差值會很大,用量最小可小至1分,用量最大可大至1斤,但他都是根據(jù)具體病證的輕重靈活調(diào)整用量,并非隨心所欲。即使是用有一定毒性的藥物時,也是非常謹慎,在病情嚴重時,能在保證用藥安全的情況下用大量,病情輕時則用小量,既能做到“膽大”,又能做到“心細”。綜上所述,通過探求陳士鐸對中藥用量的把握,期望能啟示現(xiàn)代醫(yī)者在臨床處方用量上做到有法有度,不簡單地囿于“常規(guī)量”,能靈活地根據(jù)患者病情的危急情況及稟賦強弱等情況相應地增減劑量,為解決現(xiàn)代中醫(yī)在實際臨床用藥用量上的問題提供參考。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2010CB530604)
作者簡介:張思琪(1994-), 女, 碩士研究生在讀, 研究方向為《傷寒論》經(jīng)方量效關系
通訊作者:傅延齡
版權歸天津中醫(yī)藥大學期刊編輯部所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