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醫(yī)火神派探討之二
第二節(jié)  范中林

    范中林(1895~1989),四川郫縣太和鎮(zhèn)人,蜀中現代名醫(yī),曾師從潘竹均等名醫(yī)。多年來潛心于《傷寒論》的研究,善用經方,在掌握六經辨證規(guī)律治療若干外感和內傷雜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深受火神派鄭欽安的思想影響,對于虛寒證的療效尤為顯著。擅用大劑附子,而有“范火神"之譽。部分醫(yī)案曾發(fā)表在《中醫(yī)雜志》,后來由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范中林六經辨證醫(yī)案選》,選編了范氏應用六經辨證診療的69個病例,其中有以麻黃湯治愈三年低熱的太陽證發(fā)熱案,四逆湯治愈嚴重前列腺炎的少陰證淋病案,理中湯治愈功能性子宮出血并發(fā)失血性貧血案等,多屬疑難病例,論治皆有新意。范氏臨床辨證以六經為法,尤以舌診見長,用藥悉本《傷寒論》,組方嚴謹,以藥精量重為特點。從學者甚眾,成都唐步祺先生為其早期弟子。
    范中林對傷寒論十分推崇,贊同“仲景約法能合萬病"(《傷寒論翼》語)的觀點,主張“傷寒之中有萬病,仲景約法能合諸病",臨床善用六經辨證處理各種病癥,用藥悉本《傷寒論》,其《范中林六經辨證醫(yī)案選》中69個內外婦兒科各案均用傷寒之方。同時深受鄭欽安學術思想的影響,傳承了火神派注重扶陽,擅用大劑附子的獨特風格,在《范中林六經辨證醫(yī)案選》中曾兩次引述鄭欽安著作原文,可以窺見其與火神派的傳承關系。

  一、病有萬端,治之但扶真元

  范氏繼承了仲景和鄭欽安重視陽氣的學術思想,“病有萬端,亦非數十條可盡,學者即在這點元氣上探求盈虛出入消息,雖千萬病情,亦不能出其范圍。"“治之但扶其真元,內外兩邪皆能絕滅……握要之法也”(鄭欽安語)。也就是說,并非見風祛風,見痰化痰,而是“專主先天真陽衰損,在此下手",“治之但扶其真元"。范氏傳承了這一學術思想,認為要“抓住根本,堅持回陽救逆,益火消陰,大補命門真火,峻逐臟腑沉寒",并以諸多案例實踐了這一學術主張。

    支氣管哮喘:羅某,男,26歲,農民。1962年4月,因風寒咳嗽,痰多,氣緊,不能平臥,某醫(yī)院診斷為“支氣管哮喘”,經治療好轉。1 963年冬季,咳嗽加劇,心累氣緊,動則尤甚,致臥床不起,經治療基本緩解。1964年春復發(fā),遂來求診。初診:喉間痰聲轆轆,張口抬肩,氣不接續(xù),喘時汗出,痰多清稀,精神萎靡,惡寒肢冷,面腫。舌質淡暗,苔白滑膩。此為少陰陽衰陰盛,氣不歸元,寒飲上逆而致。法宜壯
陽驅陰,納氣歸腎,以四逆湯加味主之。處方:制附片30g(久煎),生姜30g,炙甘草15g,上肉桂1Og(沖服),砂仁12g,白術12g。二診:服上方4劑后哮喘減。原方加茯苓,續(xù)服5劑。哮喘明顯減輕,繼服上方月余,以鞏固療效。1979年6月追訪,1 4年未見復發(fā)(《范中林六經辨證醫(yī)案選》,下同)。

    范氏認為,本例氣急喘促,不能續(xù)接,張口抬肩,得長引一息為快,應屬元氣不足之虛證。這與氣促壅塞,不能布息,得呼出余氣為快之實證不同。氣藏于肺而根于腎,此證虛喘汗出,動則尤甚,惡寒肢冷,面浮神疲,痰涎稀薄,舌淡苔白,一派少陰虛喘之象。故自始至終未用平喘套方套藥,堅持扶陽驅陰,補腎納氣之法,陽旺陰消,哮喘自平。

    甲狀腺左葉囊腫:宋某,女,36歲。體質素弱,?;几忻?。1977年5月,患外感咳嗽,服清熱止咳中藥數劑后,表證解。越數日忽發(fā)現頸部左側有一包塊,約2cm×3cm,觸之稍硬,隨吞咽活動,無痛感。自覺心累,無其他明顯癥狀。某醫(yī)院診斷為“甲狀腺左葉囊腫",建議手術未允,同年7月求診。初診:左側頸部出現包塊已兩月。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入夜難寐,手足清冷,惡寒,頭昏。舌暗淡,苔淡黃而膩。認為此屬癭病,主證在少陰,兼太陽傷寒之表,法宜扶正驅邪,溫經解表,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主之:麻黃1Og,制附片60g(久煎),遼細辛6g,桂枝1Og,干姜30g,甘草3Og。上方服3劑,包塊變軟,心累乏力略有好轉。藥證相符,重劑方能速效。上方姜、附、草三味加倍,再服三劑。包塊明顯變小,舌質稍轉淡紅,苔黃膩減。又以初診方續(xù)進十劑,包塊逐漸消失。

    范氏認為,患者頸側包塊,觸之硬結,不與皮膚粘連,皮色如常,隨吞咽而動,系癭病證候。風寒濕邪先襲太陽,日久深入少陰,表里同病。陽氣漸衰,寒凝氣滯,日益壅于頸側而成結。故此案未泥于一般癭腫多屬痰氣郁結,未用一味軟堅散結套藥,而是從太陽少陰證論治,溫經解表,以暢氣血;通陽散寒,以開凝聚,同樣收到消癭散結之功,體現了“治之但扶其真元’’之旨。

    此案三次投方用藥內容未變,但藥量增減變化頗有寓意。二診時“包塊變軟,心累乏力略有好轉’’,認為“藥證相符,重劑方能速效,上方姜、附、草三味加倍’’,在取效的基礎上,加重藥量,可謂膽識;三診時“包塊明顯變小",又減量改回初診方,可謂審慎,體現了藥隨證轉,“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之經旨。

    經閉:胡某,女,38歲。經閉四年,漸至形寒,肢冷,顫抖,全身水腫,行動須人攙扶。初診:全身水腫,下肢尤甚,按之凹陷,遍體肌肉輕微顫抖。頭昏,畏寒,不欲食,神疲倦臥,四肢清冷,聲低氣短。面色青暗無澤,舌淡胖,有齒痕,苔薄白,脈伏。此為少陰證經閉,陽虛水腫,法宜通陽滲濕,暖腎溫中,以茯苓四逆湯加味主之:茯苓30g,制附片120g(久煎),干姜6Og,桂枝12 g,炒白術12g,潞黨參15g,炙甘草30g。
    服完一劑,小便清長,腫脹略有減輕,每餐可進食米飯一兩。繼服二劑,腫脹明顯好轉,顫抖停止。原方再進三劑,并以炮姜易干姜,加血余炭30g,返家后續(xù)服,月余病愈。
    范氏認為,此證屬脾腎陽虛,陰寒內積,而以少陰虛衰為主。畏寒、肢冷、神疲倦臥,聲低氣短,面色青暗,舌淡脈伏,皆一派少陰寒化之明癥。治以茯苓四逆湯,姜附回陽逐陰,甘草緩中,茯苓滲利,黨參扶正。加白術補脾燥濕,增桂枝以通心陽而化膀胱之氣;加炮姜易干姜,取其溫經助血之行;再加血余炭,既有去瘀生新之效,又具利小便之功,以促其腫脹消除。全案始終未用一味通經活血之藥,功夫全用在溫
陽祛寒上,“治之但扶其真元”,確顯火神派風格。

    胎黃:吳某.男,新生兒?;純鹤阍马槷a,初生即周身發(fā)黃?,F已55天,體重1.5kg,身長30多厘米。身面長滿黃色細絨毛,長約1cm,皮膚晦黃不退。精神萎靡,四肢不溫,皮膚干澀,頭發(fā)稀疏、黃糙,生殖器腫大。雖值炎暑,還須棉花厚裹。稍受微風或驚動,皆易引起嘔吐。某醫(yī)院診為“先天不足",未予治療。范氏認為臨床罕見,殊難人手。詢知懷孕后,嗜飲大量濃茶,每日約5至6磅,連茶葉均嚼食之。推知脾陽受傷,濕從內生,濕邪久羈,遺于胞胎,致先天虧損,脾腎陽氣衰微,氣虧血敗,經隧受阻,膽液溢于肌膚,故發(fā)為胎黃。精神萎靡,四肢不溫,頭發(fā)稀疏而黃糙,顯為少陰陰盛陽微之征。法宜破陰回陽,以通脈四逆湯加味主之:制附片15g(久煎),干姜15g,甘草1Og,遼細辛1g,蔥白30g。連服20日。另配以針砂散,祛脾胃之濕濁。月余后,患兒身黃退,體重略增,逗之能笑。遂停藥,囑其細心調養(yǎng)。1 9 78年追訪:患兒已長成人,參加工作。體重5 5 kg,身高1 64 cm。

    范氏認為,嬰兒脾腎陽氣不振,寒濕郁滯運化失常,膽汁溢于肌膚;參之肢體不溫,發(fā)育不良等,應屬少陰陰黃。故投以通脈四逆,以助先天之元陽,未用茵陳類退黃藥,配以針砂散除脾胃之濕濁。陽旺濕消,氣機通暢,則邪去自安。
    評析:以上四案涉及內外婦兒各科,或哮喘、或癭病、或經閉、或黃疸,皆未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用些套方套藥,正所謂見喘不治喘,見瘤不治瘤,經閉不通經,黃疸不退黃,而是病有萬端,治之但扶真元,從扶陽入手,均投以大劑四逆輩,分別收到了平喘、消癭、通經、退黃的效果,充分展示了范氏崇尚陽氣,擅用姜附的火神派風格。


  二、擅用姜附,經驗嫻熟

  作為火神派醫(yī)家,范氏擅用姜附,經驗嫻熟。不僅繼承了鄭欽安擅用姜附的風格,而且積累有自己獨特的經驗,下面分別述之。

    (一)廣用四逆

    范中林常用溫陽方為理中湯、桂枝去芍藥加麻附細辛湯、麻附甘草湯、真武湯、烏梅丸、當歸四逆湯等,而四逆湯為回陽救逆主方,范氏最為善用,其醫(yī)案中用本方者比比皆是。除陽虛欲脫,脈微欲絕等典型的四逆證以外,還廣泛用于一切陽虛陰盛之病人。他認為,“大凡三陽病中某些變證、壞證,三陰病中之虛寒證,皆可酌情用之。在臨床上如何準確地、靈活地運用四逆湯?關鍵在于嚴格掌握陽虛陰盛疾病的基本要點。除上述典型的四逆證以外,這些要點大體上還包括:舌質淡白,苔潤有津;面色晦暗無澤;神疲,惡寒,四肢清冷,口不渴,或渴而不思飲,或喜熱飲;大便不結,或雖大便難而腹無所苦,或先硬后溏,夜尿多,脈弱等。"這與鄭欽安的“陰證辨訣”或“用藥真機"如出一轍。

    (二)重用附子

    火神派最大的用藥特點就是善于應用大劑附子,范氏在這方面十分突出,其用量少則3Og,多至6Og、120g甚至更多。在《范中林六經辨證醫(yī)案選》中,以附子為主的案例計36個,初診方中用30g者9例,用60g者17例,用12Og者1O例,最大劑量如治11歲患兒黃某下利虛脫案,初診用附子12Og,復診加至5OOg(用雞湯煎煮),半月內累計用附子65OOg,隨訪30年,未見不良影響。
    范氏經驗,“在準確辨證的前提下,還必須嚴格掌握用藥配伍和劑量輕重。附子用量應針對病情恰如其分,并須久煎一個半小時以上。附子無姜不燥,干姜的用量須靈活掌握。在陽虛陰盛而未至四逆,舌質雖淡而不甚,苔雖白而不厚的情況下,干姜可酌情少用;反之可多加,直至與附子等量。甘草的用量不超過附子的一半,大體與干姜相等。"當附子用至60g以上時,甘草用量恒用至30g,推其用意,是為了緩和附子的
毒性。
    另有“略煎"之法,顯示了范氏對附子藥性的熟諳應用。所謂“略煎",就是改久煎為輕煎,即先煎20分鐘后(而不是久煎一個半小時以上)即下其他藥物,此舉是為了保持附子的峻烈藥性,應對陰寒重證。如李某頭痛案,初診用麻辛附子湯,附子用6Og,服十余劑后,效果不理想,范氏認為“病重藥輕,熟附久煎,難奏其功。遂令將上方加倍重用附子,改久煎制附片為略煎(煮沸20分鐘后即下群藥)。囑其盡量多服,
若身麻,甚則失去知覺,不必驚駭,任其自行恢復"?;颊叻幇胄r后,忽然倒下,很快清醒。除全身發(fā)麻外,無明顯不適。起身后,又倒在地上,口中流出不少清涎粘液。數小時后,逐漸恢復常態(tài)。間隔數日,依上法又重復一次。從此,多年劇痛明顯減輕,頭、肩、背如緊箍重壓之苦,皆已如釋。

    (三)不夾陰藥

    鄭欽安在《醫(yī)法圓通》“陽虛一切病證忌滋陰也"一節(jié)中明確表示:“凡陽虛之人,多屬氣衰血盛,無論發(fā)何疾病,多緣陰邪為殃,切不可再滋其陰。若更滋其陰,則陰愈盛而陽愈消,每每釀出真陽外越之候,不可不知。"范氏忠實地繼承了鄭欽安這一觀點,在投用姜附熱藥之際,講究單刀直人,不夾陰藥,顯示了火神派的這一獨特風格。查其醫(yī)案中初診選用理中湯、桂枝湯、真武湯、小青龍湯等方時,一般均去掉方中的人參、白芍、五味子等陰藥,很少有例外。推其用意,嫌其戀陰,不利于陰盛病機。如于某水腫案,判為太陰脾虛濕郁,累及少陰腎經,  “法宜溫腎健脾,燥濕利水,以理中湯加減主之”,處方:制附片3Og(久煎),白術15g,干姜15g,炙甘草12g,茯苓12g,上肉桂6g(沖服)。查閱本方,既云理中湯,則顯然去掉了方中的人參。再加揣摩,方中所增附片、茯苓,明顯寓有真武湯含義,但又去掉了白芍。顯然.去掉人參、白芍兩味陰藥,是為了防其戀陰。此外,范氏用四逆湯時,多加肉桂,即吳佩衡所稱之回陽飲,而不用人參,與吳氏主張一致。


    (四)審慎有道

    范氏擅用大劑附子,并非一味蠻干,而是既有膽識,又很審慎,積累了豐富的變通之法,大致有如下幾點:

    1.間隔用藥
    使用大劑附子,有時出現皮疹等反應,則暫時停用附子,改為他藥。待皮疹消退,再用附子,此時則采取間隔用藥法,即服四五劑,停用幾天再服,間斷服藥,既要治病,又要避免蓄積中毒。傅某嘴眼畸形案、陳某虛損案等即是這樣處理的。

    2.增減用量
    各案初診方大都用小劑量(通常是3 Og),試效后再增加用量,一般是翻番加倍。取得顯效后,再減量改為初診方,所謂“陽氣漸回,則姜附酌減"。這樣既防止蓄積中毒,又體現了“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的經旨,如前述宋某甲狀腺左葉囊腫案就是這樣處理的。

    3.善后之法
    對久病陽虛陰盛病癥,用大劑姜附取得顯效后,善后之策,范氏一般是加人人參、枸杞、蟲草等陰藥,以求陰陽平衡,或者以丸劑緩圖收功,體現了鄭欽安陽復之際,滋陰善后的觀點。

    4.熟諳反應
    范氏善于投用附子,對服用附子的藥后反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說:“必須指出,陽虛陰盛之人,初服辛溫大熱之品,常有心中煩躁,鼻出黑血,喉干,目澀或赤,咳嗽痰多,面目及周身浮腫,或腹痛泄瀉,或更加困倦等,此并非藥誤,而是陽藥運行,陰去陽升,邪消正長,從陰出陽之佳兆。服藥后比較理想的反應,是周身暖和,舌質和面色均現紅潤。此時即可用少量滋陰之品,以斂其所復之陽,陽得陰斂,則陽有所依,自然陰陽互根相濟,邪去正安?!妒线@些體會,豐富了鄭欽安總結的“陽藥運行,陰邪化去"經驗認識。在其醫(yī)案中,常有服用附子后的各種反應,均能應付裕如。


三、重視舌診,辨識陰證

    范氏辨識陰證,有一突出之處,即在寒熱真假難分之際,全面審度,強調舌診的關鍵意義,他總結的“運用四逆湯關鍵在于嚴格掌握陽虛陰盛疾病的基本要點"的第一條就是“舌質淡白,苔潤有津"。他說:“其舌質淡為陰寒盛;苔黑而潤滑有津,乃腎水上泛。斷不可誤認為陽熱,實為陰寒內盛已極,虛寒外露之假象。"其實,重視舌診正是鄭欽安總結的“陰證辨訣"或“用藥真機”中的最重要之處,范氏顯然是繼承了鄭氏經驗。其辨認車某真寒假熱證案即以“舌淡潤滑,苔厚膩而黑"為辨證眼目,在一派熱象中判為“孤陽飛越之候",以通脈四逆湯治之而愈。
    范氏重視舌診在辨證中尤其是辨識陰證的獨特作用,是其所長,但他不太重視脈診則是其所短。在《范中林六經辨證醫(yī)案選》69案中競有30案之多沒有脈象記載,頗覺遺憾。


  四、“口內少實火"論

  鄭欽安對于真氣上浮即虛陽上越之證有著深刻的認識,按鄭氏經驗,對頭面五官諸疾,尤其紅、腫、疼痛等病癥,多有虛陽上越引起之假熱真寒之證,亦即“陰火”,極易誤認為陽熱或陰虛火旺之證。范氏對此有著豐富的經驗,“對此類病證常說:‘口內少實火”’,確為閱歷有得之論。觀其醫(yī)案,凡病發(fā)于頭面五官諸癥,除外感表證者,其余均判為陰證所致,用藥不離姜附,俱收佳效?,F引典型案例如下:

    慢性喉炎、瘛肉:黃某,女,44歲。一年前因兄病故,不勝悲戚。次日,自覺喉部不適,似有物梗。繼而發(fā)展至呼吸不暢,甚至憋氣,心悸,身麻。某醫(yī)院五官科檢查,診為“喉炎”、“瘛肉",病情日益加重。初診:喉部明顯堵塞,輕微疼痛。向左側躺臥,氣憋心慌,全身發(fā)麻。頭昏,體痛,乏力,咳嗽吐泡沫痰甚多,自覺周身血管常有輕微顫動,精神倦怠,食欲不振,胃脘常隱痛,喜熱敷,形體消瘦,步履艱難。前醫(yī)均以清熱解毒,養(yǎng)陰散結為治,服藥百余劑,僅夏枯草一味,自采煎服共兩籮筐之多。醫(yī)治年余,越清火自覺火越上炎,舌上沾少許溫水均覺灼痛,滿口牙齒松動、疼痛。唇烏,舌質偏淡微暗,少苔不潤,脈沉細。此憂思郁結而成梅核氣,并因正氣不足,過服涼藥,轉為少陰證喉痹。先以半夏厚樸湯加味,調氣散郁為治。處方:法夏15g,厚樸12g,茯苓12g,生姜15g,蘇葉1Og,干姜12g,甘草1Og。服4劑后覺喉部較前舒暢,憋氣感消失,吞咽自如。仍咳嗽、頭昏、身痛,為太陽表證未解。法宜溫通少陰經脈,兼解太陽之表,以麻黃附子甘草湯加味主之:麻黃1Og,制附片120g(久煎),炙甘草6Og,干姜6Og,遼細辛6g。
    6劑后咳嗽,頭昏、體痛基本消失,痰涎減少,心悸好轉。惟喉間瘛肉未全消,左側躺臥仍有不適。尚覺神疲,牙疼松動,舌觸溫水仍有痛感。此為少陰虛火上騰,宜壯陽溫腎,引火歸原,以四逆湯加味主之:制附片120g(久煎),干姜片60g,炙甘草45g,上肉桂12g(研末、沖服),遼細辛6g。
    范氏認為:病情雖較復雜,縱觀全局,病根在于少陰心腎陽虛,無根之火上擾;主證在于喉部氣血痹阻,病屬虛火喉痹;誘因為憂傷太過,致痰氣郁結而上逆;兼證為太陽風寒之表。治宜先開痹阻,利氣化痰,然后表里同治,再集中優(yōu)勢兵力,引火歸原。
    上方連進4劑,諸癥皆減。以理中湯加味善后,繼服十余劑。1979年7月追訪,患者說:“我第一次服這樣重的熱藥,很怕上火,小心試著服,結果幾劑藥后,反覺得比較舒服,喉部就不堵了,從此,三年來未再發(fā)病”。
    評析:一般治療此類喉證,多以陽、熱論治,藥用甘寒之品。而干姜之燥,附子之熱,則視為大忌。范氏則認為:“口內少實火"。臨床所見,凡虛火上炎,郁結于喉,證屬少陰者,概用寒涼之劑,則邪聚益甚。而投以辛溫,則其郁反通。不僅郁結于咽嗌之客寒,溫之能散;且怫郁于咽喉之客熱.散之即通,本案即為明證。


    舌強舌干:王某,男,60歲。1970年被鋼絲繩撞擊頭部,昏迷約8分鐘,診為“急性腦震蕩"。約一月內均處于意識模糊,吐字不清,口角流涎狀態(tài)。其后仍覺頭暈、頭脹、惡心、嘔吐、畏聲音刺激。經治療諸癥有好轉,但嚴重失眠.呈似睡非睡之狀,持續(xù)7年余。頭左側偶有閃電般劇痛,發(fā)作后則全身汗出。1976年5月開始覺舌干、舌強,說話不靈,下肢沉重,后逐漸發(fā)展至左上肢厥冷麻木。到1 9 7 9年2月,出現神
志恍惚,氣短,動則尤甚,納呆,病情加重。于1980年1月3日來診:舌強,舌干,難以轉動已三年余。尤其晨起為甚,須溫水飲漱之后,才能說話,舌苔干厚,刮之有聲。納差,畏寒,左上肢麻木,活動不靈,下肢沉重無力,左側較甚。七年來雙足反覺熱,臥時不能覆蓋,否則心煩不安。步履艱難,扶杖勉強緩行數十米,動則喘息不已。小便清長頻數。面色黃滯晦暗,眼瞼浮腫,精神萎靡。舌質暗淡,少津,伸出向左偏
斜,苔灰白膩,脈沉。
    范氏認為屬于少陰陽衰陰盛之證,以四逆湯主之:制附片60g(久煎),干姜30g,炙甘草30g。服完一劑,半夜醒來,自覺舌有津液,已能轉動,遂情不自禁:舌頭好多啦,我能說話了!下肢沉重感亦減輕。服完兩劑,舌強、舌干、轉動困難之癥顯著減輕。守原方再進五劑。舌強、舌干進一步好轉。左上肢麻木、畏寒減輕。舌根部尚有強硬感,仍稍覺氣短,眼瞼浮腫,食少寐差,舌淡苔白。少陰寒化已深,又累及太陰脾陽衰憊,以四逆、理中合方加減為治:制附片6Og(久煎),干姜3Og,炙甘草20g,白術30g,茯苓30g,桂枝l0g。五劑。舌強、舌干已愈大半。可離杖行動,登上四樓,左上肢涼麻消失,擺動有力。雙足已無發(fā)熱感,夜臥覆被如常,寐安,食欲增加。上方加上肉桂l0g,增強益陽消陰,峻補命火之效,再進五劑。精神振奮,諸癥顯著好轉,囑其原方續(xù)服10劑。
    評析:此例雖屬外傷,但其主證,已在里而不在外,屬少陰寒化。外傷可循經入里,從內而治。范氏遵“仲景約法,能合百病’’之論,對于某些外科疾病,亦按六經主證及其變化處活,外傷亦迎刃而解。如此舌干舌強之癥,不用一味陰藥,即或投理中湯亦棄掉人參,足見范氏認證準確,心有定見。


五、陰證失血,不避辛熱

    在《范中林六經辨證醫(yī)案選》中共有3例陰證失血案例,含兩例鼻衄和一例崩漏(功能性子宮出血并發(fā)失血性貧血癥),均用辛熱大劑治愈,不僅重用姜附,而且不避麻黃、細辛諸辛溫之品,盡管是在確定為太陽、少陰同病的情勢下所用,其經驗、膽識仍然令人欽佩,值得總結。
    如冉某鼻衄案,女,72歲。1975年4月,感冒后鼻內出血。前醫(yī)診為肺熱,連服清熱解表劑,病勢不減。急用云南白藥塞鼻內,血仍滲出不止,遂來就診:鼻衄已1 O日,鼻血仍陣陣外滲,血色暗紅,面色蒼白。飲食難下,四肢逆冷,惡寒身痛,微咳。舌質暗淡,苔白滑,根部微黃膩。辨為陽虛之人,外感寒邪,血失統(tǒng)攝,陽氣被遏,脈絡瘀滯,血不循常道而外溢,屬太陽少陰證鼻衄。法宜助陽解表,溫經攝血,以麻
黃附子細辛湯加味主之:麻黃1Og,制附片6Og(久煎),遼細辛3g,炮姜3Og,荷葉lOg(醋炒),炙甘草20g。服一劑,出血減;二劑后,血全止。以四逆湯加益氣之品續(xù)服:制附片30g(久煎),炮姜l5g,炙甘草1Og,黨參1Og,上肉桂1Og(沖服),大棗3Og。3劑后精神好轉,飲食增加。囑以生姜羊肉湯加當歸、黃芪燉服調補。

    本例鼻衄,證屬寒中少陰,外連太陽。治以表里雙解,佐以溫經攝血而衄止。仲景有“衄家不可汗’’之戒,此例何以用麻黃?范氏釋日:患者兼有太陽傷寒之表,具備麻黃證。方中重用附子,溫少陰之經,解表而不傷陽氣;重用炙甘草以制之,則不發(fā)汗而祛邪。臨床所見,衄家并非皆不可汗,須具體分析。

    太陰少陰證崩漏(功能性子宮出血并發(fā)失血性貧血癥):
    吳某,女,43歲。自1971年因失眠與低血壓時而昏倒。1975年以后發(fā)病頻繁,尤其經量多、間隔短,長期大量失血,不能堅持工作。北京數家醫(yī)院均診斷為“功能性子宮出血”并發(fā)“失血性貧血癥”,經治療無效。1978年6月來診:行經不定期,停后數日復至,淋漓不斷,色暗淡,夾烏黑瘀塊甚多。頭痛、浮腫,納呆、倦臥,失寐驚悸,氣短神疲,肢軟腹冷,惡寒身痛。面色蒼白,形容憔悴。舌質淡,苔白滑,根部微膩,脈沉而微細。辨為太陰少陰證崩漏,法宜溫經散寒,復陽守中,以甘草干姜湯主之:炮姜30g,炙甘草30g,3劑。服藥后胃口略開,仍惡寒身痛。繼以甘草干姜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溫經散寒,表里兼治:制附片60g(久煎),炮姜30g,炙甘草30g,麻黃9g,遼細辛3g。上方隨證加減,附片加至每劑120g,炮姜120g,共服25劑。三診:全身浮腫漸消,畏寒倦臥、頭痛身痛均好轉。崩漏已止,月事趨于正常,瘀塊顯著減少。舌質轉紅,仍偏淡,苔白滑,根膩漸退。病已明顯好轉,陽氣漸復,陽升則陰長;但仍有脾濕腎寒之象。法宜扶陽和陰,補中益氣。以甘草干姜湯并理中湯加味主之,隨證增減,共服四十余劑:制附片60g(久煎),干姜15g,炙甘草30g,黨參30g,炒白術24g,茯苓20g,炮姜30g,血余炭30g,上肉桂:l0g(沖服),鹿角膠6g(烊化)。至1978年1O月中旬,月經周期、經量、經色已正常,諸癥悉愈,恢復全日工作。春節(jié)前后,因任務急迫,每日堅持工作十二小時以上,自覺精力旺盛。1979年3月臨出國體檢時,均屬正常。

    范氏按語:患者長期漏下,已虛衰難支。必須從病根入手,方能奏效。東垣云:“凡下血證,無不由于脾胃之首先虧損,不能攝血歸源"。結合舌象脈證,其長期漏下失血,首“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為此,始終以溫脾為主,連用甘草干姜湯,守中復陽以攝血。本例由脾胃虛寒發(fā)展為全身虛寒之少陰證,并外連太陽之證,表里皆病。里寒宜溫,表實當解,故以甘草干姜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溫經散寒,表里兼治,終以甘草干姜湯并理中湯加味收功。


  六、常用方藥經驗

    范氏用藥悉本《傷寒論》,臨床均用經方,不再贅述。唯其對當歸四逆湯的運用頗有獨到經驗,予以介紹。

    范氏認為,當歸四逆湯原主治“手足厥寒,脈微欲絕者"。其病機在于血虛寒滯,由于血被寒邪凝之程度和部位不同,則臨床見證各異。范氏據《傷寒論》之學術思想及后賢經驗,靈活運用于多種疾病,常獲顯著療效。其辨證要點:一是少腹或腰、臀部以下發(fā)涼,或四肢末端冷;二是少腹、腰、臀以下疼痛,包括陰器、睪丸、下肢筋骨、關節(jié)疼痛,以及痛經等。除以上主證外,還可能出現某些兼證。而脈象多細弱,舌質常暗紅無澤,或有瘀斑,苔灰白或膩或緊。以上諸癥,不必悉具,皆可用之。

    厥陰證寒痹(坐骨神經痛):郝某,男,70歲,干部。曾有風濕性關節(jié)痛史。l973年冬,臀部及右腿冷痛難忍,不能堅持工作。經某醫(yī)院檢查,診為“坐骨神經痛”。1974年3月中旬來診。少腹及下肢發(fā)涼,膝關節(jié)以下微腫,行走困難,自右側臀部沿腿至足抽掣冷痛。神疲,頭昏,舌質淡紅稍烏暗,苔白滑膩滿布,脈細弱。辨證為風寒人肝則筋痛,人腎則骨痛,人脾則肉痛。顯系邪人厥陰肝經,寒邪凝滯,氣血受阻所
致。“本例冷痛,自臀部痛引下肢,小腹及四肢末端發(fā)涼。此為厥陰證之血虛寒凝。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欲續(xù)其脈,必益其血,欲益其血,必溫其經。故不以四逆姜附回陽,而以當歸四逆溫經散寒,養(yǎng)血活絡為治":當歸12g,桂枝15g,白芍12g,遼細辛5g,木通12g,炙甘草6 g,大棗20g,牛膝12g,木瓜12g,獨活1Og。服上方3劑,肢痛減輕,原方續(xù)服4劑?;颊呖删彶蕉?,疼痛大減。仍守原方,加蘇葉1Og,人血分散寒凝;加防風1Og,祛經絡之風邪。再服1O劑。疼痛基本消失,神疲、頭暈顯著好轉,滑膩苔減。唯下肢稍有輕微麻木感,時有微腫。寒邪雖衰,濕阻經絡之象未全解,上方酌加除濕之品,以增強療效:當歸12g,桂枝1Og,白芍12g,木通12g,牛膝12g,茯苓15g,白術15g,蒼術1Og,苡仁15g,炙甘草6g。一月后病基本治愈,步履自如。追訪七年病未復發(fā)。

    小結:范中林具有深厚的傷寒功底,善用經方,以六經為綱通治諸病是其突出的學術特色。同時注重陽氣,擅用大劑姜附扶陽,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重舌診在辨證中的意義,稱得上是一位有影響的火神派醫(yī)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范中林學術思想探討
《中醫(yī)火神派探討》6
中醫(yī)火神派醫(yī)案新選之【莊嚴醫(yī)案】
火神派案例賞析之一
火神派名家醫(yī)案選5
火神派案例賞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