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甘道家庭教育(文章原創(chuàng),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fā)分享)
孩子犯了錯,你會怎么做呢?
是被氣得火冒三丈,給孩子一頓批評,還是強忍怒火,給孩子講道理呢?
這兩種方法我都用過,發(fā)脾氣效果最直接,要么和孩子大吵一架,要么他立馬按照你說的做,20分鐘內肯定有結果。
可也最讓人后悔,發(fā)完脾氣就后悔,還得想辦法和孩子修復關系,真的是教育孩子的下策!
講道理的話倒是不會后悔,可效果卻大打折扣,我口干舌燥地說上一個小時,孩子的態(tài)度是:知道錯了,下次還敢!
和發(fā)脾氣相比好一點,但也只能算是中策。
那么,教育孩子的上策究竟是什么呢?
我在踩了無數(shù)的坑之后,終于試出了一條康莊大道,其實就4個字——恩威并施。
1、孩子不是故意犯錯時施恩。
樊登曾講過他和兒子嘟嘟的一次互動,當時嘟嘟在家里玩球,不小心把媽媽特別喜歡的幾個瓷器打碎了,當時嘟嘟嚇壞了,特別怕爸爸、媽媽生氣。
但樊登發(fā)現(xiàn)之后,并沒有發(fā)脾氣,也沒直接跟兒子講道理。
他先問了嘟嘟:“發(fā)生了什么事?”又問他:“你覺得現(xiàn)在應該怎么做?”
嘟嘟趕緊說:“應該把瓷片收起來,然后再幫媽媽買新的瓷器?!?/p>
之后,樊登說:“你現(xiàn)在還小,收拾瓷片容易受傷,我?guī)湍惆?!”爺倆把瓷片收拾干凈后,樊登又問嘟嘟:“你覺得以后怎么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
嘟嘟就說:“那我以后不在屋里玩了,出去玩?!?/p>
其實,和嘟嘟一樣,孩子多數(shù)時候不是故意犯錯、闖禍的,他們自己也知道做錯了事情,這時給他們一點“小恩”,陪孩子找一個好的處理方法,和他一起面對,孩子自己也知道要避免同樣的錯誤。
2、孩子不知錯時施威。
還有一種情況,孩子并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這時就需要家長直接指出他的問題。
比如孫儷在面對孩子不想刷牙的問題上,就用了個好方法。
孫儷帶孩子看了一個紀錄片《高糖陷阱》,這個紀錄片中有一位名叫馬里奧的小男孩因為蛀牙需要接受拔牙手術,且一次性拔了6顆牙。
孩子看著醫(yī)生拿著鉗子拔出牙齒的過程,絕對不會想要親自經(jīng)歷一遍的,這時候你跟他說要刷牙、少吃糖,比平常說一百句還管用。
在我看來,好的教育應該是在平常做孩子的朋友,關鍵的時候做孩子的引導者,就像教育專家付小平博士一樣,在玩耍和溝通中教孩子。
分享一套付小平博士的育兒實戰(zhàn)手冊《玩出來的教養(yǎng)》。
這套書一共4冊,分別為《陪孩子玩出學習力》、《陪孩子玩出好性格》、《陪孩子玩出好習慣》、《陪孩子玩出自控力》
每一冊又包含了7大教養(yǎng)專題和35個常見的育兒問題,并搭配了28個親子活動和21個親子游戲,連書單、片單等細節(jié)都包含在內。
書中沒有什么特別復雜、難懂的學術語言,而是完全是站在一位陪伴孩子長大的父親的角度分享自己的育兒經(jīng)驗,特別接地氣。
這里是甘道家庭教育,在這里你能發(fā)現(xiàn)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