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商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王朝,是奴隸社會的發(fā)展時期。商朝是大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立的。商湯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曾多次遷都,至盤庚時遷都于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故商朝也稱作殷朝。商朝初期活動范圍主要在今河南北部和山東西部為中心。其強盛時西到陜西西部,北到河北北部,南到湖北和湖南北部,東到海濱,其統(tǒng)治區(qū)域比夏朝大得多,是當時世界上的文明大國。
商族早在滅夏之前,就有了相當長時期的發(fā)展。它最早活動于東方的渤海沿岸和河南、河北。有以玄鳥為始祖的神話。在成湯以前,從契至湯,凡傳14世?!秶Z·周語》說“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興”,即所謂商族的“先祖”時期。商朝自商湯建立,盤庚遷殷,至武丁時期,經(jīng)過對周圍方國的頻繁戰(zhàn)爭,“邦畿千里”,疆域及勢力影響空前擴大,成為商王朝極盛時期。武丁以后,祖庚、祖甲相繼即位。從祖甲開始,商王朝逐漸出現(xiàn)混亂現(xiàn)象。所謂 “帝甲亂之,七世而殞”,就是說,從祖甲開始傳七世,到商紂商朝滅亡。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商朝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是建立在對廣大奴隸的殘酷壓迫、剝削及奴役之上的。商朝的奴隸,不僅要從事各種勞役,而且任意遭殺戮,甚至用以殉葬和祭祀祖先。商朝共傳17代,30王,555年。
社會生產(chǎn)方面,農(nóng)業(yè)較發(fā)達,是最主要的經(jīng)濟部門。手工業(yè)分工較細,有鑄銅、制陶、制骨、漆器等門類。其中,青銅冶煉技術和青銅器制造工藝代表了商朝科學技術和手工業(yè)發(fā)展的高峰。交換不斷擴大,出現(xiàn)了規(guī)模較大的早期城市。交通工具有船和兩輪馬拉大車。商朝出現(xiàn)了甲骨文,因而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歷法逐漸完善,已有大月、小月之分。季節(jié)與月份有大體固定的關系,已有“春”“秋”之稱。
甲骨文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玄鳥生商
中國一詞的由來
“中國”一詞,在我國古代文獻中早已出現(xiàn),但含義不一。它曾專指帝王所在的國都。《詩經(jīng)·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薄睹献印す珜O丑》:“我欲中國而授孟于室?!泵珎鳎骸爸袊?,京師也?!绷硪粋€含義,是指古代華夏族,漢族居住的地區(qū)?!对娊?jīng)·小雅·六月序》:“《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薄妒酚洝こ兰摇罚骸靶芮唬?#39;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華夏族,漢族多在黃河南北建部,并不斷擴大活動范圍,因而稱黃河中下游為“中國”,與“中土”“中州”“中夏”“中原”含義相同。后來,不屬于黃河流域的地區(qū)也都稱為中國。19世紀以后,“中國”則指我國的全部領土、領海,與古義的“中國”不同。
何謂九州
九州原指夏王朝直接統(tǒng)治區(qū),即歷史上所稱的“中原”。它以伊、洛、瀍、澗諸水所匯流的河南地區(qū)為中心,包括河南、山東、山西、河北、陜西等地區(qū)。史書記載具體九州不盡一致?!稌び碡暋肪胖轂椋杭?、豫、雍、揚、兗、徐、梁、青、荊?!稜栄拧め尩亍肪胖轃o青、梁,有幽、營?!吨芏Y·夏官職方氏》九州無徐、梁,有幽、并。后來所云九州泛指中國。
商朝皇帝列表圖解
【商人的遠祖】
玄鳥生商
玄鳥生商是關于商的先祖出生的一個神話傳說。商人的祖先,傳說是高辛氏的后裔,是諸夏之族中有著悠久歷史的部落之一。很早以來,這個部落就在閼伯等首領率領下,定居在孟諸澤畔的商丘,商人就是在這一帶發(fā)展起來的。傳說堯舜時期,黃河下游一個夷人部落中一個叫簡狄的女子,她吃燕蛋懷孕生了一個男孩,取名為契。《詩經(jīng)·商頌·玄鳥》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辈粌H把他歌頌為商朝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而且美化為自天而降的神奇人物。因此,契有“玄王”之稱。從這個故事反映了商族是以燕子當作自己的氏族圖騰,也反映了商族在契以前還未脫離母權制氏族的歷史階段。從契開始,商族才有了以父子相承為主的世系,商族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大概就在這個時期。相傳契生后居住在商(今河南商丘南),協(xié)助禹治水被舜封為商,賜姓子氏,于是商族就叫商?!妒酚洝ひ蟊炯o》記載,契曾協(xié)助禹治洪水有功,舜任命他為司徒,封于商,“賜姓子氏”。后來商人把契尊奉為始興之祖。由此看來,契與禹為同一時期的人?!靶跚谏蹋兴氖蓝d。”由契至湯,共傳十四代商朝建立,正好與夏王朝相始終。契為商族的發(fā)展壯大奠定了基礎。在夏朝建立奴隸制國家的時候,商也建立了強大的部落聯(lián)盟,并在向奴隸制過渡。
相土作乘馬胲作服牛
“相土作乘馬”就是相土發(fā)明了用四匹馬來駕車。相土是契的孫子,商朝第三代先祖。相土是一個大啟疆域的君主。契大約在夏禹建國前死去,相土便率領著商族趕著畜群回到了老根據(jù)地商。相土回到商地以后,就改變了過去游牧生活,開始定居畜牧,同時也開始了農(nóng)業(yè)種植,商族的勢力一天天壯大起來。夏朝初年,由于王位爭奪,相土利用太康失國之機,夏王朝無力對東方諸侯控制的時候,東渡泗水,加快發(fā)展商的勢力。在泰山之下建立東都,開始大力向東方發(fā)展,把附近許多部落征服,或置于它的控制之下,從而擴大了自己的勢力范圍?!对娊?jīng)·商頌·長發(fā)》說:“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說明商族活動范圍到達東海之濱,而影響波及沿海南北各地。
“胲作服?!?,服牛就是駕牛以載重,也可能是用牛拉車。胲是王亥,是相土的曾孫。王亥曾趕著牛群到今河北的易水流域進行交易,被有易氏部落的酋長綿臣殺死,牛群也被奪取。他的兒子上甲微即位,打敗有易氏,殺死了綿臣,奪回了牛群。由此可見,商族的勢力已發(fā)展到河北北部。由于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已有剩余產(chǎn)品可供交換,出現(xiàn)了掠奪財富的戰(zhàn)爭,私有財產(chǎn)可能已產(chǎn)生。上甲微時期,是商人勢力發(fā)展的又一個重要時期,商人對他進行“報”祭。相土、王亥、上甲微都為商族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這是商族對古代文明作出的重要貢獻。
忠于職守的冥
冥是相土的曾孫,曹圉之子,商族第六代先族,商湯八世祖。子姓,甲骨文中稱謂季,其子為王亥和王恒。諸澤地區(qū)是河、濟雨水充斥的卑濕之野,又是洪水泛濫向東南沖擊之處。商人定居在這一帶,必然要與洪水展開艱苦的斗爭。冥任夏司空。冥是在大禹之后的又一位治水英雄,任官勤勞,死于水中,為商人敬重和尊崇。《國語》說:“冥勤其官而水死,后世之人奉為水神,稱之為玄冥。”說明此時商族社會的農(nóng)田水利事業(yè)已經(jīng)有了發(fā)明和發(fā)展。相傳冥是夏王朝的水正——管理水的長官,他受命以后勤勤懇懇,忠于職守,從不懈怠,效法夏禹的治水方法,大力排除水患,治水取得成功,對商丘地區(qū)的安全和生產(chǎn)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相傳在夏王季杼即位后的第13年,冥率領一支治河的人馬在黃河邊疏導被泥沙淤塞的河道,不慎落到水中被淹死,冥死后被人們奉為水神,稱之為玄冥。從這可以看出當時人民對冥的尊敬,說明他確實為商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所以商人對他進行隆重的“郊”祭,地位僅次于契。
【成湯創(chuàng)業(yè)】
成湯伐葛
成湯伐葛是削弱夏王朝勢力的開始。成湯(也稱商湯),商朝的建立者。“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興。”由契至湯,共傳14代到湯商朝建立。經(jīng)過近500年的發(fā)展,商已成為東方地區(qū)強大的方國。商湯即位為商侯時,商已是一個具有王國權力的大諸侯國了。當時,夏王朝的統(tǒng)治力量大為衰弱,特別是在東方地區(qū),眾多的諸侯國紛紛叛離夏桀。在這樣的情況下,湯便積極展開滅夏的準備工作。商湯為了滅夏,首先將居住地方從商丘遷到商族祖先帝嚳曾居住過的亳(今河南商丘北),作為新的都城。他大力爭取附近眾多小邦的歸附,逐步展開對夏王朝的攻勢。為了爭取更多的諸侯反夏,商湯首先從商的鄰國葛國(今河南寧陵縣北)開始。葛是商西面的一個諸侯國,是商通往夏都的必經(jīng)之路。為了爭取葛的歸服,湯多次饋贈糧食和牲畜,并派人前去幫助耕種,都被葛伯拒絕。后來,湯以葛伯殺死送飯的兒童為借口,出兵滅了葛,取得了攻夏的第一個勝利。商湯從滅葛開始,便有步驟地擴大攻勢,發(fā)展商的勢力,為滅夏做準備。
征伐韋顧昆吾
征伐韋、顧、昆吾是商湯滅夏的重要戰(zhàn)爭。在商東部地區(qū)有3個忠于夏桀的屬國:一個彭姓韋國(今河南滑縣東),瀕于大河東岸;一個己姓顧國(今河南范縣東),在濟水中游;一個己姓的昆吾在河、濟之間的帝丘,首領號稱為“夏伯”。這3個分據(jù)在大平原中部的大國與夏王朝保持著密切的關系,是夏朝統(tǒng)治兗、豫之域的重要支柱。當夏桀知道商湯征伐諸侯,于是派使臣召商湯入朝,將湯囚禁在夏臺。后來商湯經(jīng)過行賄,夏桀放回了湯。湯回到商地后率大軍攻韋,韋很快被商滅了,商湯乘勝東進滅了顧。湯滅韋、顧一年后,昆吾的夏伯自恃其能,率軍攻商,伊尹請商湯率軍迎戰(zhàn)昆吾,一戰(zhàn)而大敗昆吾軍隊,再戰(zhàn)而殺夏伯滅昆吾,并昆吾土地、人民入商,剪除了夏王朝的羽翼,全部占有了兗、豫大平原,使夏桀更加勢孤力單,夏朝的重要屬國全被剪除,這為商湯滅夏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对娊?jīng)·商頌·長發(fā)》說:“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苞有三蘗,莫遂莫達,九有有載!韋、顧既伐,昆吾、夏桀!”大意是說:武王在從事征伐時,揮動著巨大的旌旗,手執(zhí)銳利的武器,奮勇斬殺,雄壯的軍威就像烈火燃遍四方,不可阻擋。戰(zhàn)爭的進展形勢,猶如春天林木的生長茂盛之勢,無往而不勝,很快就征服了廣大地區(qū)。韋、顧、昆吾相繼被擊敗夏桀也隨之滅亡。
仲虺和伊尹
仲虺和伊尹是古代良相的楷模。仲虺又叫萊朱,是商湯時期的著名大臣。他與伊尹并為商湯左、右相,輔佐商湯完成大業(yè)?!蹲髠鳌ざü辍酚涊d:“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奚仲遷于邳。仲虺居薛,以為湯左相”??芍衮碁檗芍僦螅虦笙?,居于薛。薛,在今山東省滕縣南40里。身為商湯的“左相”,仲虺在商代初年的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渡袝ば颉分性?jīng)提到“仲虺作誥”?!赌印し敲稀罚骸爸衮持嬖唬何衣動谟邢?,人矯天命,布命于下,帝伐之惡,龔喪厥師”。仲虺在政治上有一套自己的見解。
伊尹是商初重臣之一。相傳伊尹生于伊水邊,成年后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為生,地位雖卑,而心憂天下。他見有莘氏國君有賢德,想勸說他起兵滅夏。長期觀察,伊尹終于發(fā)現(xiàn),有莘國小力弱,不足以擔當滅夏重任。只有湯才是理想人選,決定投奔湯。其時湯娶有莘氏之女為妃,伊尹自愿作陪嫁奴隸,隨同到商。湯看到伊尹是一個有才能的人,就免去他奴隸身份,任命他為右相。湯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輔佐,一方面鼓勵商人發(fā)展生產(chǎn),積蓄力量,同時團結(jié)與商友好的諸侯、方伯。歸商的諸侯很快增加到40多個,商湯的勢力越來越大。
【成湯滅夏建商】
商湯滅夏
商湯滅夏是商湯取代夏朝的軍事行動。夏朝末年,夏桀無道而失去民心,商湯趁機翦滅了夏的許多屬國,以擴大自己的勢力。正如《孟子》所說:“湯始征,自葛載,十一征而無敵于天下?!鄙虦珳缋ノ岷?,控制了廣大東方地區(qū),便興兵伐夏。據(jù)說各地人們紛紛歡迎商軍到來,“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可見湯伐夏是很得人心的。又記載:“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笨梢娷婈牭募o律也是比較好的。商湯率70輛戰(zhàn)車和5000步卒組成的軍隊西進征伐夏桀,兩軍在鳴條(今河南開封附近)相遇,展開大會戰(zhàn)。在商軍出征以前,商湯為了鼓勵士氣,召集參加助戰(zhàn)的諸侯、方國軍隊,進行了誓師動員,宣讀了一篇伐夏的誓詞,即《湯誓》。歷數(shù)夏桀的罪行,說明自己出兵滅夏是替天行道,號召部眾勇敢作戰(zhàn),一舉消滅夏桀的黑暗統(tǒng)治。商軍經(jīng)過動員士氣高昂,英勇奮戰(zhàn),誓師以后商軍戰(zhàn)旗獵獵,軍容齊整,士氣高昂地向夏朝都城進發(fā),商湯手把大斧,坐在戰(zhàn)車上,指揮三軍。此時的夏桀再也顧不上尋歡作樂,連夜調(diào)集軍隊,設下幾道防線,阻止商軍的進攻。然而連年來夏桀的統(tǒng)治十分不得人心,軍隊紀律渙散,又指揮不靈,兩軍交戰(zhàn),夏軍很快就被擊潰。夏桀兵敗不可收拾,帶領500殘兵逃跑,商軍一直追到南巢(今安徽壽縣東),商湯活捉了夏桀,將桀囚禁,夏朝滅亡。夏朝滅亡的第三年,夏桀死去。
商朝建立
商朝是繼夏朝后我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商湯之初,其國并不大,后來由于四處征伐,滅掉許多小國,商朝的版圖才逐漸擴展起來。特別是攻滅昆吾、夏桀,“盡有夏商之民,盡有夏商之地,盡有夏商之財”,便擁有東自洛水,西至羌境的廣大地域。商湯滅夏后,商湯的威望已傳于四方,各地諸侯、方伯臣服于商湯,在“三千諸侯”擁護下,商湯做了天子,宣告商王朝建立。商朝建立后,商湯將禹建國時在涂山大會諸侯時鑄成的9個鼎搬到商都亳(今河南商丘北)。商族從契傳14代到商湯,建立了商王朝。商湯從伐葛國開始花了近20年時間,大約于公元前1600年,商湯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商朝?!对娊?jīng)·商頌·殷武》記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敝苓叢柯淝皝沓暤脑絹碓蕉?,加速了周邊地區(qū)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商朝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發(fā)展時期,商朝的統(tǒng)治區(qū)域比夏朝大得多,社會生產(chǎn)力也有所發(fā)展。
伊尹放太甲伊陟相太戊
伊尹放太甲是伊尹輔佐商王太甲改過從新的事跡,同時也是古代君主悔過自新的典范。商湯死后,仲虺和伊尹先后扶立湯的兒子外丙、仲壬為商王,不久仲虺死去。伊尹立湯的嫡孫太甲為商王,太甲是第三代,第四位商王。太甲做了商王后,國勢處于興旺時期,因此不理朝政,只知享樂,對不順從他享樂的人任意處罰和殺戮。伊尹見多次教育都沒效果,就把太甲囚禁在王都郊外的桐宮(今河南偃師附近)?!暗厶拙油m3年,悔過自責,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太甲繼續(xù)做商王以后,一改前非,效法成湯,以德治民。
伊陟相太戍是伊陟輔佐商王太戊的事跡。伊陟,商朝大臣。據(jù)說是伊尹的兒子。商王太戊在位時,伊陟被任命為相國。太戍是第九位商王。太戊初年只圖享樂,不勤國政。太戊因為對都城亳生長的妖樹“祥桑榖”感到恐慌,就問伊陟這是怎么回事。伊陟說:“我聽說妖是懼怕德政的,難道是因為您的德政有不足嗎?我勸您還是多修些德政吧?!碧炻爮牧怂闹G言,修德政,最后“祥?!惫豢菟懒?。經(jīng)過伊陟勸諫,太戍一改前非,勤于王政,修德治國,不久就使“殷道復興,諸侯歸之”。太戊在位75年,是商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王,也是自太甲以來商王朝最興旺發(fā)達的時期。
【商朝的強盛】
盤庚遷殷
盤庚遷殷是商王盤庚通過遷都來穩(wěn)定商王朝統(tǒng)治的措施。盤庚是第十九位商王。仲丁以后,王室多次遷都。如仲丁遷于隞(今鄭州二里崗商城遺址可能與此接近),河亶甲遷于相(今河南內(nèi)黃東南),祖乙遷于刑(一作耿,河南溫縣東)。在盤庚之前先后遷都5次。而由仲丁到陽甲,前后五代九王,多次發(fā)生“弟子或爭相代立”,造成王室內(nèi)部“九世亂”的局面。當時諸侯、方國不朝。為了緩和內(nèi)部矛盾,陽甲死后,子盤庚即位,政治上的混亂現(xiàn)象仍相當嚴重,階級斗爭也日趨激烈。盤庚為挽救政治危機,緩和階級矛盾,決定再一次遷都。經(jīng)過精心選擇,都城由奄(今山東曲阜)遷到黃河以北的殷(今河南安陽小屯)。但是無論貴族或平民,都反對遷都。因此,在遷都前,他反復勸說貴族,要求他們一同遷往新都。同時,又嚴厲告誡民眾,要他們好好隨同遷往,不然就要斬盡殺絕。經(jīng)過盤庚遷殷,“行湯之政”,政治局勢逐漸趨于穩(wěn)定,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也隨之發(fā)展,衰弱的商王朝又開始復興,這為他的侄兒武丁時期集中力量征伐諸侯、方國,振興商王朝奠定了基礎。盤庚在位28年去世,《竹書紀年》說:“自盤庚遷殷,至紂之滅,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北P庚遷殷以后,社會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殷逐漸成為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
武丁征伐四方
武丁征伐四方是武丁擴大商朝疆域加強統(tǒng)治的重要戰(zhàn)爭。征伐「工口」方、土方、鬼方是武丁征伐四方的開始。武丁是盤庚的侄兒,第二十二位商王。武丁時任用傅說、甘盤執(zhí)政,數(shù)年之間商王朝統(tǒng)治得到鞏固,而且逐漸興盛起來。武丁時方國中,勁敵是地處商王朝西北和北方的「工口」方、土方、鬼方?!腹た凇狗皆陉兾?、山西北部一帶,不斷騷擾商朝,威脅著武丁的統(tǒng)治和商王朝的安危。武丁決心征伐,經(jīng)過大小幾十次征伐,持續(xù)了十幾年,最后才把「工口」方平服。土方在山西和河北北部,武丁親自率軍經(jīng)過兩三年時間把土方滅了。鬼方在今陜北和內(nèi)蒙古一帶,是勢力較強大的一部,《易經(jīng)》說:“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边@樣商的西北邊境安定了。征伐西羌、東夷是武丁征伐四方的重要戰(zhàn)爭。西羌與夏、周兩族都有族緣關系?!坝砼d于西羌”是與夏的關系。周族的始祖后稷(即棄)的母親姜原出自與夏同族的一個姜姓氏族,是炎帝的后代。商湯滅夏時,羌人仍與商王朝為敵。武丁時對羌人用兵規(guī)模不大,鎮(zhèn)服了少數(shù)靠近商的羌人。東夷在山東、蘇北和東南方江淮一帶,在政治上有時出現(xiàn)比較強的離心傾向。武丁曾征伐東夷,使東夷歸順。武丁對南方也進行過很激烈的戰(zhàn)爭。《詩經(jīng)·商頌·殷武》說:“奮伐楚荊,深入其阻,衰荊之旅?!边@是武丁時期商人在江、漢流域打了大勝仗的證據(jù)。武丁在位幾十年,對一些方國進行征伐,使商王朝發(fā)展到一個新階段。
祖庚和祖甲
祖庚、祖甲是武丁之子,是第二十三、二十四位商王。祖庚,姓子名躍,公元前1191年即位,在位約7年,他是商朝著名國王武丁的次子。武丁病死,祖庚得以繼位,年已60歲,坐享了幾年的清福就病死了。高宗武丁偏愛幼子祖甲,打算廢太子祖庚而改立祖甲。祖甲認為這是違禮之舉,不可強行廢立,否則就可能重演“九世之亂”的局面,因此他效法武丁當年之舉,離開王都,到平民中生活。祖甲即位時,遭到一部分貴族的反對,攻擊他為“小人”。為了鞏固王位,祖甲采取了一些“能?;萦谑瘛钡拇胧玫较聦悠矫竦闹С?,使他能夠維持33年的統(tǒng)治。祖甲時四方稱臣,遠近納貢,他在位時沒有大的征伐戰(zhàn)爭,給人民一個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社會較安定。但祖甲晚年,為了限制大大小小的奴隸主貴族對人民的剝削,修改《湯刑》,想借祖宗的威力以嚴刑來限制這些不肖子孫,反而引起親貴們的離心離德,當朝不朝,當貢不貢,大有各自為政之勢,商王朝統(tǒng)治被削弱。所謂“帝甲亂之,七世而殞”,埋下了商王朝趨于敗亡的危機。
【商朝的衰落和商周交惡】
廩辛到武乙
廩辛到武乙是商朝后期開始衰落時期。廩辛,姓子名先,商朝國王。商王祖甲子,祖甲死后繼位,在位6年,病死,葬于殷。廩辛在位期間,西方一些方國部落不斷攻擾商朝,廩辛發(fā)兵多次征伐,還征調(diào)衛(wèi)、虎、受等幾個部落出兵攻打。但是,始終沒有將方國部落征服。廩辛在位三四年死去,弟弟康丁即位??刀≡谖粫r,經(jīng)常祭祀和田獵,對西方一些方國進行征伐,也都沒有征服,康丁在位七八年死去。祖甲以后的商王都是些貪圖安逸,根本不懂得種莊稼的艱難,不知人民的疾苦,只知荒淫享樂,往往都是些短命的商王??刀∷篮?,兒子武乙即位。武乙是一個酷愛田獵的商王,在位35年時間,大部分時間是用在田獵上,對西部叛商的方國繼續(xù)進行征伐,由于武乙以重兵對付西部地區(qū)的方國,迫使西部除羌人外,都臣服于商。當時,西方的旨方和羝方聯(lián)合攻打商朝,武乙出兵征伐,俘虜了旨方幾千人。武乙在位時,巫教勢力極大,經(jīng)常假借天意鉗制商王的行動,武乙便想方設法打擊巫師。后來,武乙到黃河、渭水之間去游獵,據(jù)說被雷擊死。一些學者認為,此說很有可能是仇恨武乙的巫師們編造出來貶低武乙的。從武乙晚年經(jīng)常用兵于渭水流域的史料來分析,他可能死于征伐西方方國部落的戰(zhàn)斗中。
文丁殺季歷
文丁殺季歷是商周關系惡化的開始。文丁是第二十八位商王。從武丁到武乙時期商周關系還正常,有時也有一些矛盾,而這個時期王室內(nèi)部的混亂,卻為商王朝日益敗亡種下了禍根。武乙死后長子文丁即位。商王文丁看到周季歷很有才干,封他為殷牧師。牧師有地方伯長的意思,專征伐權。文丁希望周季歷幫他安定邊陲。周季歷對商勤于王事,掌管商王朝西部地區(qū)的征伐之事,周季歷通過一系列戰(zhàn)爭,解除了戎狄的威脅,保證了商王朝邊境的安全和疆域的擴大。周季歷征始呼戎,始呼戎敗而降周。過了幾年,季歷再次打敗翳徒戎,把3個翳徒戎大頭目送給文丁獻捷。隨著周的強大,逐漸構(gòu)成對商王朝的威脅,商王文丁對周季歷開始產(chǎn)生懷疑,商周關系開始變化。文丁看看周季歷越來越厲害,當周季歷獻俘報捷時,商王文丁表面高興,加封周季歷為西伯侯(統(tǒng)帥西部地區(qū)最大的諸侯),但卻把他囚禁起來。在文丁十一年,商王找了個莫須有的罪名,把周季歷殺死。古書說“文丁殺季歷”,就是這回事。從而導致商周關系的惡化。而季歷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西伯姬昌,繼位之后,晝夜摩拳擦掌,準備滅商朝,最終成為商朝的掘墓人。
商周交惡
商周交惡是商王朝與周關系惡化的政治事件。文丁死后,兒子帝乙即位。帝乙是第二十九位商王。為了改善商周關系,帝乙向姬昌致歉,對周采取和親政策把妹妹嫁給姬昌。商周聯(lián)姻使惡化了的商周關系得以緩和,姬昌繼續(xù)為西伯,掌管西部地區(qū)的征伐大權,但對商有了戒心。姬昌一方面“陰行善以事紂”,一方面“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加緊發(fā)展周的力量。對于叛商的戎狄,姬昌不再采取大規(guī)模的征伐,更多采用各種手段去拉攏、收買,以爭取人心。帝乙在位20多年死去,子商紂即位。商紂在位時,非常暴虐,商周關系又進一步惡化。當時,被列為商王朝三公的(西伯、九侯、鄂侯)之一的九侯(封地河北)被紂王殺死,紂王將九侯的肉分給諸侯吃。三公中另一個鄂侯(封地河南)為此指責紂王,也被紂王殺了制成干尸示眾。西伯侯(周文王)說了一句“太過分了”,被商紂囚在羑里(今河南湯陰北)。周臣閎夭等人為營救文王出獄,搜求美女、寶馬、珠玉獻給紂王。紂王見了大喜:“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夠了,何況寶物如之多!”于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獄。并賞給他弓、矢,授權他討伐不聽命的諸侯。這就是史書中說的文王“羑里之厄”。從此,商周交惡再度加劇。文王出獄后一面向紂王獻地,取得信任,一面訪賢任能,壯大國力。
【商朝的衰落和滅亡】
商紂伐東夷
商紂伐東夷是紂為了轉(zhuǎn)移矛盾而采取的對外征伐行動。商紂時期,社會矛盾激化,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矛盾重重。商紂即位后,統(tǒng)治危機日益嚴重,各地諸侯紛紛叛離,周邊各部也乘機內(nèi)侵。為了轉(zhuǎn)移人民群眾和一部分貴族的視線,商紂決定對周邊用兵。他先集中力量在殷西太行山的黎(今山西黎城縣東南),向黃土高原的西北各部展開進攻,但是東南方向的兵力空虛了,又引起東夷一些首領的叛離。這就是春秋椒舉所說的“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接著,他召集各諸侯國前來黎地相會,不想東夷的首領未等散會就逃了回去,拒絕貢賦。商紂非常惱火,決定征伐東夷,迫使一些諸侯國進貢。紂下令討伐東夷,全力進攻東夷。經(jīng)過幾次戰(zhàn)斗,俘虜了不少夷人,東夷只好投降。所謂“紂克東夷,而殞其身”,“紂之百克而卒無后”。商紂為了防止東夷再反叛,將商軍留在東夷地區(qū)防守,然后帶著俘虜班師回朝。商紂伐東夷損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也加劇了人民群眾的反抗斗爭,最終被周武王所滅。
武王伐紂
武王伐紂是滅商建周的戰(zhàn)爭。商紂與夏桀一樣,是一個有名的暴君。他自持才智,好酒淫樂,在即位之后,就擴大殷都至于沐邑,大修離宮別館,稱之朝歌。作“酒池肉林”,“為長夜之飲”,大小貴族無不沉湎于酒色。為了滿足他的貪欲,極力加強搜刮。廣大群眾奮起反抗,他又濫施酷刑和殺戮。但是“小民方興,相為敵仇”,這只能更加激起人民的仇恨和反抗。在眾叛親離、怨聲載道,“大小近喪”的形勢下,紂變成了“獨夫”。商朝統(tǒng)治力量更加削弱,許多小國紛紛從商的控制下擺脫出來。《左傳》說周文王“率殷之叛國以事紂”,出現(xiàn)了三分天下周人有其二的局面,周滅商已成定局。武王即位的第二年,在河南孟津大會諸侯。傳說有800諸侯不期而會,武王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兩年以后,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領周軍為主的諸侯軍,于一月出發(fā),自孟津順利渡過黃河。二月甲子日凌晨,周軍出動兵車300輛,虎賁(敢死隊)3000人,甲士4.5萬人,在牧野(今河南汲縣北)布陣誓師,并以呂尚為前鋒,沖向商軍。紂王還沉浸在鹿臺的酒宴歌舞中,得知周武王率兵前來征伐,忙命人到東夷各地調(diào)駐防商軍,又把大批奴隸和俘虜集中起來編為軍隊。兩軍剛一接戰(zhàn),商紂的奴隸和俘虜們陣前“倒戈”,與周人聯(lián)合反商,紂王大敗,逃到鹿臺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商王朝由成湯滅夏開始,到紂王滅亡,共傳了17代,30王,約555年。
人祭人殉
“人祭”是奴隸主把奴隸殺死,在祭祀祖先和鬼神時,用奴隸作犧牲,即祭品。有關人祭的卜辭在甲骨文中達1992條,其中以武丁時期為最多,一次用人最多的“人祭”殺死奴隸500人,由此可見商代人祭的數(shù)量之多。1976年,在安陽武官村北地殷王陵墓區(qū)東側(cè)發(fā)現(xiàn)了一個祭祀場,面積有數(shù)萬平方米,在發(fā)掘的4700平方米的范圍內(nèi),清理了191個祭祀坑,發(fā)現(xiàn)有1178具用作犧牲的奴隸遺骸,其中一部分是男性青壯年,都被砍去頭顱,未被砍去頭顱的多為成年女性和少年兒童,年齡最小的僅有6歲。奴隸主的殘忍,令人發(fā)指。殺人祭祀,主要是為了祈求神靈的保佑,用作人牲的大都是戰(zhàn)爭中的俘虜和地位比較卑賤的奴隸。
“人殉”是用奴隸為奴隸主貴族殉葬。用人殉葬,則是奴隸主貴族幻想在死后仍能繼續(xù)保持驕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因而把大批的男女侍從、護衛(wèi)、御者還有妻妾和親信,一同葬入墳墓。在下土入葬的時候,還要進行大規(guī)模人祭,成群的奴隸被砍殺或被活埋,成坑成排地遍布在墓道內(nèi)外。在安陽武官村北地殷王陵墓區(qū)東側(cè)發(fā)現(xiàn)的人殉、人祭的遺址。每一墓地,少則數(shù)十人,多則數(shù)百人,最多的達千人以上。從“人祭”“人殉”可以看出奴隸主貴族的野蠻、殘暴,從而說明奴隸社會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最野蠻、最殘暴的一種社會形態(tài)。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