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鐵騎天下無敵的秘密
文 | 物道
曾經(jīng)千古一帝成吉思汗坐在一匹金馬鞍駿馬上征服世界,那時幾乎整個歐洲都是中國版圖的。馬背上的蒙古人,因從小與駿馬打交道,遂生性勇敢、善良、大氣,把馬視作家人。亦因此,馬鞍的地位不言而喻。彼時更有“買得起馬配不起鞍”的說法。有人甚至說,如果有一位陌生的蒙古族男子打馬走過,那么,透露這個男子貴族或平民身份的,多半是那副馬鞍……
在蒙古,孩子往往從五、六歲便開始騎馬,長大后在草原上的的武威瀟灑自然不消說,可貴的是他們到七、八十歲只要能爬上馬背,照樣還要在草原上奔跑一番。人們都說,馬背幾乎貫穿了一個蒙古人的一生。蒙古人離開馬背,如文人失去手中的筆桿子,英雄自然失去用武之地。
外族眼中,蒙古人不拘泥于小情小愛,是名副其實的鐵血民族。但在蒙古,每個蒙古人的馬都如同自己的家人,絕非外人眼里的“工具”或“寵物”那般無情。因此,為駿馬準備的馬鞍,自然是要極其看重的。
“女人們有錢戴在頭上,男人有錢用在馬上”。從前黃金是古代游牧民族最喜歡的金屬,有錢的人家,馬鞍都是用黃金來修飾,可見,馬鞍在他們心里的貴重。人靠馬扶,馬靠鞍妝。在舊時蒙古,甚至不消研究對方的談吐或衣著,只要看看他的坐騎,就可以知道主人個大概。
王國維先生曾贊美蒙古馬鞍:“其鞍轡輕簡以便馳騁,重不盈七八斤。鞍之雁翅前豎而后開,故折旋而不膊不傷。鐙圓故足中立而不偏,底闊故靴易入綴。鐙之革手揉而不硝,灌以羊脂,故受雨而不斷爛,闊才一寸長不逮四總,故立馬轉身至顧?!?/span>
正如現(xiàn)代人對一輛名貴跑車的渴望,在以駿馬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時代,不論王公貴族和普通百姓,都把馬鞍看得非常重要。為了做一副稱心如意的馬鞍,他們甚至要準備好多年。一副普通牧民的馬鞍,好一些的也能抵得上幾頭帶犢乳牛、帶駒騍馬的價格。
每當做成一副好馬鞍的時候,就要選擇良辰吉日,把左鄰右舍和親戚本家請來,大擺宴席,加以祝贊。主人更是要騎上這匹備有新鞍的駿馬,朝他今年春節(jié)踩出的福路方向,耀武揚威奔馳一番。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善于制作馬鞍,善于裝飾馬鞍。常見的馬鞍,分金馬鞍、銀馬鞍、銅馬鞍、景泰蘭馬鞍、檀香木馬鞍等等。細說起來,完全可以自成一個繽紛的馬鞍博物館。所謂金馬鞍、銀馬鞍等等,都是就馬鞍的裝飾而言,并不是全用金子和銀子制成。裸鞍及馬鞍的骨架,不論怎樣高貴,多數(shù)還是木頭的。如今草原上的匠人能制造出十分合體的馬鞍,不但主人騎著舒適,連馬也會感到舒服。
這種東方的馬鞍曾發(fā)揮了奇異的力量。在成吉思汗、亞力山大大帝、帖木兒等鐵血帝王統(tǒng)治的時代,或為富貴、或為榮華、或為爭取自由,各路帝王將士高聲吆喝,一路絕塵,騎坐著這種馬鞍游走四方。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盡管現(xiàn)在的蒙古也開始有了高樓大廈,但這仍是大部分蒙古人堅持的生活方式。騎馬迎風而御的飛馳中,任是誰也難免會豪情萬丈,蒙古人的豪爽性情多源于此。無論是曾經(jīng)征服半個世界的成吉思汗,還是一名普通而矯健的蒙古少年。我們都能從蒙古人身上嗅到勇氣與堅毅,還有他們,對自己故土嵌入骨髓的深愛。
很多年前我曾親眼見到一個俊美的蒙古少年從我面前策馬而過。蒙古草原地勢低而一望無邊,當騎在一匹高高的駿馬上,人便可以看到更遠處的風景。在這境界里,駿馬和蒙古少年在某處停下靜立不動,一同感激草原帶來的清風,與千秋萬代蒙古人賴以為生的饋贈。
圖片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