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明代山水名畫】2
《瑞雪凝冬圖》
明 王諤 絹本設(shè)色 縱139.6厘米 橫91.5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諤,字廷直,奉化(今浙江奉化)人。生卒年不詳。活動時期為成化、弘治年間。初畫山水從師同鄉(xiāng)蕭風,后研習(xí)唐宋諸家。凡奇山怪石、孤木驚湍,盡摩其妙,孝宗喜馬遠之畫,稱王諤為“今之馬遠也”。一生主要學(xué)習(xí)馬遠的畫法,就其畫法當屬浙派?!度鹧┠瑘D》墨筆畫雪山行旅之景,所畫松石瘦硬,氣象寒冷。高山巨石以及山下的庭院和山上的寺廟都由硬筆畫出,冷峭人。山下遠水高闊,船帆點點,落墨不多襯托了整幅繪畫的冷寒的意境.
《山水圖》
明 張復(fù)陽 紙本墨筆 縱33.2厘米 橫136.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張復(fù)陽(約1403—1490),字復(fù)陽,以字行,號南山,浙江平湖人,道士,山水仿吳鎮(zhèn),墨氣蒼勁淋漓,其所畫草樹人物各臻其妙。畫家描繪江南水鄉(xiāng),透過大批密林雜樹 ,隱現(xiàn)村落茅舍,田野農(nóng)事以及農(nóng)居生活,富有生活氣息,遠景云氣彌漫,有很強的空間感。此畫墨筆蒼茫渾厚,破筆縱橫揮灑,焦墨、淡墨層層積染,淋漓盡致,遠近層次畢現(xiàn)。整幅作品開合、疏密、動靜、虛實,皆得自然之妙,富有耐人尋味之意趣。
《煙江遠眺圖》
明 朱端 絹本設(shè)色 縱169厘米 橫107.3厘米
此畫描繪了高嶺煙靄,遠浦水村。左半邊作高遠景色,山峰巍峨高聳,氣勢雄奇。隔山坡地翠樹蔥蔥,松柏蒼勁,山勢和樹姿均具雄偉之姿。板橋、村落,遠景是舟帆和水鄉(xiāng),精致開闊,幽美而疏秀。在畫法上多學(xué)郭熙,那勁峭的山石,奇異的峰頭,盤虬的樹干,蟹爪的枝杈等等都來自郭熙筆意。畫家將北宋郭熙山水的雄奇、繁復(fù)、精密等特點與南宋院體山水的簡潔、空曠、疏朗等格局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有別于宋代院體的明代院體畫風。
《松院閑吟圖》
明 朱端 絹本設(shè)色 縱230.2厘米 橫124.3厘米 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
朱端,字克正,號一樵,海鹽人。生卒年不詳。明代正德年間的宮廷畫家,正德中直仁智殿,授指揮。他的山水畫,一方面受當時流行宮內(nèi)的南宋院體畫風影響,近馬遠;另一方面,也有專學(xué)北宋郭熙的一路?!端稍洪e吟圖》就是這類山水的代表作。 整幅作品雄中透秀,工細之中見隨意,反映了明代的時代風貌。朱端的山水作品在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方面有一定的建樹,他使宋代院體繪畫的風貌得以發(fā)揚光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對后世的積極影響。
《雁蕩山圖》
明 葉澄 綾本設(shè)色 縱35厘米 橫290.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自識:“雁蕩山圖。嘉靖丙戌燕山葉澄作。”后紙清·梁清標題記。葉澄,字原靜,號常山,原藉吳人,世居燕京(今北京),嘉靖年間(1522—1566年)畫家。善畫山水,師法戴進,徐沁《明畫錄》評“其神似處,幾莫能辨”。作品所繪景觀,自石門潭起,計有章毅樓、石佛巖、石梁洞、靈風洞、羅漢洞、凈明寺、蓼花峰、響巖等。這些景色描繪真實,各具奇姿,很典型地展現(xiàn)出東南第一山的奇秀特色和壯闊氣勢。作品畫法與戴進有相似之處,但筆墨更見繁細,并呈現(xiàn)出對景寫生、隨景而運之跡,很像一幅實地寫生稿,這在“浙派”后學(xué)中是比較少見的。
《灞橋風雪圖》
明 吳偉 絹本淡設(shè)色 縱183.6厘米 橫110.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吳偉(1459—1508),字世英,又字次翁,號魯夫,又號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吳偉是戴進之后的浙派名將,是“江夏派”的創(chuàng)導(dǎo)者。早年畫法比較工細,中年后變?yōu)樯n勁豪放、潑墨淋漓一格。灞橋在陜西長安縣東,亦稱霸橋,唐人送別者多于此折柳相贈,有“灞橋折柳”典故。又有“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之說,故畫家亦常以“灞橋風雪”為畫題。這幅作品,描繪一老者騎驢在風雪中過橋,低首沉思。為烘托主題,景作山野懸?guī)r,樹木凋零,風雪彌漫,河流封凍,寒氣人。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用側(cè)鋒臥筆,線條粗簡,水墨淋漓,一次皴染,頗得氣勢。
《江山漁樂圖》
明 吳偉 紙本設(shè)色 縱270厘米 橫173.5厘米
畫家少時生活孤苦,由常熟錢昕收養(yǎng),后流落于南京,因而對民間漁民的生活抱有極強的同情心,作品的生活氣息很濃厚,在表現(xiàn)技法上較清新和自由。此畫在空間處理上,前實而濃重,遠景虛淡,更接近真實的自然風景,整幅作品畫法比較粗縱,當屬畫家中年以后的作品?!督綕O樂圖》表現(xiàn)的是江南的秀色和漁民生活。江邊高樹坡石,其上遠山層疊,江中漁舟有停泊,一幅秀潤美麗的江山漁樂圖卷。
《雜畫冊》
明 徐端本 紙本水墨或淡設(shè)色 每開縱29.4厘米 橫39.7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徐端本(1438—1519),又明史忠,字廷直,金陵人。17歲才能講話,外呆內(nèi)慧,人以癡呼之,自號癡翁,又稱癡仙,亦稱癡癡道人?!峨s畫冊》共有12幅圖:1.漁翁垂釣圖;2.山橋吟行圖;3.荷蓮萱草圖;4.秋溪沙鷗圖;5.野航圖;6.澄江飛帆圖;7.江天晚照圖;8.攜琴晚歸圖;9.臨流獨釣圖;10.水亭靜居圖;11.攜琴訪友圖;12.樹下閑眺圖;《雜畫冊》大多描寫山野逸士的生活情狀,或溪邊獨釣,或小橋策行,或山村訪友,或閑眺江天,表達出遠離塵囂,忘情泉石的志趣。畫家在這些畫幅中著意渲染野逸的意蘊,從而襯托出他放達率真的性格和超脫塵世的理念。
《山雨欲來圖》
明 張路 絹本水墨 縱147厘米 橫10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山雨欲來圖》墨筆畫風雨欲來,一漁人收網(wǎng)而歸。近景的山巒草樹以及淙淙溪水,刻畫得生動有致,遠山迷蒙,在陰暗的天空下或陰或現(xiàn),很有山雨欲來前的氣勢。在具體表現(xiàn)技法上,畫家運用的是粗筆濕墨,氣韻很是生動。畫家著意營造一種山雨欲來前的氣氛,用筆粗放,風格雄健,但又透出畫家用筆的瀟灑和靈巧,顯然是受到宋元粗筆水墨一派以及呂紀、林良等人水墨寫意畫風的影響。在背景的渲染方面,也明暗適度,盡量表現(xiàn)出風雨欲來前的自然界的豐富二微妙的變化。
《溪山放艇圖》
張路 絹本設(shè)色 縱165.8厘米 橫97.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張路(1464—1538),字天馳,號平山,僅以字行于世,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少年聰慧,見吳道子、戴進所畫人物,臨摹肖其神,以畫成名,是明代追隨戴進、吳偉的重要浙派畫家,在人物上師法吳偉,但秀逸不足,狂放過之,山水上有戴進的風致。張路的繪畫藝術(shù)很受世人贊譽,明朝詹景風就盛贊他“足當名家”。在當時,縉紳們咸加推重,得其真跡,如若拱壁。
《柴門送客圖》
明 周臣 紙本淡設(shè)色
此圖以封建文人的隱居生活為表現(xiàn)題材,反映了士大夫寄情山水,志耽林泉的閑雅情趣,畫面描繪的是主客二人分別時依依不舍的感人情景。在表現(xiàn)這類隱逸生活題材時,畫家不同于元明文人畫那般追求荒率空寂的意境,而是賦予雄偉恢弘的氣勢,有著自己的藝術(shù)特色。周臣的山水畫脫胎于李唐和馬夏,但他并不囿于宋代院體畫的程式,而山雨攝取文人畫家某些布景和筆墨的長處,形成結(jié)構(gòu)嚴謹而氣脈流動、造型真實生動、筆力剛勁峭厲、墨韻充足的風格。
《雪村訪友圖》
明 周臣 絹本設(shè)色 縱224.3厘米 橫96.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構(gòu)圖十分奇峭險峻,中間巨石之上的幾棵挺拔秀逸的蒼松是全畫的視覺中心。畫面左上角山石峻秀聳立,直插云霄,氣勢雄壯。圖中采用高遠布局法,系取法北宋中原山水畫派景物的描寫,近景和遠景造型堅實明晰,中景桃源處虛化朦朧,則又吸收了元文人畫的構(gòu)景的長處。筆墨技法主要出自李唐,近景用墨濃重,皴染結(jié)合,石用拖泥帶水法描繪,并兼用小斧劈皴和鐵皴鉤斫,表達出嶙峋堅實的石骨。古松虬曲和倒掛的形態(tài),頗接近馬遠的松樹法。整幅作品用筆尖勁,氣勢雄渾,是周臣繪畫的代表作。
《春泉小隱圖》(部分)
明 周臣 紙本設(shè)色 縱26.5厘米 橫85.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是周臣為裴春泉繪其隱居小憩的情景。繪松石下蔭茅堂,一人在堂中伏幾假寐,又有一童子灑掃堂外。門前一彎小橋,流水與湖水相接,即寓春泉之名。河對岸山巒層層。 小橋?qū)Π镀渖绞灿弥啬瑑煽锰较蛉钠沛吨畼?,和茅屋邊的垂柳、蒼松遙相呼應(yīng),情態(tài)各具。遠山用淡墨暈染,和前景的重墨形成對比,富有變化和秩序感。周臣在描繪物象時,善于根據(jù)不同形象的質(zhì)感,施以剛?cè)?、粗細、輕重不同的筆法,狀物準確嚴謹。
《山齋客至圖》
明 周臣 絹本設(shè)色 縱136.4厘米 橫72.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以封建文人的隱居生活為表現(xiàn)題材,反映了士大夫寄情山水,志耽林泉的閑雅情趣,畫面描繪的是主客二人分別時依依不舍的感人情景。從船工坐在船頭,伏膝熟睡,等待主人會友歸返的細節(jié),可以看出畫家創(chuàng)作藝術(shù)構(gòu)思的精妙。在表現(xiàn)這類隱逸生活題材時,畫家不同于元明文人畫那般追求荒率空寂的意境,而是賦予雄偉恢弘的氣勢,有著自己的藝術(shù)特色?!恫耖T送客圖》可以體現(xiàn)這種風格。
《滸溪草堂圖》
明 文徵明 紙本設(shè)色 縱26.7厘米 橫142.5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號衡山居士。長洲(今江蘇)人,與沈周是同鄉(xiāng),并師事沈周。此畫畫法秀潤,意境清幽。畫面上描繪的是高木濃蔭,掩映草堂,群山環(huán)抱,清波蜒曲,帆檣林立,榭閣屋宇錯落。近處草堂敞軒,二高士案前對坐,正在高談闊論;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上,用筆細膩嚴謹,山石僅用渴筆微抹,以點苔顯出明暗,經(jīng)營位置,得寫生之助化出清幽境界。
《蘭亭修禊圖》
明 文徵明 金箋紙本 青綠設(shè)色
此畫描繪的是晉朝王羲之等人在蘭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觴之會的故事。修禊是古代的風俗。蘭亭修禊是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與謝安等41人,在浙江蘭亭修禊的故事。王羲之等人臨曲水而洗滌,每人都作了詩文,王羲之作了序,記述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時歡樂的心情。在這幅作品之中,畫家以兼工帶寫的方法勾畫了曲水灣灣,蘭亭環(huán)抱其中。樹木和竹子畫得非常工細,但不刻板。山巒皴擦簡練,臨流水而坐的文人的衣紋概括,富于一種裝飾趣味。
《仿米氏云山圖》
明 文徵明 紙本墨筆 縱24.8厘米 橫60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就是文徵明的粗筆作品,筆法粗簡,墨氣淋漓,氣象蕭森,筆力遒勁,在粗放中抒寫了寧靜典雅的氣質(zhì)。在寂靜蕭索的大自然之中,一人策杖過橋,似在略停深思,其沉靜思索的姿態(tài)映襯了自然的蕭森與靜穆。畫面蒼潤,題字蒼老,題詩韻致,表現(xiàn)了畫家詩、書、畫兼長并擅的文人墨氣,畫家憑借此抒寫了沉靜的文人名士生活的情懷。此畫是畫家晚年的作品,風格粗放,用筆老辣,很能體現(xiàn)畫家藝術(shù)功力。
《春深高樹圖》
明 文徵明 絹本設(shè)色 縱170.1厘米 橫65.7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文徵明師沈周而不為所囿,博取眾長,自成一體。山水、花鳥、人物都極為精妙,為明代最為杰出的畫家之一。文徵明的畫,大體可分兩種:一為細筆,秀麗柔密,一為粗筆,蒼勁樸茂,都為人們所稱賞。他的及門弟子很多,畫風影響于后代很大。此圖描繪深山高樹,筆墨蒼潤勁健、樸茂多姿,同時又端莊工麗,是文徵明的經(jīng)意之作。
《古木蒼煙圖》
明 文徵明 紙本墨筆 縱26.2厘米 橫跨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文徵明的畫多寫江南湖山庭院和文人生活,布局平穩(wěn),筆墨蒼。早年畫風細謹,中年粗放,晚年醇正,粗細兼?zhèn)?,而以粗筆為貴,人稱“粗文”。與沈周統(tǒng)稱“沈文”,為“明四家”之一。畫中筆法秀雅,描寫細美,墨色清淡而變化豐富,使畫面意境清雅開闊,寧靜安詳,畫家的心境情懷,不語而自明。
《雨晴紀事圖》
明 文徵明 紙本墨筆 縱130厘米 橫跨60.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入春連月雨淋漓,一日雨晴春亦深。碧沼平添三尺水,綠榆新漲一池蔭。”這件山水小景是畫家在陰雨初晴之時所作,以紀事且記情。畫中描繪了一霧氣彌漫的平沼近岸,碎石散置,綠苔滿布,細草叢生。數(shù)棵雜樹相簇,綠葉枯枝,相互扶助。此作筆法寬厚,墨色渾潤,濃淡變化,層次豐富。雖為小景,但亦顯得境界開闊,氣勢厚重,有翠濕欲滴之意。
《騎驢歸思圖》
明 唐寅 絹本淡設(shè)色 縱77.7厘米 橫37.5厘米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均為他題畫的別號,吳縣(今蘇州)人。賦性疏朗,任逸不羈。曾經(jīng)刻其章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騎驢歸思圖》描繪的是奇峰雜木,山塢人家;溪水湍流,穿行山澗;綠樹迎風,舞姿婆娑;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山石用帶水長皴,非常濕潤。秋樹青黃,多做空鉤夾葉,在畫風上接近李唐、馬遠等院體,但具“文人畫”風格。
《看泉聽風圖》
明 唐寅 絹本淡設(shè)色 縱72.5厘米 橫34.7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
此畫繪崇山峻嶺,峭壁陡險,山崖間老樹虬曲,枝葉蒼茂,巖隙清泉下瀉。兩位“高士”坐石上,正陶醉于山水之間。近處的樹木蟠曲槎椏,高出半空,皆夾葉,敷以淡彩。遠處樹木用水墨點葉,樹頭傾斜,作風吹之狀。上方山勢險峻,用細長的線條畫出山的輪廓,以斧劈皴單層刷染,表現(xiàn)出了堅硬的石質(zhì)。整個畫面明快、滋潤、剛挺秀媚。在畫的右上角題詩曰:“俯看流泉仰聽風,泉聲風韻合笙鏞,如何不把瑤琴寫,為是無人姓是鐘。”
《落霞孤鶩圖》
明 唐寅 絹本水墨 縱189.1厘米 橫105.4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畫描繪的是高嶺峻柳,水閣臨江,有一人正坐在閣中,觀眺落霞孤鶩,一書童相伴其后,整幅畫的境界沉靜,蘊含文人畫氣質(zhì)。畫家自題云“畫棟珠簾煙水中,落霞孤鶩渺無蹤。千年想見王南海,曾借龍王一陣風。”表示他羨慕《滕王閣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為自己坎坷的遭遇鳴不平。在表現(xiàn)技法上,近景的山石多用濕筆皴擦,勾斫相間,用墨較重。全畫墨色和悅潤澤,景物處理洗練灑脫。
《山路松聲圖》
明 唐寅 絹本設(shè)色 縱194.5厘米 橫102.8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山路松聲圖》在表現(xiàn)技法上,畫家以暢達自如的筆墨揮寫山石樹木,筆法上略近杜堇,較南宋畫家更為灑脫靈活,與筆法勻細、設(shè)色秀艷的風格判然有別。此畫以淡墨暈染,濃墨強調(diào),濃淡枯濕,恰到好處,形成了生動的墨韻,令人感到色澤豐富無窮。用筆頓挫轉(zhuǎn)折,遒勁飛舞,巧妙的點出了松聲之意境。背景的處理極為簡括,疏疏落落,給人以空曠蕭瑟、冷漠寂寥的感受。本幅右上有自題:“女兒山前野路橫,松聲偏解合泉聲。試從靜里閑傾耳,便覺沖然道氣生”。
《步溪圖》
明 唐寅 絹本設(shè)色 縱159厘米 橫84.3l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唐寅是一個飽嘗了世態(tài)炎涼的滋味的畫家,后來家里變得“僮仆據(jù)案,夫妻反目,歸有獰狗,當門而噬”。畫家在給文徵明的信中說:“昆山焚如,玉石皆毀,下流難處,眾惡所歸,海內(nèi)遂以寅為不齒之士,握拳張膽,若赴仇敵。知與不知,皆指而唾,辱亦甚矣!”唐寅在山水畫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他將北宋郭熙的全山全景、曲折奇險、縝密勁健的特點,與南宋劉松年、李唐以小見大、以白計黑、簡潔明快的手法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自身周密雄勁而又清曠秀美的藝術(shù)格調(diào)?!恫较獔D》即是體現(xiàn)唐寅這種風格的山水畫佳作。
《杏花茅屋圖》
明 唐寅 絹本設(shè)色 縱147.8厘米 橫73.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唐寅曾從蘇州老師周臣學(xué)習(xí),也受過沈周的指點。他的繪畫在基本技法上,是透過接受從李成、郭熙到李唐的傳統(tǒng),而在筆墨情趣和意境上,則是文人的素質(zhì),可以說是畫匠士氣俱有。《杏花茅屋圖》是他風景畫中一幅富有生氣的作品。畫中高峻的山峰,疊疊泉流,搖曳的松樹,布置合理,意境清遠,的確能顯示唐寅的才子之風,同時又體現(xiàn)了他那堅實的傳統(tǒng)繪畫功力。
《高山奇樹圖》
明 唐寅 絹本設(shè)色 縱122厘米 橫6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唐寅是一位放蕩不羈的曠代才子,在琴棋書畫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尤其在山水畫方面,他那才子型的才思敏捷與自由飄逸的思維方式,更是造就了他那瀟灑的筆法墨法以及獨特風格。《高山奇樹圖》是一幅構(gòu)圖雄偉,構(gòu)思巧妙的山水畫杰作。畫面上方的高嶺山石也多是濕筆長皴,但用墨較為清淡而濕潤,枝葉濃密,別有情致。整幅作品,高柳婆娑,意向清俊秀逸。水天相連,意境高遠。
《湖山一覽圖》
明 唐寅 紙本淡設(shè)色 縱135.9厘米 橫56厘米 中國美術(shù)館藏
此畫表現(xiàn)了江南秀麗明凈的湖光山色,自題詩云:“紅霞瀲滟碧波平,晴色湖光畫不成,此際闌干能獨倚,分明身是試登瀛。”畫面的清空境界,體現(xiàn)了詩意和作者的審美感情。全圖景物處置洗練而謹嚴,墨色和澤有神。所繪景色,蕩漾著一股秀美的生活氣氛,內(nèi)容和形式互相滲透,融而為一。畫面前景結(jié)聚密集,后面淡蕩空曠,中間大塊空白,近景與遠景開合對應(yīng),十分和諧統(tǒng)一。
《春山伴侶圖》
明 唐寅 紙本墨筆 縱82厘米 橫44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全用水墨,僅一叟衣袍醮以淡紅色。圖中曲欄掩映,雜樹綻青,春山含笑,高士臨流,給人以陽和日暖之感。山巒秀美,皴以柔和的披麻皴,著意于水墨渲染,越發(fā)明秀逗人,全圖具有天真幽淡的意趣,畫上題有:春山伴侶兩三人,擔酒尋花不厭頻,好是泉頭池上石,軟莎堪坐靜無塵。此圖位置經(jīng)營,如樹木偃仰,人屋安放,泉石錯落,山路迂回,都別具匠心,和一般簡易的文人山水畫不一樣,尤其是全圖筆墨隱約可見宋代山水畫的骨骼,真可謂“北人南相”。
《玉洞仙緣圖》
明 仇英 絹本設(shè)色 縱167厘米 橫65.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遠離塵埃的人間仙境。畫面奇峰峻嶺,蒼松翠柏,瓊樓水閣,溶洞流溪,云煙縹緲其間,山壑時隱時顯。溪水潺溪的溶洞前,一士人臨流撫琴,陶冶于自然美景之中, 瑰麗多姿的山川景色和樂在其中的生活情趣,展開出了士大夫理想的隱逸環(huán)境。此畫取景宏闊,結(jié)構(gòu)嚴整,數(shù)重山巒脈絡(luò)清晰,樓閣樹石布置有序,境界顯得幽深又高遠,復(fù)雜而不失明暢。筆墨、設(shè)色主要運用傳統(tǒng)的青綠法,同時融以細密的皴法,并追求色調(diào)和諧,在宗南宋趙伯駒的基礎(chǔ)上有所變化,在明代青綠山水方面是最具新意的。
《蓮溪漁隱圖》
明 仇英 絹本設(shè)色 縱126.5厘米 橫66.3厘米
此畫描繪的是青綠平遠山水。前景是坡岸、湖水、人家。中段平水漫漫,對岸山前村舍,遠山連連。在布局上,清新曠遠,前景、中景、遠景,錯落有致。筆法工整不失仇英工細謹嚴的風致,但又有瀟灑意趣,前景的工細濃麗與遠景的潤澤簡淡,使這幅蓮溪漁隱圖景在清曠秀麗中閃現(xiàn)出文人畫的妍雅溫潤的意趣。《蓮溪漁隱圖》有著其簡淡率意的一面。從題款“仇英實父制”五字來看,這是一幅畫家自娛作品。沒受顧主限制,故整幅作品在工細中顯現(xiàn)出瀟灑意趣,實為仇英繪畫作品中的精品之作。
《桃源仙境圖》
明 仇英 絹本設(shè)色 縱175厘米 橫66.7厘米 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
此畫遠處峰巒起伏,幽深高遠,山間云蒸霧漫,遠山深處廟臺亭閣在云霧中時隱時現(xiàn),若仙若幻。前景是流水木橋,奇松虬曲,景致幽雅。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畫家勾勒精工,似學(xué)宋趙伯駒一派。不論一草一木,一枝一葉,還是人物的動態(tài)和表情都描繪的細致入微,嚴謹工細。通幅青綠著色,色彩妍麗雅美。顯示了仇英精深的人物和山水表現(xiàn)能力。
《仿米山水圖》
明 陳淳 紙本水墨 縱107.8厘米 橫67.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下方坡阜高樹,一人站立樹下遠眺。隔湖上方云林列布,溪橋幽闐。用筆蒼逸,已經(jīng)出文門法度之外,陳淳早年的山水學(xué)黃公望、王蒙,具有深厚的筆墨功底,中年以后效法宋代的米友仁,元代的高克恭;其水墨淋漓,極高遠之致,意境獨造。此圖繪遠山蒼潤,山石樹木皆受米友仁畫風之影響,近樹虬曲,用筆濕潤蒼逸。
《竹林長夏圖》
明 陸治 絹本設(shè)色 縱177厘米 橫75.5厘米
此圖為描繪一老者坐于一奇峰下竹林邊納涼的青綠山水畫。畫面右上方一交錯扭動的奇峰直插天空,峰上一幽深的石澗,一股清泉蜿蜒流出,在前方化為細瀑瀉入山峪之中。奇峰下輕煙繚繞,遠方隱約著幾座山巔,開闊而幽深的竹林,遠處小溪緩緩流淌。整個畫面雖取豎直布局,但境界開闊,環(huán)境清幽,景物雖多,但主次分明,布置有序,可謂在構(gòu)圖及意境方面的精心之作。畫中用筆細勁精嚴,濃墨勾皴,淡墨輕染,設(shè)色明艷,風格整秀。
《幽居樂事圖》
明 陸治 絹本設(shè)色 共10頁 每頁縱29.2厘米 橫51.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畫法簡逸,描繪的是漁父、放鴨、聽雨、踏雪等村居樂事。其中“漁父”一圖,畫漁夫們在水上捕魚,水波滟瀲,細柳飄浮,蘆葦搖蕩,一幅優(yōu)美的漁民生活圖景。“放鴨”一幅也別有情致,河中的鴨子情態(tài)各具,畫法簡率,意境清美。“聽雨”畫大雨滂沱,狂風大作,雨中一人正撐傘而行,低頭躬身,行步艱難,整幅作品將風雨大作的天氣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踏雪”一幅也很有情趣,一長者正攜書童頂雪在雪地行走,是一幅典型的文人生活趣圖。畫法粗簡,皴染結(jié)合,背景暈染得體,畫境高寒。
《三峰春色圖》
明 陸治 紙本設(shè)色 縱135.3厘米 橫6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陸治(1496—1576),字叔平,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因為居住在太湖的包山,號包山子,后隱居在支硎山中。他是吳門派大家文徵明的重要門生,詩、文、書、畫都有相當?shù)脑煸劇?#8220;其于丹青之學(xué),務(wù)出其胸中奇氣,以與古人角,一時好稱,幾與文先生埒”。在花鳥畫方面,與文徵明的另一個得意弟子陳淳同為明代大家;山水深受宋元人和文徵明影響而又能創(chuàng)立自己的風格?!度宕荷珗D》設(shè)色清淡,勾皴結(jié)合,山石樹枝層層勾勒,層次井然,秀麗清雅。
《水閣讀書圖》
明 陳鐸 紙本設(shè)色 縱174厘米 橫76.8厘米 江蘇常熟博物館藏
此圖青綠設(shè)色,頗多趙孟?、文徵明影響而又自出機杼。整幅作品結(jié)構(gòu)繁復(fù)而秀整,筆法尖峭,賦色雅麗,遠峰則以意筆為之。畫面既重視色彩的對比效果,有能通過清幽的環(huán)境描繪給人以音響的聯(lián)想,因而成功地渲染出作者立像中那種擺脫塵囂韁索、陶然世外的高人雅境。陳鐸的作品帶有當時文人士大夫的心理特征——追求和標榜清高的隱居不仕的生活,從《水閣讀書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畫家的這一特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國之精粹--名畫之山水篇
中國傳世山水畫:清代卷(四)
中國古代山水畫欣賞三 -
傳世山水名畫~宋代篇之下
中國傳世名畫 . 山水篇(61-90)
中國傳世名畫——山水卷(十一)【45P】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