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12/1/7
腸梗阻屬于中醫(yī)“腹痛”、“腹脹”、“嘔吐”等范疇,其發(fā)病多因正氣不足、術后傷氣、蛔蟲梗阻、邪實腑結等因素而致,其病機關鍵在于腑氣閉結,血氣淤滯不通。腸梗阻中醫(yī)治療方法當急開其閉,佐以散結氣、活血脈。
腸梗阻中醫(yī)治療方法
方藥:黨參20克,白術9克,茯苓12克,橘紅6克,麥芽12克,川附片6克(先煎20min),神曲9克,草蔻仁4.5克,廣木香4.5克。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功效:溫中散寒。
方藥:黨參、花椒、干姜、炒萊菔子各10克,蜂蜜30克(兌服)。
用法:水煎服,1劑或2劑頓服。
功效:溫陽散結,理氣化滯。
方藥:使君子15克,大黃(后下)、烏梅、厚樸各10克,枳實、檳榔片各7.5克,元明粉5克(沖服)。
用法:水煎100ml,2次分服。
功效:驅蟲導滯,通腑瀉下。
方藥:黃芪15克,甘草5克,人參10克,當歸10克,升麻3克,柴胡3克,白術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功效:健脾益氣升陷。
方藥:芒硝、萊菔子各10克,生赭石、茺蔚子各6克,檳榔片、蓽澄茄各6克。
用法:研末吞服。
功效:潤燥散結,下氣導滯。
方藥:柴胡、花粉、當歸各10克,紅花、桃仁、甘草、山甲珠各6克,川大黃(酒浸)、絲瓜絡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功效:活血祛淤,疏肝通絡,開腑通閉。
方藥:桃仁12克,瓜蔞仁、郁李仁、火麻仁、枳實、川樸各10克,生大黃9克(后下),黨參20克。
用法:加水500ml,濃煎成200ml,抽空胃液后經胃管注入胃中,夾管2h。
功效:潤腸開關,通里攻下。
方藥:黃芪30克,黨參30克,三七10克,當歸15克,白術12克,茯苓12克,白芷6克,銀花30克,連翹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劑。其中三七研粉兌服。
功效:補氣生血,扶正固脫。
方藥:蒼術10克,厚樸10克,陳皮10克,萊菔子10克,枳實15克,生草10克,芒硝10克。體虛加黃芪12克、干姜10克;體實水停者加甘遂10克。
用法:上藥加水500ml,濃縮到300ml,高壓保留灌腸。
如2h癥狀不減,再煎200ml低溫高壓灌腸。仍不瀉下、癥狀不減者,每4h1次。輔以瀉法強刺激足三里、天樞、內關、合谷諸穴。
并禁食、輸液。
功效:瀉下軟堅,通腑蕩熱。
方藥:大黃15克,元明粉12克,枳實10克,厚樸10克,炒萊菔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早、晚各1劑。
功效:蕩積泄熱。
方藥:麻油100克,大黃20克,花椒10克。
用法:先將花椒置于油中,加溫至沸,繼投入大黃,隨即離火,待涼去渣,2次分服。
功效:潤腸散結,驅蟲通便。
方藥:番瀉葉15~20克。
用法:用開水250ml泡15min后飲下。
功效:通腑導滯。
方藥:大黃20克(后下),芒硝20克(沖),厚樸20克,枳實15克,余藥隨癥加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蕩滌積滯,瀉腑通便。
方藥:大黃20克(后下),厚樸20克,枳實15克,余藥隨癥加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行氣除滿,通腑泄熱。
方藥:藿香15克,大腹皮15克,蘇子15克(搗),陳皮12克,姜半夏10克,炒白術15克,厚樸12克,枳殼15克,廣木香12克,麻子仁30克(搗),薏苡仁30克,桃仁12克(搗),金銀花30克,敗醬草30克,黃芪30克,生甘草6克,生姜3片,大棗2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理氣化濁,和解表里。
方藥:全當歸15克,青皮6克,陳皮6克,臺烏藥10克,桃仁10克,萊菔子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理氣活血通腑。
方藥:當歸250克,小茴香15克,麻油250克。
用法:將麻油置鍋中加熱,再將當歸、小茴香入油內煎炸至焦黑,去渣留油,待油涼后慢慢頻服。
功效:潤腸通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